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携手并进,开创未来

2017-09-11

中国建设信息化 2017年1期
关键词:信息中心通讯员稿件

杂志编委、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信息中心主任薛学轩,通讯员、陕西省建设信息中心何蓉分别介绍了新闻宣传报道工作经验,随后,其他杂志编委代表、通讯员代表和理事会代表相继作了发言。

杂志编委、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信息中心主任 薛学轩:

《中国建设信息化》杂志改版后,内容上贴近行业,文章质量很高,编辑加工水平也很高,版式新颖,美观大方,出现了不少新的气象,形成了独特的风格,是我们住房城乡建设行业信息化领域的专业杂志,是最具行业特色的杂志,是我们自己的杂志,得到了我们大家的喜爱。尤其是每期刊登的“大家”的稿件,如上期有崔俊芝院士、刘先林院士等行业权威的观点,我们通过阅读杂志,汲取了营养,可以说是“一本杂志在手,别无他求”;再就是接地气,省、市、县到街道的内容都有报道,看了以后很受启发。

如何做好行业信息化宣传报道工作,我个人的体会是:围绕重点、回应热点、破解难点、宣传亮点,聚集正能量,弘扬主旋律。在日常工作中,多听取业务部门的意见,看他们对宣传有什么要求,及时进行宣传报道,才能抓住亮点,贴近基层。如《中国建设信息化》2016年8月上这期杂志做的四川专题报道,特派记者来四川采访,我们进行配合,内容上从省到市、县、街道办全覆盖,全景式地反映了四川住建信息化现状,深受大家的欢迎。

提几点建议:

一是要“讲起来”。作为行业信息化最专业的杂志,要“讲”起来,宣传开去,我们自己要宣传好我们自己的杂志。

二是要“写起来”。自己亲自撰稿才会增加对杂志的感情,才会作为一件事情来做。

三是要“用起来”。用杂志里面的知识、政策、经验指导我们的工作。

最后是“订起来”。通过上面的几项工作推动,自然而然杂志的征订量就上去了。

副理事长单位深圳市图元科技有限公司代表 曾飞鹏:

首先请允许好代表公司,作为杂志的副理事长单位,热烈欢迎各位来到美丽的南国都市深圳。深圳市图元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初,总部位于深圳市高新区,是一家专注于“智慧城市”领域科技研究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本着专业的态度、凭着专业的技术、做出专业的产品、提供专业的服务,努力发展成为最优秀的智慧城市管理软件服务提供商,这是图元人不停歇的追求。

在成为《中国建设信息化》杂志副理事长单位之前,我们也有投稿,但是大多是抱着完成任务式的心态。杂志我们每期都认真阅读,从中得到不少收获,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得到编辑记者和通讯员们认真的工作精神。我们IT企业,有自己的网站,有对外宣传资料,所以也有美编和编辑工作。从杂志每一篇严谨的文字中、精美的图片中,我们学到了很多东西,受益匪浅。

我们杂志有十分强大的专家委员会和编辑委员会阵容,这些专家学者大多是行业内乃至社会上的权威人士,是引领者。作为软件研发企业,我们希望杂志可以邀请这些专家对一些政策进行解读,以更好地指导地方、企业的工作,更好地服务于行业。

目前杂志有《智慧百城》栏目介绍国内的智慧城市建设经验。随着智慧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我们需要全球化的视野,希望杂志可以开办《他山之石》之类的栏目,介绍一些国外的先进经验。

作为副理事长单位,今后我们要多学习、多参与、多交流,与杂志一起推动行业和社会发展。

杂志编委、湖北省建设信息中心主任 张文绚:

张文绚

做杂志离不开读者、编者,建议增加一些读编交流的小栏目,加强读编互动;除了专业性强的栏目、文章,也可以增加一些趣味性、知识性、休闲性的稿子,如游记、随感之类的,以增加杂志的可读性,吸引更多读者。

杂志编委、内蒙古自治区建设信息中心主任 郭俊生:

郭俊生

内蒙建设信息中心是杂志的老朋友,我们一如既往支持杂志的各方面工作,今后我们要进一步加强与杂志的沟通交流,多提供优质稿件,多宣传报道内蒙建设信息化建设成果,同时也希望杂志深入内蒙,帮助我们挖掘、提炼,提升行业发展水平。

山西省建设信息中心副主任 杨亚:

杨亚

杂志定位高端,服务行业,是一个非常好的平台,对促进行业信息化健康有序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下一步我们要加强与杂志的交流协同,合作配合,促进行业信息化发展。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建设信息中心副主任 罗清春:

罗清春

杂志地方专刊、专题给我们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可以开阔读者眼界,增加行业交流,建议这个栏目保持下去,继续做下去。信息化怎么开展?领导的观点非常重要,所有说信息化是一把手工程。有杂志这个平台,我们就可以把杂志拿给领导看,争取得到领导更多的支持。

甘肃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信息中心副主任 王列平:

王列平

借助杂志这个平台,可以学习借鉴其他兄弟省市的信息化建设先进经验,我们今后要加强与杂志的交流,促进合作,通过杂志学到更多的好的经验,提升甘肃住建信息化水平,同时也希望借助这个平台把甘肃住建信息化建设情况宣传出去。

通讯员、陕西省建设信息中心 何蓉:

何蓉

陕西建设信息中心一直以来与杂志保持较为密切的联系,这本杂志是我们《陕西建设》杂志学习的范本和标杆,我们从选题、采访、编辑等方面学习这本杂志的长处。我粗略地统计了一下,到目前为止,今年我们在杂志上发稿14篇,基本是每个月都有稿件被采用,这也是我们中心领导一直以来的要求,也是我们这些通讯员的努力和编辑老师悉心指导的结果。

陕西省建设信息中心担负着省厅赋予的新闻宣传的任务,概括来讲就是“一网一刊一微两站”五个宣传平台,从厅领导到中心领导都十分重视新闻宣传工作,目前我们有专职新闻宣传人员10多人,每年厅里有专项资金进行支持,可以说是从人员到资金给予了大力支持,所以我们感觉领导的支持对新闻宣传工作来说非常重要。因此,我们在稿件量上比较大,在稿件内容上比较接地气。

我们全体新闻报道员都是《中国建设信息化》的通讯员,是杂志的忠实的撰稿人,希望杂志多到陕西来实地采访,做一些专题,多一些交流机会,给我们更多的帮助。

通讯员、广东省茂名市住建局办公室主任 罗栋:

罗栋

作为一名“资深”通讯员,我与杂志打了十多年交道,有幸经历见证了杂志十多年的成长。对于杂志的发展,我有几点个人建议:一是希望杂志在坚持信息化主打报道方向的同时,兼顾其他内容。因为信息化是手段,要服务于住建工作大局。二是希望能加强通讯员交流工作,除年度工作会外,多组织日常的业务学习交流。三是希望借助信息化手段,提升杂志品牌。我们已经进入大数据时代,杂志主办单位又是负责行业信息化推进工作的,我们还停留在传统平面媒体的层面,有点跟不上时代需求。

通讯员、广东省建设信息中心 凌红梅:

凌红梅

日前,我们刚开完广东省住建系统通讯员工作座谈会,广东省建设信息中心负责全省的住建系统新闻宣传工作,我们在工作中遇到一些困惑,就是手头来自各市县的海量的新闻信息,不知道哪些才是适合我们杂志需要的,所有需要得到我们杂志的在工作细节上的指导。我们今后要多挖掘广东省住建系统信息化建设工作的亮点,为杂志提供高水平、高质量的稿件。

通讯员、江苏省建设信息中心 孙正奇:

孙正奇

建议杂志多跟踪一下行业当前的热点问题,如海绵城市、智慧水务等,通过深入的报道,挖掘行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新的解决方案,帮助行业健康发展。

通讯员、广西区住房和城乡建设信息中心 苏委武:

苏委武

当前媒体发展潮流是向多媒体、融媒体发展,单一的、传统的平面媒体普遍面临较大的挑战,甚至面临生存危机,所以媒体的转型发展势在必然,除写好文章外,更多的借助新媒体平台,引入图片、视频等多种表现手法,增强媒体的影响力和宣传力度。建议杂志多关注当前媒体发展趋势,与时俱进。

通讯员 刘玉英:

刘玉英

作为部信息化专业杂志,杂志传播党的声音,推动政府前沿工作的作用会越来越重要。借此机会我提几点建议,一是多宣传杂志,提升行业影响力。如配合杂志内容,在各地多举办信息化座谈、交流活动,推广先进经验,同时增加杂志知名度;二是举办通讯员业务培训班。因为通讯员的水平参差不齐,对杂志用稿需求不了解,通讯员提供的稿件质量不高。另外,在开办培训班的同时,也提高了杂志的知名度,扩大了通讯员队伍,起到了宣传杂志的作用。

通讯员、安徽省界首市住建委 谢树立:

谢树立

我是杂志的老朋友,做通讯员已经十六年了,可谓不离不弃,对杂志有着深厚的感情。我的建议是:一是杂志每年应该组织通讯员业务交流、摄影采风,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同时可以形式多样,与实际工作结合起来,既培养了通讯员,锻炼了队伍,又宣传了企业,为杂志持续提供高质量高水平的稿件,促进了行业发展;二是建议杂志加强与通讯员的联系交流,如杂志需要什么样的稿件、下一阶段的报道重点是什么等。

通讯员、重庆市建设信息中心 金涛:

金涛

我们欣喜地看到,杂志2017年度选题计划与重庆市2017年度住建工作重点方向十分贴近,我们将借助杂志这个平台,加强新闻宣传和信息化工作交流,促进重庆住建信息化发展。另外有一个建议,杂志能否将每期刊登的内容对通讯员开放电子版的文件下载,以方便我们学习、交流。

猜你喜欢

信息中心通讯员稿件
录用稿件补充说明
红领巾小记者 “幸福”通讯员
本刊稿件体例要求
本刊稿件体例要求
本刊稿件体例要求
《政工学刊》2021年优秀通讯员
虽是深秋,“热”度不减!
通讯员专栏
2019年中国化工信息中心 7大期刊电子版联合订阅:
世界经济主要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