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朝鲜文人成海应与楚辞的受容关系

2017-09-16南通大学文学院江苏南通226019

名作欣赏 2017年26期
关键词:朱子楚辞屈原

⊙马 菁[南通大学文学院, 江苏 南通 226019]

论朝鲜文人成海应与楚辞的受容关系

⊙马 菁[南通大学文学院, 江苏 南通 226019]

中国的屈原及其文学对朝鲜古代文人及其文学创作的影响非常巨大,朝鲜后期文臣、学者、实学家成海应也不例外。通过对成海应整个文学创作过程的考察,我们可以发现其与屈原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深入分析成海应对楚辞的评论,可见其对屈原的形象进行了重新的诠释,并且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其对于国家治理的政治见解。从朝鲜文人成海应眼中的屈原这一角度出发,可以从新的视野看出屈原所承载的精神对后世以及朝鲜影响之深远,而且可以看出朝鲜文人成海应文学创作对楚辞的接受和发展。

成海应 楚辞 受容 屈原

一、成海应眼中后人对屈原精神的传承

成海应认为《离骚》对后世影响巨大,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离骚》中援引先王之道,深有得于圣人传授之心”。成海应在读朱子的《楚辞集注》后,认为前人对《离骚》注解颇多,皆未得屈原之心,故朱子作《楚辞集注》。朱子作《楚辞集注》曰:“原之为人,其志行,虽或过于中庸,而不可以为法,然皆出忠君爱国之诚心;原之为书,其辞旨,虽或流于跌荡怪神、怨怼激发,而不可以为训,然皆生于绻缱恻怛,不能自已之至意。”可见《离骚》中的每一句都是屈原情不能自已,每一句皆发之于肺腑;蕴含的感情深切而哀伤,都有极其深远的用意。如果不是朱子,“原之心,安得明于后世乎?”可见成海应认为朱子进一步系统地丰富了屈原的形象,扩大了屈原所承载的精神蕴含对后世的影响。朱子之《戊申封事》云:“不唯臣之苍颜白发已迫迟暮,窃仰天颜亦觉非昔时者。”成海应评论此句乃言:“深得乎此矣。”可见成海应认为朱子洋洋万余字的万言书《戊申封事》中所表之心,与屈原何其相似,皆出于忠臣之心。所以成海应认为朱子正是为此缘故,虽不屑于词章之学,却对楚辞情有独钟。

《隋书·经籍志四》载:“楚有贤臣屈原,被谗放逐,乃著《离骚》八篇,言己离别愁思,申抒其心,自明无罪,因以讽谏,冀君觉悟,卒不省查,遂赴汨罗死焉。弟子宋玉,痛惜其师,伤而和之。其后,贾谊、东方朔、刘向、扬雄,嘉其文采,拟之而作。盖以原楚人也,谓之《楚辞》。然其气质高丽,雅致清远,后人文采,咸不能逮。”可见后世对屈原的评价之高。后世大家虽多受屈原影响,但后人文采无人能及屈原。成海应却有独到的见解,他认为屈原的精神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能人贤士,可是历数千古,宗师之中贤者颇多,但唯有刘向继承了屈原的真正品质:“其论王氏诸奏,即《离骚》之余响也。”成海应认为刘向所著奏疏当中,以《极谏用外戚封事》为代表,言辞痛切激烈,著述字字用心于朝政。且观刘向其人,乃是汉室宗亲,与屈原背景相似。刘向一生敢于直言进谏,议论批评时政得失,故屡遭谗谤,仕途非常坎坷,不仅在人生经历上与屈原同病相怜,在文学上也极大地继承了屈原的精神。由此观之,可见屈原人格之魅力及其精神对后世影响之深也。此外,在成海应的观点中,陶渊明也与屈原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朝鲜,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流传很广,其主要原因在于朝鲜学者对《归去来兮辞》文学性的崇拜及对辞官归隐的憧憬。古人往往以“归去来”揭示陶渊明归隐之后的嗜酒生活。从《归去来兮辞》中可看出陶渊明的中庸之道以及其恬淡寡欲,与《离骚》所追求的完全不是一类。而成海应认为陶渊明之《读山海经》诗句其中包含之意可比屈原之《远游》,其述酒诗有着屈原《哀》之悲,当中充满不能为国家效力的痛苦与悲伤。因此,成海应对此评价:“且归来辞,其不欲隐忍在官,衷情可见。”虽然陶渊明乐天知命故不忧,与屈原冤愍最终投江而死的结局天差地别,但最终他们还是殊迹同归。

二、对比兴手法的见解

三、诗歌创作与楚辞关系

(一)对屈原恋君之心的肯定

成海应诗文创作中明确表明怀念讴歌屈原作品的诗歌有两篇,一篇是《思美人曲解》。其原作乃是朝鲜王朝统治年间最负盛名的文人郑澈所作的《思美人曲》。成海应认为:“郑松江窜江界作此词,盖寓恋君之心也。”且此词以辞赋体译之,有《楚辞·九章》之音,可见此君即指屈原。成海应以杂歌谣体翻之,得《思美人曲解》。若和以方言的语音读此曲解,就会感到凄婉感伤,即使妇人孺子也能懂其中的旨意。且成海应道:“清阴金先生爱诵之,朝夕辄歌咏,其家儿童亦皆传诵。”可见当时朝鲜文人对屈原极其推崇,且经过朝鲜文人的诗文创作,屈原在朝鲜国内的影响进一步扩大。纵观《思美人曲解》,全篇通俗易懂,前后分为绪论和结论,中间通过四季的变化歌颂浓烈的思美人之情。这里美人即君主。《思美人曲解》将对思恋君王的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可将其看作屈原《思美人》在朝鲜的再现。可见屈原“忠君”之心对成海应诗歌创作的影响之深。

(二)对香草美人手法的继承

四、结论

屈原所创造的楚辞,是中国古典文化的典型和瑰宝。它不仅影响了中国历朝的仁人志士,为他们忠贞精神的铸炼提供了榜样,为文学艺术水平的提升提供了借鉴,而且波及古代朝鲜半岛。朝鲜文人成海应因其独特的人生经历和所处的时代,对《离骚》有着深刻的评论。其所提出的“非怨乃伤”的说法颠覆了前人一直秉持的“怨”的看法。其创作的文学评论与诗歌拟作,除了表现出成海应对屈原忠君以及高尚人格的崇尚外,同时反映出同时代的朝鲜文人也对屈原极其推崇。可见朝鲜文人成海应的文学创作对楚辞有着深广的接受与发展,也能看出屈原对朝鲜的影响之大。

①②③ 〔朝〕成海应:《研经斋全集》续集册六,《韩国文集丛刊》第279册,(首尔)民族文化推进会2001年版,第469页,第469页,第469页。

④⑤⑥⑦⑧ 〔朝〕成海应:《研经斋全集》续集册十四,《韩国文集丛刊》第279册,(首尔)民族文化推进会2001年版,第348页,第349—350页,第350页,第350页,第351页。

⑨⑫ 《中华大典(文学典)先秦两汉文学分典》,凤凰出版社1997年版,第831页,第831页。

⑩⑪⑭ 〔朝〕成海应:《研经斋全集》续集册十四,《韩国文集丛刊》第279册,(首尔)民族文化推进会2001年版,第351页,第351页,第349页。

⑬ 〔宋〕洪兴祖:《楚辞补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5页。

⑮⑯⑰⑱ 〔朝〕成海应:《研经斋全集》卷一,《韩国文集丛刊》第273册,(首尔)民族文化推进会2001年版,第18页,第19页,第6页,第7页。

[1]洪兴祖.楚辞补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

[2]朱熹.楚辞集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3]成海应.研经斋全集.韩国文集丛刊(第273册)[M].首尔:民族文化推进会,2001.

[4]成海应.研经斋全集.韩国文集丛刊(第279册)[M].首尔:民族文化推进会,2001.

[5]程千帆.中华大典(文学典)先秦两汉文学分典[M].南京:凤凰出版社,1997.

编 辑

:张晴 E-mail:zqmz0601@163.com

作 者

:马菁,南通大学文学院古代文学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朱子楚辞屈原
小金鱼
多肉
朱子涵 叶子衿
屈原之死
屈原诗·天问
爱过的人会殊途同归
屈原送米
驴画家
朝华已披 夕秀方振
以《诗》释《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