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园教师提问语言分析与改进策略

2017-08-31郭静玲

教育 2017年30期
关键词:语言活动表现案例

郭静玲

摘要:幼儿园语言活动是幼儿听语言、用语言、习语言的重要载体,是幼儿规范性语言学习的有效途径。提问在语言活动中又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因为教师缺乏对问题的有效设计,而使提问在语言活动中作用大打折扣。具体主要存在提问顺序的程式化、提问内容不具体和提问形式单一化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通过分析现象和案例,再提出解决对策的解决线路。旨在提高幼儿教师的问题能力,提高提问在幼儿园语言活动开展的有效性,增强师幼间的互动,发展幼儿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关键词:语言活动;提问问题;表现;案例;策略

在日常的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中,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的情景:教师的教具准备充分,教学状态投入、积极,而与之成为鲜明对比的是幼儿的表现平淡无奇,状态若即若离,完全没有与教师形成良好的师幼互动,导致教师一言堂现象的发生。出现这种情况,究其原因为教师的提问未能引起幼儿的兴趣,设计的提问不够巧、提问的方法不够慧。因此作为幼儿教师,有必要反思提问设计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改进的策略。

提问顺序的程式化问题及对策

问题表现:完全按故事(或情节)的顺序设计提问 众所周知,在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中,最基本的做法是师生间的问答,教师需要通过问题了解和掌握幼儿的想法,通过问题来开拓幼儿的想象,并通过问题来实现教学目标的达成。但是,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有些教师会担心因为幼儿的理解能力而导致预设教学目标不能达成,而将文学作品中的每一处细节、每一张画面都以问题的形式呈现,结果使教师和幼儿都抓不住作品的重点,教学目标的达成有所偏差。同时,有些老师在设计提问时针对名称、角色、主要情节及重要对话,把内容肢解成若干个知识点,将语言活动的自然提问变成程式化提问。这种程式化的提问方式势必形成同样程式化的思维方式,从而降低幼儿对语言的敏感度,造成一种学习上的疲态。

案例:《会唱歌的生日蛋糕》活动内容 在观摩故事教学活动《会唱歌的生日蛋糕》时,教师设计的提问有:“故事的名字叫什么?”“故事里有谁?”“小熊遇到了一件什么事?”“小熊是怎么做的?”“它是怎么想的?”完全按照故事情节发展设计,教学重难点不突出。

对策:提问设计要“到位” 第一,提问要注意明确、贴切,避免大、多、全。明确、具体的提问有助于启发幼儿的思维,便于幼儿的思考和回答。通过具体贴切的提问,使幼儿有一个明确、清晰的思维方向,利于形成有效的师幼互动。第二,问要适合不同年龄幼儿的特点。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学习特点是非常明显的,教师的提问设计要遵循合适的原则,即要注意幼儿的年龄特点、理解能力和知识水平。

关于提问不具体的问题及对策

问题表现:教师的提问过于笼统,内容概括而指向不分明 幼儿的思维特点是具体直观,抽象思维还处在发展过程之中。对事物的了解,幼儿也只能通过由近及远、由简及繁的过程。因此教师在提问时,应切合学生的这些特点,在师生的交流过程中,逐步引导学生了解事物的过程,促进他们的思维发展。

案例2:记一次看图讲述活动 在一次看图讲述活动中,教师出示了一张画面内容较为繁杂的图片,直接提问:“你觉得画面上讲了什么?”“你从这张图片上看到了什么?”当教师的问题抛给幼儿后,大部分孩子表现出了迷茫的状态,他们对于问题回答的切入点感到有些无所适从。

对策:提问内容要具体“得法” 第一,根据情境设计提问,可以让幼儿置身其中,对问题有具体的体验,这样有利于幼儿有回答问题的经验基础,在教师的引导下得到归纳和提升

第二,根据幼儿的生活经验设计迁移性问题。幼儿对语言的运用和理解,很大程度上来源于生活经验。教师可以根据故事中事物间的联系和因果关系,设计迁移性的问题,以引发他们积极讨论,使幼儿能从事物的不同侧面去想象、讲述,开拓了思路,将原本单一答案的问题变成开放性答案的问题,激发了孩子们的情感与思维。

第三,教师的提问应有利于激发起幼儿的兴趣。以创造生动愉快的教学情境,从而引导幼儿带着浓厚的学习兴趣去积极地思考,获得新的经验。教师在使用这种方法时,可借助于一定的体态和声调上的变化,使问题更具有趣味性。

提问形式单一化的分析及对策

表现:设计的提问隐蔽性不够,答案单一。在语言活动中,有些教师往往会采用一些答案单一的选择性问题,从表现上来看这些问题能增强语言活动的气氛,但从深层次研究,这样的问题却会导致幼儿回答的盲目性和跟随性。

提问的作用在于它启迪了幼儿的思维、激发他们的兴趣;提问的奥妙在于它给予了幼儿更多想象和创造的机会;提问的精髓在于它增强了幼儿学习的动力,引发了他们继续探究世界的意愿。因此,幼儿教师要懂得提问的“作用、奥妙、精髓”之所在,重视专业知识的学习,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通过“巧设计、慧提問”,才能不断提高孩子语言能力的运用。

参考文献

[1]周兢.我国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几个新的发展趋势[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周兢.幼儿园渗透式领域课程实施指导丛书——语言[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语言活动表现案例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摄影艺术中的美学探讨
我国就业中的性别歧视问题探究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骨瓜提取物的不良反应分析
一个模拟案例引发的多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