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慧开封”展新颜

2017-09-11

中国建设信息化 2017年1期
关键词:开封市智慧信息化

开封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智慧城市建设。自2010年以来,开封即开始智慧城市相关的研究,尤其是2013年以来,开封明确提出大力实施信息化领先发展和带动战略,建设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主要特征的智慧城市,与移动公司、联通公司等企业签署了一系列智慧城市、数字城市的合作协议。2013年开封市成立了智慧城市及无线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2015年又重新成立了开封市智慧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下设智慧城市领导小组办公室,并于同年成立了智慧城市发展有限公司。市政府将智慧城市研究列入市政府十大重点研究课题,市委书记、市长多次调研、研究、部署智慧城市建设,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积极献言献策呼吁、支持智慧城市建设,各相关单位多次组织外出学习考察,为全面推进智慧城市建设营造了浓厚的氛围、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开封市智慧城市建设形成了具有开封特色的“三个三”体系架构。第一个“三”是指“三个一”工作机制,即一个由市长担任组长的高规格的智慧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一个专门的工作团队智慧城市建设办公室、一个市场化的运作公司智慧城市发展有限公司;第二个“三”是指“三中心”建设思路,即智慧开封展示体验中心、大数据中心、应急指挥中心;第三个“三”是指“三平台”工作目标,即城市融合服务平台、大数据共享交易平台、智慧产业合作发展平台。同时,围绕强基、善政、惠民、兴业、安全五个方面,谋划了二十六个重大应用项目,具体包括:政务、交通、人社、城管、安全、旅游、市政、医疗、教育、产业等重点领域核心业务的智慧化应用。通过上述项目的实施,打破部门条块分割和信息孤岛,促进业务协同,创新城市管理模式,提高城市运行效率,改善城市公共服务水平,全面推进信息化与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

2016年开封市政府在工作报告中提出了建设路网、水网、电网等基础设施“八网工程”,其中的光网工程、云网工程,分别提出了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完善以光纤通信为基础的通信传输网络,增强基础网络支撑;在现有大数据中心的基础上,进一步升级改造扩容,搭建全市集中的硬件资源平台,整合全市云端数据资源,打造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的云上智慧开封。出台了《开封市“互联网+”三年行动计划》,分别在互联网+新型工业化、互联网+益民服务、互联网+文化旅游、互联网+创业创新等十个领域制订了实施方案。同时,结合开封千年古都的文化资源,开封市在全国率先提出了“文化+”发展理念,制订了《开封市“文化+”三年行动计划》,并将文化与产业相融合,在旅游、工业、城市建设等领域积极融入文化元素。以文化+互联网的理念,实施了腾讯“全民接力话汴京”项目,搭建了中国开封微信公众平台,进行线上城市文化推广。

“智慧开封”建设举措

1、着眼于顶层设计,完善智慧城市规划框架和推进机制。智慧城市建设与信息化建设、数字开封建设一脉相承,需要在已有的信息化基础上结合新的形势作出更高起点的总体布局。为此,开封市确立了规划先行,机制保障的基本原则,一方面通过“十二五”规划、“十三五”规划、三年行动计划、年度工作重点安排,以及不同领域专项性引导政策文件,明确智慧城市的建设方向、目标和重点任务,并分步有序地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另一方面,开封市成立了由市长挂帅的智慧城市建设领导小组,从全市最高层面统筹协调各部门的智慧城市建设,有效避免了信息化领域的重复建设和新的信息孤岛。在市智慧城市建设领导小组的统筹推进下,开封市陆续出台了一系列规划和配套政策,充实完善了智慧城市的规划和政策体系。

2、着眼于民生诉求,推进惠及市民生活的智能化公共服务应用。开封市将“便民、惠民、利民”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推动市民生活密切相关的领域智能化服务,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成果为全体市民共享。以网上市民之家为切入点,建设了四级政务服务平台,“市民窗口”设备直接布设在社区和小区门口。与腾讯合作开发了“中国开封”微信平台,提供水电气暖缴费、城市路况、社保查询等13项政务服务功能。同时,智慧医疗、“明厨亮灶”后厨监控、交通出行、数字图书馆等面向不同需求的智能化服务不断推广,为市民生活便捷化提供了有力支撑。

3、着眼于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建设管理运行各领域的信息化水平。提高城市管理的精细化水平,提高城市各个运行系统的工作效率和协同能力,促进城市整体竞争力的提升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目标。近年来,开封市积极推进各部门信息化建设,在“十二金”项目的基础上,新建平台系统70多项,部门信息化水平得到大幅提升。在城市管理方面,完成了智慧城管一期项目建设,网格化管理系统实现了中心城区全覆盖;同时,智慧城管二期正在实施,进一步将城市管理向专业化、服务化方向拓展、下一步还将启动城市应急指挥中心等一批面向城市安全运行和应急处置的重要信息系统,保障城市安全有序。

4、着眼于经济转型,加快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进程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产业是城市发展的基础,在推进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必须考虑产业经济与城市发展的协调共进。因此,开封市以“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两大抓手,全面推进信息化在产业经济各个领域的渗透应用。一是出台了《开封市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的实施意见》、《开封市“互联网+工业”专项行动方案》。二是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方面,以骨干企业信息化为典范,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信息化水平提升。大力开展了“两化融合”贯标试点,“互联网+”创新型企业、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培育,豫货通天下-电商进企业活动等,工业企业信息化得到全面提升。三是在新兴信息产业发展壮大方面,建设了总投资30亿元的德豪信息光电产业园一期项目,正在推进总投资60亿元的河南建筑数字化产业园项目,力争集聚一批创新活力强的云计算、物联网等产业类企业。目前,通过实施“云网工程”,政务云、旅游云、金融云、中小企业服务云等示范项目进展顺利,开封城乡一体化示范区获批全国电子商务试点。物联网技术在水质监测、环境监测、公共安全和城市停车等方面取得了应用突破。智能终端制造迅速发展,一批富士康配套企业落户开封。

5、着眼于综合环境,推动信息基础设施能级和信息安全保障能力提升。网络承载和信息安全保障是智慧城市的基础。开封明确了基础先行的思路,着力打造宽带、泛在、融合、安全的信息基础设施和可信、可靠、可控的信息安全保障能力。在信息基础设施方面,宽带城市建设成果显著,走在了全省的前列。截止2015年底,全市FTTH覆盖家庭达156.4万户,固定宽带用户63.8万户,移动基站10230个,移动电话用户375.2万户,城市家庭20Mbps及以上宽带接入能力达100%,农村家庭4Mbps及以上宽带接入能力达97%,3G/LTE移动电话人口普及率达44.8%,4Mbps及以上宽带用户渗透率达100%,8Mbps及以上宽带用户渗透率达95.8%。在信息安全保障方面,开封市委成立了开封市网络和信息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市政府成立了信息化和信息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每年联合开展网络和信息安全检查,形成了完善的工作和监督体系。大力开展基础网络设施保护工作,积极推进基础网络不良信息监管、信息系统等级保护测评等,确保了全市信息安全,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了保障。

“智慧开封”创建特色

1、开封市大数据中心。开封市大数据中心依托原市政务云数据中心升级建设而成。大数据中心采用云计算技术,按业务逻辑划分为互联网区、公用区和专项应用系统逻辑隔离区,集成了城市公共信息平台、数据交换共享平台、统一身份认证、网站群和协同办公等系统,按照国家规定的政务外网等级保护三级标准实施安全保护。全市各部门可在大数据中心获取计算资源、存储资源、网络资源等基础设施的支撑,实现数据交换共享服务。目前,开封市大数据中心已完成网站群、数字城管、视听网、网格化、市行政服务中心、公共医疗卫生平台、金财、并联审批、市民之窗等十余项智慧开封重点项目的系统和数据库搭建工作,未来将实现跨部门、跨行业的信息交流和交换,满足城市各类业务和行业发展对公共信息交换和服务的需求。

2、开封市应急指挥中心。开封市应急指挥中心是智慧城市三中心的重点项目之一。应急指挥中心重点整合了公安、城管、交通、环保、旅游、卫计、安监、水利、河务、气象、消防、地震减灾12家单位数据和视频资源,上联省政府应急平台,下联县区应急指挥中心,构建市政府应急平台,建立上下贯通、左右衔接、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互有侧重、互为支撑、安全畅通的市应急指挥体系。中心建成后将达到突发事件情况下“连得上、看得见、叫得应、说得动”的应用效果,切实为城市综合运行管理调度保驾护航。

3、开封“市民之窗”便民自助服务终端。“市民之窗”通过智能服务终端设备,为全市公众提供行政服务审批业务、公共服务类的社保、医保、公积金查询等非审批业务,以及水、电、气、暖和有线电视缴费等便民服务。例如通过“市民之窗”的网上办事大厅,办事企业和群众可在终端上实现网上申报和查询;通过“市民之窗”集成的数字高拍仪,办事群众还可以将需要提交办事的材料直接扫描上传,大大提升了办事效率。“市民之窗”还集成了证照识别和打印模块,可以实现自助填报、身份识别,以及在各种事项完成后提供打印票据、回执等功能。目前,“市民之窗”已在开封市多个成熟的社区投放设备,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今年已选取30个有条件的区行政服务中心和新建党建活动阵地的社区等作为试点,逐渐在全市范围内推广应用。

4、智慧旅游。开封智慧旅游采用以O2O模式,建立了完善的线上票务系统及360全景导航、线下游客服务中心,实现了游客集散、车辆管理、智能导游、流量统计、景区监控等功能。通过实施“把开封装进手机带回家”,推广开封“智慧旅游”客户端,把与开封旅游相关的游、玩、购、住、行等信息,以图片、视频、3D等形式生动详细地在手机上进行呈现,从而让游客享受到完美的旅游体验。这个项目被国家“智慧城市”权威部门北航“智慧城市”研究中心,授予了“2013年度智慧旅游最佳案例”。2015年9月底,全国首个全城真人导游O2O平台——“全民接力话汴京”正式上线,游客只要扫描标识牌上的二维码进入“中国开封”微信公众平台,并回复标识牌上的数字代码,即可听到由真人绘声绘色讲述的古城故事。开封“文化+”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让游客真切感受到了智慧旅游的便利和精彩。

“智慧开封”发展方向

进一步完善升级大数据中心。在开封市大数据中心已建基础上加快部署,深化应用,通过优化升级来推动经济发展、完善社会治理、提升政府服务和监管能力。一是依托数据统一共享交换平台,完善人口、法人、GIS等国家基础数据资源,以及金税、金关等纵向信息系统跨部门、跨区域共享。二是继续推动教育、交通、文化、医疗、卫生、就业、社保、环境、安监、金融、统计、气象等民生保障服务相关领域的政府数据集向社会开放。三是积极运用大数据手段,简化办理程序,完善网上审批大数据资源库,实现跨部门、跨层级项目审批、核准、备案的统一受理、同步审查、信息共享、透明公开。四是引导鼓励企业和社会机构开展创新应用研究,深入发掘公共服务数据,在城乡建设、人居环境、健康医疗、社会救助、养老服务、交通旅游、消费维权、城乡服务等领域开展大数据应用示范。

推动电子商务建设,带动产业经济发展。以智慧城市建设为抓手,全面支持开封电子商务发展。一是积极协调解决电子商务发展中的各种矛盾与问题。二是在政府资源开放、网络安全保障、投融资支持、基础设施和诚信体系建设等方面加大服务力度。三是推进电子商务企业税费合理化,减轻企业负担。进一步释放电子商务发展潜力,提升电子商务创新发展水平。通过电子商务的发展创造新的消费需求,引发新的投资热潮,开辟就业增收新渠道,并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新空间。

着力提升城市节能能力。随着能源科技进步、消费结构优化,开封将在新能源方面的开发利用上,积极推广建筑节能技术,推动能源消耗监测与管理等方面的建设。重点将根据全市各单位GDP能耗变化情况,推进绿色环保建筑建设,并实现重点用能单位能耗在线监测。

猜你喜欢

开封市智慧信息化
河南省地图院优质测绘服务获肯定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开封市
河南开封市科技创新服务联盟成立
论述金融管理信息化的创新与应用实践
城市公共休闲空间模式的构建研究——以开封市为例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