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常规管理使教学更有底气

2017-08-31陈艳

教育 2017年30期
关键词:工作坊教研组行政

陈艳

教学常规是教师工作的基本原则,是学校管理的基本底线,是教师素养提升的关键点,是学校提速发展的催化剂。如何让教学常规成为教师工作的一种态度、一种习惯,如何把常规管理做到极致、做出特色。我校坚持把常规管理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将常规立在前面,在管理上突出一个“实”字,落脚一个“细”字、彰显一个“勤”字。

“学”要扎实

通过对教师教学常规的全面调研,我们发现,教师在各项教学常规执行的过程中存在着“年轻教师不懂常规、成熟教师淡化常规、老年教师无视常规”的现象。为了扭转这种局面,学习常规是必要的,是势在必行的。只有让常规的条条框框入脑入心,老师们才能自觉地遵循教学底线,规范教学细节,继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为此,学校制定出《常规要求》,并将其作为教师培训的必修课。通过“全员培训、整体落实——印发材料、强化学习——分组讨论、升华认识”三步走的战略,鼓励和引导全体教师将《常规要求》烂熟于心、游刃有余,以最快的速度,最高的效率为教学常规的具体执行筑起“第一道防线”。同时,学校借助专题讨论、问题清单的手段,使教师在不断学习中重塑自我,提升自我。

“做”要细致

教学常规的相关规定学习明确以后,如果不能有效地执行,将使常规工作成为空谈,成为形式。所以坚决执行是常规工作真正落实的关键。

编写《教师工作手册》,让教师有章可循 学校按照行政领导牵头、教研组长负责、全体教师参与的原则,针对以往教学常规中暴露的突出问题,集思广益,编写具有本校特色的教师工作标准《教师工作手册》,为教师量身定制从事教学工作最基本的要求和行动准则。

建立“教师约课制”,让课堂管理倒逼备课常规 备课是教师最基本的工作职责,是教学常规的第一环节。如果说“课堂”是“小池”,那么“备课”便是“源头活水”。如何评价备课,我们除了看教案外,还需要通过课堂管理来全面衡量。秉承“通过课堂问诊倒逼备课改革”的思路,用“教师约课制”,调动教师潜心研究课堂教学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每学期,教师主动与学校约课一次,学校行政受邀后,带着帮助与服务,静静地走进教师日常课堂,仔细观察,用心聆听,倾情问诊。“教师约课制”把抓实教学常规的主动权还给教师,让常规管理走上创新发展之路。

采用“工作坊”的方式,让备课成为一种研究 借鉴“木桶原理”的理论内涵,只有增强教师团队的整体实力,才能实现工作绩效的提质增效。学校成立各学科工作坊,工作坊采用“基于个人经验的备课——基于团队协作的备课——基于反思重构的备课”的模式,开展了一系列教学常规检查与指导。老师们在工作坊中,通过三个轮次的备课、上课,不仅学到了学科知识,改进了教学策略,更深深地体会到:当我们用研究的眼光去做事时,备课就是一种磨砺,一次成长。

成立学校學术委员会,让常规管理更具权威 遵循“去行政化,走专业化”的常规管理思路,学校成立多元参与的学术委员会。教研组长、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等拥有深厚专业素养的一线教师将切实承担起监督教学常规的重任,真正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在教学常规巡查中,找问题,寻亮点,树典型,扮演好“管理督学”的角色。

执行“首席服务员”蹲点制,让常规管理更接地气 为了进一步增强常规管理的覆盖面、及时性,我校提出行政领导变身“首席服务员”的理念,把管理变成服务,为师生服务,为教学服务。通过“两点一线”工作思路,开展定期检查视导和不定期抽查,直抵教学的本源。“两点”,指的是每个行政领导蹲好一个年级组、一个教研组,“一线”指的是围绕教学常规这条主线。学校把开学第一周定为常规服务周,要求行政领导听全每位老师的课,查看每本备课,翻看每本作业,观察每班学生常规习惯,与每位老师进行面对面交流,填写好视导反馈表,撰写好视导情况报告。同时,学校将行政月考核与年级组教师的常规履职情况实行捆绑评价,凡组内老师工作有失范的情况,蹲点行政要负管理主体责任。上下同欲者胜,风雨同舟者兴,让教学常规根植于每位教师之心,落实于每位教师之行。

常规管理要“常态”

学校在教学常规管理中,通常在学期初、学期末两个关键点对教师备课、作业等进行惯例检查,导致教师形成了常规执行“两头紧、中间松”的心态。如何打消这种念头,我校定于每月28日为教学常规督导日。由学术委员会对备课本、作业本、《教师工作手册》、教研组长手册、班主任手册、橄榄之星成长手册进行检查,并将常规督导结果予以全校通报。凡连续3个月获优秀等级的教师实行本学期免检;凡督导不合格的教师实行问题跟踪制度,将教学常规中存在的问题作为下次督导的重点,直至整改落实。用奖惩并举的思路,进一步提高常规管理的执行效度,使常规“常态”起来。

学校常规管理既是一个老命题,又是一个需要不断研究和实践的新课题。它不仅是一种制度,更是转变教师教学理念的有效途径。站在2017年的起跑线上,让我们以昂扬的精神、进取的勇气、专注的姿态、务实的作风,积极探索教学常规管理的有效模式,实现从常规之“常”到常规之“新”的转身。

猜你喜欢

工作坊教研组行政
行政学人
“中日跨境文化研究工作坊”八年记
罗雪芳名师工作坊:携手共进,聚水成渊
英语教研组的建设与发展
行政调解的实践与探索
第二届“新革命史工作坊”会议综述
基于课题研究的中小学教研组组织变革研究
“第七届望道修辞学论坛暨‘修辞与语篇’学术前沿工作坊”述评
给中学历史教研组长的五点建议
行政为先 GMC SAVA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