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将暗影,变成光

2017-09-18胡晓军

上海艺术评论 2017年4期
关键词:蜉蝣淮剧暗影

胡晓军

将暗影,变成光

胡晓军

实际上,社会处于什么样的状态,就需要什么样的历史人物,岂止武训,对许多历史人物,不同时代和社会的褒贬及程度有所不同,甚至差距很大;至于以历史人物为题材的文艺创作,同样也有“合为时而著”的要求,其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是否能将客观的审视与主观的甄别相结合。

看梁伟平饰演的武训,自然想起他饰演的蜉蝣。演蜉蝣时他36岁,演武训时他已60岁了。蜉蝣和武训都是饱受欺辱和伤害的人物,要论分别,一个是虚构的,一个是存在的;一个逐渐成了变态的复仇者,一个坚持做了无私的利他者。显然,后一个的难度要比前一个大得多。武训用39年的乞丐生涯捐建了三处义学,教育了无数穷家子弟,成为近代中国民间办学的先驱。可以说,武训先将他人施加的暗影变成了光,再用光照亮了他人的暗影。相信作为一位德艺双馨的淮剧表演艺术家,梁伟平对这一人物会更认同、更喜爱和更投入。果然,梁伟平说武训是他演艺生涯中最感动的人物、最珍爱的剧作。在前半场,他一如壮年时演蜉蝣那般流利;在后半场,他又用暮年时才感知的如此沧桑,将演技发挥得自然浑成,将情感挥发得沉郁顿挫。尤其最后,当剧本打破常套,不安排一句唱词便让武训瞑目而逝时,梁伟平躺在地上、不发一言,却使全场观众在满台站立的演员中只注目于他一人。此时的梁伟平与武训,正是一对同龄人。

武训的行乞,本质上是一种公共募捐,是一种极端化的慈善行为,是在清末阶级矛盾极度尖锐、道德生态极为败坏的态势下,社会底层所作出的第三类选择(另两种是沉默至死和造反自救)。此举不失为一种创举,可同时视为对当时政治制度、社会矛盾的批判和补救。作为一个客观的历史存在,武训明白而且通透,耐人寻味的是不同时代和社会的人对他的态度。实际上,社会处于什么样的状态,就需要什么样的历史人物,岂止武训,对许多历史人物,不同时代和社会的褒贬及程度有所不同,甚至差距很大;至于以历史人物为题材的文艺创作,同样也有“合为时而著”的要求,其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是否能将客观的审视与主观的甄别相结合。应该看到的是,即使在当时那种恶劣条件下,武训朴素的社会改良思想和毕生的牺牲行为,依然得到了普遍的民心和当局的认可(其中有利用的成分),那么倘在一个旧的矛盾犹存、新的矛盾出现且有激化可能的太平盛世里,武训的极端善举中到底有没有、有多少不极端的价值,这正是《武训先生》要将这块暗影变成光的动因。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自1951年后,武训成了文艺创作的一块暗影。在淮剧《武训先生》问世前,恐怕从未有这一题材的作品问世,以至于武训从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成了上世纪60年代后出生的人所知极少的名字。有人认为武训不值再提,也有人觉得应该再提,而且后人知道武训的重要性,要超过知道慈禧太后——这自然是从不同角度而言。剧作家罗怀臻之所以为武训作剧传,是他认为武训对知识的敬畏,对信念的执著,即“凭一个信念便用一辈子去践行一件事”的“三个一”精神,对当代是一种强烈的启示之光。由此,敬畏和执着成了剧核,成了人物的主要心理和行为,台上便出现了武训不敢越自己兴办的义塾门槛一步的戏剧性场面。与此相应的代价,则是弱化了武训为穷人的未来造福而甘愿牺牲的精神。敬畏和牺牲犹如武训行乞办义学的心与脉,同气又连枝,不可分厚薄,否则会消减敬畏与牺牲间的桥梁——因饱经蒙骗、侮辱和侵犯而“开悟”并坚执一生的力量。因此,武训劝教、劝学、求孩子们若当官莫忘穷苦人的情节,对人物的塑造、剧情的加厚和情感的渲染均有好处,对当代感的增益也会更有力。观罢全剧,荡气回肠略多,感人肺腑略少,原因可能是文盲遭骗、钱财被盗、有情男女被逼分离的故事要么与今日相距太远,要么于今日司空见惯,已不容易催人泪下了。但最重要的,恐怕还是前述之故。

《武训先生》演出剧照(图片提供:上海淮剧团;摄影:祖忠人)

与《金龙与蜉蝣》一样,《武训先生》也被赋予了“传统戏曲现代化”“地方戏曲都市化”的任务。这是罗怀臻和梁伟平二十多年前的共识和探索,时至如今,该剧对这两个题旨作了新的开拓。

一是内涵的“具化”,将武训这个当代文艺史上的暗影变成淮剧的光,在照亮当代人心(而非行为)的同时照亮淮剧自身(而非本体),为此剧中安排了证和尚这一人物。了证的化缘修庙与武训的行乞办学形成对应和微妙的比较,昭示真正的儒家不一定非要满腹经纶,便能与佛教一样具有普度众生的情怀,且更具现世的价值。二是风格的“内化”,将淮剧的乡土气息植入都市的文化氛围,或反言之,于都市的现代文明中纳入淮剧的乡土因子。为此,这台大戏基本采用了小戏连缀的结构,这可是淮剧最初始的演法——小生小旦小丑三角戏、小生独角戏、小生老生对手戏,最后群戏收场。同时,在武训受骗、遭打、失窃等重头戏中,毫无悬念地采用了多种民谣和大悲调,如愿地收获了淮剧独有的审美效果。

剧终,60岁的梁伟平饰演的60岁的武训倒在了台上,中华文化中的某些精神却立在了台上。据悉,该剧将沿京杭运河在苏浙鲁京等14个城市演出,此举除了推广都市淮剧的概念及新成果,更有推广某种适合于这个时代和社会的历史元素的愿望。淮剧《武训先生》若在2006年全国九年义务教育制出台前、社会呼吁捐助贫困地区“爱心小学”时问世,就最好了;但如今依然不晚,依然大有将这片历史之暗影变成当代之光的可能。这是因为,现在尽管文化知识不再是少数人的垄断品,却沦为了多数人玩弄的消遣品,而敬畏、坚执和牺牲者又实在太少太少。

《武训先生》演出剧照(图片提供:上海淮剧团;摄影:尹雪峰)

作者 上海文艺评论家协会秘书长

上海市文联理论研究室主任

猜你喜欢

蜉蝣淮剧暗影
别墅里的暗影
淮剧还好吧
浅谈推进淮剧进校园常态化
江苏淮剧博物馆漫谈
暗影阑珊
黄昏的蜉蝣
话说蜉蝣
I Am Afraid
疼惜别人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