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挖掘体育课程背后的文化价值

2017-08-31荆文浩

教育 2017年30期
关键词:操场体育课笔者

荆文浩

体育课堂是一种体力活动和智力活动相结合的课堂,是教师与学生共同构建的课堂。与往常一样,每逢体育课前,笔者多少都会有一点忐忑与焦虑,生怕课堂表现不理想,没有达到教学效果。换好运动服,提着教学袋,向着操场走去,每一次的体育课,笔者都会提前抵达操场,做好心理准备。同时,也在时间上,努力给学生做一个相对完美的榜样。

课堂实录

满目的春光,蓝天白云下是宽阔的操场。春季是锻炼的好时节,也是学生长身体、强体魄的最佳时刻。对于学生身体素质的增强,体育锻炼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是学生长高变壮的催化剂,也是学生大脑反应更加灵活、敏捷的良好方式。为此,体育课堂上,教师除了给学生做好示范,带学生做好训练,同时还要将相关的体育文化渗透给学生。

第七节是初二(2)体育课,这个班级已经形成了各方面的好习惯。在体育课堂上,我们师生一起守住常规好传统。不管天气如何,同学们都是喊着响亮的口号,在操场上整齐地跑着800米。这是体育课对同学们意志品质的锤炼。拥有这样的好品质,再艰难的路,也会踩在脚下。热身后,男体育委员,带领着男生进行篮球教学比赛,因为这是上一节课就确定好的事情。女生进行跳皮筋活动。笔者则选择适当的时机,用相机记录着学生活动的瞬间,把青春的倩影留住。因为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越来越少,有时候,体育课堂还要给模拟考试让座。我们互相珍重这句话的含义——每一个相聚的当下,都是人生中最美的回忆。体育课堂也应该给同学留下趣谈、故事啊!

坐在旗杆下,目不转睛地凝视着那些青春期女孩玩着童年小女孩的游戏——跳皮筋,她们是那么灵巧、柔韧。课堂是留住同学童心与诗意的地方,也需要老师用心保护。此时,笔者在思考着这样一个问题,用什么样的方式回放一下这个班级的一节体育课,笔者把眼神定格在语文学科代表同学身上。等到高考结束的时候,请贾茹同学写一篇3000字的体育课课堂报告文学,在回忆中,记录我们走过的体育课堂中一个又一个的趣事。

其实,这个写作任务,在学生的大学时代完成也是可以的。说它是一个任务,不如说它是一个梦想。一个有梦想的文笔一般的体育老师,通过学生的笔触,想方设法把课堂文化留住,留在学生心中,更久久地留在老师心中。教育的最高境界是文化。下次课的时候,笔者把这个想法与贾茹同学进行了交流,让我们的课堂在贾茹同学妙笔下绽放出青春的色彩与光芒。

课后感想

下课铃声响起了,望着學生远去的背影,笔者仍旧不想离开操场。同学们真的进步了,最起码说,他们长高了,结实了!虽然,他们中还有一些同学1500米长跑成绩达不到优秀,还有不少同学铅球抛掷成绩还不达标,而学习不是一时的事情,就像一场又一场的马拉松,永远在路上!

想起初二(1)的体育课,那是昨天的第七节课。体育委员很早就来到我身旁,谈到了成功的话题。柏淼同学说:“老师,您在我们同学的眼中,就是一个成功人士。”笔者说:“我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体育老师,每一节课都与你们一起上。”柏淼同学说:“老师,您的成功至少体现这几个发面,你能发表文章,能守住课堂,能尽职尽责完成本职工作,您还是一个称职的父亲,下班就回家;同时,您还坚持给女儿写成长日记,坚持给我们写教学实录,并且将这些发到您的博客上,让我们的父母也能领略到我们课堂的风采……”

是啊,到现在我都感到非常的满足,同学们在我身上发现了这么多的优点。这不是骄傲,是一名普通体育教师的执着被认可的感动。至少,在日常的教学中,我身上的优点可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教育的另一个名字叫影响”,得到了同学们的认可,这就是给我最大的激励,我必将更加信心百倍地与同学们一起在体育课中尽情挥洒汗水,让同学们在感受运动的乐趣的同时,使自己的体质更加强壮。

在教学中,我不断尝试更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通过经常与学生讨论,使大家的体育课堂更加自由、和谐。如我带的一个班级,他们的体育课采取自主申报制,一部分同学进入体育馆打羽毛球,一部分同学打篮球,还有的同学选择孤独难耐的长距离跑。其中长距离跑是非常需要毅力的一项锻炼,而王坚巯同学每一节都坚持至少跑2000米。对此,他说他已经找到了体育锻炼与学习相得益彰的秘方。因此,当我看到他最后50米加速冲刺的时候,总是能清晰地看到他额头的汗水,总是从心里控制不住地被他全力冲刺的样子所吸引,正如同学们所说的“太帅了”!

大家慢慢都感受到了,高三阶段的学习,与每节课跑2000米是一样的,都是在克服困难、战胜困难、争取更大的胜利。体育精神确实能够支撑着一个人一往无前、义无返顾地向前冲!或许王坚巯同学高考后,也会写一篇《拥抱2000米》,赠给老师的礼物!

结束语

每一门课程,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具有其不可替代的价值。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善于发掘课程背后的文化价值,用智慧将其融入到教学之中,与同学们在课堂实践中一同感受。笔者相信,这样的课程会绽放出更持久的价值,在情不自禁中,有更多的人喜欢这门课程,并作为终身修炼的功课,形成一生的习惯,使其终身收益!

猜你喜欢

操场体育课笔者
我们的操场
老师,别走……
我们的操场
学校操场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下课了
体育课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上好期末三节体育课
"三个结合“上好室内体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