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低段数学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现状、问题及改进措施

2017-09-02魏欢

卷宗 2017年23期
关键词:低段小组合作学习数学教学

魏欢

摘 要:新课程标准对于第一学段的目标要求中提到:“学生在与他人讨论问题过程中,能够初步辨别结论的共同点和不同点。体验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交流合作学习是学生在课堂中的一种学习方法,更是必不可少的学习能力。大部分学生是独生子女,无论是生活中还是学习中,他们很少懂得分享。为了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在一年的工作,结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等因素,对本班的学生进行培养。在这过程中发现了课堂教学中存在重形式轻实质、重内容轻落实、重进度轻指导等问题,并根据不断实践在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两方面进行改进,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关键词:数学教学;小组合作学习;低段

小组合作学习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教学理论。在我国已有诸多教育学者和学校对其进行研究和实践。新课程标准对于第一学段的目标要求中提到:“学生能够独立思考问题,表达自己的想法;在与他人讨论问题过程中,能够初步辨别结论的共同点和不同点。体验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在课堂中,要尊重每个学生的各方面发展,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营造一个激发学生思考,敢于创新的课堂氛围。

那么,对于低年级的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又能够带来哪些影响和问题呢?本文针对实际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所面临的的现状、问题和改进措施等方面进行阐述。

1 小学数学低段数学教学中小组学习的现状

(一)不擅于表达,出现滥竽充数的现象

由于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较弱,对于一些数学问题,虽然心里能够知道问题的解决办法,但是在小组讨论中,却不能够很好的表达。另外,在合作中还发现,一部分学生思考的慢和不喜欢思考,就对小组其他成员的意见随声附和,表示赞同。例如:在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例题中,分别给出二年级三个班的人数和一辆大巴的座位数,问哪两个班可以选择乘坐这辆车。在该问题进行讨论时,很多小组就会出现,一个成员选择了两个班,其他的成员会也随声跟着说这个答案。

(二)喜欢摆弄学具,课堂秩序难以把控

在数学课堂的学习中,学具能够帮助学生更加直观的理解相关知识,更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由于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他们喜欢摆一摆和做一做。然而,在小组合作利用学具进行学习时,学生不能够按照老师所提出的要求进行摆一摆和做一做。例如:在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直角这一课中,让学生用纸折一个直角,并在小组中交流自己是如何制作的。在学生的交流中会发现,大部分小组不会对自己是如何制作直角的过程进行交流,而是各自折自己的纸,折完的同学就会讨论其它的,没有折完的同学也还是不会。在交流讨论结束后,在老师进行下一步授课时,学生还会偷偷的用纸继续折,相互之间还会说话,很难投入教师的下一个环节中。

(三)喜欢争论,不善于分享与帮助

由于大部分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来自父母及长辈们的宠爱,他们有时更喜欢说“我怎么样”。在数学的课堂中,也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对于老师提出所要探讨的问题时,学生喜欢说自己的想法,在别人与自己的想法不同时,他们总会试图通过声音大和不停的重复来说服别人。另外,在合作学习时,也不会帮助别人,更喜欢自己做自己的。例如:在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中的量一量一课中,需要测量教室的长和宽,在测量时,需要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配合,然而,在测量时,学生更喜欢自己去测量,有的学生在相互测量时还会出现互相埋怨的现象,导致最终数据相差很大。

2 小學数学低段数学教学中小组学习存在的问题

(一)重形式轻实质

在课堂教学中,每节课都会有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环节。习惯与能力需要从小教师一点一滴的培养。然而,我们往往忽略了小组合作学习所能给学生带来多少帮助,,而是以为只要有这个教学环节就是达到教学目标了,这样的做法不但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反而会浪费课堂时间,造成课堂秩序的混乱。

(二)重内容轻落实

为了能够使得小组合作学习能够高效、合理的带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教师会选择一些有价值、有效果的问题,学生能够很快的投入积极讨论,但是最终的结果却很差强人意。经过几次观察发现,学生在讨论中,出现了讨论其他事情,相互聊天,有的小组成员不参与,像旁听者一样,讨论时间不够等问题,最终导致了讨论没有得到如期的效果。

低年级的学生年龄较小,与高年级的学生相比,他们的表达能力和操作能力都较薄弱。在布置任务时,更需要教师给予充分的时间,并能够清晰的表达小组成员各自的任务是什么。

(三)重进度轻指导

在一节课安排中,低年级学生的自控能力较弱,小组合作交流讨论往往占用的时间较多。有时为了能够让学生在一节课中完成提前所安排好的教学目标时,就缩短了小组合作交流的时间,在学生交流中减少了对他们的指导和示范。在没有指导下的学习是漫无目的的学习,这样的做法导致了学生有很多的合作学习经历,却缺乏合作学习的经验。

3 小学数学低段数学教学中小组学习的改进措施

(一)教学设计的改进

1.选择单一学具或简单容易操作的数学问题

课标对于低年级合作学习的目标中强调,在与他人讨论问题过程中,能够初步辨别结论的共同点和不同点。体验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在低段的学习中,主要培养学生的简单表达和合作的意识。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在选择问题时,应该尽量选择一些易于操作的问题,避免一些探讨原因的问题。在探讨“为什么”、“怎么办”的问题时,学生很难进行交流。例如:在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的《观察物体》一课,要求学生观察不同位置看到物体的不同,对于这节课,学生一人不能够看到物体的所有面,而以小组的形式就可以解决同时看不同面的问题,操作简单,利于学生之间的交流。同时,只有一个学具,学生完成讨论后,不会再偷偷的摆弄学具,能够立刻投入到下一个学习环节中。endprint

相反,在讨论一些“为什么”、“怎么办”的问题时,学生会无从下手,导致聊天的现象。例如:在学习退位减法时,当学生发现个位不够减时,这时候让学生相互讨论,结果会发现会的依然会,不会的还是不明白怎么回事。像这种问题更适合班级的集体讨论。

当然,随着年龄的增长,在具有合作意识的基础上,也要逐渐培养学生对“为什么”、“怎么办”的这些问题的解决。

2.任务和目标要更具体

选择一些简单易操作的问题鼓励学生尝试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任务。经过尝试发现,像一些简单的你问我答,摆一摆等小组合作,学生能够很快完成。但是对于一些需要一个人测量,另一个人需要记录等问题时,一个小小的记录单就会难倒学生,他们不知道该怎么记录。后来,在遇到类似的问题时,我都会提前为学生准备好,让他们更能完成逐个小目标,最后得出大结论。随着学生经验的不断增长,慢慢的放手再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尝试。

(二)教学过程的实施

1.选择2-3小组成员为宜

最初,划分合作小组时,选择依据是按坐就近前后桌4人一组。然而,后来发现这样的做法会造成,当遇到讨论性问题交流时,前几个成员说完答案后,后几个不说了,开始聊天;遇到操作性问题交流时,总有学生没事做。也就是上述中所出现的问题。

为了避免这种事情发生,经过几次尝试后发现,当选择同桌或3人一个小组时,学生能够基本发表自己的想法,另外,由于低年级的年龄小、所交流的问题较浅等原因,2-3人更利于其中的小组长分配任务。

2.将要求变为示范

低年级学生的自主能力较弱,但是模仿能力较强。在操作性问题交流时,会提前给学生做一个示范,以便他们更好的合作交流。例如:在测量教室的长和宽时,学生会遇到一个米尺不能够测量的问题。在讨论前,我会找一个同学一起合作测量黑板的长度,台下的学生能够很清楚的看到我们如何合作完成的。这样在他们实际操作中更能够准确、快速的完成任务,更重要的是能够从中感受到合作给自己带来的帮助和幸福感。

3.积极奖励,不以结果为评价依据

對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老师奖励的每一朵小红花都能够让他们万分激动。然而,究竟该如何奖励呢?在一次认识时间的课上,对于钟表上出现9:55这一时间的讨论时,有的小组认为是9:55,有的小组认为是10:55等等。在讨论结束后,对回答正确的小组给予了奖励。下课时,却无意中听到一个学生说“书上就这么写的”。

听到这句话后,对于课上的奖励,我后悔了。在奖励时,我们不应该过多的关注结果,更应该关注学生的表达、学生的想法和学生的操作过程,只有这样,才能更能激励学生投入到讨论和实践中去,并不是激励偷懒的行为。

4 在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

经过一年的不断努力实践,学生在小组合作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在一年级的学习中,学生就连简单的量一量,都要耗时十几分钟,最后几个人的测量数据还相差很大。但是在二年级的学习中,像数据收集并整理这样的小组操作,学生都能够保证有秩序的很快完成。

这样的学习不仅仅对学生的数学学习产生了很多影响,在生活中,他们更懂得互相协作、互相帮助这样的道理。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许丽花.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J].新教师.2016(11).

[3]吴旭敏.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教学策略[J].启迪与智慧(教育).2017(04)endprint

猜你喜欢

低段小组合作学习数学教学
巧用绘本——小学低段写话教学的新路径
迈好从低段到中段的“坎”
预学——在中低段语文课堂绽放别样美丽
刍议初中地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