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佛教人文关怀浅析

2017-09-13袁丹林

魅力中国 2017年31期
关键词:人文关怀

摘要:人文关怀,是对人自身或他人的生存与发展状态的关怀,是一种对世界独特的理解方式、根本的生命态度和人文精神。而中国佛教以特有的慈悲理念体现着人文关怀,佛教的业报轮回与缘起论构成了佛教人文关怀的理论基础,尊重自然万物、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怀、注重身心和谐一致,是佛教人文关怀的表现。

关键词:中国佛教;人文关怀;缘起论

人文关怀,是对人自身或他人的生存与发展状态的关怀,是一种对世界独特的理解方式、根本的生命态度和人文精神。佛教产生于印度,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它与其他任何一种宗教一样,是追求出世解脱的,一般认为应是与人文对立的。但佛教传入中国后,通过与中国本土儒道思想及中国社会生活相结合,逐渐形成有别于印度佛教的中国佛教各宗,从而中国化,尤其是中国禅宗,把佛教以人为主自我解脱的人文精神发挥到了极致,以觉悟人生为根本和“不离世间觉”的人间佛教性格,迫切适应了找回失落自我、了悟自我的人文关怀需要。慈悲情怀是中国佛教的核心理念,也是中国佛教的重要伦理准则和理想价值观念,鲜明地构成了佛教人道主义或人文关怀思想的重要形态。在改革开放深水期,群体矛盾突出,在实现中国梦的路上,更应该注重弱势群体利益,坚持以人为本,注重人文关怀。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主干之一, 中国佛教,如今以其特有的人文关怀特质和内涵, 已经广泛深入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

一、中国佛教的人文关怀

缘起论基础上慈悲和关怀理念的形成,是佛教人文关怀的理论基础。缘起论认为,世界万事万物都由因缘和合而成,也由因缘散失而灭,这是佛教解释人生、社会、宇宙种种现象产生、变化和消亡的基本理论。从缘起论推导出“无我”论,就人来说,也是由各种因缘聚会而生,即生理的、心理的多种成分的组合,并没有一个真正的自我存在,既然人不能作为自身的主宰,人生无常,毕竟空无,这就构成了人生痛苦、一切皆苦的价值基础,人有生老病死的痛苦,有欲望和追求得不到满足与实现的痛苦,就形成了人生的根本需要:用更多的爱和人文关怀去抚慰痛苦、缓解痛苦、拔除痛苦、佛教的慈悲理念和人文关怀在充满痛苦的现实世界中显得尤其紧迫。从缘起论还导出“同体论”和“平等论”。按照缘起论,没有任何事物可以脱离因缘而独立产生和独立存在,同样,每个人也都与其它众生息息相关。

由佛教平等思想开始了“人”的观念的崛起,对人自己的关怀。佛是人,而不是神,佛是佛陀的简称,最先指释迦佛,意指“觉者”或“智者”,觉悟了的人、有高深智慧的人。佛教哲学本身蕴藏着极深的智慧,它对宇宙人生的洞察,对人类理性的反思,对概念的分析,有着独到而深刻的见解[1]。在人生观上,佛教强调主体的自觉,并把一己的解脱与拯救人类联系起来。佛教的基本内容可以用“四圣谛”来概括——苦谛、集谛、灭谛、道谛,所有四谛所依据的根本理论是缘起论,一切事物或一切现象的生起,都是由相对的互存关系和条件决定的,离开关系和条件,就不能生起任何一个事物和现象,一切事物都是互为因果的,因此,对他人的关怀也就是对自己的关怀。

二、中国佛教人文关怀的特征与表现

(一)佛教人文关怀体现在对自然万物的顺从与尊重。

佛教对人文的关注和追寻, 涉及到对宇宙对自然万物的顺从和尊重这一基本方面。佛教除了有着人道主义、利他主义、集体主义和平等与博爱思想之外,还主张人与自然关系的伦理化,保护自然环境,这是佛教慈悲人文关怀的扩展,是人化自然的过程。慈悲人文的重要意义是不杀生,因为在一切恶业中杀生最重,一切有生命的众生,都珍惜自己的生命。“修十善业”,是世间善法的标准,能够修这十种善业,决定不坠三恶道。“十善”主要指身、口、意三大类,做到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伏住人的财、色、名、食、睡五欲,做到身业清净;并且,不妄语不欺骗人,不两舌不挑拨是非,不恶口说话有分寸,不花言巧语,做到口业清净;从根本上修除人的贪、嗔、痴三毒的意业, 尊重自然,尊重世界,在对个体方面愿意以“臭皮囊”自居[2]。

(二)佛教人文关怀体现在人与人之间的关怀、平等互爱和孝道思想。

佛教人文关怀体现在人与人之间的关怀、平等与互爱和孝道思想,佛教广设道场,宏扬佛法,教化众生,对民众产生巨大影响。佛教的孝亲观念与人文关怀,尽孝与报恩思想,吸收了中国儒家的尽孝与报恩思想。如《孝经》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佛教也提倡要尽孝道,如地藏菩萨实践“广利众生”的“大悲大愿”,地藏为了救助受尽苦难的母亲,发下为母亲超度的宏愿,让自己历尽肌肤之苦和各种折磨,展示了与中国人数千年来的相一致的孝道思想,并为中国民众所接受。今天所提倡的尊老爱幼、热爱祖国、心怀抱负等新的道德要求,可以说是孝道的发展和完善,在家里,子女尊敬长辈,长辈爱护子女,共享天伦之乐;在社会上,尽职尽责,为国家作出自己的应有贡献;对个人,要修身养性,实现自己的宏伟理想。

(三)佛教人文关怀体现在人身心方面的和谐一致。

佛教修行实践中的人文关怀体现在身心方面的和谐一致。首先要倡导戒律实践。戒律的基本精神和主要内容是要求人们戒除生活中过分的欲望,从而达到清净寡欲;在心性修养方面,做到止观双修和顿悟与渐修。佛教戒、定、慧三学的第一学便是戒,戒律就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当然,佛法不是束缚人,而是利益一切众生,使众生得到真实的幸福快乐[3]。制定戒律,是引导人们得到幸福、美满人生的规范,用戒来对治时代的种种苦难,是对治十恶业的药,用定来对治时代的各种人心散乱,用慧来对治愚痴。总而言之,戒学是调身的,是三学的基础,只有做好戒律,才能做好调心的定学,调行的慧学。在日常生活中,对人、对事、对物除了戒掉过分的欲望外,还要遵守的五个原则是布施、忍辱、精进、禅定和般若,也即将艰苦的修行运用于实践,做利益众生和社会的善事,真正达到身心和谐一致,体现人文关怀。

参考文献:

[1]张家成.略论中国佛教与人文精神[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5).

[2]孟淑媛.中国佛教人本化的渊源和历程解析[J].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报.2017(2).

[3]施保国.人文的终极追求——中国佛教人文关怀的内涵[J].池州学院报.2011.

作者简介:袁丹林(1995—),女,河北衡水,中南大学本科生,研究方向為思想政治教育,通讯地址:湖南省长沙市中南大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人文关怀
学校管理应重视对教师的人文关怀
尊重主体地位,彰显人文关怀
苍凉背后的火光——迟子建散文中的隐喻意象赏析
论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的生存写照与人文关怀
对员工的人文关怀,是预防工伤事故的重要手段
论思想政治工作的人文关怀研究
加强施工企业员工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的探究
浅议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