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筹建一座博物馆 留住一段城市记忆

2017-09-04李新华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7年8期
关键词:社会效益重要意义必要性

李新华

【摘 要】通过对平遥县博物馆的现状分析,说明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地、国家AAAAA级景区的平遥,选址筹建新博物馆的必要性、重要意义及社会效益。

【关键词】平遥县博物馆 必要性 重要意义 社会效益

平遥古城以其丰富的文化遗存成为了中国汉民族城市的杰出范例。那么作为古城的文化名片,平遥县博物馆就是古城的文化坐标和象征。博物馆里的文物藏品从远古时代的古生物化石到近现代的革命文物,一件件都经历了岁月的洗礼,凝聚了先人的智慧,无疑就是平遥古城的城市记忆。它不仅目睹了古城曾经的繁荣,还将和古城一起创造辉煌的未来。

一、平遥县博物馆基本情况

(一)概述

平遥县博物馆位于平遥古城内东大街109号,隶属于平遥县文物局,于1996年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清虚观的旧址基础上筹建。1998年正式对外开放,2009年被国家文物局评估为“三级博物馆”。建筑面积2632.6平方米,展厅面积2464.92平方米,库房面积20平方米。陈列内容由清虚观的道教文化、平遥县域史文化及历史珍品三部分组成。

(二)藏品现状及分析

馆内共有藏品516套1326件,藏品年代从新石器时代至中华民国,共有17类,其中金银器、家具等类为收藏空白。残缺的藏品占总数的22.1%。需修复的藏品占总数的55.7%。珍贵文物共计152套162件,在县级收藏中不仅数量可观,而且馆内一级文物“纱阁戏人”被列入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通过数据分析可以看出平遥县博物馆馆藏文物在县级博物馆中,不仅数量可观,而且类别丰富、价值非凡。但是其对馆藏文物保护的措施落后、手段单一。

二、选址筹建平遥县博物馆的必要性

(一)改善藏品保存环境刻不容缓

平遥县博物馆收藏的藏品,由完整—残缺—严重残缺—损毁消失发生渐变,主要原因是织物类藏品保存环境的相对湿度为40%~60%,库房内空间密闭,常年不能通风,湿度过大产生霉斑。照片、胶片类文物的适宜温度为5~10℃,瓷器类的适宜温度为15~25℃,纸扎文物是最脆弱的,光照水平需保持在50lx,石器、碑刻、玉器、宝石光照水平需要200~300lx。木雕文物体型硕大,常年裸露在东厢房,北方天气昼夜温差大造成材质受热不均匀,因此多有裂缝,且裂缝的间隙在逐年加大。每件不同材质、年代的藏品对温湿度、降尘和照度上的要求是不同的,然而馆内的保存环境却是长期“一视同仁”,不能“因人而异”。由于保存环境不到位,造成藏品的自然损坏日益加重。

让藏品有一个舒适的家,不再损毁消失,也就是让承载古城文明的历史记忆更好地传承,也就等于无论我们物质的脚步走多远,我们的灵魂也都有所安放。因此,依据《博物馆藏品保存环境试行规范》选址筹建符合藏品保存条件的博物馆已刻不容缓。

(二)陈列展览已经严重滞后

习近平总书记在很多场合多次强调:“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作为体现博物馆文化价值和功能的陈列展示,是博物馆与社会、观众联系的重要渠道,新陈代谢、吐故纳新是社会发展的自然规律。然而多年来平遥县博物馆受建筑空间、资金短缺的影响,一直没有改善馆藏条件。之前因为地点等原因属于过渡性展示的铝合金框架已属淘汰材料,不仅不符合博物馆馆藏文物的保存要求,而且与古建筑的环境极不协调,使得平遥县博物馆始终没有进入专业行列。展览形式在原始状态上十年如一日,一成不变,与大量文化遗产地城市及大量馆藏文物的要求极不相称。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博物馆也应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力量。藏品展示利用的手段和形式上要有所突破,让科技元素不断融入到博物馆中来,让流传万古的文物不再沉默和神秘。走进一座合格的博物馆,观众不仅可以见其形,甚至可以闻其声。一些历史文物通过高科技手段的展示,不仅可以看到它的过去,还可以看到它的未来。对一些历史事件,我们通过音频、视频的回放,让历史“再现”,这样就可以让浏览者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在观、学、思、动中加深对藏品的理解和认识。选址筹建一座现代化博物馆已势在必行。

(三)社会教育功能严重缺失

教育是博物馆服务社会的重要职能。它以陈列、展览为主要阵地,通过多种手段向公众提供文化服务,以弘扬传统文化,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博物馆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愈来愈由单一的收藏、研究机构逐步向多元化、功能性的博物馆转变,愈来愈注重让藏品“活起来”“动起来”。平遥县博物馆公共服务设施“因陋就简”,不仅无法满足观众日益增长的参观需求,而且造成社会教育功能的严重缺失。选址筹建博物馆提升标准、完善服务功能迫在眉睫。

三、选址筹建平遥县博物馆的重要意义

(一)古城历史遗存原貌再现

平遥古城是中国汉民族城市的杰出范例……它的营造严格遵循“左文庙右武庙”“东道觀西寺院”汉民族传统礼制中的建筑布局。其中“东道观”即指古城内最大的道观清虚观,清虚观于2006年5月25日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8年利用其建筑空间开设平遥县博物馆实属无奈。从开馆至今的多年对外开放中,博物馆的自身发展与文物保护之间的矛盾已日益凸显。选址筹建平遥县博物馆,将博物馆与清虚观分离,恢复清虚观道教文化,平遥古城的历史遗存将会更加多元,文化涵盖将会更加完整。站在守护人类精神家园的高度,还原古城历史遗存原貌,是为古城增添活力的具体措施。

(二)为新城快速崛起锦上添花

在“立足三个瞄准,奋力进位争先”的城市竞争中,既包括经济竞争,也包括文化竞争。因此,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合理利用,提升文化软实力使其融入到城市建设中,将是一个非常具有前瞻性的选择。

博物馆是为藏品保管、陈列展览、文化教育及学术研究等业务开展而专门设计修建的城市公共文化建筑。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同时还是社会城市居民学习和对外交流的综合性文化场馆。其建筑本身就是所处时代政治、经济、文化的缩影,体现着城市的历史内涵和文化追求,担负着塑造城市精神形象的责任,在提升社会文明水平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从建筑外观上看,平遥县博物馆与清虚观二者相互交叉,不仅参观者分不清谁是谁,即便是当地的老平遥人也经常混为一谈。从建筑功能上看,古建筑自身具有的历史性、艺术性,与博物馆事业发展的高度社会化、日益渐增的合理使用功能要求之间存在诸多矛盾。因此,改变博物馆单一的古建筑形式,增设公共餐厅、临时展览馆、讲演厅、社教馆等社会服务性功能,筹建一座具有时代特征的、极具辨识度的、新城地标性的县级博物馆势在必行,形成古代与现代建筑既各成一体又相互映衬的城市新形象,为“大美古城,小康平遥”的建设锦上添花。

四、选址筹建平遥县博物馆的社会效益

(一)提高文化资源的再生能力

有文化的城市应该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和面向未来的文化理想,城市中的文物古迹、历史遗存是文化的记忆。博物馆的选址建设,将会带动全社会的文化热和收藏热,进而挖掘研究文物价值内涵,以物知史,以物见人。同时发挥公共文化服务和社会教育功能,传承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引领社会文明风尚,发挥文物的科学精神,遵守社会公德,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服务。

(二)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将博物馆建成集参观旅游及文化创意、文化休闲产业的智慧集散地和了解平遥文化、历史及非遗技艺的第二课堂为一体的综合文化活动场所。这不仅可以提高参观者的兴趣,而且还能满足参观者多方面的需求,促进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的标准化、均等化,使其更好地发挥其社会服务功能。深入挖掘文物资源的价值内涵和文化元素,更加注重实用性,更多体现生活气息。延伸文博衍生产品链条,进一步拓展产业发展空间,进一步调动博物馆利用馆藏资源开发文化创意产品的积极性,扩大引导文化消费,培育新型文化业态。

大力发展文博创意产业,激活平遥地方手工技艺的研究与生产并将其收藏入馆。鼓励众创、众筹以创新创意为动力,以文博单位和文化创意设计企业为主体,开发原创文化产品,打造文化创意品牌,为社会资本广泛参与研发、经营等活动提供指导和便利条件。

一座高品质的博物馆,涵盖了政治、经济、土地、建筑、文化等数十个领域,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工程。明知前方的路困难重重,但我们会鼓起“跳起来摘桃子”的勇气,秉承孜孜以求的态度,履行好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敢于担当,砥砺前行!

猜你喜欢

社会效益重要意义必要性
医学学术期刊在媒介传播生态系统中的发展研究
图书馆财务管理与社会效益分析
文化资源与青少年校外教育结合的几点思考
深化“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全面提升党员素养
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
养老金入市的必要性与风险分析
公路桥梁加固设计及其施工建议
浅谈少先队员荣誉感、 责任心的培养
小学英语教育的必要性及其教学方法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