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3对家蚕新品种在云南省墨江县夏秋季的饲养评价

2017-09-03李啟亮黄俊荣

中国蚕业 2017年3期
关键词:墨江皓月蚕农

李啟亮 王 进 黄俊荣

(1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蚕桑蜜蜂研究所,云南蒙自 661101; 2墨江县农业局,云南墨江 654800)

3对家蚕新品种在云南省墨江县夏秋季的饲养评价

李啟亮1王 进2黄俊荣1

(1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蚕桑蜜蜂研究所,云南蒙自 661101;2墨江县农业局,云南墨江 654800)

为了解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蚕桑蜜蜂研究所育成的家蚕新品种红青×河皓、云夏3×云夏4和云蚕9号在云南省墨江哈尼族自治县夏、秋季的饲养性状,以菁松×皓月为对照,于2013年秋季、2014年和2015年的夏、秋季进行了农村饲养试验。结果显示:3对试验蚕品种调查的各项经济性状在不同年份不同季节存在一定差异,与对照蚕品种菁松×皓月相比,病死蚕率低1.60~1.80个百分点,死笼率低1.46~1.82个百分点,虫蛹统一生命率高4.5个百分点以上,上茧率、全茧量、茧层量和平均盒种产茧量分别高4个百分点以上、15.19%~24.68%、7.89%~23.68%、5.38~6.38 kg,上车茧率、解舒率分别高0.67~1.37个百分点、6.73~9.34个百分点;但茧层率低0.45~1.48个百分点,干茧出丝率、茧丝长、洁净、茧丝等级除云蚕9号与菁松×皓月相当外,其余2对参试品种均不及菁松×皓月。3对参试蚕品种的健康性和产茧量优势明显,能满足云南省墨江县蚕桑生产对家蚕品种健康好养的需求,可在云南省墨江县中试后逐步推广应用。

家蚕品种;强健性;蚕茧质量;饲养成绩;丝质成绩;比较试验

云南省墨江哈尼族自治县,少数民族人口所占比重较大,是国家特困县之一。据墨江县农业局蚕桑产业发展办公室调查统计,墨江县1993年引进蚕桑产业,1995年桑园面积发展到533.3 hm2左右,到2007年达到栽桑养蚕的高峰,桑园面积发展到1 333.3 hm2左右。墨江县桑树主要栽植在半山区,尽管后来出现弃桑、毁桑或改种其它作物的现象,目前桑园面积保持在933.3 hm2左右的规模,蚕桑产业仍是当地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之一。墨江县饲养的家蚕品种以菁松×皓月为主,该品种综合性状好、产量稳定、茧丝质优良,但在夏秋季不良气候、叶质老化等因素的作用下,与汉中市的饲养表现相似,存在强健性稍弱的现象[1]。特别是近几年来,受饲养规模和区域扩大,以及养蚕环境消毒不严、农村养蚕劳动力严重不足、粗放饲养和新区饲养水平偏低等因素的影响,导致蚕病发生日趋严重,蚕茧产量下降,部分蚕农的盒种产茧量甚至不足10 kg,蚕桑产业效益降低。要提高盒种产茧量和每667 m2桑园产茧量,确保墨江县蚕桑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稳定蚕农栽桑养蚕的积极性[2],需要选择饲养适合当地气候环境条件的家蚕品种。为此,墨江县引进了红青×河皓、云夏3×云夏4和云蚕9号[3]等3对强健性家蚕新品种进行饲养、评价,以期获得适合墨江县饲养的强健好养的优良蚕品种,在生产上推广应用。现将饲养、评价结果总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蚕品种:红青×河皓、云夏3×云夏4、云蚕9号(盒种卵量:29 000±500粒),均由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蚕桑蜜蜂研究所繁育提供。对照蚕品种:菁松×皓月(盒种卵量:29 000±500粒),由云南佳浩茧丝绸(集团)有限公司蚕种场繁育提供。

1.2 试验方法

在2013年的秋蚕期,2014年和2015年的夏、秋蚕期,选择饲养条件和技术水平基本一致的李院才、苏志开、杨四代等3户蚕农,每户均分别饲养3对试验蚕品种和对照蚕品种各1盒。小蚕饲养采用小蚕共育的形式,由李院才户统一饲育,3龄起蚕给桑1次后,根据试验要求,李院才户留下自己计划饲养的小蚕继续饲养,其余的小蚕分发到苏志开、杨四代2户蚕农饲养。到4龄第2天,为调查幼虫生命力指标,对供试蚕品种和对照蚕品种,进行数蚕分小区饲养。每户蚕农每个家蚕品种均设3个饲养试验小区,每个小区400头蚕,剩余家蚕分品种按常规方法继续饲养至上蔟结茧。饲养期间,试验蚕品种和对照蚕品种的技术处理均相同。

1.3 调查项目

在饲养期间观察家蚕发育情况,从4龄起蚕开始,做好蚕期和蔟中发病蚕头数的记录,调查病死蚕率、结茧率、死笼率及虫蛹统一生命率等健康性指标。上蔟6 d后采茧,调查结茧率、双宫茧率、死笼率、盒种产茧量、茧层量、茧层率等茧质指标。采茧后,将3户蚕农的蚕茧按品种混合均匀后随机抽取样茧2 kg烘干,送景东佳浩茧丝绸有限公司缫丝厂试缫,调查茧丝长、解舒丝长、解舒率、光折、出丝率、清洁、洁净、生丝等级等丝质成绩。

2 结果与分析

2.1 健康性评价

从表1可以看出,3对试验蚕品种红青×河皓、云夏3×云夏4、云蚕9号比对照蚕品种菁松×皓月的健康性强、好养,仅有极少数死蚕或不良蚕发生,3对参试家蚕品种间的病死蚕率、结茧率、不良蚕率、死笼率及虫蛹统一生命率等差异不明显。但与菁松×皓月相比,红青×河皓、云夏3×云夏4、云蚕9号的病死蚕率分别低1.60、1.76、1.80个百分点;结茧率分别高3.41、3.51、3.60个百分点;死笼率分别低1.46、1.69、1.82个百分点;虫蛹统一生命率分别高4.59、5.10、5.52个百分点。

表1 2013—2015年不同品种家蚕的幼虫生命力情况 %

表中数据为3户蚕农同时期饲养成绩的平均值;表2同。

2.2 茧质评价

从表2可以看出,3对试验蚕品种红青×河皓、云夏3×云夏4、云蚕9号的茧质情况比对照蚕品种菁松×皓月好。3对试验蚕品种的死笼率均明显低于菁松×皓月,云蚕9号最低,其次是云夏3×云夏4,红青×河皓稍高;红青×河皓、云夏3×云夏4、云蚕9号的全茧量分别比菁松×皓月高24.68%、15.19%、20.25%;茧层量比菁松×皓月高7.89%~23.68%,盒种产茧量分别比菁松×皓月高5.38、6.38、6.08 kg;上茧率均比菁松×皓月高4个百分点以上;双宫茧率与菁松×皓月相似,均在1%以内;但茧层率低于菁松×皓月0.45~1.48个百分点。

表2 2013—2015年不同品种家蚕的茧质情况

蚕品种饲养时期小区茧质/%上茧率下茧率双宫茧率死笼率全茧量/g茧层量/g茧层率/%盒种产茧量/kg红青×河皓2013年秋季98.320.360.230.221.890.4021.1641.062014年夏季97.180.520.121.111.920.4523.4440.982014年秋季98.640.340.450.672.000.5125.5043.122015年夏季96.780.760.231.561.960.4824.4940.852015年秋季98.750.810.400.222.060.4923.7944.48平均97.930.560.290.761.970.4723.6842.10云夏3×云夏42013年秋季99.020.290.170.001.740.4224.1441.612014年夏季97.860.310.461.781.910.4121.4743.872014年秋季98.510.620.110.001.720.3922.6741.292015年夏季97.421.060.630.221.930.4221.7645.172015年秋季98.750.210.230.671.810.4223.2043.58平均98.310.500.320.531.820.4122.6543.10云蚕9号2013年秋季99.010.780.061.111.760.3821.5939.722014年夏季98.530.360.510.001.790.4122.9140.712014年秋季97.810.730.280.672.000.4924.5045.162015年夏季97.310.490.630.001.910.4121.4742.382015年秋季98.850.560.170.222.060.5024.2746.03平均98.480.580.330.401.900.4422.9542.80菁松×皓月(对照)2013年秋季95.880.970.232.441.600.3823.7537.782014年夏季91.673.210.121.781.550.3723.8736.222014年秋季93.233.670.480.671.620.4125.3138.262015年夏季95.001.720.234.221.580.3622.7836.042015年秋季93.733.160.402.001.560.3925.0035.31平均93.902.550.292.221.580.3824.1336.72

2.3 丝质评价

从表3可以看出,参试蚕品种的上车茧率较对照蚕品种菁松×皓月分别提高0.67~1.37个百分点,但干茧出丝率、茧丝长、洁净、茧丝等级除云蚕9号与菁松×皓月相当外,其余2对参试蚕品种均不及菁松×皓月,红青×河皓、云蚕9号的解舒丝长却比菁松×皓月分别长19.40 m(2.47%)和67.64 m(8.63%),而云夏3×云夏4的解舒丝长比菁松×皓月短81.98 m(10.46%);3对新蚕品种的解舒率均高于菁松×皓月,其中云夏3×云夏4的解舒率最高,比菁松×皓月高9.33个百分点,红青×河皓、云蚕9号的解舒率分别比菁松×皓月高7.26、6.73个百分点;云蚕9号的清洁、洁净及茧丝等级与菁松×皓月相当,但红青×河皓与云夏3×云夏4的洁净与茧丝等级稍低于菁松×皓月。根据调查结果对各品种的丝质进行综合评价认为,云蚕9号与菁松×皓月的丝质相当,红青×河皓、云夏3×云夏4的丝质不及菁松×皓月。

表3 2013—2015年不同品种家蚕的丝质成绩

蚕品种饲养时期上车茧率/%干茧茧层率/%粒茧质量/g茧丝长/m解舒丝长/m解舒率/%光折/kg干茧出丝率/%纤度/dtex清洁/分洁净/分万米吊糙/次等级红青×河皓2013年秋季93.0347.820.631008.06859.0785.22239.7238.792.8899.894.52.735A2014年夏季90.9149.370.65977.21781.3879.96248.0537.732.7899.195.32.975A2014年秋季91.7751.890.711098.19890.4181.08229.4740.022.6798.595.62.795A2015年夏季90.8351.050.681003.87739.6573.68243.2037.372.7699.293.52.954A2015年秋季93.3849.830.75965.68746.6677.32230.8139.152.9598.994.82.845A平均91.9849.990.681010.60803.4379.45238.2538.682.8199.194.72.865A云夏3×云夏42013年秋季93.0550.130.56912.37765.1183.86254.8134.782.5899.795.63.035A2014年夏季90.3248.220.63826.71662.0380.08236.4437.622.9898.593.23.114A2014年秋季91.6849.150.58853.44707.2582.87246.7236.312.8498.096.83.046A2015年夏季89.6548.760.60879.49700.1679.61249.3035.372.6199.794.33.075A2015年秋季91.6949.520.59830.99674.6881.19241.2837.022.7899.893.63.024A平均91.2849.160.59860.60702.0581.52245.7136.142.7699.194.73.055A云蚕9号2013年秋季93.0149.610.59998.65778.7577.98241.7638.382.6199.699.31.876A2014年夏季91.8950.790.621079.11871.1780.73238.6638.162.7199.998.71.936A2014年秋季92.1651.670.851152.26915.7079.47230.9840.022.8597.899.51.816A2015年夏季91.4350.020.711056.93802.5375.93245.1137.942.6899.599.71.966A2015年秋季90.5551.900.791106.04890.4780.51235.4939.232.9399.799.91.916A平均91.8150.800.711078.60851.6778.92239.4038.752.7699.399.41.906A菁松×皓月(对照)2013年秋季93.6149.380.761006.17739.1373.46228.7439.872.9199.599.11.726A2014年夏季88.6349.690.681045.53751.2171.85235.3338.622.7699.598.71.816A2014年秋季87.4151.900.811201.05869.4472.39221.8340.122.9899.999.51.756A2015年夏季94.2250.490.681108.84785.8370.87236.1438.742.7898.799.51.796A2015年秋季89.1651.040.611070.41774.5572.36239.4637.692.6599.999.11.766A平均90.6150.500.711086.40784.0372.19232.3039.012.8299.599.21.776A

表中数值为3户蚕农的蚕茧混合均匀后随机抽取2 kg样茧送景东佳浩茧丝绸有限公司缫丝厂缫丝的成绩。

3 小结与讨论

通过本次对比试养试验可以看出,在墨江县夏、秋季高温多湿季节饲养的情况下,红青×河皓、云夏3×云夏4、云蚕9号等3对家蚕品种尽管在不同年份不同季节的性状表现有一定差异,但强健性和盒种产茧量等均不同程度优于对照蚕品种菁松×皓月,病死蚕率、死笼率明显低于菁松×皓月,除云蚕9号外,其余2对参试品种的茧丝质成绩稍逊于菁松×皓月,但综合成绩比菁松×皓月好。参试的3对家蚕品种的突出优势表现在盒种产茧量高、死笼率低、虫蛹统一生命率高、解舒优、解舒丝长长等,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今后可以考虑进行中试后在夏、秋季蚕期,逐步用家蚕品种红青×河皓、云夏3×云夏4、云蚕9号替代菁松×皓月,以稍差的丝质换取较高的产茧量,较大幅度增加栽桑养蚕的收益,促进墨江县蚕桑产业稳定健康发展。而在墨江县的春季、晚秋季,因不存在高温多湿的气候,菁松×皓月稍弱的强健性对蚕茧的产量影响较小,但其蚕茧质量更好,故在春季、晚秋季仍以饲养丝质优良的菁松×皓月为主,在蚕病危害较严重的地方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性地使用云夏3×云夏4、云蚕9号等强健性家蚕品种。

不同的家蚕品种具有一定的地域和季节适应性,这就需要因地制宜地选择相应的家蚕品种,这是提高蚕茧产量和质量的有效措施。本试验的3对家蚕品种现还处于农村小试阶段,要想成为像菁松×皓月一样获得广大蚕农广泛认可并使用的蚕品种,还需进一步扩大中试规模,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示范推广。

不论饲养什么样的家蚕品种,饲养之前都应该由蚕桑专业技术人员组织蚕农,进行品种性状、饲养技术要求、消毒防病措施等方面的技术培训,提高蚕农对家蚕新品种的认知度和栽桑养蚕的实际操作技能及家蚕饲养综合技术,让家蚕品种的性状优势充分表现出来,产生较高的经济效益,从而充分调动广大蚕农发展蚕桑产业的积极性、创造性,带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促进蚕农增收、企业增效。

致谢 本工作得到了云南佳浩茧丝绸(集团)有限公司、墨江双源茧丝绸有限公司、墨江县农业局蚕桑产业发展办公室和蚕农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感谢!

[1] 涂强,李清明,陈小黑.汉中市饲养夏秋蚕的几点关键措施[J].北方蚕业,2007,28(3):59-60.

[2] 王进.墨江县蚕桑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云南农业,2014(6):51-52.

[3] 朱水芬,杨文,张金祥,等.强健性多丝量家蚕品种云蚕9号的选育[J].蚕业科学,2016,42(1):92-99.

2017-05-12;接受日期:2017-07-14

云南省重点新产品开发计划项目(编号 2015BB008);云南省现代农业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编号 2015KJTX006);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编号 CARS-22)。

信息:李啟亮(1961—),男,云南宣威,本科,助理研究员。 Tel:0873-3860120,E-mail:2621874901@qq.com

S881.2

B

1007-0982(2017)03-0019-05

猜你喜欢

墨江皓月蚕农
仰望一轮皓月
躲雨
A Study of the Subtitle Translation in Titanic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Relevance Theory
月牙儿
墨江县总工会:举办职工乒乓球比赛
始兴首批春茧鸣锣开收
蚕农侯大国诗作(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