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喀什地区小学汉语双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7-08-31吴红艳

报刊荟萃·上半月 2017年8期
关键词:喀什地区主要问题双语教学

摘 要:维吾尔族占新疆人口的48%,少数民族青少年应该掌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汉语,只有这样,才能使祖国更加繁荣昌盛。在南疆地区农村推进以汉语为主、维吾尔语为辅的双语教学,是提高少数民族教育质量,培养“民汉兼通”少数民族人才的重要举措。因此,对小学汉语双语教学进行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喀什地区;双语教学;主要问题

南疆地区的汉语教学是新疆中小学教育的重中之重,本人通过这次的实习支教来到了喀什地区岳普湖县铁热木镇。在这个里只是一个教学点,有三个班共69人。在此进行了为期一个学期的支教,主要带汉语课程,在这期间我通过自己切身体验、仔细观察发现了此教学点在双语教学上存在的问题。

一、博斯坦村教学点小学汉语双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为期三个多月以来实地观察和访问,我每天上课给孩子们讲授知识,下课后同他们一起玩耍。在汉语教学和与老师的交谈的过程中我发现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师层面

1.缺少符合双语授课要求的汉语老师

本教学点都是维吾尔族小学生,汉语水平是零基础,在交流起来只会说:“老师你好”、“老师再见”之类的问候语。由于他们周围是维吾尔族聚集的地区,缺少说汉语和学习汉语的机会,加上学习汉语都是由当地的维吾尔语老师讲授,造成了他们对汉语的不理解,甚至是不标准的汉语。因为这里的老师存在的问题就是:汉语发音不标准、专业术语的理解不够、专业不对口。国家通用语言综合能力不强,国家通用语言表达能力远远达不到双语授课的要求,是在南疆地区农村小学实施实施双语教学的最大障碍。

2.双语教师流失现象非常严重

在喀什地区地处偏远、自然条件差、工资待遇不高、住房条件差等。该区本来就是双语人才稀缺,再加上外在的恶劣环境,更难吸引外来人才,不能给教师队伍注入新鲜血液。在本教学点工作的老师一部分是通过特岗考试被录取的年轻教师;一部分是专科毕业后定向分配的老师。多数特岗老师都不安心在基层工作,一旦有机会就会参加各种考试,离开这里;有的甚至辞职离开,而被定向分配来的老师大多抱有“混日子”的心态。因此,许多农村中小学师资队伍面临“双语教师下不去,留不住”的问题。

3.教师终生学习的理念薄弱

通过在这三个多月的观察博斯坦村的个别老师对教学有怠慢的情绪,不求上进,上完课就不在学习,而是开展他们的第二产业:微商、刺绣等。个别老师没有分清主与次,心思不在教学上,这就造成了孩子们学习的知识一直是陈旧的,没有丝毫心意,并且存在对知识点掌握不扎实,对学习没有主动性等现象。

(二)学生层面

1.学生的学习态度不端正

该教学点的学生学习态度不积极。在汉语学习的过程中没有记笔记的习惯,也不喜欢主动用汉语回答问题。他们放学回家主要是玩,在他们的思想意识中没有先学习后游戏的概念。一年级小学生在学习汉语的方法上也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新课不预习、学过的课程不复习、考试之前不复习、错题不总结等一些不良的学习习惯。

2.学生学习缺乏积极性

维吾尔族学生学习汉语之所以缺乏积极性,有两个主要原因,一是基础没有打好,幼儿园时就学得马马虎虎,上了小学以后,随着汉语学习的难度增加,学起来也就越加困难,没有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旦学生没有了学习的兴趣,就更不想去学习汉语了。二是缺乏汉语学习的环境。在大多数乡村学校,平时学生上课和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全是维吾尔族语,只有在汉语课上才学习汉语、说汉语,学校双语教师在授课时同时采用汉语和维吾尔族语,但大部分情况下仍是使用维吾尔族语,由于汉语水平不高,导致以汉语为基础的相关课程的教学难以顺利进行,学生的考试及格率和升学率也就无法提升。因此,学生的整体学习积极性不高,对相关课程的重视不够。

(三)教材层面

1.双语教材方面

当我在博斯坦村接手一年级教授汉语课程时,我拿上维吾尔族小朋友的汉语书时发现:小学使用的汉语教材都是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编写的教材,不仅不具有地方和民族特色,上课时学生理解困难,而且学生的国家通用语言水平根本无法看懂课本,没有家长可以课下辅导,绝大部分学生无法预习、复习,独立完成作业。当时我就觉得不合适,但是迫于无奈只有硬着头皮教学。在上课的过程中发现教材是双语教育所面临的较大的困难,编写一本适合南疆少数民族自己的教材势在必行。

2.双语辅导资源材料方面

该学校汉语教师在教学中所采用的还是最原始的教学方式:一本教材,两支粉笔,没有其它辅助教学设备和辅助教学手段。教师除了教本,没有其他可以借助的教学内容。学生学习除了教材外,很少有课外补充学习材料。同时教学点的硬件设施也非常差,学校连最起码的电铃也没有。基本硬件设备电脑、复印机、打印机等也没有,这不仅影响博斯坦村教学点进行正常的教学过程,而且不利于开展双语教育的工作。

二、对策及建议

为了有效解决在南疆农村地区学双语师资力量不足、农村留不住人才、双语教师思想薄弱等方面的问题,本人认为采用如下几个方面入手:

(1)政府在资金上大力支持、努力培养高素质师资队伍。

(2)当地教育局要给老师提供更多的外出学习、培训的机会。

(3)要充分发挥相关教育部门“双语”教学专家、教研员、骨干教师开发教辅资源。

三、结语

双语教育是一项长期的、艰苦的工作。我们首先要从双语教学入手,同时还需要不断深入推进全疆的双语教学工作。尤其是南疆,小学汉语是双语教学的关键。因此,我们在今后应该更加深入研究,在南疆农村地区的小学实施双语教学工作中发挥作用,并结合南疆农村少数民族地区的地方特色实际,注重创新,更好的挖掘地方资源优势,把南疆农村雙语教学的研究上升到一定的高度。

参考文献:

[1]孜克尔·阿布都热合曼.新疆-南疆农村小学数学双语教学研究[D].新疆:喀什大学,2012:6.

[2]方晓华.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学苑出版社,2010:5.

作者简介:

吴红艳(1991.11.29— ),性别:女,籍贯:新疆,研究方向: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历:硕士,职称:初级。

猜你喜欢

喀什地区主要问题双语教学
进口橄榄油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
当前甘南藏族自治州民族关系发展中存在问题分析
浅谈施工企业项目部工会管理
面向不同对象的双语教学探索
Seminar教学法在护理学基础双语教学中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