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学习”:人文通识教育的新模式

2017-09-06杜丽萍

关键词:微学习模式

杜丽萍

摘 要:作为一种基于微型内容和微型媒体的新型学习方式,微学习是符合当前人文通识教育的有效方式之一,其碎片化、个性化、互动式的特征满足人文通识教育对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和教学效果的要求,有助于学生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并为建设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奠定基础。

关键词:微学习;人文通识教育;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7)09-0065-03

人文通识教育对于一个人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影响深远,如何更好地推行人文通识教育一直都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2013年3月习近平同志在中央党校80年校庆时的讲话指出:“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学诗可以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学伦理可以知廉耻、懂荣辱、辨是非。”[1]人文通识教育正是传播传统文化乃至一切优秀文化的载体,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由于人类知识增长与更迭速度的加快以及人们接收知识渠道的拓展,传统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都受到极大的挑战。对于人文通识教育来说,原本所承载的传播知识的功能退居到次要地位,如何更好地将人文精神传播开来并传递下去则成为重中之重与当务之急。随着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微学习为当前人文通识教育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新型教育模式。

一、人文通识教育现状

通识教育译自英文“general education”或“liberal education”,也叫“通才教育”或“自由教育”。追其源流,可以上溯到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主张的“自由人教育”,其目标是培养与奴隶、工匠相对立的具有高贵身心的德行与智慧的“绅士”。我国古代一直有通识教育的传统。儒家讲求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本身就包含着文学、音乐、礼仪以及射箭、驾车等多方面的教育内容,目标是为了培养有文化修养、有道德品行、有社会责任感的“君子”。人文通识教育有悠久的传统,但当前却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存在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导致当前人文通识教育在大学教育系统中处境尴尬,举步维艰。

(一)学科壁垒森严

从我国的教育现状来看,理科专业与文科专业严重分裂,分科教学的制度与组织形式限制了人文通识教育的发展。在理论上,各个学校对人文通识课程都是比较重视的,也积极响应上级要求,号召教师开展丰富多样的人文通识选修课程,并且要求学生修够一定的学分。但通识教育并不是单纯开几门选修课就可以解决的,而是需要学校整体设置一定的教育理念和培养目标,然后再开设相应的一系列课程与之相配合。应该说,人文通识教育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是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提升人的素质和精神境界。毋庸置疑,人文通识教育对人的提高与改变,需要时间的涵养,才能够见到成效。但在实际的教育活动中,我们往往将中学教育等同于应试教育,将大学教育等同于职业教育,不管是教学管理还是学生学习,都难免渗透了一定功利主义的成分,显得急功近利。

(二)教师专业限制

教师受自身专业制约,知识结构狭窄,难以胜任人文通识课程的教学。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科学乃是同一的整体。将科学划分为若干不同领域,这与其说由事物本身的性质决定的,还不如说是由人类认识能力的局限性造成的。”[2]由于现代大学制度固有的专业分科,教师本身往往在一个相对狭窄的专业领域内比较有建树,对其他领域基本没有关注或认识,无法有效地承担起高等院校人文通识课程的教学任务。就教学形式而言,由于人文通识课程有一定的自由度,采用传统的讲授法,无法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过多播放音频视频材料,又往往喧宾夺主,无法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

(三)学生不够重视

就选修课程而言,人文通识课程往往是学生的首选,其原因并不是愿意学习新知识或者提升自身素质,而是人文通识课程的考试更容易通过。特别是许多高校在人文通识课程的设置上并不合理,导致“由于课程之间的路基联系和课程结构设置没有精心规划,学生接受的知识结构构不成网状脉络,更不能达到知识间的思维迁移和通识”[3]。学生感到在人文通识课程上学不到真正有价值的知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习热情和学习态度。在20世纪,没有人文素养的科技工作者只能算是工业化生产链条上的一个螺丝钉;在21世纪,科技与人文的结合日渐紧密,文科学生学习科技知识,与理科学生学习人文知识,都是教育的应有之义。作为学生而言,也不应该存有厚此薄彼之心,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要尽可能扩大眼界,多吸收其他专业的研究成果,才能为以后的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并获得自身的长期发展。

二、微学习模式与人文通识教育的有效融通

2004年,林德纳(Lindner)率先提出微学习的概念。它指的是一种区别于传统课程化学习的新方式,打破了时空的局限,可以实现随时随地学习的目的[4]。从狭义上来说,微学习是一种微观背景下的学习,如专门录制的微课视频或者微学习网站。从广义上来说,微学习是一种简单易行的学习方式,是指學习者随时随地都可以打开便携设备,进行特定目的的学习活动。微学习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以及人们的碎片化时间,满足学生多方面的学习需求,因而呈现出与传统学习方式截然不同的鲜明个性特征。这些特征恰好与人文通识教育的要求相一致,为人文通识教育开辟了新的学习模式。

(一)碎片化与丰富性

微学习碎片化学习的特征,能够有效承载人文通识课程包罗万象的教学内容。人文通识教育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历史、文学、哲学、艺术等学科均在其列。我们在课堂上,可以讲述一门学科的宏观框架和整体脉络,但丰富翔实、生动有趣的具体知识却需要教师和学生在课堂内外不断积累。通过微学习的方式,一方面教师可以将学习内容做出有效分割,在相应的媒体上发布,便于学生进行碎片化学习;另一方面学生也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碎片化时间,结合教学内容,针对某一个主题进行学习和研究。具体说来,就是“设置一个微学习服务模块,根据学习需求而创设具有感情色彩的具体场景或氛围,以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迅速而准确地获取学习内容”[5]。当然,这既需要教师的合理引导,如给学生推送一些有用的信息,表现形式丰富多样,与学生建立起良性互动;也需要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找到自己的学习方向,由兴趣引导到深入探究。如果没有明确的目标,很容易淹没在资讯的汪洋大海中,反而没有收获。

(二)个性化与差异性

微学习个性化学习的特征,满足了不同学生对人文通识课程的差异化需求。教育是最提倡尊重人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的,但根据德国理论家西奥多·阿多尔诺的文化工业理论,在当代的文化工业下的人们只有个体没有个性,丧失了主观能动性。与传统的贵族教育相比,现在的大众教育在某种程度上也牺牲了学生的个性。一个班级里,学生程度各异,但教师只能按照“平均”的程度来授课,缺乏针对性。微学习则有效地改变了这种被动的情况。微学习的学习内容由许多微小的学习片段组成,便于学习者自由组合,从而打造出最具有个性化特征的学习方案。因此,“在设计微型学习课程时,要为学习者设计,而不是为技术设计,在学习者的需求和技术手段发生冲突时,站在学习者的角度,考虑学习者的使用环境、学习需求和经济能力等”[6]。这种学习方案固然可以建立在以教师为主导的基础之上,但学生自己也拥有很大的自主权,可以根据自身的学习目的寻找最适合自己的课程内容,两者相互结合,既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又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种积极性才是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根本动力,甚至在大学毕业之后仍然能够保持终身学习的热情,适应当前知识型社会的客观要求。

(三)互动化与联结性

微学习互动式学习的特征,以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分享增进了彼此的联结,能够更好地传递人文精神。传统课堂也强调互动性教学,但由于时间的关系,师生互动方式比较受局限。传播学者麦克卢汉指出,“媒介即是讯息”[7]。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教师和学生都有各自的自媒体,如微博、微信等,随时都可以保持联系。所谓互联网精神,也就是一种开放、平等、协作、分享的精神。在这样的平台上,互动的成本降低,互动的机会增加。因此,互动式学习保证了教学双方的平等交流探讨,可以实现教学双方不同观点的碰撞与交流。教师可以将自己教学研究的资料与心得放在网上共享,这在无形中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榜样,远远超出教师在课堂上呆板说教;学生也可以将自己读书学习的成果放在网上与教师和其他同学共享,这种学习者之间的互动,由于彼此共同的学习目的和学习心得,会比师生互动更能有效地促进学习。通过微学习的方式,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相结合,及时展开互动,将对相同主题感兴趣的学生结合起来,建立起学习型社群,真正实现了“三人行,必有我师”。这些相对稳定的学习型社群形成一股共同学习的重要力量,最终必将推动整个学习型社会的构建历程。

三、微学习对人文通识教育的战略意义

对于人文通识教育来说,微学习还有更为深远的意义和影响。特别是我国正处于教育观念转型时期,国家政策基点从确保“学有所教”、“全民教育”的教育机会公平,逐步向“终身教育”、“建设学习型社会”的更好更公平的教育迈进[8]。对于学生乃至全民的人文通识教育,微学习不但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也不断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在课堂内外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一)有助于大学生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作为一种学习资源,微学习充分利用前所未有的庞大的网络资源,帮助每个学生建立起自己的知识体系。根据AECT(美国教育与传播学会)对学习资源的定义,学习资源可以分为“设计的资源”和“利用的资源”。其中“设计的资源”主要是指专门为课堂教学设计的教学资源,如教科书、音频、视频教材等;“利用的资源”则是并非专门为课堂教学而设计,但也可以实现一种教学目的,如博物馆,也包括现在的网络资源。对于人文通识教育来说,教师适当选用网络资源,包括文字资源和视频资源,可以极大提升学生的审美教育,丰富学生的视野;学生也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时间,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专业领域内的知识,甚至和专业领域的专家、学者建立起直接或者间接的联系,最大化地获得学习资源。面对网络上的海量资源,学生也可以改变长久以来的被动处境,将“设计的资源”与“利用的资源”有效地结合起来,并按照自己的思路重新梳理与整合,建立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将知识转变为能力,落实到行动上,这才是真正掌握了知识的精髓,达到了教育的目的。

(二)作为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

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微学习将有效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动机和兴趣,成为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当前人文通识课程存在的一个很大的问题就在于学生找不到学习的动力,相当多的教学内容学到了固然很好,但是错过了短时间内也看不到什么损失。特别是新生代学生,他们自主性强,动手能力强,但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明显减少,更需要多种教学方式来调动其学习的兴趣。微学习把课堂上的讲授与课堂下的网络互动相结合,因而能够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作为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微學习以教师课堂讲授作为主导,同时让学生在课下积极参与到学习内容的整合之中。每个学生自己也可以成为一个知识源,通过建立博客、微博以及参与社区、朋友圈互动的方式,把自己的学习成果展示出去,供其他人学习和研究。当一个班级或者一个学校的学生都能够建立起自己的个性化学习体系,必将更好地整合现有的学习资源,形成人人都爱学习的良性氛围。

(三)有助于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

作为一种学习观念,微学习让学生们形成了一种终身学习的理念,从而在学校教育结束之后,依然具备不断自我学习和自我提升的能力。信息技术的发展,导致人类知识更新速度加快,我们都必须面临“终身学习”的现实。早在20世纪6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已经开始推广“终身学习”的理念。正如“终身学习”首倡者法国人保罗·朗格朗所说:“终身教育所意味的,并不是指一个具体的实体,而是泛指某种思想或原则,或者说是指某种一系列的关心与研究方法。概括而言,也即指人的一生的教育与个人及社会生活全体的教育的总和。”人文素质教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并不因学校教育的结束而终结。作为“终身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教育更多的已经不再是教给学生硬性的知识、概念,而是教会学生一种学习方法,能够保证在离开学校之后,依然有足够的学习能力,以应对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需求。将微学习的观念落实到学生的日常学习行为中,可以使学生保持一种终身学习的习惯,最终提升整个民族的人文素质。

作为一种新兴的数字化学习模式,微学习在人文通识教育方面具有天然的优越性和普遍的适应性,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一个新的尝试方向。这不但能够有效地推动高校人文通识教育的普及和深化,也有利于国家数字化教育基础设施的构建,实现建设学习型社会的总体战略目标。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善于学习 增强本领 努力实现“中国梦”[EB/OL]. http://theory.people.com.cn/n/2013/0428/c40531- 21322132-3.html,2014-04-28.

[2][苏]B.戈特,谢梅纽克,A.乌尔苏尔;王兴权译.科学知 识整体化的基本方向、因素和手段[J].国外社会科学, 1984,(6).

[3]贾蕊华.浅议我国通识教育人文课程及其优化[J].广东 工业大学学报,2009,(5).

[4]张振虹,杨庆英,韩智.微学习研究:现状与未来[J].中 国电化教育,2013,(11).

[5]吴金红,周来.微学习在高校本科教学中的应用[J].计 算机教育,2014,(9).

[6]顾凤佳.终身学习视野下的微型学习课程设计原则研究 [J].远程教育杂志,2013,(4).

[7][加]马歇尔·麦克卢汉;周宪,许钧译.理解媒介——论 人的延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33.

[8]张力.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指针——深入学习贯彻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N].中国教育报, 2013-10-09.

猜你喜欢

微学习模式
关于“互联网+”背景下微学习空间设计研究
高端饭店业产学研模式研究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学工党支部“微学习”工作法刍议
微学习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