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鼠神经生长因子与神经节苷脂联合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效果分析

2017-09-18

关键词:神经节脑病病患者

王 珂

(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1NICU1,河南 商丘 476100)

鼠神经生长因子与神经节苷脂联合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效果分析

王 珂

(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1NICU1,河南 商丘 476100)

目的 分析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者中应用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神经节苷脂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2月至2017年4月于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者5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25例,试验组25例。对照组应用神经节苷脂进行治疗,试验组应用鼠神经生长因子与神经节苷脂联合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低于试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者中应用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神经节苷脂进行治疗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鼠神经生长因子;神经节苷脂;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是指新生儿(多发于足月儿)在围生期因缺氧而引起的脑组织损害[1]。临床发病后表现为不同程度意识障碍、心跳呼吸骤停、重症肌无力等,致残、致死率较高。临床通过药物治疗可促进神经细胞组织再生,改善临床临床症状,降低病残、病死率[2-3]。鼠神经生长因子是临床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常用药,疗效确切,本研究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者常规神经节苷脂治疗中加用鼠神经生长因子进行联合治疗,并以神经节苷脂单独治疗为对照,以分析两种药物两组治疗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现将结果示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12月至2017年4月于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者5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25例,试验组25例。所有患者均经磁共振、头颅CT、脑电图等联合检查确诊,且所有患者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严重功能障碍者及对研究所用药物不耐受者。对照组男10例,女15例;胎龄38~42周,平均胎龄(39.91±1.47)周;娩出时体重2512~3986 g;平均(3187.25±227.24)g。试验组男10例,女15例;胎龄38~42周,平均(39.87±1.49)周;娩出时体重2527~3989 g;平均(3182.25±228.76)g。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相同的降颅内压、吸氧、纠正水电解质、调节血压等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将20 mg神经节苷脂(北京赛升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号H20093980)与30~50 ml浓度10%葡萄糖注射液混合静脉滴注,1次/d。在对照组的给药基础上,试验组将30µg鼠神经生长因子(武汉海特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号S20060051)与医用蒸馏水混合肌肉注射,1次/d。两组均持续治疗20 d。

1.3 评价标准

于治疗后进行疗效评估,并观察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疗效判定[4]:无效:患者呼吸、意识、反射、肌张力等无明显改善,存在明显神经缺失症状;有效:呼吸、意识、反射、肌张力等基本恢复,神经缺失症状减轻;显效:呼吸、意识、反射、肌张力等完全恢复,神经缺失症状明显改善或基本消失。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0.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治疗效果

对照组治疗效果明显低于试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对比 [n(%)]

2.2 安全性

治疗期间,对照组发生轻度皮疹1例,轻度发热1例,不良反应率为8.00%(2/25);试验组发生轻度皮疹1例,不良反应率为4.00%(1/25),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00,P>0.05)。

3 讨 论

因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者均为新生婴儿,各机体功能发育不完善,故在保障治疗效果的同时需注重药物安全性。

本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低于试验组,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说明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者中应用鼠神经生长因子与神经节苷酯联合治疗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其原因为神经节苷脂是脑神经发育再生必需物质,对神经再生有重大的促进作用。而鼠神经生长因子是一种具有神经保护、营养、再生作用的生物活性蛋白,临床应用不仅可减轻脑部炎性反应,促使过氧化反应减弱,减轻神经元损伤,还可有效增强神经递质的活性,促进受损神经轴索及纤维再生,加速受损神经组织修复,减轻神经功能损伤。两种药物通过不同的作用机制联合作用,增强治疗效果,加速神经修复再生。且经小鼠试验发现,鼠神经生长因子对动物胚胎器官形成、生育力、崽鼠发育均无明显影响,安全性较高,临床使用不会增加药物不良反应[5-6]。

综上所述,应用鼠神经生长因子与神经节苷脂联合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1] 杨 文.妊高征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7,20(10):91-93.

[2] 曾 玲.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发病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J].新乡医学院学报,2017,34(04):313-219.

[3] 宋 贝,姚宝珍.核磁共振成像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J].中国妇幼保健,2017,32(10):2252-2255.

[4] 陈茜娜,徐 棉,林振浪,等.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联合头部亚低温治疗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观察[J].浙江医学,2017,39(01):40-42,45.

[5] 李 俊,李 骋,王尚忠,等.神经节苷脂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70例疗效观察[J].海南医学,2015,26(02):260-262.

[6] 武 艳.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亚低温疗法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7,32(08):1084-1085.

本文编辑:吴宏艳

Effect of nerve growth factor combined with ganglioside on neonatal 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

WANG Ke
(Shangqiu First People's Hospital 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 1NICU1,Henan Shangqiu 476100,China)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neuropathic growth factor combined with ganglioside in neonatal 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 patients.Methods Fifty patients with neonatal 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 were enrolled in 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Shangqiu City from December 2015 to April 2017.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control group(n=25)and control group (n=25).The The ra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ganglioside,and the ra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neuropathic growth factor and ganglioside.Two groups of treatment were observed.Results The effective rate of the control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P<0.05).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P>0.05). Conclusion Neuropathic growth factor combined with ganglioside in neonatal 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 is effective and safe.

Rat nerve growth factor;Ganglioside;Neonatal 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

R742

A

ISSN.2095-6681.2017.20.8.02

猜你喜欢

神经节脑病病患者
发育性癫痫性脑病75型家系的遗传学分析
GM1神经节苷脂贮积症影像学表现及随访研究
MRI,CT检查诊断酒依赖致慢性酒精中毒性脑病的效果对比
为罕见病患者提供健康保障
节能技术在呼吸病患者康复中的应用
丁苯酞软胶囊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临床观察及配合
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应用高压氧与神经节苷脂联合治疗的效果研究
CT检查与磁共振影像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诊断价值
职业病患者应用高压氧治疗的效果研究
针刺蝶腭神经节治疗特发性耳鸣的中枢化机制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