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女性形象教学浅析

2017-09-11徐语诗

速读·下旬 2017年9期
关键词:女性人物形象语文教学

徐语诗

摘 要:女性形象是整个中学阶段语文教学环节的一大类专题,对中学阶段的语文学习与语文教学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该文选取了人教版必修课本中以女性角色为主体进行研究对象,将女性形象分为三类,从人物形象的教学角度进行探析,力求在教学中提高学生对女性形象的分析能力,使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得到完善。

关键词:女性;人物形象;语文教学

中学阶段是学生性格和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语文学科不仅体现知识性,更是学生道德观念和人文素养形成的重要媒介。中学语文教材中展现的女性形象所具有的特点与品质,毫无疑问是青少年性别观念体系的生长点,对青少年具有萌发与启迪的积极意义。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共有必修课文89篇,其中22篇涉及女性(若课文中出现多位女性形象,也均以一篇计算),其中,以女性为主要角色的共有9篇,并且均是中国女性的课文,她们分别是琵琶女,窦娥,祥林嫂,刘兰芝,刘和珍,《氓》里的无名弃妇,林黛玉,翠翠,鲁侍萍。

女性形象在高中语文教材中所占的比重虽然不是很大,但是在教学时十分有必要根据不同的类型及相应的教学功能来确定教学方法。只有将她们的特点作了最细致、深刻的了解,才有可能真正把握住角色的精髓,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对其进行大概的分类,笔者将其分为:命运悲苦型,自强果敢型和纯洁美好型。

一、命运悲苦引发学生对悲剧根源进行思考

悲苦型女性是我们在教材中经常遇到的一类女性,这些女性都以家庭为中心具有勤劳善良,温顺体贴的品质。然而,她们在家庭乃至整个社会没有地位,受社会或者文化传统的束缚,无法挣脱命运的牢笼,最终走向悲剧的深渊。对于悲苦型女性的教学有利于学生正确认识女性悲苦命运,思考造成这类女性悲苦命运的原因,究竟是个人的性格造成,还是有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的原因。

像《祝福》当中的祥林嫂,纵观祥林嫂悲剧的一生,虽然她曾经试图对不幸命运进行抗争,但是她的抗争的是不彻底的,认识是不透彻的,所以最后她在悲苦的命运面前选择了屈服,逐渐变得无知和麻木,甚至迷信到相信捐门槛可以赎罪。除祥林嫂之外,窦娥、鲁侍萍等女性也有着类似的悲剧命运,她们自主意识里面都有着对封建礼教的反抗,但是最终还是被社会给击垮。教学中应探讨其悲剧原因及意义。

在对以祥林嫂为例的一类女性的教学时,分析女性人物的悲剧形象,透析其悲剧的根源,领悟文章深层的主题内涵。以及由此带来对思想、行为上的启示。

二、刚烈果敢培养学生独立坚强的品格

课文中涉及这一类型的篇目有诗歌《氓》中的女主人公,她有柔情的一面,在对待氓的求爱上,她善解人意,体贴周到。可是,当男主人公士其行、二三其德、至于暴矣的时候,她就不再像逆来顺受、听天由命了,她的刚烈性格变促使她果断地提出“亦已焉哉”。虽然她回到娘家会被兄弟不理解而嘲笑,虽然她要受婚姻失败带来的伤痛,但是她坦然面对,并决然提出分手,这种勇气和刚烈气着实令人敬佩。而她的爱情观更是今天也值得借鉴和推崇的。

《孔雀东南飞》女主人公刘兰芝是个温柔、美丽、勤劳、贤惠的女子,但是这样的她却没有得到婆婆的接纳和认可,她毅然辞行体现了她性格刚烈的一面,抗婚体现了她对爱情的忠贞。她在被婆婆嫌棄时,选择主动请求回娘家,保持了自己的尊严,维护自己的人格,个性坚强。这对于学生人格完善、形成独立个性是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的。她对爱情的忠贞专一是中华传统美德的最好阐释,学生能从中体会到中华传统的魅力所在,获得审美价值。

在对这一类女性形象进行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挖掘人物性格的人格美,爱憎分明,养成良好的个性;培养学生形成坚强勇敢、敢于承担责任的品格,以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得到完善,促进学生精神素养的提升。

三、纯洁美好型提高学生的审美价值

纯洁,是女性形象历来所最推崇的一种品质,《边城》中景物是美好的,翠翠是纯洁美好的,她和傩送之间的爱情也是纯洁美好的。但是在傩送多次出现在她的面前之时又总是保持着青山绿水的沉默和矜持,以至于错过了让傩送坚定决心的机会。

林黛玉的性格虽然有尖酸、小心眼的一面,但是她的本心是纯洁美好的,她孤高与超脱,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追求纯洁美好、一心一意的感情。第四十五回“金兰契互剖金兰语”中,林黛玉当面对宝钗说:“你素日待人,固然是极好的,然我最是个多心的人,只当你心里藏奸……”。林黛玉仅凭几件小事不仅改变了对宝钗的看法,还把自己过去对她不尊敬的看法也直率地告诉了对方。并不是她幼稚无知,而正是反映了她朴实纯洁而又直率的美德。

教师在讲授这些女性纯洁美好的本性之时,应当将美育相关理念运用到教材女性形象的讲授中,这样便会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获得美好的审美体验,提升他们的审美情操。

“育人是大目标,教语文也就是为实现这个大目标服务的。教文育人,淡化育人大目标,学科教学充其量只是匠人的操作而已。”因此,对于女性形象的教学研究不能仅从文本本身去传授学生知识性的东西,而应该挖掘更重要的人文方面的因素。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一[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2]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3]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4]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四[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6]高吉魁.语文新课程探究学习[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7]曹雪芹.红楼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606.

[8]史静寰.走进教材与教学的性别世界[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9]丁漪.丁漪文集[M].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81.

[10]姜丽媛.高中语文教材(人教版)中的女性形象研究[D].海南师范大学,2014.

[11]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女性形象教学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5.

[12]中学语文教材女性形象的教学研究[D].河南大学,2014.

[13]靳兰芳.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女性形象探析[J].教学月刊:中学版,2011(7).endprint

猜你喜欢

女性人物形象语文教学
如何做好表演中人物形象的塑造
论近年来中国网络剧人物形象创新
巧用侧面描写,丰富人物形象
论女性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