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破解人才发展的障碍

2017-09-01王宁华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7年7期
关键词:障碍人才发展

王宁华

【摘 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才越来越成为决定性的因素。拥有优秀人才,拥有强大的人才队伍,成为一个国家实现强国梦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人才;发展;障碍

人才是指具有一定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是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看待一个人是不是人才,不管他(她)是知识型劳动者,还是技能型劳动者,只要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就能成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的人才。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离不开各类人才的有力支撑。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要牢固树立人人皆可成才的观念。这个观念,彰显了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丰富了科学人才观的内涵。

首先要更新陈旧的人才观。一直来,社会上评价人才最普遍的标准便是学历和职称,认为高学历高职称是人才,而那些活跃在农村厂矿基层的“田秀才”、“土专家”算不得人才;认为各行各业的精英是人才,而普通专业人员算不得人才;认为只有从事脑力劳动的是人才,而那些从事具体生产的技能劳动者算不得人才。有的以层次划线,认为各行各业的精英是人才,而普通专业人员算不得人才;有的以岗位性质划线,认为只有从事脑力劳动的是人才,而那些从事具体生产的技能劳动者算不得人才。这些认识上的模糊性、片面性,不利于人才成长和发展,也有碍于人才大量涌现和脱颖而出。“资源放错地方就是垃圾,而垃圾放对地方就是资源”这话说得好,要在社会形成“人人皆可成才”的共识和良好氛围,对在工作上有成就、群众基础好、成绩杰出的优秀人才及时提拔重用,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和示范带头作用,让每一个人都充满成才的渴望,坚定成才的信心;要让全社会都来关心每一个劳动者的成长和发展,让各行各业的广大劳动者各得其所、各展其长,真正保证将每一个人才都用在最合适的位置。

只有高中文化的“新型知识型工人”巨晓林立足岗位边学边干,革新工艺43项,独立编写出我国铁路电气化史上第一本施工教材。“学习型农民工”王钦峰经过16载寒暑历练完成40多项工艺革新,成为全国劳动模范。这些普通人成才的经历,不仅生动诠释了“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道理,而且向人们展示了我国人才发展的美好愿景:在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国度里,如果让人人皆可成才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和行动,那么,在丰富人力资源基础上开发的充足人才资源,就可以使我国过去几十年发展赖以依靠的“人口红利”,升级成为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的“人才红利”,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最可持续、最可依赖的力量。各级領导干部必须进一步强化“人才是第一资源,是国家发展的战略资源”的人才意识,纠正和克服“重GDP,轻人才”的认识误区、“公开表决心,私下没信心”的无为心态、人才建设“口头上重要,忙起来不要”的短视行为,以更宽的视野、更高的境界、更大的气魄,以抓GDP的力度,抓好人才建设的标准、发展、实践,为伟大事业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

其次注重加强人才的锻炼实践。以用才的气魄提升层次,打造对祖国、对人民、对民族的有用之才。实践是最好的人才培养,让人才置身于正在进行的伟大实践中,让他们在事业洪流的波峰浪谷中“加钢淬火”。首先是压“担子”,在具体实践中锻炼人才。要破除论资排辈思想,在实践中帮助人才把准方向、授需解惑,允许他们出现小失误或小失败,并帮助总结经验、认知不足、吸取教训、提高能力。其次是给“位子”,在不同岗位上摔打人才。胡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号召广大年轻干部要“自觉到艰苦地区、复杂环境、关键岗位砥砺品质、锤炼作风、增长才干”。要分步骤实现由单一岗位交流向多种岗位任职的转变,扩大跨岗位代职、跨行业任职、跨地域交流培养人才的规模。最后是要“点子”,在谋划决策中升华人才。对重大问题的谋划决策,要敢于吸纳人才参与,向人才“问计”、“要点子”;切实提升人才的思想高度、全局观念和思维层次,不断提高其驾驭全局、科学谋划的能力。

最后始终着眼人才的全面发展。以育才的方法引领成长,实现从“传统”到“创新”的素质飞跃。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不仅是态度问题,更是重要方针,最终体现在“让能干事者有机会、干成事者有舞台,不让老实人吃亏,不让投机钻营者得利,让所有优秀干部都能为党和人民贡献力量”,助推人才的全面发展。从人才培养的实践看,应着力在“三变”上下功夫。一要变“素质单一”为“一专多能”。知识基础浅薄、知识面过窄、技能单一,必然难以适应形势任务要求。既要把眼光放在现职岗位对人才素质的需要上,更要把视野放在事业任务的需要和人才的长远发展上,统筹规划,全面培养。二要变“吃苦能干”为“善谋智能”。要拥有创新的不竭动力、获取创新的素质能力,让人才养成敏锐的信息素质,形成较强的谋划能力。三要变“经验型”为“创新型”。不囿于传统束缚,发掘人才内在潜力和创新意识,鼓励人才用新视角审视制约发展的“老大难”问题,用新思维破解热点难点。要“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当“人人皆可成才”,我们泱泱大国,便可拥有一支浩浩荡荡的人才大军和一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最可持续、最可依赖的强大力量。endprint

猜你喜欢

障碍人才发展
南岸:聚人才之智 建创新之城
Unable to read as a teen, now a PhD student儿时读写难,现今已博士
多元需求 多元教育 多元人才
跟踪导练(四)2
心灵休憩
区域发展篇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
毛遂自荐
教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