APP下载

中学语文朗读教学浅议

2017-09-18杨宁

文教资料 2017年15期
关键词:感悟朗读教学兴趣

杨宁

摘 要: 语文课离不开读,朗读是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熟读、背诵,使书面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本文从“课外资料引发兴趣、与生活、音乐的关系”等方面阐述了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重视并加强朗读训练的必要性。

关键词: 朗读教学 兴趣 生活 感悟

语文课的第一任务是让学生学习语言,读是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熟读、背诵,使书面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教学必须重视朗读的训练,加强对朗读的指导与训练。

“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教学不应囿于“自我”——学科本身的狭小视野。当我们把目光投向看似与语文毫不相关的领域,或许会更多地体会发现的满足和创造的喜悦。因此,我们要鼓励学生在学习中,着眼文本,放眼读本;着眼课堂,放眼生活;着眼眼前,放眼未来;着眼语文,放眼文学。即在语文学习中关注课本和课外辅助材料之间的联系,语文和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语文和生活的联系等。

一、课内外“联动”读出兴趣

要学好语文,单靠课堂上的阅读和写作是不夠的,必须把课内读写和课外阅读结合起来,互相促进,才奏效。由于课外阅读的范围较广,学生可以接触不同类型和不同内容的读物,在增广见闻,开拓思想领域,陶冶性情及培养品德各方面,都起到一定的作用。

教材是中学语文教学之本,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实现都离不开教材。教材毕竟受到课文量的限制,不可能面面俱到,对作者和背景的介绍缺乏更详细的信息,需要利用课外资料补充。比如在课堂教学前,我给学生印发了“乌台诗案”的背景,于秋雨的《东坡突围》的第三部分。《东坡突围》第三部分的第二段有对苏轼到黄州后的生活感受:得罪以来,深自闭塞,扁舟草履,放浪山水间,与渔樵杂处,往往为醉人所推骂,辄自喜渐不为人识。平生亲友,无一字见及,有书与之亦不答……由此可见苏轼的内心是孤独、寂寞的,可以说是到了人生的最低谷。正是这种难言的孤独,使他彻底洗去了人生的喧闹,去寻找无言的山水,去寻找远逝的古人。在无法对话的地方寻找对话,对话变得异乎寻常。此时,引导千古杰作的前奏已经鸣响,一道神秘的天光射向黄州,《念奴娇·赤壁怀古》应运而生。

在通过辅助材料对苏轼的冤案和在黄州的生活有了大致了解后,学生的内心一定是不平静的,因为于秋雨如弘的笔锋、优美的文辞、睿智的思辨已经扣响了他们内心的那根琴弦。他们愿意通过诵读了解苏轼,理解课文。老师此时趁热打铁,强调诵读:本词是一篇千古杰作,名篇非朗读不可。只有朗读,才能闻到文章的气味,才能洞悉作品的内涵;只有朗读,才能触摸到作者的灵魂并产生共鸣,触动我们的灵魂。下面很自然就进入一个诵读感悟的阶段。读,是快乐朗读,享受朗读的乐趣。此时老师在鼓励、赞许的同时还要指出朗读中出现的问题,如字音、感情的变化、句子的停顿、语气的轻重缓急等。

二、与音乐结合读出感情

音乐和语文的相通源远流长。所谓“诗歌”,便是“以诗载歌”和“歌以载诗”的产物,是一个已为人熟知的名词。音乐主要用节奏、旋律、速度等手段表现人的情感,语文主要是通过语言文字交流表达,反映生活。在教学中,把语文和音乐联系起来,会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健康的音乐能够净化人的灵魂,也能够启迪人们的智慧。在教授《念奴娇·赤壁怀古》时,我是这样设计的:先介绍苏轼写这首词的背景,以余秋雨的《东坡突围》中的相关内容为铺垫,铺设情境。在情景铺垫好,学生的诵读兴趣激发起来之后,可以适时播放《滚滚长江东逝水》。两首词都是在上下几千年、绵亘数千里的宏大境界上展开,并在此基础上,引发对历史的沉思。所不同的是,《临江仙》在凭吊历史的基础上,流露出世事皆空的思想;《念奴娇·赤壁怀古》则在浩渺的时空框架中抒发人生的感叹,作品虽然缺乏激烈抗争的力量,却反映了苏轼不甘沉沦的高傲性格。

沧桑、厚重、深沉、铿锵的音乐一定会带给学生一种令人意想不到的感受,促进他们对文章中心的理解和把握,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欲望。他们会在音乐中捕捉灵感,构筑自己的精神家园。此时,让他们带着在音乐中的感悟,练习诵读,读出阔大,读出沧桑,读出厚重,读出豪情,读出豁达。并结合“大江东去”的“大”读出一种地垮万里的广阔,“千古江山”的“千”读出一种时越千年的久远。“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读出一种少年英雄的气概,“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等读出酸楚、读出感慨。当然,音乐在融入语文课堂时,并不是主角,语言文字仍然是主调,音乐只能做配角,而且这个配角决不可喧宾夺主,它的声音的高低不能超越师生交流的声贝,它激荡的音符不能激起学生过于急躁或暴烈的情绪。所以,语文与音乐的相融要讲究适时、适情、适度的问题。语文与音乐的融合,使语言的美更加清晰地凸显,在更大程度上加深了对作品内涵的理解,从真正意义上感受着祖国语言的优雅,体味华夏语言的魅力,并把这种体验书写在日记里、作文中,变成美丽思想的印迹。

三、与生活结合读出感悟

语文与生活有着巨大的联系,“语文是万物之母,数学是万物之父”,语文既是生活中重要的一员,又是生活中的强心剂,语文对生活极为重要,所以,只有学好了语文,长大了才能立足于社会。“生活处处皆语文,语文时时现生活”。大语文观本身就体现语文和生活的关系。语文和生活是一体的无法分割的。新的课程设计在设计时注意了这种关系,将“生活世界”引进教材,让孩子从自己的生活世界中学到更多,学会更多。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形象地说明了学习与生活的关系。学习语言,同时也是对沉淀语言中的人的生命、人的意志的体验,对表现于语言中的人的生存、人的生活的认同。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建立“大语文”观念、“生活语文”观念。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只根植于生活的土壤才会枝繁叶茂。鉴于此,语文教学要努力营造大语文环境,面向学生广泛的现实生活世界,让语文教学“生活化”。语文教学“生活化”,就是强调教师在传授语文知识和训练语文能力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注入生活内容与“时代的活水”,巧妙地把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进语文学习中,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同时,学习生活并磨砺人生。endprint

在教《念奴娇·赤壁怀古》时,我主要是从以下方面设计感悟生活的,让学生解决两个问题:

(1)苏轼为什么把目光聚焦在周瑜身上?

(2)苏轼在词中流露出的“人间如梦”应怎样评价?

第一个问题可结合苏轼的被猜疑、牢狱之灾等谈他的满腹心酸,壮志难酬,希望能像周瑜一样被信任,施展报国之志。第二个问题可结合《赤壁赋》中“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以及《水调歌头》中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等谈他的旷达。苏轼的这一切都和生活的磨炼分不开,鼓励学生向苏轼一样直面生活,直面挫折,与大自然对话,与生活对话,与心灵对话。学会旷达,学会坚韧。这一环节要反复读。

四、开启心智,滋养心灵

语文的功能既在于培养学生使用语言文字的基本功,又着眼于培育学生的人文精神与健全人格。文学是更高级阶段的语文,它不仅有利于提高语言文字表达和写作的技能,更有利于开启心智,启迪思想,慰藉情感和滋养心灵,符合语文育人的目的和规律,语文本不应该拒绝文学。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一个民族的经典文学作品,是这个民族语言最高成就,学习和鉴赏经典文学作品,毫无疑问是学习语言最有效的途径。然而,如果我们的认识仅仅停留在这一层面上,那么是远远不够的。现代社会是人的社会,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人文精神的核心是人的意识,正如现代意识的核心是人的意识。作为一个现代人,仅仅掌握现代科学技术是不够的,因为科学技术可能造福于人类,也可能成为祸害。现代人必须具有自觉的人的意识,即以人为本的人道主义精神。古今中外的经典文学宝藏,是文明人类在几千年发展历程中创造和积累起来的人文精神的荟萃。说文学的精华──古今中外的经典文学作品是人类的良心,一点也不过分。

《念奴娇·赤壁怀古》的阅读延伸,我给学生推荐的是苏轼的另一首词《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和于秋雨的《东坡突围》,让学生的视野延伸于文学殿堂,从那里汲取更丰富的营养,培养学生的阅读品质,提高语文素养。

总之,语文课堂要以读为中心,让学生学会诵读,在读中感悟并带动一些问题的解决。古人读书,强调“口诵心惟”。“诵”决不仅仅是“口”的发音活动,同时包含了丰富的思维活动和情感活动。教师指导学生朗读的过程,是让学生认识语言、品味语言的过程。学生不断提高了认识,发展了思维。学生思考时,自然会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判断事物。此时,教师有机地渗透思想教育,提高学生分辨真善美、假丑恶的能力,更能收到“教书育人”的整体效益。

在教学中,都应当突出读的訓练。有效的朗读指导,使学生从中受感染,能调动学习积极性,并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对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也能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叶圣陶说:“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能驾驭文字。”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重视并加强朗读训练非常必要。

参考文献:

[1]新课程标准教学要求(语文)[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1.

[2]宋春娥.试论语文和生活的关系[N].鹰潭日报,2007-7-16.endprint

猜你喜欢

感悟朗读教学兴趣
优化小学英语朗读教学策略浅谈
关于高中英语教学中阅读解题的几点建议
自我感悟 自我反思 自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