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立江永方言文化生态博物馆的设想

2017-09-03杨慧君

客家文博 2017年3期
关键词:女书江永方言

杨慧君

建立江永方言文化生态博物馆的设想

杨慧君

方言文化的保护工作越来越受社会各界重视,方言文化生态博物馆或将成为方言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的新方式。湖南江永县拥有丰富独特的方言资源、文化资源,是建立方言文化生态博物馆的最佳“试验田”。本文分析了建设江永方言文化生态博物馆的背景,并就该方言文化生态博物馆的选址、内容、建设模式等方面提出一些具体设想。

方言文化 生态博物馆 江永

一、相关概念

(一)生态博物馆

“生态博物馆”一词,最早于1971年由法国人弗朗索瓦•于贝尔和乔治•亨利•里维埃提出。理念创造者里维埃在1973年给出其定义,并于1976年补充、完善。该定义指出:生态博物馆是一个解释的空间,也是资源保护中心。它属于当地民众的公共机构,应当由当地人民共同参与管理,体现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此后,很多学者相继提出对“生态博物馆”的不同定义。根据北京大学孙华教授(2016)的定义,我们梳理了生态博物馆的若干要点。

从以上资料可以看出,与传统博物馆相比,生态博物馆最大的不同在于:①建设目的是“活态”的保护、发展,而不仅仅是展示。②保护、展现的对象更丰富、全面,既有人文的,也有自然的,既有物质的,也有非物质的,像村落、街区建筑格局、整体风貌、生产生活等传统文化和生态环境都涵盖在内。③当地民众的参与贯穿于博物馆建设的始终,并具有核心地位。

(二)方言文化

本文的“方言文化”采用的是《中国方言文化典藏调查手册》的定义:“用特殊方言形式表达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现象,包括地方名物、民俗活动、口彩禁忌、俗语谚语、民间文艺等。”

(三)方言文化生态博物馆

本文的“方言文化生态博物馆”,指的是在一个特定的方言区域中保存、修复与方言文化相关的方方面面,既包括该地区的方言和文字、用特殊方言形式表达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现象,还包括与此相关的自然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建设方言文化生态博物馆目的是让方言原状、活态地保存在其所属的区域及环境中。

二、建立江永方言文化生态博物馆的背景

表1 生态博物馆(根据孙华《生态博物馆建设指南草案》整理)

(一)方言文化生态博物馆概况

目前,全世界已有300多座生态博物馆,分布在法国、加拿大、日本、巴西、印度、中国等国。我国从1985年开始引入生态博物馆的理念,1997年开始在贵州首次启动六盘水市六枝特区梭戛苗族生态博物馆,目前已建成十余个,如六盘水市六枝特区梭戛苗族生态博物馆、安吉生态博物馆、屯溪老街社区博物馆等。中国的生态博物馆大都建立在少数民族地区或者汉语方言地区,但这些生态博物馆无论级别高低,都存在一个问题,就是“重文化、轻语言”。到目前为止,还未出现以方言文化为主题的生态博物馆,只有一家与方言文化相关的实体博物馆——贺州学院语言博物馆。该博物馆由贺州学院建立,占地1600平方米,展厅仅410平米,分为8个主题,包括生产生活与民俗文化展厅、文书展厅、钱币矿冶展厅、木雕展厅、灯具展厅、石雕展厅、耙文化展厅和家谱展厅等。虽然这是国内首个实体语言博物馆,但从规模、建设理念、展出内容、运营方式等方面来看,它应该被归为传统博物馆,并非活态保护,不属于方言文化生态博物馆。真正要保护方言文化,不能仅仅把文物、文献等陈列在博物馆,不能跟方言的使用者和使用环境割裂开来。联系当前我国汉语方言不断衰亡的现状,建立方言文化生态博物馆既有必要性,也有重要性和紧迫性。

(二)建立江永方言文化生态博物馆的资源优势

首个方言文化生态博物馆的选址应具有代表性、重要性和独特性,湖南省江永县是比较合适的选择。因为这里不仅有优美的自然资源,也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如入选中国非物质性文化遗产名录的女书、保存完好的瑶族文化(如洗泥节)。江永在古村落保存博物馆建设等方面也已经有比较好的基础。如县内有湖南省年代最为久远的千年古村落上甘棠村,并入选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村内至今仍保存着200多幢明清时代的古民居,具有建筑、商业、书院、宗教等文化特色并保存完好。江永县境内还有2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桐口古建筑群、兰溪瑶寨古建筑群。还有女书生态博物馆、湖南省首个村级博物馆——上甘棠博物馆,以及本地居民田万载私人自办的清溪瑶民俗博物馆。当地拥有丰富的方言文化资源,如当地有世界知名的女性文字——女书,也有很多土话,很多具有地方特色的习俗文化在这里保存得也比较完好。但目前当地在方言文化的保护,尤其是对土话的保护做得还很不够。脱离语言载体,文化的呈现肯定不够完整。目前江永女书虽然得到了重视,但它与当地其他文化资源的结合并不紧密,如女书生态博物馆与展区、与园区内村落的关联性不强,女书跟土话、跟当地人的衣、食、住、行、婚、丧、嫁、娶的关系是怎样的?观众参观完也难以找到答案。另外,目前不管是女书文化的保护,还是古村落的保护,都存在形式单一、当地民众参与度不强的问题,比如女书生态博物馆里面有一些书法、工艺作品,但这些作品大都没有配音,解释也不细致,女书工艺品不多,主要就是女书纸扇和女书葫芦。如女书生态博物馆设有女书班,但基本都是浮光掠影的粗略介绍,除了博物馆工作人员,当地居民的参与热情不高。因此,建立江永方言文化生态博物馆既有必要性,也有可行性,同时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建设江永方言文化生态博物馆既是探索方言文化遗产传承保护机制的新举措,对提高文化自觉、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增进民族团结、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还能促进建设美丽乡村、推进地方文化旅游和农村经济发展。

三、建设江永方言文化生态博物馆的具体设想

(一)选址

从利用现有资源的角度看,江永方言文化生态博物馆的选址可以考虑以下两个地点:第一个是浦尾村女书岛。这里是女书发源地,而且已经修建了江永女书生态博物馆。缺点则是该村古建筑群的规模略小,很多建筑的外墙已做过翻新。浦尾村女书岛面积仅0.67平方千米,只有260人。第二个是上甘棠村。上甘棠村作为入选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千年古村落,有宏大的传统建筑群,至今仍有200多幢明清时代的古民居,同时具有建筑、商业、书院、宗教等文化特色并保存完好,这里的居民四五百户,人口将近2000人。从硬件条件看,上甘棠村是方言文化生态博物馆的绝佳选择。不足之处则是,作为当地最有特色的语言文字资源——女书并不发源于此。综合来看,选择上甘棠村更好。虽然女书不发源于此,但女书目前在发源地也失去了交际功能,现在女书自然传承人只有77岁高龄的何艳新一人。其余的女书传人都是后天学的,不是原生态的,他们学了之后也只是为了向大众展示,跟他人日常交流实际不使用女书。因此,无论在浦尾村还是在上甘棠村,都很难做到女书的活态保存。如果日后要在上甘棠村展示跟女书相关的内容,只需把现在的几个女书传人上班的地点变动一下。未来还可以利用VR技术展现浦尾村的场景,再现当年女书的历史,也能让参观的人员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加上这里的居民除七户人家是建国后迁入该村的异姓外,其他都是周氏族人,目前村里居民依然用土话进行日常交流,方言还处于比较有活力的状态。

(二)建设内容

江永方言文化生态博物馆的建设内容可以分成以下四大板块:

1、展示板块

形式类似于现在的女书生态博物馆,就是在一个区域内集中展出江永的方言文化资源,主要面向外地参观人员,让人们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当地的方言文化概况。具体的内容可以包括地方简介、地方方言概述、地方文化简介,然后可以分主题(比如可以设置房屋建筑、日常用具、服饰、饮食、农工百艺、日常活动、婚育丧葬、节日、说唱表演等主题)展示介绍。具体的形式可以采用文本、实物、照片、实景拍摄视频、虚拟动画等。

以房屋建筑主题的内容为例,可以利用图片、视频的方式让人们在类似于博物馆的室内区域快速了解当地的建筑样式和特色,也可以让人们实地参观、欣赏古民居建筑。与一般的博物馆不同的是,除了要增设专门的地方方言简介,还需要在介绍其他文化时加入方言解说,尤其是要重点介绍比较重要的名物、活动、习俗如何用方言称说。

2、参观互动板块

这个板块主要针对的依然是外地参观人员。设计目的主要是通过体验、互动的方式,让受众在了解江永方言文化资源概况后加强印象和理解,并提高他们对方言文化的兴趣。具体可以这样开展:比如设置游戏互动区,内容包括听方言猜谜、看女书猜意思、方言文化知识竞赛、方言歌曲PK赛等等。也可以设计一些手工艺体验、美食体验、民俗体验,把方言的元素考虑进去,比如必须按照现场或视频教学学会当地方言才能够点菜。

3、与当地居民互动的板块

这个板块针对的是当地群众,可以用活动的方式开展。比如举办用土话讲故事、歌舞表演等比赛。在重大的节日,举办一些传统的民俗活动,比如春节可以组织耍龙、舞狮、玩春牛。也可以让本土方言文化的教育进入到当地中小学课堂,授课人可以是当地的传承人,也可以是外地研究相关内容的学者。还应该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建设,在当地民众中选出方言文化传承人。

4、研究、传播板块

应在当地设立专门的机构,最好是当地组织人员来开展基础工作,外地专家组指导并做定期检查。主要的任务是整理各种方言文化资料,搜集各方面(如本地居民、游客、政府、专家、其他社会人士)的反馈意见,及时进行方言文化生态博物馆管理、设计的升级、调整。可以不定期召开会议,吸引外地专家、学者和相关人士(如媒体、企业),为江永方言文化生态博物馆建设、发展献计献策。还需要建立专门的网站,将江永方言文化生态博物馆的最新状态以及江永语言文化的资源分享给社会大众。

(三)建设模式

生态博物馆在我国发展的历史三十余年,历经了三个发展阶段,每个阶段的代表分别是贵州生态博物馆、广西生态博物馆和安吉生态博物馆。邓慧超(2015)总结这三代生态博物馆建设的模式,分别是:“政府主导+专家指导+居民参与”模式、“政府引领+专家指导+村民参与”模式、“居民主导+政府引导+专家指导”的社区发展模式,总体呈现“自上而下”到“自下而上”的转变。当地民众的参与度是评价生态博物馆建设的关键指标,而基于国情,现阶段生态博物馆的建设和发展也离不开专家和政府的指导。江永方言文化生态博物馆建设要吸取其他生态博物馆的经验和教训,可以借鉴“居民主导+政府引导+专家指导”的发展模式。落实到具体层面,政府的引领工作主要体现在调配各种行政资源、人力资源、经济资源、政策资源开展总体规划工作,设定各种制度保证落实建设工作、保障博物馆可持续、稳定的发展,筹措一定的经费;专家在执行指导工作时,应充分利用到他们的语言学、文化学、博物馆学、传媒学等领域的特长,对博物馆的建设工作献计献策。如根据目前国际生态博物馆建设的现状和江永的实际情况去做江永方言文化生态博物馆的专业论证工作,如请语言学专家承担调查、记录、整理、研究江永方言文化材料的工作,也可定期跟踪、研究博物馆的发展情况,召集同行开展学术会议,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博物馆建设;居民的主导地位体现在江永方言文化生态博物馆的策划、建设、维护工作应以当地居民为中心,他们应参与建设的全过程,要让居民在政府、专家的指导下,逐步认识到保护本地区方言文化的必要性、重要性,主动承担起相关工作,并完成“支持者→参与者→决策者”的角色转变。

四、余论

要真正建好江永方言文化生态博物馆,需要考虑的问题还有很多,比如资金具体如何筹措?是否能将方言文化的保护跟当地的经济发展、旅游业发展结合起来?方言文化生态博物馆如何跟其他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组织分工合作?这些都还尚待研究。本文只是抛砖引玉,希望能够引发更多人关注、思考,促成江永方言文化生态博物馆的早日建立。

[1]曹志耘.关于濒危汉语方言问题[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1(1).

[2]曹志耘主编.中国方言文化典藏调查手册[S].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

[3]邓慧超.安吉生态博物馆试析[D].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

[4]乔治亨利里维埃.生态博物馆——一个进化的定义[J].中国博物馆,1986(2).

[5]苏东海.关于生态博物馆的思考[J].中国博物馆,1995(2).

[6]苏东海.建立与巩固:中国生态博物馆发展的思考[J].中国博物馆,2005(3).

[7]孙华.生态博物馆建设指南草案(上)[J].遗产与保护研究,2016(5).

[8]孙华.生态博物馆建设指南草案(下)[J].遗产与保护研究,2016(6).

[9]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http://politics.people.com.cn/n1/2017/0126/c1001-29049653.html

2017-5-30

杨慧君,女,湖南衡山人,任职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主要研究方向为汉语方言学、语言资源、汉语国际教育等。

猜你喜欢

女书江永方言
方严的方言
例外之外
方言
女书
非物质文化遗产
——女书习俗
说说方言
留住方言
鬼面镜
歌册,独特的“女书”
守得云开望月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