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药泡足对早期糖尿病足的效果观察及其护理体会

2017-09-15杨冬梅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7年30期
关键词:糖尿病足中药糖尿病

杨冬梅

(北京市第一中西医结合医院内分泌科门诊,北京 100026)

中药泡足对早期糖尿病足的效果观察及其护理体会

杨冬梅

(北京市第一中西医结合医院内分泌科门诊,北京 100026)

目的 探究中药泡足对早期糖尿病病足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护理体会。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200例早期糖尿病足患者,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工作,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采取中药泡足,比较两组早期糖尿病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对照组无效13例,无效率为13.00%,总有效率为87.00%,明显低于观察组(观察组总有效率97.00%,无效率为3.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糖尿病病足患者应用中药泡足的方法以及合适的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机体功能,有效降低患者血糖,促进患者早日恢复身体健康,保障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荐。

早期糖尿病足;中药泡足;临床疗效;护理体会

糖尿病足是由于糖尿病引起的一种并发症,主要是由于糖尿病并发血管病变和糖尿病神经病变引起的糖尿病足,会严重危害到患者的身体健康,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糖尿病足早期患者通过有效治疗能够控制病情,阻止病情继续恶化,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1]。本次研究选取200例早期糖尿病足患者参与研究,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常规护理联合中药泡足,并取得了不俗的临床疗效,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5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200例早期糖尿病足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100例。对照组男54例,女46例,年龄32~75岁,平均年龄(42.8±5.1)岁,糖尿病病程2~12年,平均病程(4.7±1.8)年;观察组男55例,女45例,年龄34~77岁,平均年龄(43.2±5.2)岁,糖尿病病程在1~13年,平均病程(5.2±2.1)年。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根据不同的临床表现,给予不同的治疗,继续控制患者的血糖,改善其微循环系统,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包括:健康教育、家庭保健、适当的户外运动等。在对患者时,应当详细的向患者讲明饮食、运动的重要性,并为其制定个性化的饮食方案,利用控制饮食、适当运动、口服糖尿病药物等方法将患者血压控制在正常水平。告知患者其自身情况,尊重患者的知情权,并适当的鼓励患者积极面对疾病,告知患者其配合护理工作的重要性。每天定时检查患者足部情况,做到早发现早治疗[2]。

观察组糖尿病足患者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其中药泡足,主要药物包括:30 g桂枝、玉竹、黄精、鬼箭羽、生地;20 g知母、五味子;十五克苍耳子、苦参,以及25 g荔枝核、10 g黄柏、5 g雄黄。若患者是因为气滞血瘀导致额双下肢麻木、刺痛,则在加入5 g红花、10 g乳香、怀牛膝、没药,15 g千年健,如果患者是由于阳气虚衰导致的足部发凉、夜间寒冷加重,则在主方中加入干姜、独活、川乌各15 g克。

先将药物加至1000 mL的水中浸泡,20 min后在煮沸,取药水500 mL,静置5 min左右,待温度降至合适时让患者进行泡足。在泡足过程中逐渐的增加热水,使得水温始终保持在40℃,水面最好到达患者的足三里穴以上,每天浸泡1~2次,每次维持在20 min左右[3]。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疗效。临床疗效根据中国中医学消渴病专业委员会制定的消渴病中医分期辨证与疗效评定标准制定:治愈、显效、无效。总有效率=治愈率+显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两组糖尿病病足患者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7.00%,见表1。

表1 两组糖尿病病足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n(%)]

3 讨 论

糖尿病病主要是由于缺血性或者神经缺血性导致,是糖尿病患者致残的严重并发症之一。祖国医学认为糖尿病是由于气阴两虚为本,气虚血瘀、或者阴虚血瘀导致血液瘀滞,淤留的血液停留在患者体内,长期以来,患者血管壁逐渐增厚,管腔狭窄,甚至出现脉络闭阻,从而形成病足等并发症[4]。

通过中医泡足,可以利用中医药物对患者的穴位进行有效刺激,在主要泡足的药物中,含有黄精、知母、生地等药物,其中,黄精滋养肺肾、知母生地可以养阴利血,黄柏、苦参以及雄黄清利湿热解毒,桂枝、苍耳儿荔枝核均具有温血降糖之功效,所有药物联合应用具有降糖、活血、通经舒络等效果[5]。

在常规的护理基础上,给予患者中药泡足后,能够显著改善糖尿病病足患者的临床疗效。常规护理工作中,给予糖尿病患者健康宣教、心理护理等,进一步提高了患者的治疗配合性,对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重要作用。

本次研究中,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7.00%,低于观察组患者的97.00%,(P<0.05)。

综上所述,中药泡足对治疗早期糖尿病足患者具有较高的应皮裂伤做了清创缝合术;1例左肩关节脱臼在局部麻醉下行了复位术;2例踝关节扭伤,肿胀明显,数日行理疗康复治疗;1例腕部骨折,行了石膏固定治疗;1例髋关节骨折,会诊后由呼吸内科转科到骨外科行髋关节内固定术;1例硬膜外血肿,会诊后由消化内科转到神经外科行了硬膜外血肿清除术。

3 讨 论

3.1 跌倒指标的分析

统计2016年12月~2017年3月共发生住院老年患者(≥65岁)跌倒14例,跌倒发生率0.4‰,造成的伤害率达85.71%;中重度伤害率达57.14%,有跌倒史的3例达21.43%,无家属支持或支持不够好的达35.71%,夜间跌倒达14.29%,卫生间跌倒率达28.57%。因此,认真做好患者跌倒风险的评估对高危患者进行跌倒预防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3.2 老年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的主要因素分析

3.2.1 与科室的管理有关

科室高警示标识、环境标识清楚,每天床旁交班、查房、治疗时段,特殊药物使用的指导、健康宣教、温馨提示、生活照护等,再有家属细心陪伴照护等支持到位的,患者跌倒的风险明显较低。

3.2.2 与环境因素有关

从以上数据可看出,患者均在病房、病区、卫生间、楼道发生跌倒,这跟地面环境、时间段、光线亮度、标识提醒、提供的便民措施均有关。

3.2.3 与患者过高估计自身能力有关

起床活动,入厕时发生体位性低血压,老年患者下肢肌力减退,行走速度过快,躯体活动能力降低,起床、入厕时不愿打扰家人。又因年龄大,动态平衡力下降,老年人身体各器官逐渐老化和衰退,以及本体感觉和运动速度、范围的下降等[3],对自身能力过高估计而致跌倒的风险随之增大。

4 结 论

护理质量指标在医院全面质量管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4],在之前,有数据没有指标的测量,管理者重视程度也不够,现通过敏感质量指标测量和改善护理质量,用指标指导改善和替代经验管理的观念逐渐达成共识。定期用指标报告跌倒及患者安全管理,分析、总结和追踪评价,医院管理上台阶,质量与安全效果明显,病人满意度明显提升。

[1] Merrett A,Thomas P,Stephens A,et al.A collaborative approach to fall prevention[J].Canadian Nurse,2011,107(8):89-91.

[2] 胡学军,黄津芳,洪 军.跌倒危险评估方法的循证护理研究[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4,23(3):30-132.

[3] 于卫华,一 莉,徐忠梅.社区老年人常速行走步态特征与跌倒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7,52(1):44-47.

[4] 简伟研,周宇奇,吴志军,等.护理敏感质量指标的发展和应用[J].中国护理管理,2016,16(7):866-868.

本文编辑:苏日力嘎

R452

B

ISSN.2096-2479.2017.30.43.02

猜你喜欢

糖尿病足中药糖尿病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中药久煎不能代替二次煎煮
糖尿病知识问答
您知道吗,沉香也是一味中药
糖尿病知识问答
2020年糖尿病足基础及临床研究进展
中医,不仅仅有中药
糖尿病足,从足护理
中药贴敷治疗足跟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