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能源汽车充电智能应用的实践探讨

2017-08-31孔嫚卿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7年20期
关键词:新能源

孔嫚卿

摘 要 能源互联网是综合运用先进的电力电子技术,信息技术和智能管理技术,将大量由分布式能量采集装置,分布式能量储存装置和各种类型负载构成的新型电力网络、石油网络、天然气网络等能源节点互联起来, 以实现能量双向流动的能量对等交换与共享网络。新能源汽车充电的智能应用成为国家关注,百姓关注的重要课题。本文将对新能源汽车充电的智能应用的实践作一些探讨和分析。

关键词 新能源 汽车充电 智能应用

中图分类号:TP272 文献标识码:A

新能源汽车作为国家战略,走进了千家万户。 2016年底,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全国新能源车从保有量來看,达109万辆,其中,纯电动汽车保有量为74.1万辆,占新能源汽车总量的67.98%。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新能源汽车的保有国。

1不断提高新能源汽车在充电过程中的安全性,是充电基础建设研究的永恒目标

主动柔性智能充电系统是一个有益尝试。主动柔性智能充电系统是一套基于充电安全和电池寿命管理的智能充电系统,可通过多区段调节,多维度补偿,历史充电趋势追溯,以优化的柔性电流输出对电池进行安全充电,将充电安全性提高100倍以上,延长电池使用寿命30%左右(如图1)。解决了现有电动汽车充电技术中不能根据系统状态和实时需求,有效提高了充电系统的整体利用率,提高了充电方式的灵活度,降低了运营商建站成本,提升了客户体验。是对汽车充电技术的一次颠覆性创新。

在电动汽车充电时,CMS将向云平台大数据中心请求相关的参数配置,在充电过程中,以每30秒到每10分钟不等的速率,根据电池当前SOC、最大电压、最大电流等BMS数据,以及温度、湿度等外部环境数据,结合云平台下发的充电信息,以及拟合的充电曲线,得到一个最大安全充电电压电流,以及当前条件下最优的充电电压电流,保证电池充电安全,延长电池寿命。 主动柔性智能充电系统较传统充电方式灵活度和充电系统总体利用率显著提高。

主动柔性智能充电技术优势之一:主动防护。主动柔性智能充电系统内的主动防护功能,包含了对电网的主动防护,充电系统自身的防护(检测充电过程中充电机自身的问题)以及充电过程中与BMS协同的主动防护。

主动柔性智能充电技术优势之二:柔性充电。充电系统在国家测试机构进行阶段性的测试。试验数据显示的结果非常明显,相比较传统充电机, CMS充电系统在多次充电后,不会对电池容量造成大影响,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延缓动力电池容量的衰减。官方测试数据证明, CMS充电系统比传统的充电方式能够延长电池使用寿命30%左右。

CMS主动柔性智能充电系统,实现了一种共享总线的充电系统智能配组控制方案。该方案实现了快速有效的充电智能配置,解决了现有电动汽车充电技术中不能根据系统状态和实时需求,自主分配功率模块的问题,从而有效提高了充电系统的整体利用率,提高了充电方式的灵活度,降低了运营商建站成本,提升了客户体验,是对汽车充电技术的一次颠覆性的创新。

2用云平台来管理高频充电,确保充电过程智能化,是能源互联网在充电领域的有效实践

云平台是基于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打造的充电网、车联网、互联网“三网融合”的生态云平台。通过建设充电云、运营云、修车租车云、设备云、能量云、调度云、支付云、电商云、政府监管云、互联互通云等十大平台,实现设备控制和信息传递、业务运营和管理监控,构建生态体系中互联互通的大数据平台(如图2)。

云平台具备超强的高并发、海量数据处理及大数据分析挖掘能力,可以支撑每天多达50TB的充电数据。云平台基于HSF的基础框架,保证水平扩展,支撑更多的充电数据。

以修车租车为例,特来电云平台基于对车辆数据、道路数据、环境感知数据等海量信息的处理、分析、挖掘,汽车服务商或车企可获得车主的车况、驾驶行为、里程等用车数据,从而提供精细化管理和服务。

要做好全国充电网络的互联互通,云平台必须具有开放、共享及安全性。云平台具有基于标准的开放接口,将平台服务及数据对接到政府、合作伙伴及第三方互联网公众服务平台,实现全产业链的互联互通,打通车辆、电池、充电数据,整合公交系统、分时租赁系统,共享专家系统,实现电池全生命周期模型分析、共享大数据分析结果。为社会提供高效、稳定、安全的云应用服务。坚持“生态云平台开放、技术体系开放、产品体系共享”是必然选择。

针对不同的客户群体,云平台提供了不同的服务价值。面向政府,实现对新能源汽车运行及充电基础设施的远程实时监控,满足政府安全监管需求;面向用户,提供手机APP、网站和微信公众服务号访问入口,让新能源车主通过平台可以随时随地得到方便快捷、全方位的服务,如充电预约与结算、车辆行驶状况、健康状况、能耗情况等;面向充电服务提供商,提供服务运营和结算平台,并建立起和用户沟通的渠道;面向行业、企事业单位,提供按行业、按单位的细化访问权限,根据行业特点针对充电、车辆监控等车充业务进行定制服务;面向公众,宣传推广新能源汽车相关政策、动态等,进一步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应用及普及。

猜你喜欢

新能源
新能源大数据分析平台的实践
新能源汽车成为主流还需要多久?
新能源汽车的“相对论”
新能源车产销量暴增
新能源车免征车船税
当网红配上新能源 广汽传祺GS4 PHEV
买不买新能源汽车
“新能源门”的背后
顺应新能源发展趋势
绿色新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