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颅脑损伤后并发高钠血症28例的预后分析

2017-09-03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34期
关键词:高钠血症死亡率颅脑

洪 涛

(贵航集团三〇二医院神经外科,贵州 安顺 561000)

颅脑损伤后并发高钠血症28例的预后分析

洪 涛

(贵航集团三〇二医院神经外科,贵州 安顺 561000)

目的 分析颅脑损伤后并发高钠血症的预后情况。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颅脑损伤并发高钠血症患者28例作为观察组,并以同期收治的单纯颅脑损伤患者为对照组,依次比较两组患者的GCS评分与预后生存状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GCS评分中3~5分占比明显高于对照组,6~8分占比显著低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患者的死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存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合并患者的高钠血症的颅脑损伤患者预后效果较差,死亡率明显较高。

预后分析;高钠血症;颅脑损伤

颅脑损伤主要是指暴力作用下所造成的颅内损伤,损伤形式包括脑损伤、颅骨骨折以及软组织损伤等,其中后果最为严重的是脑损伤,其诱发原因通常包含火器操作、工伤以及交通事故等。颅脑损伤是临床医学中较为常见的外科疾病,具有致残率高、死亡率高以及治疗困难等特点,相关并发症状主要为脑疝与脑挫裂伤,严重损害患者脑干部位,临床治疗手段包含脑组织压力解除手术、血肿清除开颅手术[1]。高钠血症主要指的是患者由外部损伤而造成的渗透压过高症状,造成该疾病的原因一方面是钠元素输出量过高,另一方面则是由于脑组织水分流失量过多所引起。脑组织细胞内水分含量降低主要由于细胞外部渗透压过高,使细胞内水分注往细胞外部,需要医疗人员重点注意患者血容量变化情况。本次实验研究选取颅脑损伤并发高钠血症患者28例,对全部研究样本的临床治疗方法与预后情况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颅脑损伤并发高钠血症患者28例为观察组,并以同期接收的30例单纯颅脑损伤患者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经颅脑CT或MRI确诊,其高钠血症诊断标准为血清钠水平达150 mmol/L以上。观察组中女11例,男17例,年龄13~76岁,平均(45.4±2.8)岁;对照组中女1 3例,男1 7例,年龄1 5~7 4岁,平均(46.2±3.1)岁。

1.2 治疗方法

颅脑损伤患者58例中保守治疗3例,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9例,开颅血肿清除术与去骨瓣减压术治疗46例,常规开展纠正水电解质紊乱、降低颅内压、改善机体循环以及抗感染等治疗措施。治疗后确诊发生高钠血症患者再行血液净化治疗,及时补充液体,避免饮食摄入高钠食物,采用白蛋白替代甘露醇来降低颅内压。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4.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观察组患者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中3~5分占比明显高于对照组,6~8分占比显著低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患者的死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存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2。

表1 两组患者的GCS评分比较 [n(%)]

表2 两组患者的存活率与死亡率比较 [n(%)]

3 讨 论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30例单纯颅脑损伤与28例颅脑损伤并发高钠血症患者的预后情况,根据研究结果可以发现,颅脑损伤患者均具有相对较高的死亡率,对于部分疾病症状比较严重的患者还可以会出现脑疝以及脑挫裂伤等并发症状,对患者脑干部位造成损伤,影响到中枢系统,对患者生命健康安全造成了十分严重的威胁。在为患者提供手术治疗之前,需要事先确定手术方式以及手术时机,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止血与减压处理,避免出现患者颅脑在高压状态下出现进一步的恶化,造成更大量的颅内出血事件[2]。经实验研究发现,高钠血症是决定颅脑损伤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主要影响因素,利用GCS评分指标可以将损伤严重程度进行更加直观的表达。对于已经存在颅脑损伤的患者,处于刺激状态下的交感神经会异常的兴奋,促使神经系统分泌大量去甲肾上腺素,进而促进抗利尿激素的分泌,提升了患者肾脏排出[3]。另外,去甲肾上腺素还能够激活糖皮质激素活性,高钠血症由此引发。需要注意的是颅脑操作疾病在治疗方面本身存在着较大的风险,病死率高,一旦出现高钠血症则会改善细胞内外电活动状态,进而改变脱水状态,阻碍神经纤维的正常传导,对细胞生理功能造成严重的影响,这也是合并患有高钠血症的颅脑损伤患者存在较高病死率的根本原因。另外,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可能使用了大量的利尿剂与脱水剂,对患者液体输入量进行了严格的限制,加上气管切开、发热以及体液丧失等因素的影响,患者出现血液浓缩现象,加重高血钠疾病[4]。同时,颅脑损伤患者在疾病严重程度较高的情况下,会出现一定的意识障碍,无法正常饮水也无法提供饮水诉求,护理人员往往在工作中忽视这一点,使患者机体水分调节机制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丘脑下部的渴感中枢在细胞容积发生变化的影响下,则会给大脑皮质下达指标,产生口渴反应,在处于休克状态下的患者则无法感受到口渴反应,影响体液正常补充,这也是产生高钠血症的重要原因之一。

高钠血症直接影响到颅脑损伤疾病的严重程度,该疾病主要出现于患者受伤后3~7日内,患者一旦出现该疾病则很可以出现症状严重趋势,纠正治疗十分困难。高钠血症患者由于脑细胞严重失水,脑组织体积会变化,造成机械性血管牵拉,造成不同程度的脑损伤。为患者提供脑CT检测,发现患者下丘脑部分出现严重的损伤,造成抗利尿激素与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异常,使醛固酮激素大量分泌,提升血浆渗透压,造成神经细胞干枯,进而产生一系列昏迷、肌肉抽搐以及嗜睡等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症状。需要注意的是,高钠血症通常会伴随出现高血氯症状,代谢性酸中毒是引发高血氯疾病的主要因素之一,另外,低谢性酸中毒也会使患者产生心肌收缩力下降、心律失常、钾代谢紊乱以及中枢神经抑制等方面的症状,对患者疾病预后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本研究中28例颅脑损伤并发高钠血症患者的GCS评分明显低于未发生高钠血症患者,提示高钠血症发生后会加重患者的昏迷程度与病情程度,同时颅脑损伤并发高钠血症患者的死亡率显著高于未发生高钠血症患者,进一步表现发生高钠血症对患者的预后生存状况有严重影响。

综上所述,颅脑损伤并发高钠血症患者的预后情况较差,死亡率明显较高。因此,需要主治医师依照该疾病的发病特点对相关的治疗方法进行专门的分析与制定,最大程度上提高血肿清除水平,对可能出现的各种并发症状进行科学、有效的预防。

[1] 陈亚强,熊 丽,何 滔,陈有名.颅脑损伤后并发高钠血症72例的预后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07(03):50-51.

[2] 刘秀中,董金垚.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并发高钠血症的预后分析和治疗[J].中国当代医药,2012,05(18):33-34.

[3] 顾兴生,顾天一,周 丽,等.高钠血症对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影响[J].中国乡村医药,2015,22(2):64.

[4] 林 佳,金 虎,夏 鹰,等.重型颅脑损伤继发高钠血症病因学及临床分析[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15,27(4):297-298.

本文编辑:赵小龙

R651.1+5

B

ISSN.2095-8242.2017.034.6617.02

猜你喜欢

高钠血症死亡率颅脑
走路可以降低死亡率
春季养鸡这样降低死亡率
新冠肺炎的死亡率为何难确定?
急性烂鳃、套肠、败血症…一旦治疗不及时,死亡率或高达90%,叉尾鮰真的值得养吗?
内分泌科病房内高钠血症患者的临床分析
67例颅脑疾病神经介入的诊断及治疗
老年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联合内外减压术治疗的效果观察
ICU内高钠血症的发病成因及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Current pre-hospital traumatic brain injury management in China
小硬膜窗策略在重型颅脑创伤手术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