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设计院创新分析

2017-09-11邱永恒

西部论丛 2017年3期
关键词:组织结构管理模式创新

邱永恒

摘 要:当今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科技日新月异,建筑设计院经受不断的挑战和考验。为了在浪潮中立足,设计院必须增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创新。建筑设计院通过创新手段完成自我蜕变,迎合市场需求,立足行业前沿。

关键词:创新 管理模式 组织结构 人员配备 工作环境

一、管理模式

在新世纪,外来的和尚好念经,诸多外国建筑师在中国播种灵感,其建筑作品遍布我国大多数大中型城市,国内的传统型建筑设计研究院开始感受威胁。为了能更好地适应新形势大环境,他們已逐渐在改革中转变经营模式。也有很多建筑师事务所借鉴国外发展经验,在对可控资源重新梳理、整合的基础上,对自己进行改造。

案例一,安徽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根据市场的需求,创建医疗建筑创作中心,用精、专突破自身壁垒。黄山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所在地徽州文化浓郁,他们结合地域优势,成立了安徽首个徽派建筑研究所,获得很好的口碑及市场。以上两种管理模式,强调专业性,突出独特性,发力于一点。

案例二,安徽地平线建筑设计事务所,结合自身的社会资源优势,把建筑设计领域延伸至一个更宽泛的层次,他们在帮助客户设计建筑方案的同时,亦为客户提供前期的设计咨询、后期各阶段的接洽,用一体化的服务为客户带来了更多的方便,实现了产业链上、下游一体化延伸的目标,从而使自己成为了一家颇具市场竞争力的综合性工程咨询公司。

由此可见,建筑设计领域对于市场多样化的深层次需求,已使建筑设计企业知耻而后勇,认识到自己更多的潜能后,逐渐通过改革,扩展自己的业务范围和业务水平,为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国内甚至国际竞争力而迈出崭新而又坚实的一步又一步。

二、组织结构

组织结构,究其定义,是组织内部各构成要素相互作用,相互联系,最终有效形成了为了共同目标而协同努力的一个组织群体。

建筑设计院组织结构与企业组织结构不同的是,建筑设计院的组织结构包涵两层概念:一是包括它内部各个大小机构的组织,二是人员的组织。也就是说,不单单需要有效的机构组织,使事半功倍;也需要合理的人员配备,提高工作效率,共同为着目标而协同努力。

建筑设计院组织结构的四种基本模式。

1)明星型

这种模式主要是以一到两位建筑师为主组成的小型设计所、工作室或事务所形式的,主要采用的是直线型组织结构。这种明星式的建筑事务所以私营居多,在欧美国家不占少数。其中1—2个合伙人,2—3名实习生,一名会计和一名办公助理是较为典型的组织模式。

2)专业所型

和明星型不同的是,专业所型建筑设计院主要采取上述的矩阵型组织结构,比较稳重保守并且井井有条。建筑设计院的职能部门是以职能型来划分,并将核心部门分为几个专业设计所。在参与项目时,各个项目的专业负责人,负责本所的人员配备以及任务量的分配,各司其职,互不干扰;而在行政管理上,则由专业所所长来负责。有两个维度的管理层。这种模式最具代表性的是: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合肥分院、UDG联创国际,以下表为例,为联创国际的组织结构图。

3)综合所型

综合所型建筑设计研究院,其形式与事业部型的结构模式有些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其核心部门是根据市场的需求和管理划分为几个综合所,其中包括,建筑人员、施工人员、结构人员、设备人员等相关专业。在这种模式中,基本不需要其他专业所的配合,从项目的输入到输出基本都可以在综合所独立完成,是建筑设计院发展的中流砥柱,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下图是其示意图。

4)准综合所型

准综合所型是综合所型和专业型模式的结合,取两者优点相结合而成。这种模式是一定程度的事业部型。其各个所配备的人员比专业所多,比综合所少,一般是采用建筑、结构组成准综合所所。设备专业为专门配套所。这就是准综合所模式。最具代表性的是安徽省建筑设计研究院,下图是其示意图。

因此,对于建筑设计院的这四种组织结构,主要根据设计院的发展前景以及人员规模进行制定。下表呈现了各自对应的基本设计流程。

3,人员配备

建筑设计行业作为一个典型的知识和技术密集型行业。创新是建筑行业生存的基本。而建筑师就是创新的核心载体。通过对安徽地区设计院的调查,发现创作人员的平均年龄不超过30岁,多数是本科学历。

建筑设计院规模的不同,会导致人员各专业的配比具有差异化。以下对安徽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安徽地平线建筑设计事务所以及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合肥分院各专业统计分析,来说明各个专业的所占的比例。对于专业所型来说,建筑、结构、设备的基本比例为2:1:1。对于综合所来说,各个所建筑、结构、施工的基本比例为2:1:1。

4,工作环境

如今建筑设计院,具有国际性和地方性的两重性。对于不同规模的建筑设计院,在办公环境具有差异化。因此,笔者通过问卷调查,并借助自身的经验和空间想象得出以下结论:

现在的办公环境逐步向人性化发展。良好的环境可以使员工发挥更多的创造力,能够提高工作效率,更能发挥主观能动性,为设计院创新发展增加新的筹码。

在办公环境方面,上海水石国际做到了人性化的办公环境。在安徽地区,合肥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的办公环境创造了良好的沟通氛围。

小 结

建筑设计院创新主要通过改善管理模式、组织结构、人员配备、工作环境等来具体实现。先进的管理模式、合理的组织结构、优秀的人员配备、优美的工作环境势必带来设计院的创新与突破。

猜你喜欢

组织结构管理模式创新
基于企业再造理论的国企组织结构变革探讨
高校网站安全管理研究与探讨
跨国公司组织及权限和中国企业对比研究
浅谈高校图书馆随书光盘的编目与管理作用
工程应用型本科机械专业学生考研管理模式探索
企业创新管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