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与思考

2017-09-04赵玉蓉

速读·中旬 2017年8期
关键词:教学现状教学策略小学语文

赵玉蓉

摘 要:當前,如何采取措施弥补教学不足,使得课堂教学活动能够满足新课程改革要求,成为广大教育者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文章基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现状,主要分析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具体的改善策略。以期通过笔者努力,找到促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不断提升的可靠途径,从而为相关人士提供部分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教学现状;教学策略

通过对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现状的分析研究,我们可发现:虽然随着国家素质教育理念的提出,小学语文教学也有所创新,但其中还存在很多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鉴于此,为了打造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相关教育教学者就必须采取措施进行教学改革,借助有效的教学手段,打造高效的语文课堂。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浅析

大量的教学案例表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在不断创新与完善,日常教学实践也收获了良好的效果与评价,但由于部分语文教师的认知范畴相对局限,同时受到传统的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较深,一些教师的课堂教学方法和手段仍然相对机械、单一,导致学生对语文课堂教学失去探究兴趣,课堂教学实效性与有效性大打折扣;另一方面,小学生正处于认知能力快速发展的阶段,身心发展尚不完全成熟,对一成不变的教学套路很容易产生倦怠,甚至排斥的消极心理,无法形成最佳水平的学习动机,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不高,与教师无法形成良好互动与情感共鸣。

二、小学语文高效教学策略

(一)生活化教学

宽松、自由的教学氛围和环境对语文教学互动性的提高至关重要。鉴于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应注重创设自由开放课堂教学氛围,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积极发言。而创设生活化情境教学法是一种高效、灵动教学理念的集中体现,在日常教学实践中收获了良好的效果和评价。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教师营造的多维度教学氛围,实现形、声、色的有机结合,学生语言表达的积极性很容易被激发。

例如,在学习《元宵节》一课文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有关“正月十五全家人齐聚赏月、吃汤圆”的视频短片,让学生切实感受我国传统节日的意义,教师以“家人亲情”为话题展开互动,培养学生对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及美好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二)媒体演示教学

所谓媒体演示法,指的是教育者通过播放相关课件,使学生认识事物并获得知识的方法。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这种方法已经充分运用到现代教学中。媒体演示法通过丰富的图片与简明概要的文字加强教学过程中的直观性,帮助学生领会知识,巩固知识。新课程的改革与深入推进加强了对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视程度,注重培养学生音乐鉴赏能力。在小学阶段,正是学生培养学习兴趣与学习能力的时期。在小学语文课堂上,由于语文知识的特殊性,很多学生不能深刻了解文章内涵,不能提高自己语文认知。为此,教师很有必要借助多媒体设备进行直观演示,以加深学生对课本内容的理解与记忆。

(三)小组合作学习

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这句话应用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同样适用。对此,小学语文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活动过程,需要重视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重要性,并且给予学生恰当的引导。首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对学生进行科学分组;其次,还要为学生选择合理的学习内容;最后,要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学习成果。

例如,在《童年的发现》一文的学习中,该文章本身较为贴近学生生活,理解难度不高。因此教师可以通过给学生分组,定好讨论目标,给予学生自主讨论自主发言的空间。在讨论环节结束后,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整理、提问。例如:在什么样的情景下产生这样的发现?如果你是作者,你能否将你的发现生动形象的描述出来?通过让学生对比自身发现的讲述与作者的语言描述,体会并且学习作者语言的风格,加深学生的阅读印象,同时有意识的对自己的语言进行思考、加强揣摩。

(四)互动情境教学

叶圣陶先生说:“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语文教学是通过语言来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语言的能力。而真正高效可行的教学方式无疑是让学生身临其境,亲身模拟,体会文章的环境以及主人公的内心活动。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让学生进行适当的情景剧表演,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水平,以此来激发学生与作者、与作品人物的情感共鸣和个性体会。“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通过对语言文字的阅读欣赏的过程,可以充分让学生提升课文感悟,加深文章印象,充分调动他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例如,在学习《中彩那天》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可以模拟出与文中主人公相同的场景。例如交给同学们两张签纸,一张有小红花,另一张没有,告知他有小红花的签纸属于他的同桌。同时向全班同学提问:“假如你买了两张彩票,代替朋友买的那一张中彩了,你会怎么做?”教师可以留给学生充分的讨论时间,引导他们写下自己的回答,并附上原因。在学生充分表达了自身的想法之后,教师可以选出和课文主人公相似的回答来进行提问,重点针对选择的原因以及心理活动。再由此引入课文,能够让学生更真切的感受到课文中主人公的心理活动变化、以及作者的语言描述方式等等。

(五)总结式教学

古人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贵在思考,贵在反思,贵在总结。为了检验以及强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果,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总结。

例如:在学习完某一章节内容时,学生应该对章节生字生词,优美语句以及课外拓展知识点进行框架式整理,明确自己在本章中的收获。从而使学生时时看到自己的努力和学习效果,帮助学生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同时,学生对知识的整理能力将在实践中得到大幅度的提高,激励学生在今后的语文课堂教学中积极配合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安排,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三、结束语

小学语文教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阶段。教师在进行教学时,除了对课堂的重视外,也要多讲解课外知识,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同时借助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提升课堂质量。总之,教师要不断的通过思考来提升自身教学素质,创新教学方法,为学生带来高效的课堂。

参考文献:

[1]王妍平.探索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施策略[J].时代教育,2012(24).

[2]韩苹.关于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J].新课程学习(下),2011(05).

[3]陈道权.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教育教学论坛,2011(08).endprint

猜你喜欢

教学现状教学策略小学语文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彝汉双语教学的现状和策略
对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的现状分析及对策探讨
初中语文教学现状与改进对策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