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潍坊海史

2017-09-07毛金鹏

北极光 2017年5期
关键词:回族潍坊散文

毛金鹏

时光之手温柔地捧起潍坊欢乐海的沙粒,拨动波浪声声中永久的故事,岁月之眼淡定地打量静谧的蔚蓝,聆听烟波里不朽的传说……

我喜欢大海,也游览过不少海滨城市的旖旎风光,但我对家乡潍坊的海情有独钟。这种感觉,缘于潍坊的海美的实实在在,缘于内心深处对这里的热爱和期待!

潍坊的海是一片文化之海。从远古时代开始,潍坊滨海先民就凭着吃苦耐劳的精神,战天斗地,披荆斩棘,渔猎煮盐,辛勤耕耘,书写了悠久而文明的历史。行走在潍坊的海岸边,那久远深邃的遗址,向人们诉说并印证着几千年的滨海记忆。沧海桑田,往事悠悠。5000年以前,别画湖和黑冢泊就开始孕育潍坊滨海历史文明,随后,先民们便在这里开始了艰苦的渔猎煮盐活动。年复一年,世代相续。

时光流逝,大地存证。尽管经过了朝代更迭,沧桑变迁,现存的史志资料中仍然有着许多有关潍坊滨海历史的记载。商周时期,一代圣人伯夷叔齐曾在此隐居。战国末期,齐康公被放逐海滨终其残年,及至秦代,秦始皇东巡至此筑台祭海。西汉初年,汉景帝在此近设置平望县。唐朝时期,唐太宗李世民东征高丽,途经此地,囤营扎寨,厉兵秣马。唐朝晚期,藩镇割据,平卢淄青节度使李正己在北海大养渤海马,繁荣经济、壮大军事。元代时期,国家设置固堤场,大兴盐业……凡此种种,不胜枚举。这些史料备受前人重视,《史记》、《晋书》、《方舆纪要》、《青州通俗史》、《潍县志稿》等古籍史书都曾记录过北海之滨、平望县、乌常泽等家珍般的历史古迹。发生在这里的历史故事,经当地人民的口碑相传,历久弥新,迹不泯,色不褪,至今还能咂出成成的历史味道。

潍坊的海是一片传奇之海。在潍坊滨海的各个村庄,都有着许多耐人寻味的民间传奇和故事传说。这些民间故事从远古时代发端,传承久远。姜太公退海、孔夫子改诗、望海城传说、别画湖传奇、唐王册封铁央台……它们大多流传民间,很少载入史志,却涉及历史长河的每一个朝代。这不仅是滨海先民智慧的表达,更是在用另一种方式记录和描绘潍坊滨海大地在不同历史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重要地位和繁荣景象,记载着滨海历史的沿革历程。

岁月留痕,天地遗爱。在长期的历史演变中,潍坊沿海地区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盐神节、“龙抬头”节、北海民俗祭海节、海神妈祖诞辰日纪念活动……构成了一副多姿多彩的风俗画。轻轻拂去时光留下的尘埃,缓缓展开这幅属于潍坊滨海的风情画,无论浓墨重彩的渲染之处,还是工笔描绘的细细勾勒,每一处都有别样的风采,都带着永不消散的迷人光泽。

潍坊的海是一片富饶之海。蓝色潍坊,渔盐故乡。潍坊濒臨渤海南岸,潮间滩地广阔平坦,自古就是世界上最早生产海盐之地。自远古时期的炎帝时代,夙沙氏部落即在潍坊滨海一带开始煮盐活动。夏商之际,潍坊沿海一带的海盐生产已闻名全国,成为当时古青州的贡品。公元前11世纪,姜太公封齐。当时的齐国是“负海泻卤,少五谷人民寡”的蛮荒之地。在这里,姜太公显示出自己卓越的治国智慧。他根据当地的情况,充分利用傍海的自然条件,开发沿海渔盐资源,发展工商业,使人们安居乐业。齐桓公重用管仲,凭借齐国濒海的地理优势,全面进行改革,大兴渔盐之利,开展以盐为主的经济贸易,因此国力富强,使齐国成为十二诸侯国的霸主。人称陶朱公的范蠡,在齐地滨海靠渔盐之利富可敌国,被后人供奉为商祖财神。从此,盐业受到历朝历代统治阶级的重视,潍坊滨海一带因此成为中华盐文化的发祥地,渔盐赋的源起地。

东晋十六国时期南燕国兴盐乌常泽,元代固堤场为山东九场之一等等,及至明清时期,潍坊滨海始终保持全国海盐中心地位不变。建国后国家在滨海建设了大型国营山东羊口盐场,省盐科所、盐业学校、昌潍地区盐务局、盐运站设立于此,随后区境内村办盐场、乡镇盐场、军办盐场、盐化工产业如雨后春笋迅速发展,潍坊又成为当之无愧的当代中国盐都。

潍坊的海是一片峥嵘之海。早在辛亥革命时期,这里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就已经风起云涌,此起彼伏。抗日战争爆发后,潍坊滨海成为我党抗日武装极其重要的大后方和根据地,在世界反法西斯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抗日战争时期,载入中共党史和上了央视《国宝档案》的红色“渤海走廊”位于潍坊滨海地区,成为潍坊近代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1941年,抗日战争进入到最艰难的时期。我党在各处的交通线受到严重破坏、前方物资严重吃紧的情况下,开辟了东起胶莱河,西至滨海区大家洼街道榆树园子一带,东西长120里的“渤海走廊”,成为抗日战争最艰难时期全国最重要的交通线之一。保证了胶东根据地与清河根据地、济南(山东局)、延安(党中央)的联系畅通,源源不断地为前方运送黄金、物资、情报和军队往来。期间,潍坊滨海区境的驻区抗战部队、抗日民主政府、区中队、地下工作者承担着护送、接待、情报收集等重要任务,为全国抗日军民渡过最艰难、最残酷的时期做出了巨大贡献。潍坊滨海无愧于“红色革命老区”的称谓!

潍坊的海是一片欢乐之海。在防潮大坝观涛,在盐海风光体验自然生息,在滨海渔港体验鱼虾满仓的收获快乐,在北海渔盐文化民俗馆寻根我国古老煮盐的历史……潍坊滨海,伯夷叔齐隐居之地,秦皇汉武东巡之域,自古就是人类休闲的向往之处。今天,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正以秀美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人文景观向人们展示着她的魅力。就像一座植满奇花异木的百花园,徐徐盛开在齐鲁大地,崛起于渤海之滨。国际风筝冲浪基地、人工沙滩、马来西亚馆、马术场……潍坊海域水域开阔,海滩平坦无暗礁,风能资源丰富、风向稳定的有利条件,推动了风筝冲浪等水上运动的开展。自2009年以来,潍坊滨海连续举办国际风筝冲浪大赛,实现了体育、旅游、文化、科技等产业的发展融合。世界一流的体育旅游品牌赛事,让滨海旅游业向更广阔领域拓展延伸。望海天一色,享踏浪惬意,寻钓鱼捉蟹乐趣,品关味海鲜佳肴……除了天蓝海碧、阳光海水之外,潍坊滨海最令人向往的,还有备受游客青睐的新鲜生猛海鲜。渤海咸蟹子、辣炒花蛤、毛蛤辣酱、凉拌黄菥菜、白蛤汤、黄菥菜大包、鱼水茄子、炒海葵、黄金野生米虾、清蒸渤海蟹……以海为厨,海味飘飘。

当阳光在盐田澄静的水面上跳跃,洁净的蓝,淡淡的白,让人禁不住去猜想深邃的海洋秘密。成群的海鸟展翼希望,帆船点点满载着喜悦与收获。渔舟唱晚,海天一色的寄情之旅,由畅想来到眼前。

蔚蓝的海面上,沧桑的记忆。丰沃的土地上,厚重的人文。大海、帆船,滩涂、沙滩,盐田,银山……像跳动的音符,奏响着蓝黄交响曲——大美潍坊海,引领人类尚海新时代!灵魂在俗世中闪光(组章)

马永欢

谢有顺说:“写出有心灵质量的好散文——所谓的好,就是要从俗世中来,到灵魂里去;所谓的文雅和美感,就是来自灵魂对俗世的觉悟。”

有一天下午,我听到几个老师议论,我们参加学校的冬季运动会,应该发点钱了吧?有的说应该的,往年参加一次教职工发好几百的,大家仿佛在期待。我说,不要期待了,这一次有钱,学校也不敢发了。也不应该期待,因为大家的工资连续加,有的已经当上“万元户”了,创历史新高,应该自我满足了,学校举行的运动会还是要积极参加的。议论的不再议论,各自思之。我之所以这样发声,不是作秀,而是发自内心的言说。俗世中生长的平凡之心,喜欢钞票无可非议,但作为知识分子,特别是中学高级教师,大学本科毕业生,又是高级职称,心中应该知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道”是要符合现在的有关法规政策,每一个时期有每一个时期的“道”,过去之“道”与现在之“道”不同。而且作为教书育人的知识分子,应该有热爱集体的觉悟,自觉参加学校组织的思想觉悟,也应该把教书育人当成教育事业,而不是当成职业。但要培育这样的教育理想,是艰难的,需要一个过程,以及社会大环境。因为改革开放后的集体意识,几乎成为一片空白,工作只是生存之需,工资之需。什么教书育人是太阳下最光辉的事业,只是会议上领导的口头语,甚至不提,因为领导的管理是经济管理,钞票管理。在这样的管理环境中,有些现象,令我心寒。

寒风凛冽,有几个女生站在旗杆下,一动不动。我不说,读者也知道,这是罚站。我听校长说,这几个女生违反纪律,罚站两节课,亮亮相。我到学校食堂吃早点,有意的问,那几个女生怎么了?有个女厨说,该站,这几个小痨病。我又听几个女教师说,那几个女生太不像话。众说纷纭,直击被罚站的那几个女生的心灵。但我想,这种现象,潜伏着内在的危机,也许播撒着仇恨的种子,教职工与学生不是爱与被爱的关系,仿佛是敌对的关系。

但我们应该想一想,古人说,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因此教育的根本是心的教育,爱的教育,而不是体罚教育。搞体罚教育,本末倒置,口服心不服。如果这样演绎下去,四季轮回,即使教学质量在高压下步步高升,学生考上重点大学,走向社会。这样的莘莘学子,内心深处,还有博爱的情愫吗?近看远观俗世,几乎都是为了钞票而存活的身影,自私自利的踪影。教育的反思,警醒,迫在眉睫。这不仅仅是一个学校的问题,而是整个教育系统的问题。这问题,如同浑浊的长河,该正本清源了。

教师,是学生灵魂的塑造者,因此,每一个教师应该首先塑造好自己的灵魂形象,而不是践踏自己的灵魂形象。

有一个女教师,在阳光下的花台边跷着二郎腿,静静的阅卷。她手上拿着学生的试卷,一只脚踏着试卷,屁股下还坐着试卷。这“三分天下”的形象,令我伫立而观,不是滋味。学生的试卷,是圣洁的,犹如冰雪。一个教师,应该敬畏,而不是践踏;学生的试卷,承载着知识,智慧,作为一个教师,不应该如此的随心所欲;学生的试卷,承载着浓郁的情感,是教师与学生的情感桥梁。宛若春华秋实,而不是一种无情感的行为。

从俗世中来,到灵魂里去,是一个散文作家的灵魂路径,以上的散文书写就是一种诠释。不仅如此,文雅和美感,还是我散文写作的一种探寻。文雅和美感来自灵魂对俗世的觉悟。有一天下午,我到曲硐新村清真寺做客,老同学的儿子结婚,他家在曲硐,是汉族,而曲硐却是滇西最大的一个回族村。所以他家辦回族喜宴,请回民做厨,请回民帮忙。我亲历,我感动。在曲硐回族村,民族团结不是一句空话,而是一种温馨。“回汉一家亲”,在这里,不是空中楼阁般的想象,而是一种情真意切的存在。在曲硐,这样的喜宴,我以前做过。因为我是曲硐人,但早被遗忘,随风而逝。但如今,我又为何感动不已,触及灵魂,因为我的散文写作已经走进第十二年了,还因为我探寻民族团结书写民族团结已经多年了,因此厚积薄发。在民风民俗中,在快乐的体验中,文雅和美感的散文理念,从内心深处突然喷薄而出,欲罢不能。这种理念,来自灵魂对俗世的觉悟。

随着写作的日积月累,不断走向生活的深处,灵魂对俗世的觉悟与时俱增,犹如心灵的光芒闪耀在我的眼前。

有一晚上,我在县城的月亮广场散步,这样的散步,我已经成为习惯,天天月月年年如此。有一个八十多岁的老人也经常散步,我与他已经成为“步友”。我一边散步一边听他叙旧。他回忆,在1983年,全国严打之际,永平也掀起高潮,他参加一个县级的严打重要会议,因为他是县公安局的副局长。县委书记、县长的部署,要在永平抓五百人,他却提出不同意见,严打抓人不能乱下指标,要根据违法犯罪的行为而定,该抓的要抓,不该抓的不能抓。由于他据理力争,有几个领导干部,幸免于难,逃过此劫。这几个领导干部只是打了一两次麻将,或在不同场合议论时政,还达不到抓的标准,而不是他与他们有着特殊的关系。

这就是一个副局长的良知,令我的心灵震撼。他还说,由于他与上级领导在工作上观点不一致,经常发生思想冲突,闹得不愉快,于是他提前退休。五十四岁退休。由于提前退休,工资不高,但自我知足,有多少用多少。

这个老人,不仅在过去有一份社会良知,而且现在也有一份人间温情,着实令我感动,铭记。我的儿子结婚,他是一个老人,我不好邀请他,因为做客是要挂礼的,要出礼金。这是一种民风民俗的约定。但这个老人与他的老伴,毫不犹豫地按时到县城清真寺做我家的客,这份浓浓的情感,如同冬天里温暖的太阳,潜移默化地温暖着我的心灵。

后来的一天,他从县城到曲硐清真寺做客,曲硐清真寺举行一年一度的圣纪佳节,他拿着拐杖坐在清真寺的木凳上。我见他,与他亲切的打招呼,因为我被他的一份民族情感所动容。后来我得知,他挂了两百块钱的礼,这礼金蕴藉着他老人家一份纯洁的民族信仰。他是回族,原籍是龙街大田回族村人,现居住在县城的梨花小区。这个老人的点点滴滴的美好情感,犹如青山的点滴清泉,在生命的时光中,汇聚成清澈的小溪,在青山中流淌,折射一缕心灵阳光的光辉,照耀我的心田。我的这一心灵之语,是灵魂对俗世的一种觉悟。

点滴之景

谢有顺说:“散文就是一些人性、精神、感情和思想的碎片。”因为,当下的特征,是自由、多元、碎片、生活化;因为,“今天这个消费时代,显然特别适合散文的繁荣,社会越来越自由,精神选择、思想观念越来越走向多元化,生活越来越碎片化,这种自由、碎片的生活形态,恰恰呼应了散文的内在精神。”

散文的特征,在我们的校园得以充分体现,教师玩手机,学生玩手机,成为了一道“低头族”景观。而教师应该做的工作,钻研教材,钻研教参,广泛阅读相关书籍,却成为天方夜谭。到了期中考期末考,在网上下载试卷答案,或应付式的出题。写年度工作总结,不是抄,就是网上下载,掐头去尾,一年写了几年用,改换日期。而学生应该完成的学习任务,却成为一种美丽的装饰,应付的道具,老师上课,学生玩手机,打游戏。我散漫的观察,散漫的哀叹,人生游戏,游戏人生。

当然,也不乏令我激情澎湃的瞬间。“早操”,学生在音乐的伴奏下,跑步,一圈又一圈,我也跟着跑。冬天的清晨,校园的这一景观,让我心生激情。跑起步来,脚步轻盈,脚也热乎起来,不需要烤火。“课间操”,学生也如此,我和其他老师、领导站在球场边的台阶上,一边听音乐,一边看学生,一边情不自禁地原地“跑步”,心情舒畅,青春回归,这是我内心的特别感受。如今的“两操”,不是我读中学时的“两操”,而是另外意义上的“两操”。时代变,“两操”的形式与内涵也在變,我的观念也得变。变,即发展,发展却是一脉相承的,即身体运动,我见证。然而,身体运动的背后却是校园青春旋律的高亢。高亢,是一个时代教育的主题。

我在上《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一词时,备课,研读教学参考,发现散文写作的借鉴意义。清人朱日所说:“赤壁何须问出处,东坡本是借山川。”意为苏轼没有确定这里就是赤壁古战场,但词人只是以此为由头,抒怀才是主要的。因为词人不是历史学家,而是词学家。我是一个历史文化散文写作者,将由此颠覆我的历史文化写作,结束历史考证,迎来抒怀的写作。从“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全词看,这里是不是古战场赤壁已经不重要。读者阅读这首词时,也没有过多地去考证古战场的真伪,而完全被词人的豪情所震撼,这就是艺术的魅力。历史文化散文亦如此,不需要过多寻觅考证历史之真伪,而倾注艺术魅力,精神的发现,时代的讴歌。

这碎片式的研读、启迪,是我在永平职中校园的点滴收获。2016年即将走完,2017年的钟声即将敲响,我将以此收获,开拓自己的文学人生路。

校园举行冬季篮球运动会,两个班的男同学运动员在塑胶球场上角逐。“胜者为王,败者为寇”似乎在汗流浃背的学生身上得以淋漓尽致的体现,当然,运动员不会感悟此理,而作为观者的我,却意想不到地想到这个穿越千古的道理。这是“滴水穿石”的灵感爆发,不是一种意识、想象,而是鲜活的现场碎片。“胜者为王,败者为寇”似乎是人类生存之道,也似乎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心结。我在流动的校园,触摸到这一不变的铁律。民主,在教师的生活中,只是一种绚丽的梦想,我已经梦想了二十九年,还将继续梦想下去。比如,在今年的县乡人民代表的民主选举中,我校参加县城第三选区,被选举2人,是领导的划定,领导还不放心,在选举前作了说明,给第一位投票。这形式捆绑的民主,犹如白天的雾霾,遮蔽心灵的阳光。选举现场,冷冷清清,不像以往热热闹闹,轰轰烈烈,因为被选举的对象是一般公职人员,而不是领导。时代背景是好的,阳光的,温暖人心的,但在细节上还存在很多瑕疵,众多的选民不满意,因为不知晓被选举人的“光辉事迹”。人民代表为人民,选举的人民代表能够真正为人民代言吗?选民质疑。这是我经历的生活碎片,也是我在此感悟的点滴。

校园,冬季的校园呈现教职工跑步的景观。中老年较多,身体健康要紧,五十左右的教职工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因此把早上跑步作为心中的第一要事,形成一道景观。从而,校园形成了两道景观,教室,学生在上课。教室外,教职工在跑步。跑步后,议论一番,有课的上课,无课的吹牛、玩手机,兴致起,发红包。不跑步的,慢慢吃早点,慢慢工作,慢慢看书,慢慢玩游戏,慢慢炒股,还有其他慢慢。我是喜欢读书的人,时时处处手眼离不开书籍,不是语文课本之类,就是文学书籍。这气象万千的校园生活,是一个个碎片的集合,仿若一部教育散文集。

内心的一种精神

散文评论家谢有顺说:“真正的好散文它不是写出来的,而是从作家内心流露出来的,一种很自然的流露。如果散文失去了自然,失去随意、散漫的品格,那就不是好散文了。”

我开始散文写作时,是模仿的,特别是模仿华丽的散文,虽然经常在报纸上发表,但后来的散文写作,逐渐颠覆华丽,走向内心,自然的流露。这样的散文,经常在文学杂志、网络文学平台上发表。写作风格的转变,不是我自觉的行为,犹如地下的种子破土而出,自然生长。有许多读者对我说,“你的散文很朴素。”我认同,朴素的本性就是自然,并朝着这个方向行走。

如今阅读作家谢有顺的上述文字,我仿佛梦醒,感悟到真正的好散文,不是自己写出来的。写只是一个加工素材的过程,一种技术劳作,好的文字是内心流露出来的。犹如永平荷塘的荷花,到了开花的时节,荷花自然盛开。于是我走到荷塘田埂上,专注地欣赏、拍摄,并书写一尘不染的绚丽多彩的荷花。《乡村的荷花》一文,就是写永平县城附近乡村荷塘的荷花,发表在公开发行的文学期刊《回族文学》上(2013年第6期)。此文发表,并非随时光的流逝而流逝,却活在我心中。比如其中的一段,“这会儿的荷花,有的含苞欲放,有的已盛开。星星点点点缀在荷塘间,像星辰。近看,也并非触手可及。最近的荷花离田埂有一米,而田埂极窄又有很深的杂草,荷茎的高度从水面起算,最高可达两米。水面有绿色小浮萍覆盖。有的荷叶大如草帽,层层叠叠,错落有致;有的高出叶面,风一过,如同舞台上青春娇美的回族少女,载歌载舞,令人目不暇接。我站在田埂上,走在草丛中,不停拍照,虽然只是我一人,但并不寂寞,因为有荷花为伴。”荷花为伴,伴随至今,缘于这一篇章是我内心的自然流露,并具有随意、散漫的品格。

由此可知,自然、随意、散漫,是散文最本质的精神,而做作、虚假、不自然,则与散文的精神无关,我将在今后的散文写作中强化这一散文精神。

内心抒情之度

抒情散文,在我散文写作的初期,进行了初步的尝试,后来,莫名其妙的转化为叙事散文写作。我思量,这一散文写作呈现的拐点,标志着我的思维从政治向文学转变。我在求学的生涯中,喜欢政治课,小学、初中、高中,都如此。因而在高考后的填报志愿时,选择云南省教育学院的政教系,大学毕业后从事中学政治课教学,十八年的政治课教学铸就了我的政治思维,整个大脑的细胞都是政治细胞。2005年不知不觉走上文学路。在分分秒秒的散文写作的时光中,我的政治思维渐渐地被散文思维代替。转变初期,在散文写作中表现为抒情散文,由于没有真正认识抒情散文的写作特点,因而出现过度抒情的篇章。谢有顺说:“见到一只蜜蜂、一朵花,就要把情抒到天上去,这不符合正常人的心灵和情感状态。抒情散文的症结是虚假,而虚假恰恰是散文最大的敌人。”

我遭遇散文最大的敌人后,感觉抒情散文不符合我本人的实际情况,因为我是一个老实人,不喜欢感情泛滥,而是喜欢实实在在,真真切切。另外,我喜欢阅读小说,喜欢小说的叙事。因此,我自然地选择叙事散文的写作。当然,这种文体的写作,是自发的,处于感性层面,而非理性层面。如今,阅读了谢有顺的《散文的常道》其中的篇章,令我猛醒,散文写作中的抒情需要克制,而不是不需要抒情,情感是散文的一大特征,因此在散文写作中要认知情感的强大力量。

谢有顺说:“为什么觉得散文在抒情上过于放纵对散文会是一种危害?因为散文在情感上是必须克制的。情感上不克制的散文,是滥情的散文,散文一滥情,就没法读了。散文里头,作者的情感越克制,它传达出来的情感力量就越大。比如朱自清的《背影》,这的确是现代散文中不可多得的篇章。一个站台上的细节,就把父亲这个形象给刻画出来了,作者把自己对父亲的感情隐藏得非常深,而它传达出来的情感力量却非常强大。”感情隐藏在叙事中,宛若山林间奔流的清泉,有看林不见泉的意味,却感知到清泉的清新气息,流动的动心的旋律。

谢有顺说:“为什么很多小说家能写好散文,因为小说家注重叙事,他不注重抒情,所以他写散文,强化的是文字的叙事功能,这就恰恰克服了散文界的一个重要陷阱——过多抒情。”这一阅读,让我的心结释然,因为我喜欢阅读小说,喜欢阅读小说家书写的叙事散文。而我在写作中却是月月年年写的是散文,这仿佛有些矛盾,其实不然,我应用了小说的叙事手法,走上了小说家散文写作的道路,这叫小说的叙事观照散文写作,从根本上克服散文写作的过度抒情。

克服散文写作的过度抒情,还要注意“升华”问题。谢有顺说:“通过一件事情升华出一个道理,这个道理有时被拔得太高,高到跟这个事情脱节了,不可能不虚假。为了使散文获得境界、意义,就必须升华,结果,那些真实的、基本的、细节化的东西丢失了,不事雕琢的一面没有了,得不偿失。”升华,是我十一年散文写作的主旋律,但难以把握,过度升华,自己的散文将走向虚假,如果不加以升华,自己的散文将走向平庸,没有思想性,没有情感性,甚至没有精神性。因此,要升华,但要把握“升华”的力度,自然升华,宛若永平大坪坦群山雨中升腾的雾。只有这样,才能克服虚假,克服过度抒情。

人情絮语

谢有顺说:“日常生活是产生散文最重要的土壤。最好的散文往往不是来自思想、观念的,它往往来自身边的事儿,来自大家习焉不察、容易忽视的那部分生活秘密。通过具有艺术发现力的眼观,把日常生活中的情与事写出来,很多就成了好散文。”

是的,这应该是写好好散文的向度。2016年12月28日这一天的下午,我有三家客要做,人情往来,大意不得,犹如孔子说“有来无往非君子”。有个同事说,“做客,就是见个人。”他的话,简短、朴素,却包含着一个民间人情往来很深的道理。于是我决定,27号下午到水泄乡榨列村做李映高家的客,这个村距离永平县城56公里,我坐我妻子开的微型车。为什么不带礼而要亲自去呢?李映高是我在大理州民族中学的高中同学,我儿子结婚他亲自来做客,他是一个重情重义的同学,虽然他是一个农民。所以,我必须亲自前往,提前为他女儿结婚祝福。

到了他家,感受一个山区村民帮忙的热烈气氛,有的搭帐篷,有的捡菜,有的宰鸡洗鸡,等等。民族中学我们班的老班长张发祥的妻子也到了。年龄跟我一样,五十三岁,她是大理大关邑人,头天从下关坐班车来,令我感动。为了一份同学情。她问,“这些帮忙人,是出钱请来的?”李映高说,“不是,自己来的。我们这个村,无论哪家办大事,大家都自己去帮忙,不需要请,更不需要出钱请。”这朴素的民风,令我动容。老同学的妻子问的意思是,在城市,无论哪一家办喜事,待客都到饭店宾馆定喜宴,不像这山区的山村。是的,城市人人情淡薄,人情在乡村,这是不争的事实。老同学的妻子,在人情气氛中感动的热泪盈眶。事实上,城市人也向往这浓郁的朴素的人情。老同学的姑爷是上海宝山区人,他的亲家也从上海来,我们一起到水泄街的一家回族饭店吃晚宴。

一个乡村与一个大城市结为姻缘,是改革开放时代下的必然,人往高处走,自古皆然。我同学的女儿从山区走向大城市,不是个案,而是一种趋势的见证。我来做客,我来祝贺,不仅是这种趋势的见证,而且是一种人情的诠释。

28号下午,我和妻子先到我同事家做结婚客,她女儿结婚。本来我应该提前来帮忙,同事嘛,但不能,因为她家是汉族,回族的菜饭是从回族饭店抬来,因此不需要我这个回民帮忙。有时,如火的感情需要控制,否则自我尴尬,这是我的经验。有个同事开玩笑,“你可以去帮忙,但到吃饭的时候,你就回家煮饭吃。”这个知识分子的玩笑,这个本科生毕业的玩笑,這个中学高级教师的玩笑,生硬如铁,没有一点同事之情,令人心生苦涩。人情,在少数知识分子心中,渐渐随风而逝,我无法理喻。

做完同事的客,又到另外一家做客,这家是我高中同学家办喜事客,我们高中毕业已经三十多年了。她女儿结婚,本应提前来帮忙,可是她没有说。再说她今年年初已经为大女儿结婚办喜事,我已经主动帮了忙,后来我儿子结婚,她没有来帮忙,也没有见面,但礼单上有名字。三年的老同学,在我心中是挥之不去的,同学情如同一首歌,我时时唱个不停,为什么?因为我重情重义,但重情重义还是要看对象的,有原则的。我的经历告诉我,有的同学重情重义,有的同学却置之度外,原因在内心,非常复杂。我一边吃饭,一边抬头看看,我们的老同学,却不见踪影。也许,我与他们错过。

人情是一种文化。这种文化,是自觉自愿的文化,是世袭文化,是民间文化,是日常生活中的文化。以往,我不自觉地体验。如今的体验,与以往不同,带有自觉性。我用散文发现力的眼观,观察人情往来,记录,赞美反思日常生活的人情。因為日常生活是产生散文最重要的土壤,通过具有艺术发现力的眼观,把日常生活中的情与事写出来,便成为好的散文。

散文的精神味道

“散文就是一种味道,精神的味道,以及文字的味道。如果一篇散文没有味道,没有语言个性,就没有多大价值。”散文评论家谢有顺的这一叙述,对于我来说,具有散文写作的引领作用。

当下流行舌尖上味道,我阅读了不少,具有新闻味道,具有时势造英雄的气势。这样的味道、气势,具有雷同性质。但在雷同背景下,又具有文化地域性。比如永平举办的首届博南文化节,老百姓说是一次永平黄焖鸡节,却没有历史文化的踪影。外来的文化专家也说,我们走我们看,没有看见固态的历史文化形态。我听闻这一朴素的零碎的表达,内心是认同的,如果从民间文化说,这就是永平未来的野史。

永平黄焖鸡的味道,已经传遍彩云之南。在味道旅游崛起之时代,这是一件强大的宣传盛事,对推动永平的经济快速发展是一件大好事。但,作为一个散文作家来说,不仅要亲历这样的盛事,而且要沉思,透过物质现象探究精神本质,也就是要透过黄焖鸡的物质味道,探究精神味道。我认为永平黄焖鸡的味道背后的精神味道,就是博南古道精神,就是古道上山间铃响马帮来的精神。

这种精神,在散文中就是文字的味道,精神的味道。文字的味道应该具有民间性,具有个性。我看了有关文字,具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漂浮文字,因为作者是关门抄字的,具有复制性,因此,不可能感动读者的。精神的味道,在老赶马人的内心深处,我采访过,抒写过他们的赶马精神,古道精神。有个老赶马人对我说,“我过去赶马做生意,从厂街乡的稻田村到龙街乡,路上要经过长长的箐沟,箐沟有流水,只好过水,特别是冬天,过水非常寒冷,经过几年的来回,我的腿寒冷成残疾,无钱医治,但为了六个儿女的穿衣吃饭、读书,只好面带微笑赶马做生意。”这就是古道上赶马人的坚韧精神。这位老人还说,“我赶马做生意,从稻田村到杉阳镇,一个来回需要一天,天不亮就出发,回到家已经天黑,在杉阳街上,买一双草鞋,翻山越岭,到家草鞋烂了。”但赶马的脚步不停留,继续马背上的生活,这就是赶马人的乐观精神。这样的积极向上的精神,源远流长,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下一代,代代相传。

有人说,做生意的回族人起得早,睡得晚,脚不停,手不歇,随时动脑,大脑很灵光。回族是马背上的民族,在世代经商的岁月中,赶马人的伟大精神宛若春雨,浸润在回族人心灵深处,形成了沉淀的文化基因,如清纯的山泉,流淌不止。

因此,散文写作如果文字具有个性,并且呈现真善美的精神,这样的散文就充盈别样的味道。

生命春天的新气象

谢有顺说:有一种倾向需要特别警惕的,就是知识崇拜。一些文化散文、历史散文作者,借助一些手段,比如堆砌史料、资料考证,靠知识来写散文,篇幅拉得越来越长,最后却空洞无物。写来写去,无非是这个人的生平事实,经他重新转述一遍,且是毫无文采的转述,这叫什么文化散文?很多写文化散文的人,完全是一种知识崇拜,受了余秋雨的启发,但一不小心却落入了知识的网络。散文还是得表达自我,要自然地把自己的情感、心性、见识流露出来,决不能落到一种资料和知识的网络里面,那是另一个死胡同。

散文评论家谢有顺的上述文字,犹如春天的惊雷,令我惊醒,令我看见惊雷后散文写作的春天之景。因为在我十一的散文写作中,沦陷在知识的网络,不可自拔,在我的许多散文篇章中,尤为突出,比如书写永平历史文化的篇章,书写巍山历史文化的篇章,书写洱源历史文化的篇章,书写弥渡历史文化的篇章,等等。我在写作中有时也意识到,不要这样写,是历史文化史料的堆砌,而要以此为基础,写出散文的精神、情怀,但无法停止。在书写永平历史文化散文的时光中,我想,先积累详实的历史文化史料,于是几乎走遍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遗存之地,如同一个历史学家,一个考古专家,忘记自己是散文家的身份。第二步进行真正的散文写作。我的这种认识,也属正常,因为我十一的散文写作,是自力更生的,犹如博南山上的一株竹子,自然生长,没有参加过文联组织的散文研讨会,也没有拜访过任何一个品质高尚的散文家,更没有参加鲁迅文学院的学习、进修。书本,就是我的老师。如今偶然阅读谢有顺的散文评论集《散文的常道》,让我深刻意识到,不能再沉沦在知识的网络中,应跳出知识的网络,要表达自我,要自然地把自己的情感、心性、见识流露出来,呈现生命春天的新气象。

一份情怀

2017年1月1日的早上,六点钟写作,是伴随黎明的写作,伴随永平的曙光的写作,已经成为一种写作习惯,仿若准时上课。今天早上写什么呢?写元旦随想?写2016年的回眸,2017年的来临?这种激情书写,已经成为过往,我的写作已经成为习惯,写作的情感已经内敛,已经走向平淡。因此,接着上面的书写,《阅读观照写作》。

谢有顺说:“笔墨是从一个人的胸襟里来的。胸襟小,笔墨里的气象就小;旨趣俗,文字里的味道也俗。”“今天的散文,境界一直上不去,问题就出在人身上。人的胸襟窄小、旨趣庸俗,再加上虚假的伪装,散文的精神命脉就断了。”“散文里的心灵秘密,是用另一颗心解读出来的。好的散文里,是有情怀、有心境的,它需要另一种情怀和心境的回应。”

从我的散文写作经验来说,散文的境界源自作者的心境,心境开阔散文的境界就开阔。然而,要使自己的心境开阔,就要丢掉自己的清高姿态,走向人民群众,走向他们平凡与不平凡的精神生活;要写好散文,就要打开自己的心扉,走向人民群众的生活原野,寻觅一种珍珠般的情怀;要写好散文,需要另一种情怀和心境的回应,回应自己的心境与情怀。如是,笔墨将从自己的胸襟里,如山间的清泉,喷涌而流,流成彩虹一样的时代华章。

2016年12月31日,是这一年的最后一天,本该好好在家休闲,烤烤太阳,来一次冥想,思索一年来的写作得失,想象来年的写作情况,想念走过来的十一年写作的点点滴滴的生命时光。然而,生命的时光如流水不停留,還得到美丽乡村官庄回族村采访,因为这个村的村民要举行一年一度的圣纪佳节。我作为《永平回族》的主编,官庄清真寺管委会的领导马李超已经提前邀约。一个村庄的民族佳节庆典,我不得不前往,因为我内心有一份强烈的伊斯兰的情怀。

上午,我骑着摩托车,从永平县城出发。公路,原是滇缅公路,是抗战时期抢修的公路,经过多次修复,路虽然弯弯曲曲,却好走了。冬天的上午雾气特别大,来往的车辆还开着近灯光呢,我只好放慢速度行驶。读者会问,冷不冷?我说,特别冷。一辆摩托车一个人,在浓雾中穿越,车动人不动,冷气浸透全身,雾气在我的眼镜上叠加,视线模糊,左腿膝关节有点反应,虽然贴了两个云南白药膏药。但内心是热乎的,因为我胸怀里有一份伊斯兰情怀,这情怀如同冬天的阳光,特别温暖,暖身暖心。到了龙门乡的羊街,浓雾散去,太阳出来,我到回族文友马锦峰家约他一起前往官庄。大门开着,小门也开着,我喊叫,不见他,一小萝的柿饼在露天下静静的摆放,我眼馋,于是捡了几个揣在包里,慢慢品尝。我走出他的家门,到有阳光的路边烤太阳,还原地踏步,同时给他打电话。他在乡政府办事,缘于他是退休的小学教师,新闻报道通讯类的文字写得好,于是退而不休,被乡政府聘去写写。他是一个具有伊斯兰情怀的本土作者,为龙门乡的三个回族村的回族文化记录宣传做出了积极贡献。因此,我与他不是文人相轻而是文人相亲。

他也骑一辆摩托车,我在前他在后,在阳光中前行,在乡村的路上前行。官庄的龙潭箐不仅是银江河的源头之一,也是永平县的乡村旅游景点,我游过无数次,但一到这里,就被这里的景观深切吸引,停车,拿出照相机,交给马锦峰,再次留影。龙潭箐的留影,蕴藉一份民族情怀,因为它是美丽官庄回族村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近年来,官庄龙潭箐得到龙门乡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龙潭箐不是弃儿,也不是时光的游子,而是新时代的宠儿。因此,多少乡外游客纷纷在这里倾倒,陶醉,不想回家。

我俩到了官庄村清真寺,被火热的气氛包围着,不再感到严冬的寒冷。因为有许许多多的热心村民,男的头戴各色圆帽,女的着装漂亮的盖头,男男女女高兴着吃早饭,我俩也坐下来和他们一起围桌而坐吃早饭。帮忙人吃的早饭简单些,但其乐无穷,内心美满。因为有官庄的大白米饭,有官庄的牛骨头汤,还有抄牛肝,还有官庄的白豆,还有官庄的青菜汤等,不一而足。这些饭菜,是村民的眷恋,这些饭菜养育了他们的生命,养育了世世代代,也养育了这个回族自然村的自然、平和的性格,以及和平的伊斯兰情怀。

饭后,我把《永平回族》会刊6册(2016年第1期)及《伊斯兰文化研究》(2016年总第35期)6册,共12册亲自送到大殿,摆放好,让广大的穆斯林翻阅。让他们了解永平回族灿烂的历史文化以及绚丽的永平回族的现实生活,让他们了解中国伊斯兰文化的神奇与美丽,从而在心灵深处种下伊斯兰文化的种子,在生存的大地上,发芽、开花,结果。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如果官庄全体穆斯林有这样的深刻认知,那么美丽的乡村,将会更加的美丽。

我和马锦峰在村委会支书的引领下,参观了官庄村文化展室。展室虽然有些单薄,不够丰富,但作为一个美丽乡村的文化建设来说,也是一项文化建设新举措。宛若一面旗帜,在大地上高高飘扬,引领穆斯林不忘光辉的历史,不忘艰苦奋斗的初心,脚踏实地积极进取,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我瞩目一幅老照片,抗战时期全民总动员,抢修滇缅公路,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开天辟地,颇为壮观。壮观的场景,是爱国主义精神壮举的图景,令人过目不忘。这图景,在滇缅公路附近的官庄村展示,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如果没有这次爱国主义的壮举,滇西抗战没有取得伟大的胜利,那么,官庄回族村还会存在吗?所以,忆峥嵘岁月,应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应热爱伟大的祖国,高举爱国主义的旗帜。只有爱国才能爱教,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这真理,体现在官庄回族村,体现在官庄穆斯林的一举一动上。

庆典仪式上,阳光普照,百年的桂花树傲然挺立,葱葱茏茏,生机盎然,辉映着宽敞的庭院,辉映着广大的穆斯林,辉映着崭新的两栋清真寺建筑。也见证着清真寺的巨大变迁,见证着党和政府的关心。龙门乡人大主任代表乡党委政府讲话,讲话情真意切,感人肺腑,民族团结的话语,如同官庄龙潭箐的清泉,清澈、甘甜,润心润肺。她说,建设美丽乡村官庄,不仅是我们龙门乡党委政府的工作任务,而且是我们心系穆斯林的重要纽带。官庄村不仅有世居回族,还有汉族。回汉一家亲,不是一句空话,而是真真切切的存在。比如,汉族办事待客,都请回族做厨,办成回族宴席。这就是民族的相亲相爱,这就是民族团结的典范。

曲硐经文学校校长赛国喜讲卧尔兹。他说,一千多年前,我们穆斯林的圣地所建的第一座清真寺,不是像现在的豪华清真寺,而是,用枣树做木料,搭建清真寺,用枣树叶当瓦,这样建盖的清真寺,不能遮蔽风风雨雨。但礼拜的穆斯林,越聚越多,大殿容纳不下,就在大殿外礼拜,坚守拜功,坚守心中的信仰。我们的圣人穆罕默德预言,在一千年后,我们的穆斯林在物质上越来越好,我们的清真寺越建越壮观、豪华、漂亮,但礼拜的穆斯林会越来越少。赛校长说,为什么?因为信仰越来越淡薄,甚至是缺失。我们圣人的预言,今天的许多清真寺的礼拜现状就是佐证。所以我们应该加强信仰,没有信仰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

赛校长振聋发聩的演讲,令我思绪万千,回眸永平县城清真寺礼拜的一幕。这所清真寺重建不久,两层,雄伟壮观,礼拜大殿可以容纳几百人。但是,在平常的日子里,几乎只有两个穆斯林礼拜,一个是清真寺管委会主任马光福,一个是清真寺教长马增伟。这一幕,令我想到,在物欲横流的时光里,县城散居的几百个男女穆斯林,为了自身的生存,为了自家的发展,也许,自己内心的民族信仰渐渐被强大的物欲迷失。

我听,我思,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一个民族的信仰将渐渐降温,并非炽热,如火如荼。由此可知,物质生活水平的高低与民族信仰的温度将成反比关系。在物质生活水平低下时,我们的民族情系信仰;当物质生活水平处于高端时,吃穿不愁,并有房叉车,有休息时间,信仰却随风而逝。这样的比例现状,虽然不是全部回民的呈现,但也是绝大多数穆斯林的现状。

为了改变这样的现状,赛校长作了巨大的努力,清真寺管委会也做了巨大的努力,我在采访中深切感知。

“赞圣”代表队纷纷登上舞台,有官庄代表队、大麦地代表队、曲硐代表队、曲硐经文学校代表队、保山代表队等,让庆典仪式进入心灵震撼的高潮,让伊斯兰文化弥漫在清真寺大院,让一个民族的信仰如同清泉流淌在穆斯林心田。

最令我关注的是,大麦地回族村的少儿赞圣代表队。少儿强民族强,少儿强伊斯兰兴!这是我的感悟。龙门乡的大麦地回族村,回族有十多户,周围是汉族,在这样的民族环境中,要坚守传承自己的民族信仰,实属不易。我采访这五个少儿代表队的老师,她说:“这几个学生是在县城读书,其中四个孩子的母亲是汉族,还没有随教,也就是说,还没有变回族。昨天星期五他们回家,我召集他们,训练赞圣,不错,一学就会。今天星期六参加赞圣,他们的表现,我感觉还是非常好的。”我说:“是的,我有同感,真的,这些孩子很不错,希望今后我再次看到他们的赞圣。”感动中,我为他们师生留影,并许诺,我到县城洗相片,每一个人免费送一张,作为最难忘的纪念。

“赞圣”结束,准备吃饭。按照清真寺管委会的规定,外客不凭饭票吃饭,因为外客几乎都是村外各所清真寺管委会的人,已经形成一种约定,哪一家清真寺请客待客,不管来的多少人,都不凭票吃饭,自觉遵守。还有被邀请的单位,为佳节宣传布到的个人,我就是其中之一。本村的村民,需要凭饭票吃饭。我挂了一百块的礼,缘于我有一点经济能力,我有一点善心,也认识到,清真寺是大家的清真寺,因此需要大家齐心协力的建设。一百块,虽然不多,但表示一份真诚的伊斯兰情怀。

在庆典宴席上,八个人一桌,津津有味地品尝官庄回族村的传统清真美食“八大碗”。我采访清真寺管委会主任马李超。

我问:“清真寺做节,都摆这八大碗吗?”

他微笑着说:“是的,年年做节,都摆这八大碗。”

我问:“现在的生活好了,为什么不摆十大碗,而要坚持摆把八大碗?”

他说:“现在的生活好了,摆的起十大碗,但我们不能这样做,而是要摆八大碗,因为八大碗是我们这个回族村世世代代传承下来的,不能改变。不仅不能改变,而且要提倡全村村民不管哪家办事待客,都要执行清真寺管委会的决定。”

我问:“如何执行?”

他说:“从我们清真寺管委会的成员做起,我女儿结婚就坚定不移地执行摆八大碗。”

我问:“其他村民呢?”

他说:“都纷纷执行。但有个别的家庭出现不执行的情况。”

我问:“那么,面对这样的情况,又怎么办?”

他说:“我到他家直接面谈。这家人办事待客,一开始还是准备办八大碗的,有人说,办十大碗,客人送的礼金至少一百块,你办八大碗,客人会说闲话,说你家小气。于是改变主意,八大碗改为十大碗。哎,客也待了,我家违反了清真寺的待客规定,就罚款吧。”

我问:“罚款了吗?”

他说:“罚款三四千,他家愿意,也交得出来,因为他家富裕了。算了,不罚款了,教育为主,下不为例。”

我沉思,也敬佩,马李超作为清真寺管委会的主任,作为县政协委员,能够自觉担当保护传承官庄回族村的“八大碗”,能够自觉担当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重任,着实令我点赞,也令我寄予希望。因为在永平二十五个回族村中,官庄清真寺能够坚持不懈地保护传承历史文化遗产,并自觉地纳入不成文的村规民约,让家家户户严格遵守,实属首列。

县外的一个穆斯林商人来此摆摊,独具特色的回族商品琳琅满目,为民族佳节增添一抹春天的亮色。男的买圆帽,女的买盖头,少男少女买吃的。我不仅拍摄這一道风景,而且还买了两袋蜜枣,蜜枣来自伊朗,20元一袋。我品尝,甜甜蜜蜜,回味无穷。

几个女穆斯林用木柴烧火蒸饭,用铁桶蒸子蒸,这工具已经跨越木蒸子时代,但与县城和曲硐相比,还落后一步,因为县城和曲硐已经走上电气化时代,用电具蒸饭。然而,这一情景更令我瞩目,这是山区回族村,与县城相距十多公里,有“十里不同天”的况味。更令我想像,如果用传统的木具或竹具蒸饭,更有味道。这缘于我对传统文化的无限眷恋。

这美丽的佳节图景,蕴含着我的一份伊斯兰情怀。一个“情”字,令我心潮澎湃,有人说,“情之一字,所以维持世界。”今天动人的回族佳节,就是无言的诠释。著名作家林语堂说:“如果我们没有情,我们便没有人生的出发点。情是生命的灵魂,昨辰的光辉,音乐和诗歌的韵律,花草的欢欣,飞禽的羽毛,女人的艳色,学问的生命。没有情的灵魂是不可能的,正如音乐不能不有表情一样。这种东西给我们以内心的温暖和活力,使我们能快乐地去对付人生。”今天,一个“情”字,让我穿雾而来,让四面八方的穆斯林微笑而来,在这里相聚,倾听纯粹的伊斯兰之声,因为这里是我们人生的出发点。相聚,让每一个穆斯林深刻认识,伊斯兰之情是生命的灵魂,昨辰的光辉,音乐和诗歌的韵律,花草的欢欣,飞禽的羽毛,女人的艳色,学问的生命。相聚,知情,正如伊斯兰音乐的动人表情,清洁,美丽。相聚,虽然短暂,但给予我们浓郁的启迪,伊斯兰之情给我们以内心的温暖和活力,并使我们能快乐地去对付人生的种种境遇。

出发,在2016与2017年的临界点上,在山茶花盛开的时节,我们怀着一份伊斯兰情怀,从这里出发,迎接美好的明天!

一个村庄的阅读

散文评论家谢有顺说:“他们甘于寂寞,享受冷遇。没有鲜花,没有掌声,没有大红大紫,但他们却安之若素,以纯正的精神去接近散文的精神,以炽热的心去拥抱散文的心。”我也如此。

2016年12月16日,正是永平走进寒冬之时,我内心热乎乎的带着两本新作《古道回韵》,坐着自家的丰田小轿车,儿子开车,儿媳妇也乘坐,离开县城抵达龙门乡卜马村做小舅子家的宰牛客。我一走进热热闹闹的农村小庭院,看见宝林在与大舅爷吹牛,我对宝林说,“送你一本书,另外一本请你代送有林。”于是我把两本书递送给宝林。宝林客气地说:“不消了。”意为不需要了。我默然。但这一句话让我铭记于心,久久沉思。宝林年龄比我小一岁吧,是农村中的农民,在我眼里他是一个喜欢阅读文学的农村人,前年我出版了一部散文集,他跟我说:“我买不起书,你送我一本吧,我喜欢读你的书。”于是我高高兴兴地送给他一本。两年后的今天,不需要他提出要书,我主动送给他,仿佛雪中送炭,给予心灵的温暖。他却如此言说,我不是不高兴,而是感觉这个几十户的回族村自觉读书的人,渐渐消失。没有文化的村落在文化时代中,前途渺茫,将落后于日新月异的伟大时代。

有林,农民,比我大几岁,小时候喜欢读《三国演义》,他对我说,“《三国演义》读了上千遍。”我惊叹,我倾听,我与他的心里距离渐渐缩短。他叙述了刘备、曹操的动人的故事,叙述了他心中的完美英雄赵云。赵云成了他青春年华的偶像,于是他参军,并参加自卫反击战,荣获二等功。退伍回永平,本应安排工作,但在安排工作期间,他去西双版纳找自己的恋人,由于那时通讯工具落后,县民政局的工作人员到这个村找他,他不在,于是安排给了别人。他从西双版纳回到永平,听说工作安排结束,只好回到农村当农民,于是,情绪一落千丈,心中的英雄赵云不翼而飞。我看着他不洁的衣裤,以及包裹的颓废的精神,我想,一个人在人生坎坷中,坎坷犹如一条浪花飞溅的河,如果有勇气,将会趟过,如果没有勇气,将徘徊在此岸中。生活在此岸中,颓废不堪,怨气缭绕,也许一生一世。这样的人,我见过许多。我想拯救他的灵魂,送给他一本书,我又十分的担心,我的书到他手里,也许会闲置,或丢失。缘于他的灵魂也许无法被我的书拯救。心灵的拯救,靠内因,靠自己在生活中的觉醒,自己拯救自己。后来的一天,有林打给我电话,说“兄弟,感谢你送给我一本书,我将好好拜读,你来龙门卜马村时,我俩好好交流。”我说:“你去龙门乡政府了吗?”他说“不去找了,多少年都过来了,想通了。”我说:“也好,只要想通就好,好好生活吧。”原来是这样的,我看着他的现实生活,感觉非常贫困,应该是贫困建档立卡户,是扶贫对象,享受低保,或享受参战退伍军人的待遇,受到政府的關心,感受党和政府的温暖,因为他贫困,因为他是自卫反击战的一个功臣。因此,我建议他到龙门乡政府民政部门咨询有关政策,如果不行,我领他到县民政局咨询。我是一个热心帮助他人的人,但他本人要愿意。但从扶贫工作来说,据我观察、了解,村干部做了不少实际的工作,但也存在不如人意的角落,有的困难户依然贫困,没有脱贫,村干部熟视无睹,甚至是高高在上。我看不惯这样的官僚姿态,有林就是典型的一例。但愿村官一觉醒来,心地善良,让真正的贫困户享受政府的温暖。

我的岳父是一个读书迷,他今年九十一岁,特别喜欢阅读伊斯兰文化的书籍,越老越喜欢,与其他退休的回族老人一样。这种文化现象具有普遍性,缘于我走访了永平的好多回族村。他们将用“两世吉庆”的伊斯兰文化理念指导自己的行为,学习伊斯兰文化,坚守拜功,为清真寺的建设奉献点滴力量。卜马坟村清真寺重建,我岳父先后捐献两万元,得到了清真寺管委会的无限赞美,也令我无比感动。这是美好的慈善行为,应该点赞。但我认为,一个退休回族老人,不仅要阅读伊斯兰文化,而且要阅读有关中华民族文化的书籍,因为永平的回族是中华民族之一。永平回族的先辈提倡“经书两全”,既要阅读《古兰经》,又要阅读中华民族之书,儒家之书。在这样的阅读中,健全的精神才会确立,在行为上才会接地气,深受广大群众喜爱。

从我送两本书的经历,进行了联想,想到这个回族村的阅读文化,令人担忧。这是一个回族作家的文化乡愁,挥之不去。我生命中的文化乡愁,蕴藉着甘于寂寞,享受冷遇的情感,反之将一事无成,这是散文精神的内在要求,也是文化乡愁所系,无法突围,但愿突围。我的散文写作,我越来感觉到,路上没有鲜花,没有掌声,更没有大红大紫,永平这块高原之地,仿佛只是我一个人的文学花园。我关注花园,抒写花园,安之若素,以纯正的精神去接近散文的精神,以炽热的心去拥抱散文的心。

一种透视

谢有顺说:“散文的后面站着一个人,一个成熟、健旺的人,他在思想、在行动,并通过一种朴素的话语来见证这个思想着、行动着的人,这便是散文写作之所以感人的真实原因。”

散文评论家谢有顺所言的散文写作的理念,是我追寻的散文写作的方向。以往不明白,写曲硐名村的古建筑,却不见人的思想、行动。有一个读者对我说:“马老师,你写的曲硐古建筑,我看了一两篇散文,好像不见人,只见物。”我说:“是的,我以后加强这方面的写作,让读者不见看到物,而且看到人。”散文写作是一个艰难的历练过程,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宛若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阅读了谢有顺的上述理念,我的散文写作思想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艺术观察力得以明显提升。

比如对永平县的银江河的观察及思考。银江河,是我县十八万人民的母亲河,始于龙门乡,穿越县城、曲硐村、厂街乡、水蟹乡,流入澜沧江,是我县重要的一条河流。它的源头不仅关系到龙门、县城、曲硐几万人的饮水,而且关系到流域两岸农田的灌溉,而且是县城的一道风景。然而今不如昔,流水渐渐减少,令我担忧。

有一天,我坐着一辆微型车,从县城到水泄,56公里,路沿着银江河从北向南蜿蜒。我打开玻璃窗,观察银江河,河水应该越来越大,却越来越小,我感叹,“河水太小了。”车里的一个水泄人说,“老公鸡都可以飞过去。”一个朴实的生动比喻,出于一个老年的农民口里。让我联想,他与我一样,五十多岁,都见证过改革开放前银江河水清又清的壮观景象,如今老公鸡都可以飞过去的河水,怎不令人关注?关注,是永平人的一种强烈乡愁,因为水是生命之源。

我看看河水,又看看群山,小树小草以及灌木丛,不多。几乎都是荒坡、玉米地,冷山枯草,一片肃杀之冬季之景。从这灰色之景中,我似乎找到了答案,要让河水淙淙,甚至浪花飞溅,就得让荒山变绿,退耕还林。树木养水,是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

有一天下午,我的一个文友说,“大桥下的河底何必浇灌,保持原貌就行。”我一听就明白,也知晓。她说的大桥,是永平县城的银江河大桥,2016年下半年,在大桥下的河底浇灌混凝土,铸就叠水景观。铸就叠水景观是政府的一项重大工程,因为河流两岸的“银河长廊”已经初步形成。这是对省外叠水景观的一种复制,并非一种创造,而是“亡羊补牢”之壮举。河水小,只好截流。当然,并不是不可以,但这不是根本举措。我认为,根本举措应该是在县城银江河上段及源头绿化,特别是大小龙潭箐绿化。进行巨大资金互换,不搞河底浇灌,不搞叠水景观,而是普及绿化,“只要青山在,何怕没柴烧?”经过几年绿化,昔日的青山绿水不再是记忆中的绚丽之梦,而是可触可喜的伟大现实。伟大现实,就是新时代永平自然的“叠水景观”。叠水景观的反思,是高瞻远瞩的大胆构想,去除人工铸就的风景,还原大自然的风景,描绘人与自然和谐的壮丽蓝图,描绘与时俱进、欣欣向荣的永平。

我以此文诠释散文写作的一个理念:好的散文,后面站着一个人,一个成熟、健旺的人。他不同凡俗,在思想、在行动,为了心中的绚丽之梦。绚丽之梦,不仅自己感动,而且感动广大读者,因为他通过一种朴素的话语,见证这个思想着、行动着的人。

猜你喜欢

回族潍坊散文
散文两篇
散文两章
纸上的故土难离——雍措散文论
“筝”艳潍坊四月天
潍坊 巧用资源做好加法
回族文献目录工作述评
回族族称起源新辨
潍坊和兴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从《家谱》看吉林回族的源流与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