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好政策催生新生活 大山深处华丽蜕变

2017-09-03方绍荣,刘瑜澍,纳梦月

今日民族 2017年7期
关键词:拉祜族临沧市建房

好政策催生新生活 大山深处华丽蜕变

如果把党和国家给予的政策比作“水”,那么正在云南全省如火如荼实施中的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项目就是一个“药引子”, 在“煎药人”——全省各级党员干部的精心炮制下,最终熬成了一剂惠民生、开民智、断穷根的“良药”。这剂助人脱贫奔小康的“良药”, 让“大美临沧”的方方面面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在临沧深山中,就有这样两个蜕变新生的样板,通过深入实施“直过民族”和人口较少民族脱贫攻坚战行动计划,集中而深刻地反映着这场“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山乡巨变。

南美拉祜族群众住上了现代化的新居

“这么好的日子,以前根本不敢想”

临沧市临翔区南美拉祜族乡,是拉祜族聚居区直过民族之一。全乡1306户4721人,其中,拉祜族占72.3%。

尽管名字里有个“美”字,但过去的南美却一点儿也美不起来。以前拉祜族过的是刀耕火种的生活,粮食以玉米、荞麦为主,整体环境封闭,群众不愿与外界有太多交流。南美乡党委书记董波一直记得这里穷困的过去:男女老少一家人,总共只有一套完整的衣服,谁出门谁穿。“1998年,在我刚参加工作时,南美就是贫穷的代名词;今天的南美则是风光秀丽、人文丰富、旅游胜地的代名词。20年不到,这个转变是翻天覆地的。真不敢想有这样一天。”董波说。

的确,今天的南美乡已经成了远近闻名的“好地方”,2014年还被评为全国低碳国土实验区首批“恒春小镇”。鸟瞰村庄,在线条柔美又富有韵律感的梯田线条间,红瓦黄墙的双层新居错落间隔,硬化路面如同玉带连接起了农户和田地。再加上近处郁郁葱葱的草木和远方苍苍莽莽的群山,真是一幅可堪入画的胜景。

南美村竹笆山一组,以前是南美乡贫困程度最深的一个村子,住的全是茅草房、泥土房。来到拉祜族村民李志国家,随着一栋漂亮小楼一起映入眼帘的,是一副对联:“和谐生态门对青山绿水,幸福人家时闻笑语欢声。”李志国介绍,自家2015年建起了新房,现在地里种着烤烟、油菜、豌豆、茶叶和核桃,再加上打工,家里一年能有3万多元的收入。“想不到有这么好的日子,以前路不通,现在水、电、路三通,而且无论学生上学还是医疗保障统统都有了。”质朴憨厚的笑容一直挂在他的脸上。

通过整合项目资金2.3亿元,群众自筹1.2亿元,和李志国家一样既靓丽又富有拉祜族特色的抗震安居房,南美乡现在已全面建成1022户。此外,随着多项政策的实施,乡里的基础设施建设也有了巨大改观。85%的村组道路硬化,100%农田机耕道路覆盖,安装起了太阳能路灯……全面改善了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同样感慨于这“想象不到的好日子”的,还有永德县亚练乡章太村旧寨村民小组的村民,彝族俐侎人字光海。走进他家小院,宽敞、整齐,大门正好可以远眺青山,薄纱般的云雾仿佛环绕在屋外,让人心旷神怡。字光海是村里第一批建起新房的人家。院墙上,有不少他自己写的短句:“让身体健康,让家庭幸福”“新天新地新农村”“党的恩情深似海”等等。“多数是自己编着写的。国家的政策好,我想让别人一来到我们家,就知道我心里的想法。”字光海说,除了3万元的俐侎人安居房建设项目补助资金外,他一边在外地做木工活一边盖新房,“新家是我建得最辛苦也最满意的房子”。据统计,截至目前,永德县已完成俐侎人安居房建设3296户,占总任务数4897户的67.3%。

对南美乡的拉祜族和永德县的彝族俐侎人来说,住上了温暖舒适的新房只是生活转变的其中一步,随着扶持政策的逐项落实和扶持力度的不断加大,他们的生活从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规划、民生制度保障等多方面都有了前所未有的提升。

曾经的南美 (南美乡供图)

南美新貌 (南美乡供图)

以小博大好政策撬动大前景

对比今昔,董波很感慨地说:“这是临沧市委、市政府举全市之力帮助南美乡实现的。以前南美拉祜族群众早上爱睡懒觉,现在根本舍不得睡,因为苦(忙)着有奔头。”

2013年,南美乡实施扶贫开发“整乡推进”工程,以实施连片扶贫开发整乡推进、美丽家园建设、特色旅游小镇建设“三合一”工程为抓手,扎实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2015年整乡脱贫,2016年全乡农户年人均收入达6800余元,原来的落后穷乡变成了民族特色乡镇。

同样,也是政府这只有形之手的大力推动,让俐侎群众跨上了发展的快车道。为了“不让一个群众掉队,不让一个兄弟落伍”,2011年,临沧市制定彝族俐侎人整族帮扶计划,共投入资金1.29亿元,重点实施了“安居房建设、人口素质提升、产业增收、基础设施、民生保障”等五大工程。其中,通过产业增收工程的实施,有效促进了俐侎人地区支柱产业的发展,拓宽了群众增收渠道,大部分群众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俐侎人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11年的2930元增加到了2015年的6420元。

据介绍,临沧市始终把示范区建设作为促进发展的有力抓手,先后编制实施了《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深入实施兴边富民工程改善沿边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三年行动计划》《全面打赢“直过民族”脱贫攻坚战行动计划》《扶持彝族支系俐侎人发展三年专项规划》等,通过整合资源,合力攻坚,示范区建设极大地促进了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2016年,耿马、沧源、双江3个民族自治县共完成生产总值157.2亿元,实现地方财政预算总收入13.5亿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937元,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左边是俐侎人新建的住房,右边是还未拆去的老屋

正在建房的彝族俐侎人群众

“这几年政策好,也能落实到位。我感觉随着这次示范区建设,农户的心又更进一步靠拢党了。”永德县亚练乡章太村党支部书记李志昌介绍,安居房建设项目动员过程中,农户听说建房要10多万元,就吓到了。对他们而言,这是个天文数字,大家你看我我看你,不敢先动。李志昌带头建新房,用行动打消了村民的顾虑。在他的带动下,村民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开始拆旧房建新房。村民的思想从“要我建房”转变为“我要建房”。

临翔区南美乡党委书记董波在讲述村寨的变化

永德县亚练乡章太村支书李志昌在介绍村里的发展规划

思想的转变不仅和基层组织党员干部的工作密不可分,同样也离不开政策制定时的精心设计。据介绍,临沧市在俐侎人扶持计划的安居房建设工程中,坚持“财政引导、部门支持、群众参与”的多元化投入体系,政府在建设中既不当甩手掌柜,也不大包大揽,以有限的扶持资金为“酵母”来激活群众依靠自己的力量改变落后面貌的信心和决心。一个有力的佐证是,临沧市和永德县两级政府共投入8242万元的安居房建设资金,却撬动了村民近5倍共计40445万元的投资。

在产业扶持方面,也是“小资金撬动大活力”。通过“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农户可以贷款搞种养殖产业,等产业搞活了,这笔贷款归还到合作社开始下一次循环利用。“章太村的土猪很受欢迎,我算过,大概1万元的贷款能撬动4500元的农民纯收入。”李志昌说,产业扶持政策对老百姓的影响是最大最长远的,“以前‘等、靠、要’思想严重,现在已经慢慢转变。再加上致富带头人的带动作用,大家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了。”

激发内生动力 创新发展路径

临翔区民宗局局长朱继春说,如果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是一剂“药引子”,那么少数民族群众对幸福、富裕生活的渴望,与富有创造性和探索精神的实践,就是“药引子”所激发出的 “改变”的澎湃动力。

提起2012年刚开始推进安居房建设工程时,发生在乌木龙村小寨组的“拆房”故事,永德县民宗局副局长王红梅的语气里还是充满了感动。当时,乌木龙村小寨组有85户农户,根据安居房建设计划当年只有45户建房指标,但在申请报名建房时限划断的最后一天,全组有79户农户在一夜之间拆除了自家的老屋,用行动表达了他们要建房的信心和决心。后经多方协调,上级重新调整任务计划,给79户农户落实了建房扶持政策。“俐侎人身上那种求发展的迫切感非常震撼人心。”王红梅感慨。据介绍,面对建房资金严重不足、建筑材料成本较大、施工技术人才缺乏等困难问题,俐侎群众展现出了不俗的聪明才智和不屈不挠的精神:用“补一点、借一点、赊一点”的办法筹措启动资金;用“你帮我、我帮你、互相帮”的办法解决劳力不足;用“师傅教、自己学、请人做”的办法解决不懂技术的问题。还有的群众采取了第一年建一层、第二年建二层、第三年做装修的办法。建房过程中,俐侎村寨到处呈现出“干群齐心搞建设、全家老小齐上阵”的感人场景,也创造了许多可供借鉴的经验和做法,把建设美丽家园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发挥得淋漓尽致。

南美乡的拉祜族青年身上所呈现的创新能力则更有时尚感。

“微南美”是南美乡的微信公众号,运营者王泽思是南美乡党政办公室副主任。“一开始只是展示记录南美的美,做了两年多,现在不断有省外朋友在平台上留言,问我怎样到南美来。”他甚至接待过一对四川的老年夫妇,对方在微信上询问了“美得不真实”的南美是否真的存在,以及在哪儿的问题后,就一路自驾摸到了南美村。

“南美真是变化太大了,思想意识上变化也不小。”王泽思说,比如,微信公众号上就展示了不少南美拉祜族年轻人自己制作的微电影、MV,以及一支本土乐队原创的拉祜语歌曲。原先内向、怕见生人的南美群众,如今显露出了积极、开放的崭新一面。

挪穷窝、搞产业、富脑子,仅仅几年时间,无论是南美乡的“直过民族”拉祜族,还是永德县的彝族俐侎人,都在生产生活和精神面貌上发生了破茧成蝶般的变化。这种焕然一新的“蝶变”,展现的正是临沧市各级党委政府在“直过民族”和人口较少民族地区脱贫攻坚方面的空前力度以及巨大成效。

住进新房的字光海喜笑颜开

猜你喜欢

拉祜族临沧市建房
蜂房的建造
从“嘎么阔”到“歌”——拉祜族音乐概念系统的变迁
临沧市:组建“普通高中四校教育联盟”
农村乱占耕地“八不准”系列漫画
两部门联合印发通知: 疏堵结合遏制农村新增违法占用耕地建房行为
“八不准”杜绝农村乱占耕地建房
歌舞文化对拉祜族地区旅游业发展影响研究
少数民族音乐
绿色生态主导、带动工业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
临沧市米荞产业发展现状与前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