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楚辞》中的女性形象

2017-09-11匡晶

科技视界 2017年12期
关键词:楚辞女性形象类型

匡晶

【摘 要】《楚辞》塑造了独特的女性形象,具有不同的审美倾向和人物。本文从《楚辞》女性形象的形体、气质、性格等角度出发,融合南方文学独有的审美特征,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关键词】楚辞;女性形象;类型;特点;原因

《楚辞》作为中国古典诗歌的两大源头之一,它刻画了丰富的女性形象,或纤细、或哀柔、或婉媚,营造了独特的女性形象,奠定了后世女性形象描写的基础。

《楚辞》中的女性大多具有小巧纤细的外貌形体,阴柔型性格特征和浪漫性个性气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在女性外貌形体上,《楚辞》中的女性形象由于大多是虚幻的,因而审美取向趋向于柔美、纤弱。《大招》形容美女时写到:“小腰秀颈,若鲜卑只。”王逸注:“言好女之状,腰支细少,颈锐秀长,靖然而特异,若以鲜卑之带,约而束之也。”这里写到的美女项颈秀美,腰肢纤细,是以小巧玲珑取胜。[1]形象刻画上,《楚辞》更多从纯审美角度着墨来体现女子优美的体态和秀丽的容貌。如《楚辞·大招》:“朱唇皓齿,婢以娉只。比德好闲,习以都只。丰肉微骨,调以娱只。魂乎归徕,安以舒只!娉目宜笑。娥眉曼只。容则秀雅,稚朱颜只。魂乎归徕,静以安只……”,大段语言文字铺陈出形象华丽,美丽动人的女子形象,赋予平面的人物立体化的视觉冲击力。非仅如此,作者笔下云中君沐浴用的是兰汤,穿在身上的是像花一样华美的衣服; 山鬼身上披的是薜荔,腰上系的是女萝; 少司命穿的是荷叶做成的衣裳,系的是蕙草做的佩带:香花香草的气息芬芳配上女子的绚烂奇艳,“美人香草”的形象顿时跃然纸上。

在人物的性格方面,《楚辞》中的女性往往是忧郁、多愁善感、悲观的,是以婉约作为总的特征。如《湘君》中的湘夫人赴湘君之约,她们来到河边仍未见湘君的影子,“目眇眇兮愁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秋风吹着草木,树叶纷纷落下,叶落洞庭冷,一派萧瑟的景象,衬托出伊人的愁苦。再如《山鬼》:“风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她的惆怅哀怨之情用是用萧瑟的风雨交加之景衬托出来的。在作者笔下,美人对爱情的表达方式多是隐晦委婉的,情感的抒发亦是含蓄内敛,惆怅哀伤、欲语还羞的姿态更能彰显女性之柔美。

在个性气质上,《楚辞》作为浪漫主义诗风的创始制作,作品中包含的女性形象自然呈现出浪漫性的特征,原型大多取材自幻化的神女或被神化的历史人物 ,往往与虚无缥缈、朦胧等感觉联系在一起。她们或腾云驾雾,凌空而飞,或荷衣惠带,山巅远眺,或筑室水中,乘豹从狸、如“浴兰汤兮沐芳,华采衣兮若英。 灵连蜷兮既留,烂昭昭兮未央。 謇将憺兮寿宫,与日月兮齐光。 龙驾兮帝服,聊翱游兮周章。 灵皇皇兮既降,焱远举兮云中。 览冀州兮有馀,横四海兮焉穷。 思夫君兮太息,极劳心兮忡忡。”(《云中君》)、“荷衣兮蕙带,倏而来兮忽而逝”(《少司命》)、“被薛荔兮带女罗:既含娣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乘赤豹兮从文狸.辛夷车兮结桂旗。被石兰兮带杜衡,折芳馨兮遗所思”(《山鬼》)。一方面,她们是高高在上的神女,具有超自然的力量: 云中君是控制云雨雷电之神,少司命是主宰人间子嗣之神,山鬼是性爱之神。另外一方面,作者对神女的刻画并没有停留在神的高高在上、与世隔绝之上,而是赋予她们更多的人性,在作者笔下这些神女也会为情所困,会因想念神君而叹息,内心充满惆怅。如湘夫人身为天帝的女儿,也并非人们所预想的那般威严,难以亲近,相反她十分温和可人。她喜爱花花草草,有着十足的少女心。昔日众人眼中高高在上、心无波澜、完美无缺的神女,在屈原的诗行里变成了亲和温婉、情感丰富,性格中还有些许瑕疵的普通人。[2]神与人截然不同的特点,却奇妙而自然的融合在《楚辞》中一个个鲜活的女性形象中。

《楚辞》中独特的女性形象塑造受以下几方面因素影响,而别具风格。

首先,社会背景的影响。《楚辞》成于战国时期,这个时期,随着社会的进步,生产力的提高,原始的生殖力崇拜的强烈色彩已经逐渐退化。[3]随着经济的发展,经济实力的增强,也为文学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对于女性的形象描绘开始出于审美需求,实用性的审美观转向为纯审美。[4]

其次,地域文化的影响。《楚辞》产生于南方楚地。 其地多平原丘陵,气候湿润,土壤肥沃,雨水充足。优越的自然条件有助于楚人丰衣足食,而南方阴湿的气候,又使得他们往往个性文弱,气质纤细,情感温和,多愁善感,易惆怅。再加上楚地重淫祀, 巫风盛行。这种祭祀活动往往充满着神秘感,体现着浪漫主义的色彩。在此背景文化下的楚人自然而然把女性形象跟神秘的女巫联系在一起,披上绚烂多彩的神话外衣。

最后,作者自身的影响。《楚辞》的作者是屈原,对于女性有著自己完美的认知和寄托,如离骚中“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既是塑造一个香草美人的形象,也是借此完美形象自喻屈原本人。司马迁《史记》称《离骚》“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 [5], 指出其中运用了比喻。王逸《楚辞章句》曰:“《离骚》之文,依《诗》取兴,引类譬喻,故善鸟香草,以配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佞。灵修美人,以媲于君; 宓妃佚女,以譬贤臣;虬龙鸾风,以托君子;飘风云霓,以为小人。”[6]。而又加之作者自身政治上的不得志, 也反映在作者笔下人物上,如《思美人》曰:“思美人兮,揽涕而竚眙。媒绝路阻兮,言不可结而诒。蹇蹇之烦冤兮,陷滞而不发。申旦以舒中情兮,志沉菀而莫达。愿寄言于浮云兮,遇丰隆而不将。因归鸟而致辞兮,羌迅高而难当??”,虽然写的是带着强烈的浓郁色彩和悲剧气氛的女性,又何尝不是作者政治理想破灭、有心报国志难寻的真实写照, 此中的苦闷和困顿,更丰富了因而《楚辞》的艺术性和审美特征。

总之《楚辞》中的女性形象既源于楚地的社会背景,也来源于作者对理想和美好事物执着的追求。它独特的浪漫主义写法、婉约含蓄的审美标准对后世文学创作的影响极为深远。

【参考文献】

[1]张忐群.《诗经》和《楚辞》中的女性彤象比较[J].绥化学院学报,2006(4).

[2]刘渐娥.屈赋女性形象的文化意蕴[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9(1).

[3]陈珂.《诗经》与《楚辞》中女性形象之比较[J].赤峰学院学报,2012(01).

[4]李春梅.浅谈《诗经》与《楚辞》中女性形象之差异[J].文化长廊,2013(02).

[5]【汉】司马迁:《史记》卷八十四,岳麓书社2001年版,第495页洪兴祖.

[6]《楚辞补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3页.

[责任编辑:朱丽娜]endprint

猜你喜欢

楚辞女性形象类型
《楚辞·九章·惜往日》校读一则
屈原和楚辞
秋夜读《楚辞》
我国高职院校实训基地主要类型及其存在价值初论
人名中不应该使用生僻字
西方女性摄影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恐慌与愤怒,焦虑与恐惧
利用野花组合营造花海景观的技术研究
魏晋南北朝时期楚辞的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