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干预对结肠癌手术患者术后肠功能恢复与心理状态的影响

2017-09-15虞燕霏毛小英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7年30期
关键词:结肠癌心理功能

虞燕霏,毛小英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胃肠外科,广东 佛山 528000)

护理干预对结肠癌手术患者术后肠功能恢复与心理状态的影响

虞燕霏,毛小英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胃肠外科,广东 佛山 528000)

目的 探析护理干预对结肠癌手术患者术后肠功能恢复与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胃肠外科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78例结肠癌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整体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术后排便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后评分也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结肠癌术后患者通过全面的整体护理服务,能降低术后并发症,缩短患者的康复时间。

结肠癌;整体护理;胃肠功能;心理状态

结肠癌是胃肠外科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好发于40~50岁年龄段,男性多于女性,中晚期常采用外科手术切除原位癌,辅之以化疗进行治疗[1]。因此手术是其最直接有效的治疗方法,有效的护理方法是康复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患者机体对手术的应激反应、患者心理变化、术后疼痛等症状对患者的康复会产生不利影响,所以,术后有效的护理干预对提高患者的舒适度,降低术后并发症,缩短患者的康复时间有重要作用[2]。我院通过对100例结肠癌手术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取得了满意护理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胃肠外科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78例结肠癌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9例。观察组男25例,女14例,年龄40~65岁,平均年龄(45.1±4.2)岁,对照组男20例,女19例,年龄41~68岁,平均年龄(43.5±2.6)岁。纳入标准:均符合手术治疗指征,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为:器质性病变、凝血功能障碍、神经疾病;预测生存期低于6个月。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如病房护理、体位指导等,观察组患者给予整体护理干预具体方法有(1)心理护理 患者长期受疾病的困扰加上手术的创伤,极易出现郁闷、烦躁、喜怒无常情绪,护理人员要向患者讲解相关手术内容,耐心倾听患者感受并予以患者关心及鼓励。尽量使用通俗易懂的言语,使患者可了解麻醉感觉,并理解麻醉安全性和手术必要性,有效消除患者疑虑及紧张等不良心理因素,积极配和手术。(2)疼痛护理 麻醉苏醒后患者会有不同程度的疼痛感,护士应对患者进行疼痛评估。合理使用止痛药物,轻度疼痛患者不适用止痛药,引导所有患者运用深呼吸法等方法减轻疼痛感,提高疼痛阈。(3)饮食护理 应用快速康复,患者术后6 h开始进食清流质饮食,250~500 ml/d,待恢复正常排气后给予流质饮食,并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早期应摄入量不宜过多,以清淡、易于消化的食物为主,观察患者进食后有无腹胀、腹痛、不排气等异常症状,及时通知医生处理。(4)并发症护理 术后严格按照手术病人活动临床路径,帮助患者定时翻身拍背、深呼吸、有效咳嗽排痰

、踝泵运动,鼓励并协助患者尽早下床活动,降低感染、肠粘连发生率。手术对患者的二便功能有干扰,应对患者进行腹部顺时针按摩促进肠功能恢复。(5)健康教育 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首先给予患者讲授结肠癌(获得家属同意的情况下)的发生、发展、预后情况,让患者简单的了解病因,给予患者进行饮食指导,注意膳食的均衡营养搭配,不食辛辣刺激的食物。给予患者运动指导,告知患者活动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态适度调整,以自己不疲劳为参照,适宜进行动作缓慢但运动效果较佳的活动如打太极、散步等,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

1.3 效果评价

根据患者术后的排便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情况以及术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进行护理效果评价。并发症有切口感染、肠瘘,并发症率越低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²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观察组术后排便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观察组发生2例肠梗阻,对照组发生3例肠梗阻、1例出血,前者并发症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患者HAMA评分(7±1)分,对照组术后HAMA评分为(10±1)分,对照组的HAMA评分明显高于观察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及并发症情况比较(±s)

表1 两组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及并发症情况比较(±s)

组类n术后排便时间(h)肠鸣音恢复时间(h)住院时间(d)并发症率(%)观察组3949.3±2.66.3±1.210.3±1.12(5.1)对照组3978.6±3.59.5±2.317.3±2.54(9.7)t 47.51838.722218.12232.1818 P<0.05<0.05<0.05<0.05

3 讨 论

有效的护理方法是手术患者康复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缩短患者的康复时间,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整体护理是一种新型的护理理念,以为患者提供全面、个性化服务为服务理念,有效的提升了护理水平[3]。

多种原因的综合造成了大多数结肠癌患者容易存在焦虑、抑郁甚至恐怖等不良情绪,护理人员在平时的护理工作中,除了做好护理操作措施的同时,要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良好的心理状态也能促进患者的恢复,经常同患者及患者家属交谈,让家属参与到患者心理护理过程中,告知家属对患者要耐心,经常鼓励患者[4]。由于结肠癌是一种恶性肿瘤,目前社会上普遍对癌症存消极态度,任务只要是癌症就是判了死刑,护理人员首先要改变患者的此类观点,告知其积极的心态配合有效的治疗,能尽可能的延长其寿命,让其不要过度担心。此外可以运用音乐疗法、兴趣培养法、交流法等方法分散患者的注意力,提高患者的疼痛阈,让患者坚强起来,正面疾病,减少镇痛药物的使用[5]。督促患者按时用药可以保证药物的治疗效果,减少因患者自身原因导致的乱用药、不用药现象。鼓励患者清淡饮食、合理饮食,提高机体的营养水平和免疫力。增强胃动力,缩短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患者需要一段时间的恢复期,对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对便秘、压疮、感染等常见的并发症做好防护措施,帮助患者尽早恢复肛肠功能,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1] 焦晓敏.KAP护理干预对肠癌手术患者术后肠胃功能恢复与心理状态的影响[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10):215-216

[2] 罗冬梅.护理干预对肠癌患者术后肠胃功能恢复与心理状态的改善效果[J].养生保健指南,2016,11(31):110.

[3] 傅志萍,王 杉.两种不同护理方法对腹部手术患者术后肠胃功能恢复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29):124-126,129.

[4] 代素华.两种不同护理方法对腹部手术患者术后肠胃功能恢复的疗效观察[J].中国农村卫生,2014,23(15):51-51.

[5] 袁丽娟.护理对腹部手术患者术后肠胃功能恢复的疗效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6,16(24):276-277.

本文编辑:苏日力嘎

R473.73

B

ISSN.2096-2479.2017.30.111.02

猜你喜欢

结肠癌心理功能
也谈诗的“功能”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心理感受
关于非首都功能疏解的几点思考
MicroRNA-381的表达下降促进结肠癌的增殖与侵袭
结肠癌切除术术后护理
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术与开腹手术治疗结肠癌的效果对比
中西医结合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31例
辨证施护在轻度认知功能损害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