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STEAM教育在美术教学中的初实践

2017-09-11刘平陈杰

西部论丛 2017年3期
关键词:STEAM教育课堂改革美术

刘平 陈杰

摘 要:随着人类知识领域的不断扩张,专业学科间的系谱边界越来越模糊。而跨界与学科整合的思潮让艺术、社会、科学、数学等各学科得以在生活中不同层面建构联结,这就需要我们在科学和工程领域从全新的经验、思维过程、研究领域中吸取新的观点,以人类独有的思维与想象力去理解世界,不断拓展创新,与自然并进,挑战并超越传统的方法,谋求新的解决之道。[1]教育教学也亦然!本文作者通过“问题导向”,以“内容活动化、活动内容化”的教学风格引导学生从美术、数学、物理等多学科综合探究相结合的方式学习。

关键词:STEAM教育 课堂改革 美术

台湾师范大学郭祯祥教授认为:“在教育改革中,美术能与任何学科整合,处于‘轴心地位”。我们正迎来人工智能時代,重视综合创意的整合型艺术教育,将会演变为艺术教育的主流。[2]

当初我们被儿童艺术那种毫不费力的夸张,变化和组合打动的时候,往往不胜惊诧;当这些儿童在五、六年级特别是进入中学以后,想象力和审美感迅速夭折的时候,又十分困惑。如何使中学生持续充满儿童时期那种幻想纯真、美妙的童话般的想象力,进一步发掘中学生的表现力和创造性呢?笔者在中学美术教学活动中,采取了通过“问题导向”,以“内容活动化、活动内容化”的教学方法,以快乐审美的方式,激发中学生少年时期的丰富想象力,在获得审美感受的同时,促使中学生的创造能力得到发展、提高,收到一定效果。

一、内容活动化

美术就学科而言是典型的术科教育——实践性的技艺形式,其实各学科分离的技艺有着相通的方法。

把美放在首位,挖掘美,表现美,揭示美,是美术教育的天职。培养中学生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在于教学过程中的启发和诱导,把艺术欣赏和绘画基础教育相结合,使学生发现美,品味到美的无限快乐。在给学生讲授艺术欣赏课的时候,我没有对艺术品进行逻辑分析,而是努力培养学生敏锐的感知力和直觉的观察力.这不仅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而且发展了学生的智力。有一次在引导学生欣赏梵高的《向日葵》时,我采取直观的形式让学生们用自己的双眼去感知,去洞察,去发现,然后问学生们:“《向日葵》你们能画吗?” 大多数学生说:“就是画不像。”针对学生们的畏难和自卑心理,我在黑板上用线条简单地把向日葵勾画了出来,学生们一见,非常兴奋,异口同声说“老师画得像。借此机会我就启发学生,梵高的《向日葵》之所以画得好,就是因为他把清晰的线条与明亮的色彩有机地结合起来,从数学的角度来讲,无非就是大家所熟悉的点、线、圆等符号的巧妙“编辑”。并在黑板上绘了鼠、鸡、鹤、猫、猪……等简笔画。绘画并不难学,世界上任何一件惊世之作都可以“分割”成一小件一小件我们都熟悉而且会画的东西,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去剖析它去组合它。接下来,我就拿出一条鱼的模型,用风趣的语言向同学们讲述鱼的结构,引导他们从物理结构的不同角度去认真观察它,剖析它,鼓励他们放开思路,大胆构想,大胆创作,只要让人感到它是一条鱼就行。这样-来,同学的思维逐步摆脱了“像不像”的范围,绘画起来十分轻松开心,儿童艺术那种不受束缚,充满幻想和纯真美好的构思赫然跃在纸上,有的同学把教学符号与几何形体“异想天开”地排列组合,形成了各种各样的鱼。真美啊! “一石激起千层浪”,当这些千姿百态的鱼展现在同学们的眼前时,有的赞美,有的自豪……同学们高兴地发现自己有能力创造美。

各科独立、缺乏沟通,学生必须自己负起联结学习内容的责任。因为平时接触整合应用的学习机会太少,“内容活动化”这一美术教学手段的实施,逐步使中学生懂得了融会贯通,自己运用、统整学习,积累了跨学科的学习经验。更重要的是学生们通过观察艺术形象形成审美意境,显示了愉悦性,使学生更易于接受,从而产生美感,使其体验到生命的意义和人生的价值,唤醒了他们潜在的审美意识,激发了他们强烈的表现美的要求。

二、活动内容化

想象是中学生所持有的精神资本,是智与美、思与情的陶冶和创造。没有想象,就没有艺术创造,也就没有丰富的审美欣赏。我在中学美术教学实践中,就非常注重引导学生在获得快乐审美感受的同时,不失时机地刺激学生产生快乐想象和构思。记得在一次图案设计课上,同学们的思路总是滞留在我讲的对称图上面,我急中生智,随手拿起教室角落的一把扫帚,问同学们它像什么。同学们愣了一下,马上踊跃发言,有的说象火炬,有的说象旗帜,有的说象大公鸡……同学们想象思维一打开,我就要求同学们把刚刚说的内容用图形描绘出来并逐一染色,于是形成了丰富的图案。

“活动内容化”这一教学方法,使中学生坚定了只要有丰富的想象、独到的观察和耐心细致的作风,就能创造美的信念。

三、快乐创造

在学生们完成内容活动化、活动内容化之后,我就下功夫启发、引发学生运用自己所掌握的技巧,按照“美的规律”去创造作品。在实际绘画中,任学生无拘无束地发泄其内心的创造冲动,鼓励学生对自己的表达方式充满信心,引导学生再发现、再创造。这样,学生不论绘画能力如何,都会全力以赴地尽心创作。有一次,我指导学生画一张怪脸,首先同他们一起分析脸部五官的位置,然后要他们打破常规,发挥自己的想象,进行再创造,形成一个“怪”字风格。刚开始,同学们都小心翼翼地画着,画着画着有同学就把耳朵画得一一大一小,我就启发他干脆把它再夸张一点,使小的更小,大的更大。这么一说,他茅塞顿开,创造出一幅奇特的“怪脸”,并用对比色,使这怪脸更丑、更有趣。然后我把他画的怪脸给同学们看,并告诉他们:既然是怪脸,就应该突出一个“怪”字。到下课时,已有各具特色的怪脸画在纸上、。通过多次练习,同学们的思维变得敏捷了,想象变得丰富了,许多东西到他们手里,都有利用的价值。在一次手工课上,为一人物制作耳环,同学们仅在选材上就匠心独运,有用皮拉罐的,有用包装纸的,有用吹塑的,有用珠子的……不一一而足,有的同学甚至使用了风铃,微风阵阵,叮叮当当,别有一番情趣。

这几年的中学美术教学实践表明,运用“内容活动化、活动内容化”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美术创作的基本知识与技巧,而且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体会到什么是美,什么是丑,从而规范自己的言行,克服自身的不良习气,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参考文献:

[1] (美) 陈怡倩著.《统整的力量:直击STEAM核心的课程设计》[M] 2017(8):3-5

[2] (美) 陈怡倩著.《统整的力量:直击STEAM核心的课程设计》[M] 2017(8):6-6

猜你喜欢

STEAM教育课堂改革美术
美术篇
建构主义视域下的STEAM教育探析
STEAM教育在科学课堂中实践与思考
基于大数据对STEAM教育进行师生互动研究
创客文化背景下的STEAM教育开展
浅议培养小学生在语文课堂的想象力
培养历史探究能力, 促进课堂自主学习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的改革研究
中国美术馆百年美术收藏
台湾当代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