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减压:消除“虐童”现象的途径

2017-08-31何英

教育 2017年30期
关键词:心理压力幼儿教师心理健康

何英

近年来,随着幼儿教师“虐童”事件不断曝光,幼儿教师职业道德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但是,对“虐童”事件背后的幼儿教师心理压力的关注却远远不够。事实上,幼儿教师的心理压力是导致幼儿教师出现师德师风问题的最直接原因。从诸多涉及幼儿教师的社会现象中也可以看出,幼儿教师的心理压力已经严重影响了教师自身的健康和幸福,也严重影响到了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和家园关系。因此,各方面必须对幼儿教师心理压力予以高度关注,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来缓解幼儿教师的心理压力。只有如此,才能从源头上提升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

主管部门:缓解教师心理压力

就主管部门而言,要从政策上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来缓解幼儿教师的心理压力。首先,要尽可能完善幼儿教育办学体制,改善幼儿教师的福利待遇,提高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由于幼儿教育属于非义务教育,教师的待遇和社会地位相对而言比不上中小学教师,加之幼儿教师多为年轻老师,物质上的和精神上的要求都比较高。教育主管部门应认真落实幼儿教师的工资和福利待遇,同时加大幼教事业重要性的宣传力度,提倡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风气,尽可能地满足幼儿教师的精神需求。其次,要增加幼儿教育经费投入,增加幼儿园的数量并合理布局幼儿园,改善幼儿园办学条件,实行小班化教学,降低劳动强度,减轻幼儿教师的工作负担。第三,注重对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的培训和考核,引导幼儿教师关注自身心理问题并及时地进行心理调适,减轻心理压力,确保心理健康。

幼儿园:实行人性化管理

幼儿园要充分认识到幼儿教师心理压力对幼儿健康成长和幼儿园顺利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性,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尊重幼儿教师,实行人性化管理。首先,要合理安排班级人数,减少大班额,适当减少竞赛、评比、检查等,切实减轻教师的工作压力,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其次,要丰富幼儿教师的课余生活,为幼儿教师提供更多的娱乐时间和休闲场所,让幼儿教师在工作之余能得到身心的放松。第三,尽可能多地关注和了解每一位教师的实际情况,关心他们的心理健康,满足其合理需要。第四,定期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心理健康培训,丰富幼儿教师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教会教师诊断自己的心理健康,积极调适自己的心理,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

家长:理性对待幼儿教育

对家长而言,要理性地看待幼儿教育和幼儿教师,做好与教师的沟通和配合。首先,家长要认识到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直接关系到孩子的健康发展,明白只有心理健康的老师才能教出心理健康的孩子这个道理,真正树立尊师重教的观念,不把幼儿教师当作“高级保姆”看待。其次,要正确认识自己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作用,充分发挥好第一任老师的作用,不把教育的责任全部推给幼儿园及幼儿教师,给教师适度减压。第三,正确进行家庭教育,不过度溺爱和袒护孩子,积极配合幼儿园和幼儿教师规范孩子的行为习惯。第四,努力做好与教师的沟通交流,理性看待和解决家园之间、父母与教师之间有关孩子安全、教育等方面的问题,努力形成一个有利于教师心理减压和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良好环境。

教师:加强自身修养

幼儿教师作为心理减压中至关重要的角色,首先要主动加强自身修养,树立恪守师德师风的意识,积极参加各种职业培训,重塑幼儿教育理想,提高对幼教职业的认知并認同自己的职业角色。其次,幼儿教师要积极进行换位思考,力争从家长角度来看问题,体会家长的感受,建立起与孩子的积极情感关系,创设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宽松愉快的教学氛围, 以减轻自己的心理压力。第三,要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提高自我心理保健意识,掌握自我保护、自我预防、自我调适的科学方法。要了解自己的性格特征和气质类型,针对性地改进性格和气质中的不利因素,健全自己的人格,扬长避短,发挥好优势。最后,当遇到幼儿问题行为或其它问题时,幼儿教师作为成年人,要能够进行积极地自我调适,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言行,配合家长共同开展对幼儿的教育。要能够通过自我调节、自我反思来化解来自于外界的各种不良影响,使自己保持良好的状态和乐观的心情。

猜你喜欢

心理压力幼儿教师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警察心理压力现状及应对策略
消防员心理压力状况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