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逆向物流的后勤装备退役报废处置流程构建

2017-09-03刘博欣马振利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2017年8期
关键词:后勤逆向装备

刘博欣,马振利,徐 江

(后勤工程学院 a.研究生管理大队; b.军事供油工程系, 重庆 401311)

【后勤保障与装备管理】

基于逆向物流的后勤装备退役报废处置流程构建

刘博欣a,马振利b,徐 江a

(后勤工程学院 a.研究生管理大队; b.军事供油工程系, 重庆 401311)

尝试引入逆向物流理论,通过分析逆向物流的3种运行模式,指出后勤装备全寿命管理中不同后勤装备退役报废处置的最佳模式,针对当前退役报废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思路,构建了较完整的后勤装备退役报废处置流程,对后勤装备退役报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后勤装备;退役报废;逆向物流;流程

逆向物流是一种包含产品退回、物料替代、物品再利用、废弃物处理、再处理、维修与再制造等流程的物流活动,军事逆向物流是指军事物资由前方运回后方、由部队用户运往地方供应方或废弃物资处理方的流动过程[1]。目前,随着全社会对循环经济、绿色环保问题的持续关注,军事逆向物流相关研究越来越引起人们重视,但多着眼在宏观方面的探讨,对于具体问题的研究较少。

装备退役报废,是装备调配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装备全系统、全寿命周期的最后阶段[2],既关系装备储备的合理布局、部队战斗力提升、可持续发展等重大军事、经济、环保效益问题,又具有科学性和严肃性,关系着人员安全和装备的保密、开发、研制等多方面的问题。当前,随着我军第3代后勤装备的持续研制开发、第2代后勤装备全面列装部队后使用年限的增加,一批老旧装备逐步面临退役报废,处置工作压力日趋严重。将逆向物流理论引入后勤装备退役报废领域,从新的视角全面、系统、深入地研究和探索后勤装备退役报废处置,是军事逆向物流应用研究的新方向和新领域,可丰富装备保障实践和装备物流体系建设,促进部队装备保障能力和战斗力跃升,在实现军事、经济、环保效益的统一协调发展上实现重要战略价值。

1 后勤装备退役报废处置现状

1.1 现行后勤装备退役报废处置

我军退役报废装备处置起步较早,自1986年国家物资管理部门与军队联合下发《关于军队退役、报废装备转交地方的处理办法》至今[3],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实践,在武器装备退役报废处置相应法规制度建设、处理体系构造、处废机构建设和回收处理技术上已初步取得了一些经验成果。对比而言,我军后勤装备退役报废研究起步较晚,各方面都还处于探索阶段。

目前,我军后勤装备退役报废处置主要有两种方式,即整件利用和毁型利用。整件利用是指不改变装备整体结构,只改变保管方式和使用对象,最大限度继续发挥退役报废装备效能,如转交预备役、储备、训练、外销等。毁型利用是指改变装备主体结构,对装备进行技术处理,防止失密泄密,拆除其有用的零部件充作备件以满足部队需要,无使用价值的零部件分别作回收再制造和销毁处理。如图1所示。

图1 后勤装备退役报废处置途径

1.2 存在问题

1.2.1 思想理念滞后,装备资源闲置浪费严重

目前,我军普遍存在轻视退役报废装备的思想认知,认为退役报废工作无关紧要、效益低,对退役报废装备资源被闲置和浪费的现象习以为常,装备全寿命管理思想理解掌握不全面,没有形成装备全寿命管理的闭合循环回路。加上后勤装备建设中长期存在着“小而全”的思想,技术性能低、型号杂、通用性差,与作战装备不匹配,大多后勤装备列装不列编,一方面是列编的已达到退役报废年限的装备,迟迟得不到及时的调整处理,处于闲置状态,占据了大量的储存空间、管理资源,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另一方面是列装的新装备经费保障不足,相应的保障设施设备建设落后,不得不长期露天存放,加速了新装备的退役报废。

1.2.2 机制运行不畅,粗放管理存在问题隐患

后勤装备专业门类多、独立各成体系,除了少数装备有相关退役报废规章外,许多装备均没有明确的制度措施,法规制度建设上存在漏洞,形成了极大的管理“真空”。原来制定的《办法》《条例》年限已久,已经不适应发展需求。随着我军大力推进国防改革和装备建设,装备退役报废法规体系必须尽快调整完善,否则根本不能适应依法建军治军的要求。后勤装备退役报废处置工作一直没有专门的管理机构负责,只是各级装备管理部门的一项业务工作,缺少集中统管和监督约束,再加上处置工作牵涉单位和部门多,在协调处理中难免存在诸多问题,随意任性处理的问题时有发生,有的单位随意拆卸销毁危险度高的装备,有的单位将专用装备不进行脱密就整件转售给地方可信度未知的企业,还有单位随意填埋处理涉化学、生物装备垃圾,很容易产生各种安全、泄密、环保隐患。

1.2.3 技术方法落后,军方主抓难以形成效益

后勤装备退役报废没有形成统一的处置平台,分专业门类由军队各级单位分别独立全权组织实施,造成退役报废处置设施设备重复建设;拆解分拣工作采用简易工具进行野蛮拆卸、暴力切割,缺乏先进的处理设备和技术,直接导致退役报废后勤装备零部件利用率低,回收利用停留在熔炼成原材料利用的低层次水平,没有产生较大的效益。

2 军事逆向物流的应用意义和运行模式

2.1 军事逆向物流的应用意义

逆向物流是物流科技中的前沿科技,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军事逆向物流是逆向物流在军事领域的应用。我军在军事逆向物流理论研究领域已取得一定成果,但总体处于探索阶段,着重于对框架、体系、内涵、意义、策略、运行模式、管理措施的探讨。当前,我军面临后勤和装备领域深度合并的问题,需要打破界限进行统一管理,这一转变为军事逆向物流应用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退役报废装备中军用废弃物的物流活动,是现代物流理论在军事装备发展中的重要应用,是军事逆向物流的主要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深入探索挖掘,能够有效降低装备全寿命成本、提高装备保障效益、优化品质管理,对装备保障的效果和品质具有重大战略价值。我军后勤装备领域建设发展至今,已有十余个系列几百个种类数千个型号。在后勤装备退役报废处置工作中应用逆向物流理论,可以进行有效指导和统筹,开展专业的收集、分类、拣选、拆解、压缩和销售等。在后勤装备退役报废中应用逆向物流,能帮助树立良好的回收意识,可以避免装备资源的闲置和浪费,提高装备保障的范围和深度;对逆向物流整个流程进行构建,可针对体制机构、运行环境中的不合理环节进行改造,确保退役报废处置工作科学顺利开展;对装备废弃物进行回收再处理,使之进入正向流通环节,能创造出更大的效益。

2.2 运行模式

研究军事逆向物流的运行模式,可以有效地对退役报废后勤装备进行分类,选择适合不同种类装备的逆向物流模式。

2.2.1 军队自主型

指军方建立独立的装备逆向物流模式,自己承担相应的成本和责任。这种模式是过去我军后勤装备采取的主要模式,运行中出现诸多问题,如军队需要建立完善的回收处理体系,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去维持相应的各类装备回收网络,体系上较为分散难以形成经济规模,技术力量开发上存在重复交叠设置。未来后勤装备退役报废中,只有部队整件利用的各种装备适于采用此种模式。

2.2.2 军地融合型

指军队与地方相关装备企业一起合作,建立起共同的逆向物流运行模式,根据地方企业在其中参与的程度还可对其进行分类。后勤装备主要由地方军工企业提供,军工企业设计制造了装备,熟悉装备的拆卸流程,能将拆卸的可用零部件和材料在处理后运用到正向物流配送与组装中,且其掌握先进的再制造技术,应该成为逆向物流的重要参与者。未来后勤装备逆向物流中,应分种类对各种装备生产、装配厂商进行授权,促使生产、装配类似装备的企业进行合作,将其作为逆向物流的主体,共同联合建立逆向物流体系,军队只负责牵头引领、组织计划、统筹协调等工作。

2.2.3 外包型

指军队与地方相关装备厂商,将部分或者全部回收业务交给第三方逆向物流供应商承担。外包型模式能提供专业的物流服务,具备规模性、专业性和针对性,可以给承包者带来种种效益,有效降低成本。此种模式适用于后勤装备的军民通用部分,例如通用车辆和一些种类多、数量少的低价值装备,还可用于军工企业脱密后的装备零部件材料等。

3 后勤装备退役报废处置流程构建

3.1 构建思路

针对我军后勤装备退役报废当前现状,引入逆向物流理论,以解决退役报废存在问题为主要抓手,以装备保障效益最大化为目标,综合考虑对阻碍逆向物流发展的因素进行处理,确保装备逆向物流的顺畅运行,实现装备发展的闭合循环回路。

3.1.1 更新思想理念,强化报废处置意识

后勤装备退役报废逆向物流能否顺畅运行,取决于全体官兵对退役报废工作重要性的思想认知,以及退役报废逆向物流意识的普及程度。各级后勤装备管理保障单位,要把退役报废装备逆向物流纳入装备保障改革的战略规划中,各级领导和机关必须带头牢固树立变废为宝的思想理念,组织实施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活动,教育官兵认识处置废弃装备工作的重要性,使广大官兵认识推进后勤装备退役报废对节约装备资源和保护环境,特别是促进提升后勤装备保障能力、提高后勤装备保障军事效益方面的重要意义。持续建设优良的装备物流文化环境,在日常工作实践中持续提高官兵节约后勤装备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和强化后勤装备保障品质效益的意识,自觉遵守后勤装备退役报废各项管理规定,积极投身到后勤装备退役报废处置各项工作中。

3.1.2 健全制度体系,建设专门机构

加快后勤装备退役报废法规制度建设,必须建立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法规体系,既要分类别完善退役报废单个装备的办法、措施,又要统筹研究退役报废处置中共通的部分,统分结合、交叉互补;必须重视强制性回收利用、循环发展的思想原则,明确定义报废处置工作的专项标准,密切跟踪指导退役报废处置程序,严肃整顿退役报废处置环境秩序,确保每个装备退役报废都能依法处置、每项工作流程都能严格监管。处废工作的良好开展,离不开相应机构设施、人力资源的保障。加快依托后勤装备正向物流体系,建设3级逆向物流专门管理机构,基层级依托旅(团)后勤装备管理部门,建立装备收集管理办公室;中继级依托战区诸军兵种后勤装备管理部门,建立装备回收分拣所;基地级依托战区联勤保障中心,建立装备再生处理中心。制定详细培养计划、充分开展军地联合培养、研究各种优惠政策引进吸收人才、大力鼓励个人自学成才,加快培养一批熟悉逆向物流管理、综合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专业技术人才,编配到各级逆向物流管理机构,专门负责逆向物流具体工作。

3.1.3 打造统一平台,持续进行激励

后勤装备军民通用性强、普适性高,在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上具有天然优势。军队与地方后勤装备相关部门,层级对应,建立统一的装备回收处置平台,由军队牵头负责对装备回收各种资源统筹调度,重点依托后勤装备生产相关军工企业,并对其他符合条件的企业授予退役报废处置资格,签订合同与奖惩办法,明确各类参与者的职责、权利、任务等,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构建更加合理的后勤装备社会化保障体系。军队应与政府一起,制定相关扶持和促进逆向物流发展的优惠政策、措施,持续调动地方各类参与者的积极性,鼓励军工企业在前期装备设计环节就应着重考虑回收,推行零部件的模块化、一体化;研发绿色制造技术,鼓励地方企业加大对回收再生、再制造方法技术的研发,打造逆向物流一体化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信息的互联共享,确保后勤装备退役报废处置良性、有序发展。

3.2 流程构建

以某战区陆军部队为研究对象,其它战区军兵种部队可以参照借鉴。基于逆向物流的后勤装备退役报废处置流程,与后勤装备正向物流系统有机结合、相互补充,共同构成后勤装备全寿命管理的闭合循环回路。主要有收集分类、确定应用模式、拆卸、分类与测试、储存、再利用、销毁等7个环节。其整体结构如图2所示。

图2 基于逆向物流的后勤装备退役报废处置流程

1) 收集分类环节。对退役报废后勤装备分门别类进行集中后运输至上级主管单位,将装备按不同系列、种类、型号等进行详细分类、编号。此环节是退役报废后勤装备处置的基础环节,由陆军旅装备收集管理办公室(基层级)和战区陆军装备回收分拣所(基地级)全权负责,确保最终将装备分类集中至战区装备回收再生中心(基地级)进行规模化、专业化、系统化处置。具体运作中,要注意科学统筹规划,广泛进行思想发动,大力营造安全氛围;健全工作机制,全面规范作业流程,严格定岗定责,加强沟通协调,确保形成良好工作合力;搞好人员培训和保障准备,严格依法依章操作,把好重要关口,确保分类扎实细致;依托正向物流设施、设备、资源,与正向物流供应、调配、发付活动结合在一起,提高效率、节省经费。

2) 确定应用模式环节。经过认真分析评估、决策,确定各类退役报废后勤装备应采取的逆向物流模式,是退役报废处置工作中极为重要的一步。其中,自主型模式由战区陆军装备回收分拣所(中继级)确定,军民融合型、外包型模式均由战区装备再生处理中心(基地级)确定。对确定应用自主型模式的退役报废后勤装备,按照相关审批权限和程序报批后,由战区陆军装备回收分拣所组织进行储存、留用、转交等处置。对确定应用外包型模式的退役报废后勤装备,由战区装备再生处理中心储存集中、挑选分类后,联系相关资质齐全的第三方合作商进行处理。对确定应用军民融合型的退役报废后勤装备,由战区装备再生处理中心根据种类系列、型号等,统筹协调各具备处理资质企业进行相应处置。

3) 拆卸环节。将收集到的各类退役报废后勤装备进行拆卸,由战区装备再生处理中心组织协调地方军工企业相关专业人员进行,以便采用最佳拆卸流程和工艺进行。此环节具体运行,应在军队建设的专门设施场所或指定相关企业提供的场所设施进行,由地方军工等企业提供人员进行处理,军队负责组织指挥、统筹协调和物力、场地、财力等保障。

4) 分类与测试环节。对拆卸的装备各种零部件、材料进行分类,测试选择出可用的部分,分类与测试的细致认真程度决定再生处理的效益。对整装可用的各种装备组成件,经储存集中后运输至相关生产商,等待视情维修处理后,送至后勤装备销售配送商;对可再使用的各种装备零部件、配件,经储存集中后送至装备制造、组装厂商,以便进行翻新、再制造处理;对可用的各种装备原材料,要组织进行细致认真、科学完善的价值评估,评估出的高价值原材料集中运输至后勤装备原材料供应商,以便进行再生利用,而低价值原材料集中运输至联合销毁中心,准备进行销毁处理;对废弃的各种后勤装备材料,要对其进行认真分类,核、化、生或涉密程度较高的特殊废弃材料,集中安全运输至联合销毁中心进行处理,对各种一般的废弃材料应外包给第三方装备逆向物流合作商进行处理,确保提升处理效益。

5) 储存环节。对数量较少达不到规模化处理、目前没有能力处理的部件材料等进行储存,要采用相应的技术手段、方法、流程,储存期间废弃物要注意不能污染环境,可用物要继续保持可用的属性不改变。此环节伴随整个后勤装备退役报废处置流程的各个环节,是非常必要的工作,储存工作开展的科学认真程度,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处置工作的效益。

6) 再利用环节。对分类测试出的装备可用部分,通过维修、翻新、绿色制造、再生处理等技术进行回收再利用。此环节是退役报废后勤装备由“死”到“生”的瓶颈,由装备原材料生产、制造、组装、配送等各类厂商参与,与我国装备科研技术水平的发展情况息息相关,需要国家和军队大力支持和帮扶,未来还需大力发展。

7) 销毁环节。依托联合销毁中心,对在经济和技术上无法再利用的装备原材料进行填埋、焚烧等处理。联合销毁中心应由军方主导推动,依托大型国有后勤装备生产军工企业建立,各类后勤装备相关厂商广泛参与,进行资源整合、技术互补、信息互通等,确保销毁处理安全、经济、绿色、无害,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4 结论

为适应未来高技术战争需求,提高装备保障效益品质,实现后勤装备全寿命管理闭合回路,必须打通退役报废处置这个由“死”到“生”的薄弱环节。本文基于逆向物流的后勤装备退役报废处置流程构建,以当前退役报废处置现状为抓手,研究了逆向物流的应用意义;通过选择确定适应不同后勤装备退役报废逆向物流的运行模式,构建了完整的退役报废处置流程。本文能够用来指导后勤装备退役报废处置工作,对保证处置工作的高质高效,充分适应绿色经济、循环可持续发展要求,进而促进后勤装备保障品质效益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 文正方,冯鹏程.武警部队发展军事逆向物流研究[J].物流技术,2016(11):159-161.

[2] 张航江.部队装备管理概论[M].长沙:国防大学出版社,2010.

[3] 于战果,周维.报废军事装备逆向物流实施策略[J].军事交通学院学报,2013(11):49-51.

[4] 虞鹏程,陈志方.加强后勤装备退役报废管理的思考[J].后勤科技装备,2010(1):30-31.

[5] 任鑫,刘明政,陈小虎,等.“智慧后勤装备保障体系”构建探析[J].四川兵工学报,2015(8):78-81.

[6] 谢霞,谢坤,徐柳.军事逆向物流的发展及研究现状[J].物流科技,2015(7):30-32.

[7] 刘康,蔡梓枫.军需装备退役报废处置问题探析[J].军需,2016(1):50-52.

[8] 黎明,余昌任.关于加强军事逆向物流管理的思考[J].军事经济学院学报,2014(7):77-79.

[9] 赵方庚,施红星,潘双喜.美海军装备保障逆向物流系统运作及启示[J].国防交通工程与技术,2014(5):7-10.

[10]姜玉宏,樊玉强,颜华.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军事逆向物流系统研究[J].军队采购与物流,2012(4):65-67.

(责任编辑 唐定国)

Construct Disposal Process For Retirement and Scrap of Logistics Equipment that Based On Reverse Logistics

LIU Boxina, MA Zhenlib, XU Jianga

(a.Department of Graduate Management; b.Department of Military Oil Supply Engineering,Logistic Engineering University, Chongqing 401311, China)

This paper attempts to practice the reverse logistics theory, and analyzes the three modes of reverse logistics operation, and points out the best disposal mode which should be chosen in different logistics equipment,and puts forward the relevant ideas for the problems in the current retirement and scrap, and builds the relatively complete disposal process for retirement and scrap of logistics equipment,which has important guiding significance in retirement and scrap of logistics equipment.

logistics equipment;retirement and scrap; reverse logistics;process

2017-02-26;

2017-04-10

刘博欣(1990—),男,硕士,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军事装备技术保障研究。

10.11809/scbgxb2017.08.019

format:LIU Boxin, MA Zhenli, XU Jiang.Construct Disposal Process For Retirement and Scrap of Logistics Equipment that Based On Reverse Logistics[J].Journal of Ordnance Equipment Engineering,2017(8):81-85.

E257

A

2096-2304(2017)08-0081-05

本文引用格式:刘博欣,马振利,徐江.基于逆向物流的后勤装备退役报废处置流程构建[J].兵器装备工程学报,2017(8):81-85.

猜你喜欢

后勤逆向装备
这些精锐与装备驰援泸定
港警新装备
逆向而行
煤炭企业后勤创一流对标管理研究
逆向思维天地宽
防晒装备折起来
战区联合作战后勤聚合保障能力生成探究
新形势下完善军队后勤管理体系的思考
关于构建战区联合作战后勤聚合保障体系的思考
演习中的阅兵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