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

2017-09-11滕国义

速读·下旬 2017年9期
关键词:新知创设情境

滕国义

《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实施建议中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勿庸置疑,“创设情境”是新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同时也是当前课堂教学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创设好的数学情境呢,下面我结合教学实践浅谈一下自己的几点做法。

一、创设故事情境,给予学生想象的空间

童话故事是小学生的最爱,把数学知识用童话故事的形式描绘出来,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能够给数学问题赋予情节,甚至赋予生命,能够极大的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欲望。教师可以用语言描绘、画面再现、音乐渲染三者有机结合来创设故事情境,让学生从中发现问题、带着问题去学习、去思考。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一课时,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故事情境:唐僧师徒四人在去西天取经的路上,悟空化到了一个西瓜,唐僧让悟空分吃这个西瓜。悟空有意逗逗八戒,于是就说:“把这个西瓜的四分之一给八戒,八分之二给师傅,我和沙师弟各分得十六分之四”,八戒一听马上嚷起来:“师傅,猴哥偏心,为什么俺老猪分得最少,只分到一块?俺老猪不干!”“请问同学们,悟空分得公平吗?相信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就可以知道答案。”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就被抓住,思维的火花一下子就被点燃,兴趣盎然地进入到新知的探究之中。

二、创设质疑情境,给予学生思考的空间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是一个数学上或实践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和想象能力。”《数学课程标准》中对于课程总体目标的情感与态度方面也明确提出:“使学生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进行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可见,在新课程教学改革中,“质疑”具有重要的作用,疑是创新的开始,疑是创新的动力,疑是点燃思维的火种,疑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学生有了疑问,才会有兴趣,有了兴趣,才会积极主动地去探求新知,才会将求知欲由潜在状态转入活跃状态。所以,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品质的重要基础,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环节。例如,在教学《长方体的认识》一课,我就大胆地尝试了与以往不同的教学方式,在学生知道了长方体有面、棱、顶点之后,我让学生试着自己提出一些问题。学生思考后纷纷提出以下问题:长方体有多少个面,有多少条棱,多少个顶点,面与面之间有什么关系,每个面是什么形状,每条棱有多长,棱与棱之间有什么关系,每个面有多大……这些问题都是学生经过思考提出的,也是学生迫切想知道的,接下来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探究,学生的思维就非常活跃了,课堂教学呈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状态。以疑促学,以学促思,从而在质疑,解决疑问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

三、创设操作情境,给予学生动手的空间

心理学家皮亚杰的研究表明:人类最好的知识来源于动手。现代科技的发展,也要求一个人不仅能动脑,同时又能动手;不仅善于研究,又能勇于实践,正所谓“实践出真知”。大家也知道爱动手是小学生特有的生理与心理特点,而动手和动脑二者其实是相辅相成的,因为动手操作本身具有直观性和可行性,往往可以使学生在“动”中恍然大悟,在“动”中产生联想,从而启迪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的兴趣。所以,数学课堂教师要善于创设操作情境,给予学生动手的时间和空间,通过摸、画、剪、摆、涂等一系列生动具体的操作活动,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从而实现由感知到理解的思维升华。例如,在教学《圆的周长》一课,为了让学生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我让学生利用自己事先准备的工具测量出圆的直径和周长,然后引导学生自己算出圆周长与其直径的比值,再用同样方法对于不同大小的圆分别作以测量和计算,学生们的积极性非常高,虽然操作中产生了一些误差,但最终学生还是真切地发现了:圆的周长与其直径的比值总是3倍多一些,这时教师再适时地介绍圆周率的相关知识就水到渠成,很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了,给学生的印象也格外深刻,甚至会令他们终身难忘。

四、创设矛盾情境,给予学生探究的空间

大千世界,任何事物都是在矛盾冲突中不断发展变化的,有矛盾才会有进步。数学课堂上,有时学生对新知的认知由于受旧知的影响也会产生一些不平衡,由此在认知上就引发了一定的矛盾冲突,此时如果创设矛盾情境,就会不由得勾起学生寻找问题症结的好奇心,就会对新知进行深层次地探究和运用。例如,在学习了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后,继续学习能被3整除数的特征时,很多学生都会自然地认为能被3整除的数可能也与这个数的个位有关,此时如果提出像13、16、19……虽然个位上能被3整除但是这个数却不能被3整除的例证时,就会使学生的旧知与新知之间出现矛盾,接着因势利导让学生试着去发现“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如果与个位无关,那与什么有关呢?”……通过这一矛盾情境的创设,唤起学生对新知识探究的欲望,把学生带到“愤”、“悱”之中,進而去分析矛盾、解决矛盾,最终通过观察、猜想、归纳等方法,寻找到新旧知识的联系点与不同点,实现了对新知更深刻地认识和理解。

五、创设争论情境,给予学生交流的空间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而有个性的过程。”所以,数学教学一定要尊重学生的个性,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不应用"唯我独尊"的威严压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而应努力创设能让学生百家争鸣、各抒己见的宽松的学习情境,以便使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展现自我的价值,张扬自己的个性,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内驱力,培养他们开拓创新的精神。我认为,课堂上的讨论、争论,就是开启思维的最好媒介,它可以形成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广泛的信息交流,在交流中,学生就可以表现自我,交换思考所得,体验独立思考的乐趣。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契机,点燃争论的"导火索",引导学生开展有价值的讨论。教师应注意,尽量给学生多一些表现自己的机会,尽好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职责。

总之,情境教学是数学课堂上一种十分有效的教学方法。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情境,会激发学生探索数学知识的兴趣,为学生开启思考与想象的智慧之门;会形成一种具有感染力的催人向上的氛围,使学生受到感化和熏陶;会带领学生走出数学苦旅的沙漠,体验数学的价值和神奇,奔向生活数学、活动数学、探索数学的绿洲;会让教师与学生真正实现“教学相长”。endprint

猜你喜欢

新知创设情境
生活新知
生活新知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
新知
新知速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