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政府网站发展在“互联网+”时代迈上新台阶

2017-09-11

中国建设信息化 2017年1期
关键词:门户网站政务互联网+

“互联网+政务服务”作为“互联网+”的重要内容,是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创新社会管理范式、改善便民服务质量、激发社会创新活力的重要路径与关键举措。在新技术、新需求的双轮驱动下,政府网站作为“互联网+政务服务”的重要支点,正朝着“一体化顶层架构、平台化服务模式、社会化服务渠道、数据化科学决策、智慧化政府治理”方向迈进,为简政放权与深化改革提供平台支撑。随着信息社会的不断演进,互联网和政务服务融合的不断深化,公众对政府网站也提出了更高的期望。

2016年4月17日,中国政府网(www.gov.cn)全新优化上线,这是继2014年2月后的第二次全新亮相,以中国政府网为代表,各级政府门户网站正在掀起新一轮建设热潮。

从网站到平台,政府在线服务模式逐步改变

当前我国政府网站正由信息门户向服务平台转型,内部交流平台与外部服务平台通过数据、管理、功能实现对接,强化集成、数据复用和深度整合。根据2016年评估结果显示,浙江、江苏、江西、福建、湖南、广东、安徽、四川等省以跨部门、跨层级、跨区域的资源融合为核心,以政务服务和公共服务为着力点,建设全省统一的服务平台(政务服务网、政务服务大厅或网上办事大厅),让政府服务更聪明,让企业和群众办事更方便、更快捷、更有效率;水利部、环保部、民政部等部委和上海、北京、浙江、青岛、无锡等地以数据开放为创新点,为政府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支撑,实现政府网站在“互联网+”时代的全新转型,带动服务模式和体验模式的变化。

从发布到传播,政务信息传播多媒体化成为常态

在大数据、云计算、社会化媒体等全新信息技术的猛烈冲击下,信息公开在公开内容、公开方式及公开渠道上均得到大幅革新。政府网站发布的文件、讲话、会议等信息不再是原封不动长篇累牍的刊载,越来越多的政府网站大量运用信息图、多媒体等方式进行发布,信息公开传播途径已不在局限于政府网站,政务微博、微信、移动客户端等平台不断涌现,为公众获取政务信息提供多种选择。如四川省、上海市、厦门市政府网站发布的文件信息通过数字化、信息图、音频、视频等方式予以展现,并积极利用微博、微信等新技术新应用传播政府网站内容,信息公开和政务传播形式和模式呈多元化趋势,信息图成为政务传播、公开的常态。

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网站创新特点各有特色

随着“互联网+政务服务”的发展深入,各级政府网站根据自身服务主体职能、服务对象的差异性,在服务供给、服务方式创新等方面呈现出不同的侧重点。部委政府网站强化在政务公开、回应关切方面的服务能力,同时加大了业务数据的开放力度,如统计局、林业局、知识产权局、气象局等建设了数据开放平台,提供了行业数据浏览及下载服务。省级政府网站更加强化建设自上而下一体化的政务服务平台,提供覆盖多层级、多部门的集政务公开、审批服务、便民服务等于一体的服务,如上海市的网上政务大厅,全方位打造政府服务“单一窗口”,如浙江省的政务服务网集行政审批、便民服务、政务公开、互动交流、效能监察、网上支付等功能于一体,打造覆盖全省的虚拟型“政务超市”;地市、区县政府网站积极在服务整合、服务创新,线上线下融合,以及多渠道、多终端提供服务等方面加大投入,如无锡实现了各级部门业务系统的大整合,做到“单点登录、全网通办”;上海徐汇区通过动态调整窗口功能,积极推动O2O发展模式,使网上政务大厅与实体政务大厅联动配合,提升办事效率;厦门海沧区构建了集区政府门户网站、微信平台、手机门户、96180政务服务热线为一体的一站式智慧服务平台。

从PC到移动,政府网站核心地位进一步深化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政府网站服务载体正在产生泛在、融合的发展趋势。2013年10月11日,中国政府网官方微博和官方微信开通,2016年2月26日,国务院客户端上线,成为国务院办公厅发布政务信息和提供在线服务的新媒体平台。从评估结果可以看出,以地市级政府网站为例,299个地市级政府网站中,267个网站开通政务微博,256个网站开通政务微信,114个网站提供移动客户端。由此可见,以微博、微信和移动客户端为代表的新媒体平台正逐渐转变政府网站的服务载体和服务模式,政府网站的核心地位正在转变,由原来PC端的唯一性地位逐步走向服务载体泛在化,社交元素与政府网站应用的融合成为常态。

从传统到智能,政府网站工具化应用正在进入AI时代

随着政府改革步伐的加快,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和概念的兴起和运用,我国政府网站发展将更加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更加加大智能搜索、智能问答、无障碍浏览等新技术、新理念的运用。如龙岩市、中山市、肇庆市、江门市、漳州市、莆田市等政府网站提供智能搜索服务,深圳市、广州市等政府网站提供在线客服服务,湖南省、厦门市、上海市徐汇区等政府网站在智能问答、个性主页、无障碍浏览等新技术应用方面较为突出。越来越多的政府网站能够利用新兴的网络技术,实现自助和智能服务,提升用户体验。

从分散到集中,政府网站集约化建设加速推进

2014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强政府网站信息内容建设的意见》(国办发〔2014〕57号),文件中明确提出,要推进政府网站集约化建设,尤其是县级及以下政府及部门不再单独建设政府网站,要利用上级政府统一建设的网站技术平台开设子站。自文件发布以来,各省各地均积极开展集约化建设,也取得了一些初步成效。贵州省政府网站着手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兴技术,以省政府门户网站和省级数据资源交换平台建设为核心,建立统一的体制机制及技术标准,打造全新的“中国•贵州综合门户网站”,省政府门户网站、各地各部门网站逐步迁入云上贵州平台。安徽省黄山市将市政府网站群平台与政府信息公开平台进行整合,将政府网站网上办事系统与市政务服务中心网上审批系统进行整合,全面实现一体化、一站式,市直部门已迁移至统一网站群平台,形成以中国黄山网站为主站、市直部门网站为子站的市级政府网站群体系,县(区)及乡(镇)两级政府网站也正逐步向统一平台迁移。

2016年中国政府网站发展领先排行榜

表1 国务院组成部门网站绩效得分排名表(前10名)

表2 国务院其他部门网站绩效得分排名表(前10名)

表3 全国省级政府门户网站绩效得分排名表(前10名)

表4 全国省会及计划单列市政府门户网站绩效得分排名表(前10名)

2016年全国各级政府透明度领先单位得分排名

表5 2016年部委政府透明度得分排名表(前10名)

表6 2016年全国省级政府透明度得分排名表(前10名)

表7 2016年全国省会及计划单列市政府透明度得分排名表(前10名)

猜你喜欢

门户网站政务互联网+
政务云上看政情
关于陈某政务公开申请案的启示
二维码让政务公开更直接
YouTube
政务微信,你加了吗?
中国省级教育门户网站排行榜等
中国省级教育门户网站排行榜等
中国省级教育门户网站排行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