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和青年教师话成长

2017-09-04刘昌利彭婕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2017年8期
关键词:博士生工作教育

刘昌利 彭婕

有一所学校,每学期有个固定的教师活动——教师论坛,有一期的主题是“回望十年”,其中一位教师在发言时这样说道:“偶然间翻开尘封已久的照片,看到那时清瘦略带稚嫩的脸,真的感叹岁月流逝。转眼就是十年。还记得十年前,我独自背着背包,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和对教育的热爱,踏入校园。期待着用自己的关心和爱去鼓舞和激励着每一个学生,幻想着凭借一己之力去改变学生的人生。我仿佛看到了桃李芬芳的场景。但现实并非所愿。我迷茫过,彷徨过,悲伤过,但我从未改变对教育的热爱。奋斗中感受到了学生的爱,也体会了成功的喜悦。十年的时间让我经历了太多,一个个故事在我脑海中久久浮现,不断地警示着我,激励着我,改变着我”。

人们往往在一定时间节点或某种特殊场合会回首、审视自己的人生,回首过去,有的欣慰,有的可能遗憾。人生匆匆几十年,弹指一挥间,但在这一挥间却会留下我们的成长足迹。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如何让职业生涯多点欣慰,少点遗憾呢?

一、记住起步阶段四个提醒——虛心、追求、实干、反思

1.虚心

先讲个博士生钓鱼的故事。有一位博士研究生,毕业后分配到一家研究所,成为所里学历最高的一个人。有一个星期天,闲来没事,他到单位后面的小池塘去钓鱼。正好,正副所长在他的一左一右,也在钓鱼。他只是微微地朝他们点了点头,算是打招呼。他心里想,这两个本科生,有啥好聊的呢。不一会儿,正所长放下钓竿,伸伸懒腰,“蹭蹭蹭”地从水面上健步如飞地走到对面上厕所。博士眼睛睁得都快掉下来了。水上漂?不会吧?这可是一个很深的池塘啊!正所长上完厕所回来的时候,同样也是“蹭蹭蹭”地从水面上漂回来。怎么回事?博士生又不好去问,自己是博士生啊!过了一会儿,副所长也站了起来,走几步,也像正所长那样“蹭蹭蹭”地漂过水面去上厕所。这下子,博士生更是差点昏倒,不会吧,难道自己到了一个江湖高手集中的地方?!不久,博士生也内急了。这个池塘两边有围墙,要到对面厕所非得绕十分钟的路,而回单位又太远,怎么办?博士生怎么也不愿意去问两位所长,憋了半天后,也起身往水里跨:我就不信本科生能过的水面,我博士生就不能过!只听见“咚”的一声,博士生栽到了水里。两位所长将他拉了起来,问他为什么要下水。他问:“为什么你们可以从水面上走过去呢?”两位所长相视一笑:“这池塘里有两排木桩子,由于这两天下雨涨水,正好淹没在水面下。但我们都知道这些木桩的位置,所以可以踩着桩子走过去。你怎么不问一声呢?”博士生脸红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年轻人一定要虚心,教师这一职业积累实践经验十分重要,把师傅和其他教师的经验学到手,我们才会少走弯路,才能尽早地适应教师岗位。

事实也的确如此,我参加工作的第二年被选派参加市中考命题,我的搭档是位资深教研员,开始我自认为,大学毕业、专业知识扎实,命中考试题应该易如反掌。结果开始工作就遇到了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写学科命题计划无从下手;第二个问题,对教学大纲、教材不熟悉命题没有针对性;第三个问题,自编试题不严谨。好在教研员经验丰富并承担了主要工作,才使这次命题按时完成任务,命题结束了,但这次命题给我的教育至今印象深刻。

2.追求

职业起步阶段,职业规划很重要,理想是什么,目标是什么,清晰而准确的定位有利于事业的成功。梁思成先生说:“人无论做什么事,要力争做全人,不要做半人。”美国一位参议员说:“最好走的路是下坡路。”这些话都是希望我们青年教师要有一个奋斗目标,要有所追求,在自己工作的领域里力争做个“全人”。

方向决定未来,方向决定专业化发展的水平,要立志做有境界、有爱心、有智慧的名师,你才会为之努力。设定自己阶段目标,要做到一年胜任,二年优秀,三年成名。现在是向师傅学习,将来要超过师傅,做到“青出于蓝,胜于蓝”,真正成为名师。

3.实干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要实现梦想,必须要真学实干,躬身实践;要以教为乐,以教为荣,在实干中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化水平;要把职业当事业,以培育祖国栋梁为己任;要善于发现教育的奥秘,走进学生的心灵;要把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繁复工作做精、做细、做出特色;要善于发现问题,总结经验,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踏踏实实地走好专业化发展的每一步。

4.反思

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提出了“优秀教师=教学过程+反思”的成长模式。华东师大叶澜教授也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难以成为名师,但如果写三年反思则有可能成为名师。”要想迅速成长,要想成为名师,就要养成反思的习惯。每节课后要反思,听完师傅或同事的课要反思,每一次的教育教学活动后要反思,和学生、家长交流后要反思,每次考试后根据学生反馈情况要反思。

反思是总结,通过反思,总结一项教育教学活动的优点是什么,如何发扬光大,不足在哪里,如何修正;

反思是思考,通过反思,不仅查找教育教学中的问题,更要认真思考问题产生的原因和解决的办法;

反思是创新,通过反思,不仅分析今天的教育教学得与失,更是创新明天教育教学的前奏;

反思是积累,每次反思落在笔上,日积月累,就是一本很有价值的教育文集。

二、瞄准做教师的四个层次——认可、喜欢、亲情、铭记

1.要做一个让学生认可的教师

能被学生接受,标准并不高,但要真正得到学生认可,却需要下番工夫。首先,师德要合格,对学生要一视同仁,关心爱护每一名学生,教育学生讲究方式方法,不把学生作为赢利对象。其次,有一定的专业水平,课讲的明白,学生容易接受,课堂掌控能力强,课堂效率高,课上课下都表现出较强的责任心。

2.要做一个让学生喜欢的教师

学生对教师不仅认可,而且喜欢,这是更高层次的标准。这样的教师定有自己的独到之处,要么专业水平特高,学生崇拜;要么知识渊博,学生佩服;要么多才多艺,学生羡慕;要么和蔼可亲,是学生的良师益友。

3.要做一个有亲情的教师

这样的教师有爱心,有同情心,教育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用真情来感动自己的学生,重视师生之间情感交流,工作中能换位思考,常常用假如我是孩子、假如是我的孩子来提醒自己,师生之间能建立起亲密的感情。

4.要做一个让学生终生铭记的教师

这是做教师的较高境界,是做教师的最大成功。这样的教师应该有高超的教育艺术,有点石成金,化腐朽为神奇的本领,或全身心投入到教师职业中,对学生有特殊的帮助。例如,教育家霍懋征老师,在教学中创造了自己独特的教学方法,在班主任工作中坚信:“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不可教育或教育不好的”“相信人人都可以成才”。60多年的从教生涯,她创造出没有让一个学生掉队的奇迹。没有体罚过一个学生,没有限一个学生动过气……

这四个层次依次递进,只要我们真情付出,不断努力,相信最后人人都能成为学生永远铭记的老师。

三、獲得工作快乐的四个途径——研究、热爱、付出、智慧

我们的工作面临各种压力,怎么办?一个是自我调解,一个是在工作中寻找乐趣。康德说:“人就是不断地进行创造性的工作,工作是使人得到快乐的最好办法。”

1.有研究就有快乐

对自己从事的工作有研究,就会享受快乐。梁启超讲:“纯粹的教书只能体味到一种人生趣味,单纯地做学问也只能领会到另一种乐趣,既教书又坚持做学问的人,却能拥有两种甚至更多的趣味”。深入研究自己领域的工作或者领域外的工作,就是做学问,就会有乐趣。

我读大学时的量子化学教师,给我留下极深刻的印象,他通过潜心研究,自己总结出独特的教学方法,把量子化学这样理论性强、数学基础要求高、十分抽象的课上得通俗易懂,十分精彩,学生享受了学习的兴趣,教师也享受到了育人的快乐。实际上,我们对学科知识有积累,研究到位,自己也会收获职业的价值和快乐,例如,探索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对某一知识难点进行突破,解析历年高考作文题目与立意,研究演示实验创新等,我们从中都会找到乐趣。

2.有热爱就有快乐

海伦·沃尔顿给青年人的忠告是“无论你多么贫穷,还是多么富有,都需要工作。如果你不想把工作变成一种负担,那么,请热爱自己的工作。”热爱自己的工作,不管工作中有多少烦恼,有多少不如意,都全身心投入其中。把自己从事的工作视为生命,当作事业,你会乐在其中,乐此不疲。相信相由心生,境由心造,热爱就会有快乐,多少年后你们还会享受桃李满天下的幸福和喜悦。

3.有付出就有快乐

有这样一个故事:古代意大利的一位造船匠。他制造了一辈子船,却从没有坐过自己造的船。他最大的愿望和享受,就是当自己制造的船驶向大海的时候,能够伏在码头的栏杆上遥遥观望,直到那船消失在茫茫大海中……我们教师就像造船匠,教育学生,看到他们健康成长,每一天都充满阳光,我们会快乐;精心备课,课上得精彩深受学生欢迎,我们会快乐;努力工作,教育教学成果显著,有成就感,我们会快乐。

4.有智慧就有快乐

教育工作是心灵的艺术,要靠智慧,换一种思维处理问题可能事半功倍。我举两个例子:

第一个例子。在即将到达目的地的客机上,旅客们往往在飞机停稳之前就离开座位站立起来,这很容易给飞机的安全着陆带来危险。一位空乘小姐巧妙地避免了上述情况的发生。她通过播音器向旅客们说:“女士们,先生们,在客机着陆之前,我们需要进行一次清洁工作。如有哪位旅客志愿协助我们,请站起来。”于是,在飞机到达机场停稳和安全信号灯熄灭之前,始终没有一个旅客离开座位。

第二个例子。15岁的杰克双胞胎。家远、时间观念差,上课迟到,批评不管用。“真不怪我们!人算不如天算,车爆胎了。光补胎就化了半个小时,就这,我们还是紧赶慢赶才过来的。”四个轮胎都蒙着厚厚的尘土,没有被拆缷的痕迹。很显然,爆胎是个谎言。如果你是杰克兄弟的老师,考完试后,你准备怎么处理他们?请看几个国家教师的处理结果。

中国:严肃批评,责令其写出深刻检查,请家长配合教育,并取消他们本年度评选三好生的资格。

日本:分别带到两间办公室,由两位老师继续询问,坦白从宽,抗拒从严。

新加坡:少废话,先自己给自己两个大嘴巴再说。

美国:问他们,如果今天是橄榄球或者是吃冰激凌比赛,你们的车还会爆胎吗?

俄罗斯:叫到办公室,先讲一个说谎有害的故事,再语重心长地启发,“最近你们说过谎吗?”

埃及:今晚回家后,每人给真主写封信,路上发生什么——讲给真主听,这封信就不要拿来给我看了。

巴西:我已经查明了你们是在说谎,就必须接受相应的惩罚——半年内不许在学校的草场踢足球。

以色列:要求他们加试一场,题目有三道:(1)你们的车爆的是哪个车胎?(2)是在哪家店补的车胎?(3)补胎一共花了多少钱?等他们把卷子交上来后,老师微笑着凝视着他们不说话。

这两个例子不难看出,同样的问题处理方式有多种,有的简单粗暴,有的充满智慧,有的尊重人格。我们可以推想,哪种做法会达到我们的目的,哪种做法会适得其反。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青年教师要志存高远,迈好职业生涯每一步,做一名有智慧充满爱心的教师,在付出中收获职业的尊严和快乐。当桃李满天下时常常听到这样的话:“回到自己的母校,一些在改变,一些没有变。教过我的每位教师都让我铭记,在这里的一切,都很怀念,这里给我的归属感,永远不会被其他任何所替代,我仍爱这里”。

猜你喜欢

博士生工作教育
理想与现实之间:博士生学术职业社会化的张力及其消解
迎春佳作
中国博士生的苦与乐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为何导师成了压垮杨宝德的最后一根稻草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不工作,爽飞了?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
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