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非侵袭性真菌性鼻-鼻窦炎患者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及总免疫球蛋白E水平改变及诊断价值

2017-09-15周小柳王海妹黄继红李智群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7年16期
关键词:真菌性鼻窦炎亚型

周小柳 王海妹 黄继红 李智群

(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海南 海口 570102)

老年非侵袭性真菌性鼻-鼻窦炎患者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及总免疫球蛋白E水平改变及诊断价值

周小柳 王海妹 黄继红 李智群

(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海南 海口 570102)

目的分析老年非侵袭性真菌性鼻-鼻窦炎(NIFRS)患者血清总免疫球蛋白(TIg)E和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CEP)水平的改变及对疾病亚型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老年NIFRS患者84例依据疾病亚型分为变态反应型真菌性鼻-鼻窦炎(AFRS)组41例和真菌球(FB)组43例。结果AFRS组血清TIgE及CEP水平显著高于FB组(P<0.05),两组血清IgG水平未见显著差异(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显示,以12.11 ng/ml为截点值,CEP鉴别诊断AFRS和FB的敏感性为88.37%,特异性为82.93%,曲线下面积为0.89,优于TIgE。AFRS组血清CEP与TIgE水平显著正相关(r=0.552,P<0.01)。结论血清CEP及TIgE对老年AFRS及FB均有一定鉴别诊断价值,其中CEP价值较高。

非侵袭性真菌性鼻-鼻窦炎;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免疫球蛋白E

真菌性鼻-鼻窦炎从病理学改变的角度分为侵袭型真菌性鼻-鼻窦炎(IFRS)及非侵袭型真菌性鼻-鼻窦炎(NIFRS)〔1〕。此两种疾病亚型的区别是NIFRS的病变仅局限于鼻窦腔内,鼻黏膜组织及骨性组织无真菌侵犯,相对于IFRS的预后较好〔2〕。临床上依据病理特点将NIFRS分为变态反应型真菌性鼻-鼻窦炎(AFRS)和真菌球(FB)型,两者临床治疗原则及患者预后均有很大差别〔3〕,明确诊断是制定有效治疗方案的前提。本研究分析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CEP)及血清总免疫球蛋白(TIg)E在老年NIFRS患者外周血中的改变及其对疾病亚型的鉴别诊断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2015年1月至2016年10月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老年NIFRS患者84例,均经影像学及病理组织学检查获得明确诊断,排除标准:合并其他部位活动性感染灶;合并严重免疫功能缺陷;合并严重肝肾功能障碍。依据疾病亚型分为AFRS组及FB组。两组一般资料未见显著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s)

1.2检测及观察项目 抽取两组外周血5 ml,离心后取血清检测CEP、TIgE及免疫球蛋白(Ig)G。CEP及IgG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操作依据商品化试剂盒说明书,试剂盒购置于R&D公司(USA)。TIgE的检测采用全自动UniCAP检测系统。分析AFRS组各项阳性指标间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项阳性指标对AFRS及FB的鉴别诊断价值。

1.3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2.0软件进行t检验、χ2检验、Pearson相关性检验。诊断价值分析采用ROC曲线。

2 结 果

2.1两组血液学指标比较 AFRS组血清TIgE及CEP水平显著高于FB组(P<0.01),两组血清IgG水平未见显著差异(P>0.05),见表2。

2.2血清CEP及TIgE对AFRS和FB的鉴别诊断价值 ROC曲线分析显示,以12.11 ng/ml为截点值,CEP鉴别诊断AFRS和FB的敏感性、特异性、曲线下面积优于TIgE。见表3、图1。

表2 两组血液学指标比较(±s)

2.3AFRS组血清CEP及TIgE水平相关性 AFRS组血清CEP与TIgE水平显著正相关(P<0.01),见图2。

表3 血清CEP及TIgE对AFRS和FB的鉴别诊断价值

图1 血清CEP及TIgE对AFRS和FB的鉴别诊断价值

图2 ARFS组血清CEP及TIgE水平相关性

3 讨 论

真菌性鼻-鼻窦炎中NIFRS亚型的鉴别诊断较为困难〔4,5〕。随着鼻内镜及影像学检查技术的不断革新及普及,越来越多的NIFRS患者获得了初诊。但进一步鉴定疾病亚型对患者的治疗及预后判断有重要指导价值〔6〕。FB一经诊断,采用手术彻底清除病灶是目前最为有效的治疗手段。清除真菌团块及病变黏膜可使得绝大多数患者获得根治,术后复发率较低〔7〕。与FB不同,AFRS的手术治疗效果不佳,目前认为其是由真菌与鼻黏膜结合所导致的Ⅰ型及Ⅲ型变态反应〔8,9〕。此外,AFRS患者还可能伴有嗜酸性粒细胞主导的超敏反应〔10〕。因而对于AFRS的治疗主要以药物为主综合治疗方案,可采用手术解除可能存在的鼻或鼻窦梗阻,清除受累黏膜组织的同时尽量保留正常黏膜。但AFRS的治疗效果较差,易反复发作,是临床上的治疗难点。由于治疗及预后的显著差别,可见对于FB与AFRS的鉴别诊断的重要性。

IgG是人体含量最高的一种Ig,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包括:与病原微生物结合激活抗感染免疫;活化补体加强免疫系统对病原的杀伤作用;此外还具有抗肿瘤功能。AFRS及FB的发病均以真菌感染为基础,理论上均可导致IgG水平升高,但IgG对这两种疾病亚型无鉴别诊断价值。CEP及TIgE两项指标均对ARFS及FB的鉴别诊断有价值其中CEP价值较高。两项指标间可能存在内在联系,具体机制尚需研究明确。

1Nazeri M,Hashemi SJ,Ardehali M,etal.Fungal rhino sinusitisin in tehran,iran〔J〕.Iran J Public Health,2015;44(3):374-9.

2Foreman A,Jervis-Bardy J,Boase SJ,etal.Noninvasive staphylococcus aureus biofilm determination in chronic rhinosinusitis by detecting the exopolysaccharide matrix component poly-N-acetylglucosamine〔J〕.Int Forum Allergy Rhinol,2013;3(2):83-8.

3Gamba P,Lombardi C.Eosinophil fungal rhinosinusitis caused by fusarium infection secondary to odontogenic maxillary sinus disease:when collaboration between otolaryngologist and allergologist leads to the correct diagnosis and therapy〔J〕.Eur Ann Allergy Clin Immunol,2017;49(3):138-42.

4Killeen DE,Sedaghat AR,Cunnane ME,etal.Objective radiographic density measurements of sinus opacities are not strong predictors of noninvasive fungal disease〔J〕.Am J Rhinol Allergy,2014;28(6):483-6.

5黄 毅,佟晓光.中国人口老龄化现状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21):4853-5.

6Rane SR,Kadgi NV,Agrawal SA,etal.Nasal discharge cytology an important diagnostic method for allergic fungal sinusitis:report of three cases〔J〕.J Clin Diagn Res,2014;8(3):121-2.

7Ni ME,Ospina J,Janjua AS,etal.Fungal rhinosinusitis:a radiological review with intraoperative correlation〔J〕.Can Assoc Radiol J,2017;68(2):178-86.

8Bakhshaee M,Fereidouni M,Mohajer MN,etal.The prevalence of allergic fungal rhinosinusitis in sinonasal polyposis〔J〕.Eur Arch Otorhinolaryngol,2013;270(12):3095-8.

9Doellman MS,Dion GR,Weitzel EK,etal.Immunotherapy in allergic fungal sinusitis:the controversy continues.A recent review of literature〔J〕.Allergy Rhinol (Providence),2013;4(1):e32-5.

10Pao KY,Yakopson V,Flanagan JC,etal.Allergic fungal sinusitis involving the lacrimal sac:a case report and review〔J〕.Orbit,2014;33(4):311-3.

〔2017-01-11修回〕

(编辑 王一涵)

海南省卫生厅科研项目(琼卫2012PT-29)

黄继红(1968-),女,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鼻咽癌研究。

周小柳(1973-),女,主治医师,主要从事耳鼻喉疾病研究。

R762

A

1005-9202(2017)16-4069-02;doi:10.3969/j.issn.1005-9202.2017.16.073

猜你喜欢

真菌性鼻窦炎亚型
儿童慢性鼻窦炎的细菌学分布与血清学指标的相关性
全方位护理干预应用于真菌性外耳道炎患者中的分析
尖锐湿疣患者感染HPV亚型的研究及临床分析
保守与手术治疗鼻咽癌放疗后慢性鼻-鼻窦炎的疗效比较
抗生素(阿奇霉素)与鼻窦炎口服液治疗小儿慢性鼻窦炎的效果观察
慢性鼻-鼻窦炎患者血清IgE、IL-5及HMGB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全方位护理干预在真菌性外耳道炎患者耳道冲洗与硼酸滴耳液治疗过程中的应用观察
H4 亚型和N2 亚型禽流感病毒二重RT-PCR 检测方法的建立
Acknowledgment to reviewers—November 2018 to September 2019
H10亚型和N8亚型禽流感病毒三重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