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举:皇帝的夺权阴谋与士子的成年礼

2017-09-18胡赛萌

公务员文萃 2017年9期
关键词:士子皇权天子

胡赛萌

对于帝国而言,科举之所以重要,是因为让皇帝完成了从贵族集团手中夺权的愿望,并为皇权专制提供了制度保障和理论基础。

(一)

自秦始皇兼并六国之后,封建制度就彻底被废除,中国从封建制度进入帝国制度。由此以降,天下共主的天子成为了生杀予夺的皇帝。作为帝国的主人,皇帝的皇权由上天赋予,至高无上。在皇权之下,则是百姓黎民。

在这样的帝国构架之下,只有两个阶层,即皇帝和平民。这两个阶层是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皇帝统治平民,平民供养皇帝。皇帝只有权利没有义务,平民只有义务没有权利。

为什么没有第三个中间阶层?

因为皇帝不允许!

在秦皇以前,在天子和平民之间是有第三阶层的,即贵族阶级。他们是各诸侯国君,国君下面又有家君,家君下面又有各种士,如谋士、辩士、武士等等,士是最低一等的贵族,再到下面就是平民百姓了。

在这样的封建制度之下,天子尽管是名义上的天下共主,但却无法直接管理整个天下。管理天下的,是各个诸侯贵族,天子只需要管理诸侯贵族,再由诸侯贵族去管理各自封地的百姓,通过这种分级管理的方式来实现天子对帝国的统治。

正因为有了诸侯贵族这个中间阶层,所以各诸侯国可以自行其是,不把天子放在眼里,那些谋士更是摇唇鼓舌,朝秦暮楚,把帝国搞得乌烟瘴气,最后天子只能沦为摆设。因此,秦始皇一统天下之后,为了保证皇帝的绝对权威和绝对权力,历代皇帝就必须不断加强中央集权,打击、排挤并消灭贵族阶层,让整个帝国置于皇帝一人的掌控之下。

然而,皇帝只是一个孤家寡人,贵族却是一整个庞大的家族阶级,而且这些家族之间互相通婚,形成了一个牢不可破的利益共同体,皇帝以一人之力显然难以对抗,必须寻求外部的第三方力量。

这个第三方力量就是平民精英,即庶族地主阶级。他们是平民阶层,但是却不是赤贫群体,有着一定的经济能力和文化修养。因为是平民阶层,所以无法像贵族阶层一样与皇权抗衡;因为有一定的经济能力和文化修养,所以可以帮助皇帝管理整个帝国。

既然找到了这个可以拉拢和争取的第三方力量,那么皇帝该如何利用,并以此来打击贵族阶层?

答案是科举。

(二)

在科举之前,帝国选拔官员的制度是察举和荐举。所谓察举,即考察举荐之意,这种人才选拔制度打破了封建时代的贵族世代为官的世官制,给壁垒森严的贵族制度开了一个口子,让新鲜的血液得以注入到帝国官僚集团里面。

不过,察举和荐举的缺点也非常明显。既然要靠人举荐,那么就必须还得依赖贵族集团,而贵族集团所推荐的人,肯定是跟自己利益相关的,所以才有“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的笑话。对此,帝国的主人当然心知肚明,但也无可奈何,毕竟皇帝还得依靠这帮人才能统治整个辽阔的国家。

这种情况,直到科举制的诞生才得以真正扭转,皇帝总算能吐一口恶气。

科举制为什么能扭转皇帝对于贵族集团的劣势地位呢?因为它完全打破了贵族阶级对于官僚集团的垄断,让真正的平民阶层得以进入官僚集团。从此以后,贵族阶级就江河日下,日薄西山了。

自科举诞生的一千多年来,其始终坚持着“自由报名、公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取仕”的原则。这对秦汉至隋唐以来的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是一个彻底的否定,它的出现给了广大底层平民进入官僚集团的一个通道,打通了平民阶层与贵族集团的界线,使整个社会阶层呈现出合理有序的良性循环。

可以说,科举的诞生客观上为强化皇权提供了制度保障,有力地支持了皇帝从贵族手里夺权的行动。

(三)

先秦时代,统治国家的是各个诸侯家族;秦汉时期,统治国家的是开国时的军功勋贵集团;魏晋南北朝,统治国家的是门阀士族集团;隋唐以后,统治国家的是官僚集团,即通过科举考试的平民精英阶层。

可以看出,随着时代的推进,统治集团从依靠血统的贵族集团到依靠军功的功勋集团,再到依靠门第的士族集团,最后到依靠读书的官僚集团,国家的统治集团在一步步弱化,一步步平民化。

与之相反的是,皇权则在一步步强化。到了明初,朱元璋废除丞相制,清初雍正设立军机处,皇权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随着皇权的一步步强化,贵族阶级被一步步打压,直到科举诞生之后就彻底退出政治舞台。

对于帝国而言,科举之所以重要,是因为让皇帝完成了从贵族集团手中夺权的愿望,并为皇权专制提供了制度保障和理论基础。

换言之,对于皇帝来说,科举的目的就是为了集权,集地方之权于中央,集中央之权于个人。皇帝拿到了这个最高的绝对权力之后,再将其中一部分让渡给通过科举考试的平民精英,让其代理皇权,以便于帮助皇帝治理天下。

也正是如此,通过科举考试取得进士资格的士子通常被称作“天子门生”。

当然,科举不能一次性解决底层士子的阶层问题,但至少提供了一个向上奋进的起点。“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故事尽管渺茫,但却励志。之所以励志,是因为有其可能,正因为有其可能,所以才需要田舍郎们更加努力地苦读圣贤经典,学习忠君爱国。

科举,是一个士子的终点,也是一个官员的起点。

这是一个士子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求学生涯的终极一战。经此役后,大多数士子都将跨入准官员的行列,成为帝国官僚系统最得力的候补选手,科举就是帝国给他们的成年礼,也是皇帝御赐的加冕仪式。

如此看来,科举不但满足了皇帝从贵族手里夺权的目的,更激发了底层精英向皇帝靠拢的热情,帝国制度因此延綿了数两千多年,直到武昌夜空里的那一声枪响。如今,科举制度已然寿终正寝,皇帝也已随溥仪走进了历史。

(摘自“凯迪社区”)endprint

猜你喜欢

士子皇权天子
赶考步履不停
天子当屏而立
“良知”的颜色
无字碑随想
论北魏西郊祭天
五代时期士子入宋对宋初公文文风的影响
对西周王权衰微的分析
天无二日国有二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