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危重症护理职业防护中的危险因素与对策简述

2017-09-11诸国萍

特别健康·下半月 2017年8期
关键词:护理

诸国萍

【摘要】 职业安全是近年来医护人员日益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由于护理工作的特殊性,护士需经常接触较多的危险因素,如果缺乏相关的职业防护知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则会严重影响自身健康,甚至对社会造成不良后果。急危重症患者是特殊患者群,急危重症护理职业防护尤为重要。如何降低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以及护理人员如何采取职业防护措施,已经成为热点研究领域,也是医院管理者加强安全卫生保障的重要课题。现就急危重症护理职业防护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综述如下。

【关键词】 急危重症;护理;职业防护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7)08-090-02

1 护理职业工作环境中常见的危险因素

1.1 生物性或感染性危险因素:

急诊室内患者的疾病处于开始阶段或活动期,病原微生物的侵袭力比较强;而监护室患者多为术后,护理人员在各种操作中更加直接、频繁接触患者的体液、血液及分泌物,被感染率高于普通人群。在诸多生物性危险因素中,护士因锐器损伤而感染经血液传播的疾病为最常见,可患20多种传染病,有80%~90%的健康医护人员患传染病是针刺伤所。据报道,护理人员每年针刺伤的发生率为80%,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监测报道:每年至少发生100万次意外针刺伤,因血源性传播疾病造成医护人员死亡人数超过几百人。

1.2 物理性危险因素:

对护理人员构成职业危害的物理因素包括放射线、各种辐射、噪声、粉尘、负重等。急诊患者病情不明,多依赖辅助检查,对护士身体状况易造成损害。监护室中仪器设备工作时发出的声音,如呼吸机、心电监护仪的自动报警等;工作人员治疗操作时产生的声音,如帮助患者叩背、吸痰等。据测定,ICU噪声白天为50~70dB,夜间为45~55dB,高于WHO规定的白天35~40dB,夜间低于30dB的噪音标准。噪声对人体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对人体听觉、中枢神经系统以及人的情绪都会产生不良影响,长时间的噪音刺激可使护士出现失眠、头痛、精力不集中等症状,影响工作,甚至引起医疗差错。护士长期站立,导致下肢静脉曲张等疾病;院前及院内患者搬运,使得79%的护士出现间断失眠及发生过腰酸背痛。

1.3 化学性危险因素:

监护室对环境和物品的消毒有极为严格的要求。挥发性消毒剂对人体皮肤黏膜、呼吸道、神经都有一定的伤害,如戊二醛可引起皮炎、结膜炎、鼻炎,甲醛可所引起皮肤干燥。含氯消毒剂作为当前医院消毒工作中最常见的消毒剂,具有腐蚀性和难闻的氯味,浓度高时可对皮肤、黏膜产生刺激性;环氧乙烷是一种广谱灭菌剂,易燃易爆,有一定毒性。在灭菌使用时,若操作不当造成泄漏可导致环氧乙烷过量吸入引起急性中毒,表现为呼吸道刺激症状、头昏、虚弱、恶心呕吐、胸痛、神经毒性反应等。美国劳动卫生与职业病研究所仍将环氧乙烷作为可疑致癌物,并可能有生殖毒性。

1.4 心理社会压力的危害:

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社会上普遍存在重医疗轻护理的现象,如社会地位有限、晋升少、报酬低,均影响着护士身心健康、工作热情和工作效率。急诊室最大的特点是忙、乱,护士实行倒班制及急诊工作的随机性和紧急性,经常的加班使他们的工作毫无规律可言,85%的护士不能按时进餐。患者及家属的要求太高,患者投诉机制使用不当,工作负担太重,上班的护士太少,与同事、患者及家属的冲突加剧了工作负荷,对护士的心理产生巨大的影响。护士每日面对的是病情紧急,恐惧痛苦的危重患者,焦虑的家属,死亡状态和死亡现象的刺激,使护理人员处于极度紧张的工作状态,精神压力极大。法律在赋予患者投诉权利的同时,忽视了护士在工作中的专业权利和人格权利,更增加了护士的工作难度和心理压力。国内调查显示: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国内常模,护士人群的心理抑郁、紧张、焦虑失眠发生率较高,心理状况不佳的检出率达12.3%。

2 防护措施

2.1 加强职业安全教育培训,提高防护意识:

职业防护的重点在于防,而预防的关键又在于加强教育。目前,对医务人员进行职业防护教育已被多数国家认为是减少职业暴露的主要措施。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已将该项工作作为强制执行的项目推荐给全美国所有的医院。可见,加强对护士的教育培训是有效减少职业性损伤的有效措施之一。因不同层次的护理人员掌握防护知识水平不同,所以教育培训应有针对性。教育培训内容包括有关医院规章制度、接触危险药品及应急防护措施、心理健康保健知识、相关法律知识等,可采用专题讲座、录像等形式。

2.2 坚持标准预防:

标准预防是近年来WHO在全球推行的卫生行动。其基本观点是:认定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无论何时接触以上物质都必须采取相应的隔离防护措施。标准预防的基本方法:一是使用各种防护用品(包括工作服、工作帽、口罩、手套、防护眼镜、防溅屏、防水围裙等),进行安全隔离防护。二是正确进行洗手和手消毒。三是小心使用医疗锐器,预防锐利器具的损伤。这是预防医护人员职业感染最主要的环节。改变以前把戴手套认为是怕脏的看法和克服嫌麻烦思想,更不能为节约成本而放弃应有的防护。

2.3 建立健全医院设备和规章制度,加强职业暴露前后的安全支持:

建立健全职业伤害登记制度评定系统,即在医院建立一套完整的检测机制,正式工作前注射乙肝疫苗以及针刺伤后的健康体检,在护士发生职业伤害后为其提供健康检查和治疗。对于接触高危险患者的护士提供可靠的安全防护用具。

2.4 建立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缓解护士身心压力:

紧张而繁重的护理工作极易造成生理、心理性疲劳,而这种疲劳可影响行为的准确性和动作的协调性。安排专业人士对护士进行必要的心理辅导,在同一科室的护士要进行轮换责任护理,避免在同一病房长时间停留而产生疲劳感。同时护士还要养成健康生活方式,增加自身抗压能力,并进行适量的体育运动或举行同事聚会以相互减压。必要时,要向心理专家进行咨询。护士处于生理性周期期间,护士长要给予安排合理的工作,对于孕期护士应安排其在不影响胎儿发育的地方工作,提供人性化的护士管理。

2.5 合理使用各种仪器设备,将物理危害降低到最低水平:

①ICU安置噪声监测计动态显示室内噪声值,时刻提醒医护人员降低噪声,以提高医护人员对噪声危害的认识。②合理设置呼吸机、监护仪报警时限。呼吸机和吸引器等不用时及时关闭。及时巡视患者,查看输液泵剩余药液量,随时发现并解决问题,尽量减少报警提示。③及时淘汰陈旧仪器,引进功能好、噪声小的新仪器,并定期进行检查。监护病房区和辅助功能区分离,谢绝和减少探视及参观。加强对护士听诊技能的培训,掌握用听诊器来判断气管插管的深度和肺通气的情况,减少拍X线片的次数以减少辐射的来源。对必须进行床旁拍x线片的患者,采取护士轮流协助,同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如屏风遮挡、穿防护衣,在摄床旁拍片时让所有人员尽可能远离摄片机器10m以上,且确保妊娠早期护士远离摄片场地或做好防护措施。

3 小结

随着社会的发展,辅助检查和治疗仪器不断改进,在给医院提供方便的同时也给护理人员带来了无形的职业暴露,加上一些药物的不恰当应用,使病原体的变种越来越多,同时给治疗和护理带来了更大的困难,2003年的SARS给人们敲响了警钟。护理人员只有不断加强自身的健康水平才能更好地为患者服务,这也要求医院管理者尽可能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尽量减少护理人员的职业暴露,这样才能创造更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李映兰.高危科室护士职业安全防护存在问题及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3,13(2):198~200.

[2] 張培芳,赵明锐,张秀丽,等.护士被针刺伤后压力源与应对方式的调查研究[J].护理研究,2005,19(3B):1161.endprint

猜你喜欢

护理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循证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舒适护理方法在高血压护理中的应用
人性化护理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优质护理在产后出血护理中的应用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妊高症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
舒适护理在肝癌介入护理中的应用
探讨精神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与护理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