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藏药大车前草的生药学研究

2017-09-08吕培霖邢启德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7年15期
关键词:生药学车前草薄层

吕培霖 邢启德 魏 伟

1.解放军第25医院药械科,甘肃 酒泉 735000;2.甘肃省酒泉市药品检验检测中心,甘肃 酒泉 735000

藏药大车前草的生药学研究

吕培霖1邢启德1魏 伟2*

1.解放军第25医院药械科,甘肃 酒泉 735000;2.甘肃省酒泉市药品检验检测中心,甘肃 酒泉 735000

目的:对大车前草进行初步的生药学研究,为其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鉴别依据。方法:传统方法对药材性状进行鉴别;徒手切片法对其根茎、叶片进行切片并观察;粉末显微特征观察;薄层色谱法进行鉴别。结果:详细描述了大车前草的生药性状、根、叶横切面构造、粉末特征并进行简要分析,同时,建立了薄层鉴别方法。结论:试验结果可为大车前草的生药鉴定、质量标准制定及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大车前草;生药学;鉴定

大车前草为车前科植物大叶车前PlantagomajorL.的干燥全草,为传统藏药,具有愈伤消炎、止热泄火等功效,我国藏医广泛用于治疗关节炎、跌打损伤等疾病[1]。《中国药典》[2]所列正品为车前PlantagoasiaticaL.和平车前PlantagodepressaWilld.,由于大车前的外形与正品车前草十分相似,很多地区混淆使用。为了鉴别药材真伪,笔者对其进行了性状、显微、薄层色谱等特征进行了生药学研究,以利进一步开发利用,为商品质量控制及药材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1 仪器与材料

1.1 仪器 BS224S型电子天平(北京赛多利斯仪器系统有限公司);KQ-3200E型超声波清洗仪(昆山市超声仪器公司);XSP-3C型生物显微镜(上海精密仪器仪表有限公司);UV-1102型紫外分光光度仪(上海天美科学仪器有限公司);DJ-02型中药粉碎机(上海淀久中药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1.2 材料 大车前草对照药材(批号:111914-201001,中国生物制品检定所),硅胶G薄层板(青岛海洋化工厂分厂),试验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大车前草采自酒泉西峰林场,经甘肃中医药大学李成义教授鉴定为大叶车前Plantago major L.。

2 方法与结果

2.1 植物形态鉴别 多年生草本植物,高15~20 cm,根状茎短粗,须根。基生叶直立,卵形或宽卵形,长3~l0 cm,宽2.5~6 cm,边缘波状或有不整齐的锯齿,两面有短或长柔毛;叶柄长3~9 cm。花葶数条,近直立,长8~20 cm;穗状花序长4~9 cm,排列紧密;苞片卵形,花萼无柄,萼裂片椭圆形,长2 mm;花冠裂片椭圆形或卵形,长1 mm。蒴果,卵圆形,长3~4 mm;种子6~10枚,矩圆形,长约1.5 mm,黑棕色。

2.2 显微鉴别[3]将新鲜的大车前草的根茎、叶采用徒手切片法制成组织切片,置显微镜(400x)下观察并绘制简图。大车前草干燥、粉碎,过80目药筛,粉末备用。用水合氯醛、蒸馏水分别装片,置显微镜(400x)下观察并绘制粉末特征图。

2.2.1 根横切面 木栓细胞4~9 列;皮层薄壁细胞有的含有棕色物质;形成层明显;皮层宽广;木质部大部分木化,射线明显:导管类方形,直径约0.37~0.74 μm。

2.2.2 粉末特征 叶表皮观类多角形,垂周壁波状弯曲,气孔类圆形或长圆形,不定式;花萼表皮细胞垂周壁弓字形或深波状弯曲;非腺毛由2~6个细胞组成;花粉粒三角形、半圆形,表面齿状突起;种子外侧为黏液细胞,种皮薄,内含棕色色素;导管为梯纹或螺纹导管;果皮细胞表面观不规则形,垂周壁弯曲,偶呈连柱状,纹孔稀疏。腺毛头部2细胞,长36~48 μm,宽30~38 μm,柄部单细胞,长12~24 μm,宽12~24 μm。叶柄上非腺毛细胞10~15个。

2.3 薄层色谱鉴别 取大车前生药粗粉粉末lg,分别置于100 mL锥形瓶中,加甲醇10 mL,超声处理30 min,滤过,滤液浓缩至2 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大车前苷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 mL含1 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 μL ,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乙酸乙酯-甲醇-甲酸-水(18:3:1.5: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 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亮蓝色荧光斑点。如图1。

3 讨论

文献报道[4]车前草种类较多,资源丰富,车前科有3属约270种,其中车前属有265种,广布于全世界,品种多,成分存在差异。《四川省藏药材标准》[5]对大车前草也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本文从植物形态、显微特征、薄层色谱等方面对大车前草的生药学进行了初步研究。显微鉴别发现,大车前草与《中国药典》车前[2]相似,但与车前相比,大车前的皮层占有的面积更大,约3/4,且薄壁细胞木质化增厚明显,维管束相对较小。大车前草的花粉粒性状比较典型,呈圆形、半圆形、三角形;而文献报道车前草花粉粒为圆形、类圆形。

薄层鉴别时以大车前苷为对照品,对大车前草药材进行定性鉴别,方法简便,重复性、可靠性好,为大车前草的进一步研究与开发提供实验依据。

[1]帝玛尔·丹增彭措.晶珠本草[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129.

[2]国家药典委员会编.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5:69.

[3]徐国均.中药材粉末显微鉴定[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91.

[4]郑太坤.中国车前研究[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60.

[5]四川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四川省藏药材标准[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5):1-3.

贵州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贵州省中药材、民族药材质量标准研究(DBXZYC52032)。

吕培霖(1974-),男,汉族,硕士研究生,副主任药师,研究方向为医院制剂及质量标准。E-mail:laoda703@163.com

魏伟(1982-),男,汉族,本科,研究方向为中药质量控制。

R284

A

1007-8517(2017)15-0030-02

2017-05-27 编辑:程鹏飞)

猜你喜欢

生药学车前草薄层
红花续断胶囊中当归、川芎及大黄的薄层鉴别
薄层色谱法在中药定性定量研究中的应用
18F-FDG PET/CT结合薄层螺旋CT、增强CT和临床资料在孤立性肺空洞中的鉴别诊断价值
指甲花,车前草
车前草巧治痛风
土路上的车前草
土路上的车前草
分子生药学栏目编者按
维吾尔药材欧矢车菊及其混淆品的生药鉴别研究
传统中药学与生药学的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