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动疗法联合中药熏洗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40例

2017-09-08倪洪岗陈永华周明波向小丽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7年15期
关键词:熏洗病程处方

莫 兰 倪洪岗 陈永华 周明波 向小丽

贵阳中医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7

运动疗法联合中药熏洗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40例

莫 兰 倪洪岗*陈永华 周明波 向小丽

贵阳中医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7

目的:观察运动处方联合中药熏洗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选取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160例,将其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运动处方组、中药熏洗组及运动处方+中药熏洗组)各40例,4组均予以糖尿病基础治疗,治疗周期为4周。观察治疗前后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中医症候积分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中药熏洗联合运动处方治疗明显优于其他3组(P<0.05);各组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比较(P<0.05);治疗后运动处方+中药熏洗组中医症候积分与运动处方组、中药熏洗组、对照组比较(P<0.05);运动处方组、中药熏洗组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P<0.05)。结论:中药熏洗联合运动处方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疗效较好,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中药熏洗;运动处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患者多数临床表现为肢端麻木、疼痛及感觉异常等症,进一步发展可导致瘫痪、肌肉萎缩、溃疡等发生,如果治疗不当,或者延误治疗,严重者将会导致截肢[1]。该病属于中医学“痹症”、“痿证”等范畴,其病因病机为消渴日久,气阴两虚,久病入络,血行不畅,闭阻不通,气血不能濡养四肢[2]。笔者在临床上通过运动处方联合中药熏洗患者进行为期4周的治疗干预,收到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60患者例均来自2015年5月至2016年12月贵阳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内分泌科的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运动处方组、中药熏洗组、运动处方+中药熏洗组各40例。对照组:男20例,女20例,年龄41~67岁,平均年龄(51.8±6.76)岁;糖尿病病程4.5~13.5年,平均病程(7.01±3.07)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病程范围2.0~5.0年,平均病程(2.67±1.75)年。运动处方组:男18例,女22例,年龄43~68岁,平均年龄(52.3±5.36)岁;糖尿病病程3.5~13.0年,平均病程(6.98±2.64)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病程1.5~5.3年,平均病程(2.58±1.35)年。中药熏洗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39~68岁,平均年龄(49.2±6.65)岁;糖尿病病程4.5~14.0年,平均病程(6.51±2.77)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病程1.7~5.9年病程(3.02±1.51)年。中药熏洗+运动处方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41~69岁,平均年龄(50.1±6.34)岁;糖尿病病程4.5~12.5年,平均病程(7.21±2.54)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病程2.3~5.5年,平均病程(2.52±1.24)年。4组上述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 参照《糖尿病慢性并发症》[3]及《临床神经疾病学》[4]制定如下诊断标准:①符合WHO的糖尿病诊断标准(1999年);②四肢末梢(至少在双下肢)有持续性疼痛和/或感觉异常,如烧灼感、麻木、冷感、双足踩棉花感等;③键反射减弱或消失;④振动觉减弱(内踩弱于胫骨内侧);⑤神经传导速度减低;⑥除外其他因素(如遗传、酒精中毒、尿毒症、甲减、药物等)引起的神经病变。具有上述①至⑥中的1种或多种情况可诊断。

1.2.2 中医诊断 参照《今日中医内科·下卷》[5]。气阴两虚兼瘀证:主证:乏力、嗜卧或活动后胸闷心悸(4分);腰膝酸困或失眠多梦或五心烦热(4分);肢体麻木(3分);肢体刺痛、烧灼样痛和电击样串痛(3分);次证:肌肤甲错或皮肤瘤痒(1分);舌质暗或有瘀斑(1分);脉沉细弱或沉细涩或结代(1分)。判定:主证3项+次证2项,辨证标准)12分即可诊断。

1.3 纳入与排除标准 符合以上中西医诊断,年龄在18~70岁之间者,性别不限。所有受试者均接受糖尿病常规治疗血糖控制在空腹血糖(FPG)﹤8.0mmol/L,餐后2h血糖(2h-PBG)﹤l0.0mmol/L,糖化血红蛋白(HbA1C)﹤8.0%。排除年龄在18岁以下或70岁以上的患者、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合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急性并发症者、严重的肝肾损害或心脑血管疾病者、不合作者即可纳入诊断。

1.4 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糖尿病基础治疗(包括糖尿病宣教、一般运动治疗、饮食治疗、药物),使餐后2h血糖控制在10mmol/L以下,空腹血糖控制在8mmol/L以下,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8.0%以下方可参与试验。

对照组:予以糖尿病基础治疗,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300IU 丹麦诺和诺德公司,国药准字J20100037),二甲双胍片(中美上海施贵宝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23370) 0.5g 。

运动处方组:在运动疗法中给予强化干预,针对每位患者进行个体指导,并制定不同的运动方案。做好运动前的检查,确认糖尿病血糖的控制情况,并发症未出现进行性加重。根据1992年WHO提出世界上最好的运动是步行的建议,所以老年患者选择的运动处方为步行[6],运动的强度根据患者心率来确定,避免强度过大;运动标准以患者自身感觉微汗,精神轻松,食欲、睡眠好,呼吸平稳,保证运动后3h能恢复体力。运动量不足,达不到预期效果;运动过大,患者感觉疲劳,不易坚持,甚至会影响身体健康。运动时间根据患者个体化制定,每次运动前进行准备活动5min左右,根据患者运动强度的适应能力逐渐增加至40~60min/次,最长运动时间限制在60min/次以内,避免时间过长,达到靶心率的累计时间以20~30min即可[7],运动结束以后进行5~10min的慢走。每次运动时间最好安排在午餐后90min为宜[8]。

中药熏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中药熏洗方熏洗治疗(组方:桂枝、红花、当归、制川乌、细辛、苏木、艾叶、制草乌、花椒、伸筋草、透骨草、路路通、牛膝、络石藤、海桐皮、泽兰各20g),浸泡0.5h,将上药水煎煮至2000~3000mL,先以热气熏蒸四肢,用温度计测水温在35~50℃时开始手足浴,浸泡中逐渐加入热水,使水面在踝关节以上,水温维持在50℃以下,浸泡双脚、双手30min,每日1次(中药由贵阳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中药房提供)。

中药熏洗+运动处方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同时予以运动处方和中药熏洗治疗。

4组治疗疗程均为4周。

1.4 观察指标 中医症候积分采用量化积分的方法评价治疗前后中医症候总积分,具体参照《中药新药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量化评分表执行[9]。临床疗效评价参照《实用内分泌疾病诊疗手册》执行[10]。显效:肌电图提示神经传导速度增加大于5m/s,患者肢端麻木、疼痛、感觉异常等相关症状消失;有效:肌电图提示神经传导速度有所增加,患者肢端麻木、疼痛、感觉异常等相关症状较治疗前减轻;无效:肌电图提示神经传导速度未见增加,患者肢端麻木、疼痛、感觉异常等相关症状较治疗前无改变,甚至加重。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处理研究数据,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4组临床疗效评价 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25.0%,中药熏洗组总有效率75.0%,运动处方组总有效率80.0%,中药熏洗+运动处方组总有效率100.0%,中药熏洗+运动处方组总有效率高于其他3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4组临床疗效比较 (n=40)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与其他3组比较,ΔP<0.05。

2.2 4组中医证候积分变化比较 治疗前后运动处方+中药熏洗组、中药熏洗组、运动处方组中医症候积分均减低(P<0.05);治疗后中药熏洗组、运动处方组与对照组相比,中医症候积分均减低(P<0.05);中药熏洗+运动处方组比中药熏洗组、运动处方组变化更明显(P<0.05)。见表2。

注:治疗前后组内比较,ΔP<0.05;与其他3组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运动治疗对糖尿病具有重要作用,是现代糖尿病管理的主要内容之一[11]。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在《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中对运动进行明确规定[12],指南的落实需要个体化的运动处方和运动方案。糖尿病治疗包括运动治疗、监测血糖、药物治疗、糖尿病健康教育、饮食控制治疗“五驾马车”。其中,运动治疗的重要性和有效性越来越得到临床医师和患者的认可,但在实际操作中,难度比较大,要针对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环境、不同文化背景制定运动方案。因此,本实验参照《糖尿病运动处方的开发及量化测评》[13]和患者具体情况个体化[14]制定运动处方,以满足不同疾病阶段和身体状况糖尿病患者的运动治疗需求。临床研究表明[13-16]:有氧或抗阻运动均可使IGR人群的空腹和OGTT2h血糖明显下降,并能一定程度地使IGR人群血糖下降至正常水平,还能够调节胰岛β细胞的分泌功能,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中医学没有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确切病名记载,但对该病的临床症状有表述,如《普济方》言“眼涩阴痪,手足烦痛”;《王旭高医案》曰“手足麻木、肢凉如冰水”;《丹溪心法》述“腿膝枯细,骨节酸痛”等,都是该病的描述,其病机是:由于气阴两虚,津液煎熬,或血行受阻,瘀血内生,闭阻不通,肌肉筋脉失养所致。因此,治当予以益气养阴、活血通络。中医学的诊疗技术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治疗方面有明显优势,利用中药熏洗[17-18],通过辨证用中药熏洗方进行局部熏洗,取得很好的临床疗效。现代药理研究证实[19],桂枝具有抗炎抗过敏、抗菌、镇痛等作用;当归抗炎、抗氧化的作用;红花具有镇痛、抗炎、降血脂的作用 ;透骨草具有镇痛作用等;川芎具有镇痛、降低外周血管阻力、降低血黏度等作用。综上所述,运动处方联合中药熏洗治疗DPN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与单一的治疗(运动处方、中药熏洗)相比,临床症状改善更为明显,且该治疗方法易于操作,价格低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陈永华,徐寒松.中药黄芪冲服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36例临床观察[J].亚太传统医药,2014,10(16):166-167.

[2]武义华,管玉香,章合生,等.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医护理干预研究[J].护理学杂志,2010,25(17):32-34.

[3]沈稚舟,吴松华,邵福源,等.糖尿病慢性并发症[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9:206-287.

[4]蒋雨平.临床神经疾病学[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9:470-79.

[5]王永炎,贾德林.今日中医内科·下卷[M].北京:人民卫生版社,2000:1657-6861.

[6]唐红梅.2型糖尿病的运动疗法[J].上海预防医学杂志,2004,16(2):56-57.

[7]吴毅,吴军发.2型糖尿病患者的康复治疗与评价[J].中国临床康复,2002,6(15):2202-2203.

[8]朱良争.餐后散步对老年糖尿病餐后2h血糖的影响[J].老年医学与健康,1999,5(3):140-141.

[9]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234-237.

[10]刘新民,张锦,何戎华,等.实用内分泌疾病诊疗手册[M].2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8:1312-1315.

[11]常翠青.2型糖尿病患者的个体化运动处方[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11,33(3):248-252.

[12]陆菊明.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更新要点的解读[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4,22(10):856-868.

[13]戴霞,陈青云,薛月桂,等.糖尿病运动处方的开发及量化测评[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8,25(2):224-226.

[14]罗曦娟,王正珍,朱玲,等.糖尿病前期人群的运动处方:设计与实施[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4,37(11):62-64.

[15]罗曦娟,王正珍,朱玲,等.有氧和抗阻运动对糖尿病前期人群血糖干预效果的比较研究[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14,34(9):831-837.

[16]有氧运动对糖尿病前期人群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3,39(9):1-8.

[17]胡筱娟,杨海侠,李婷,等.通络止痛散1号熏洗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320 例[J].陕西中医,2013,34(1):44-46.

[18]张绍芬,潘卓文,钱彩凤,等.消痹熏洗液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随机平行对照研究[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3,27(1):95-96.

[19]张磊,王馨曼,王国豪.中药熏洗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的系统评价[J].护理学报,2015,22(12):37-39.

投稿注意事项

作者署名:作者姓名在文题下按序排列,作者单位名称及邮政编码列在作者姓名后面。如多位作者之间用“,”隔开,不同工作单位的作者,应在姓名右上角加注不同的阿拉伯数字序号,并在其工作单位名称之前加与作者姓名序号相同的数字,各工作单位之间连排时以分号“;”分开。通信作者一般只列1位,由投稿者确定。

贵州省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民族医药科学技术研究专项课题,编号:QZYY-2015-104; 贵阳中医学院院内课题,编号:贵中医科院内[201419]号。

莫兰(1978-),女,汉族,本科,副主任护师,研究方向为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护理。E-mail:574223051@qq.com

倪洪岗(1977-),男,汉族,硕士研究生,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为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防治及研究。E-mail:919489881@qq.com

R587.2

A

1007-8517(2017)15-0108-03

2017-05-24 编辑:程鹏飞)

猜你喜欢

熏洗病程处方
鼻负压置换治疗对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患儿病程及病情的影响
独活寄生汤加减配合中药熏洗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效果分析
扭伤、痔瘘、荨麻疹…… 中药熏洗疗法 在家也能进行
细菌性阴道炎应用中药熏洗联合六味地黄汤治疗的效果研究
人间处方
治阴道霉菌
枣庄地区小儿支原体肺炎实验室检验结果及流行特点的研究
处方
针灸配合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关节滑膜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让人笑翻的实习医生病程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