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剖宫产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的临床分析

2017-09-18沈端平

当代医学 2017年26期
关键词:剖宫产产妇满意度

沈端平

(江西省赣州市市立医院,江西赣州341000)

剖宫产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的临床分析

沈端平

(江西省赣州市市立医院,江西赣州341000)

目的研究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剖宫产产妇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按照随机数字抽取表法将在本院接受剖宫产手术的产妇168例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4例,给予对照组产妇传统护理措施,给予观察组产妇在传统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健康知识评分及并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8.8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85.71%,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以后观察组健康知识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38%;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0.71%,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剖宫产产妇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健康知识知晓率,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临床护理路径;剖宫产产妇;护理效果

剖宫产手术患者属于比较特殊的患者,存在情绪波动大、易发生并发症等情况,因此必须结合该类患者的特征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1]。临床护理路径作为标准化的综合护理模式,其主要是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为患者制定一套科学合理且有效的医疗护理计划,确保对患者的护理效果能够达到相应的标准[2]。本次研究对临床护理路径应用在剖宫产手术中的效果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并选择剖宫产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详情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研究资料均随机选择在我院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共选择168例,手术时间为2014年8月~2016年8月,按照随机数字抽取表法将168例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产妇共84例,年龄21~34岁,平均年龄(27.65±3.29)岁,孕周37~42周,平均孕周(39.13±1.28)周,包含初产妇76例,经产妇8例,初孕者32例;观察组产妇共84例,年龄23~33岁,平均年龄(27.19±3.72)岁,孕周38~42周,平均孕周(39.35±1.09)周,包含初产妇75例,经产妇9例,初孕者33例。对两组产妇的年龄、孕周等基线资料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者传统护理干预,即进行常规检查、生命体征监测、母乳喂养指导等[3]。

1.2.2 观察组给予观察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包括:①创建护理小组,护理小组成员主要包括护士长、主治医师、麻醉师及护理人员组成,主治医师和护士长需要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工作,确保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水平和责任心。依据患者实际情况及相关护理标准制定临床护理路径表,在护理中依据路径表执行护理干预,对于不满足护理路径表的情况需要及时分析原因,并实施相应的干预措施[4]。②术前准备,患者在入院后,医护人员需要及时向患者介绍住院环境和主治医师,消除患者的陌生感,并向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指导,确保患者及家属能够了解手术治疗方式及需要注意的事项等。由于大部分产妇存在紧张、焦虑等情绪,医护人员需要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针对患者的心理特征实施针对性疏导,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促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③术中护理,在手术前,医护人员需要做好手术室准备工作,包含器械准备、温度控制等,在手术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要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并随时做好新生儿的抢救准备。当胎儿顺利取出后,医护人员需要及时告知患者手术的情况,安抚患者的情绪。④术后护理,手术后,医护人员需要重视对患者阴道流血情况和子宫收缩情况的检查,并依据患者的饮食习惯制定合理的饮食方案。此外医护人员还需要重视新生儿的护理工作,并指导患者判断新生儿黄疸和母乳喂养方法及重要性。

1.3 观察指标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健康知识评分及并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并发症包扩切口感染、产后出血、子宫切口感染等。

1.4 统计学方法对于记录的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5.0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数和例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8.8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85.71%,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0.08,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n)

2.2 两组患者的健康知识评分护理以后观察组健康知识评分(96.72±6.93)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27±3.45)分,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55,P<0.05)。

2.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观察组患者发生产后出血1例、子宫切开裂开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38%;对照组患者发生切口感染4例,产后出血3例,子宫切口切开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0.71%。两组患者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由于剖宫产手术患者存在较多不良情绪,会对手术效果产生影响,继而导致患者及胎儿均受到影响,甚至危害患者和胎儿的生命安全[5]。为了能够有效提高剖宫产手术的效果,医院可以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干预[6]。临床护理路径应用在剖宫产手术患者护理中,主要是依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日程护理计划表,将入院指导、心理护理、术中护理和术后护理均纳入其中,将治疗和护理风险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提高护理质量[7-8]。如在入院后,医护人员及时给予患者及家属健康教育,最好采用一对一的教育方式,提高健康教育的质量[9]。在住院期间,医护人员还需要为患者做好母婴保健、饮食指导等,加快患者康复时间[10]。本次研究结果可知,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8.8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85.71%,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对剖宫产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情绪状态,拉近护患关系。护理以后观察组健康知识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38%;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0.71%,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对剖宫产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干预能够丰富患者的健康知识,促使患者能够以科学的态度了解自身的情况,同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综上所述,将临床护理路径应用在剖宫产患者护理中,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健康知识知晓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即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1]陈兰英.临床护理路径联合延续性护理应用于计划性剖宫产的护理效果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4,35(6):81-83.

[2]曹小莉.为社区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家庭护理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4,19(29):75.

[3]闵远亮,孙群.临床护理路径在剖宫产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4,6(25):612-613.

[4]缪丽霞.围手术期心理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患者的临床影响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4,6(22):125-128.

[5]马剑玲,李子浩.临床护理路径对腹腔镜卵巢囊肿切除术患者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的meta分析[J].现代临床护理,2014,7(12):5-8.

[6]周文娟.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分娩安全问题分析及临床护理路径探讨[J].当代护士,2013,9(20):65-66.

[7]范玉红.50例剖宫产后患者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相关因素分析及临床护理路径探讨[J].白求恩医学杂志,2016,2(13):251-253.

[8]胡云霞.临床护理路径对剖宫产母婴结局的影响[J].当代医学,2016,22(20):116-117.

[9]刘玉芳,巫伟芳,高海红.临床护理路径在异位妊娠手术护理中的应用[J].当代医学,2014,20(18):121-122.

[10]Judy Munday,Sonia Hines,Karen Wal lace,et al.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Ef fectiveness of Warming Interventions for Women Undergoing Cesarean Section[J]. Worldviews on Evidence-Based Nursing,2014,116.

10.3969/j.issn.1009-4393.2017.26.086

猜你喜欢

剖宫产产妇满意度
多感谢,生活满意度高
分娩活跃期产妇应用分娩球助产的效果及对产妇满意度的影响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孕期运动对产妇分娩有好处
浅谈如何提升脱贫攻坚满意度
明天村里调查满意度
一胎剖宫产,二胎必须剖吗
剖宫产之父
孕期运动对产妇分娩有好处
腹膜外剖宫产术应用于二次剖宫产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