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学习故事”提升幼儿园教师实践智慧的个案研究

2017-08-31张亚妮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8期
关键词:学习故事个案研究智慧

张亚妮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前教育系,陕西西安 710100)

基于“学习故事”提升幼儿园教师实践智慧的个案研究

张亚妮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前教育系,陕西西安 710100)

实践智慧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与标尺。在“学习故事”行动研究的情境中,采用个案研究法探析三位幼儿园骨干教师实践智慧生成与表征的共性和差异。研究发现:幼儿园教师实践智慧既有共性,又有个性。三位个案研究对象具有共同的特点:一是拥有成长型思维;师德高尚,幼儿喜欢、家长信服;有职业理想、个人专业成长有规划、有上进心,不断追求进步。二是了解幼儿的心理特点、认知规律和发展需求,能结合幼儿兴趣与需要,提供有准备的环境,恰当地给与幼儿支持和回应,在行动研究中磨炼、丰富、提升自己。三是健康的人格特征、稳定的情绪状态,享受自身的专业生活。三位个案研究对象具有不同的实践智慧类型:取得学前专业本科文凭、红色性格的朱红老师是“有心”的热情型老师;取得学前专业本科文凭、黄色性格的黄敏老师是善于“留白”的理性型老师;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蓝色性格的蓝静老师是敢于“吃蟹”的创新型老师。

幼儿园教师;实践智慧;个案研究

一、问题提出

目前,摆在我国学前教育理论与实践领域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如何在理解《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基础上,借鉴“学习故事”评价方法,准确评价幼儿,实施有效的支持与引导,促进幼儿智慧成长,提升教师的实践智慧。[1]采用协同式行动研究方法,以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和幼儿教师为主体成立研究共同体,以幼儿游戏和学习活动观察指导为切入点,以“学习故事”为抓手,实施了历时三个周期的行动研究,探析“学习故事”行动研究中个案幼儿教师实践智慧的提升过程。根据研究目的、内容和特点,采用个案研究的方式,在“学习故事”行动研究的情境中,探究幼儿园教师实践智慧生成的样态。采用目的性抽样方式,在M幼儿园抽取年龄在28至33岁之间,幼儿教育经验丰富、工作态度积极、教龄在7-13年之间的3位个性特征鲜明、具有一定代表性的骨干教师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场地观察、访谈、文档实物等多种数据收集方式,采集“学习故事”行动研究期间的多类个案数据,在初步构建的概念框架基础上,从幼儿园教师的本位视角和研究者视角,通过对个案教师实践智慧生成场域切换及变化的全景式描述,探索幼儿园教师实践智慧生成的影响因素和实践智慧的表征方式。在此基础上,采用类型比较法,深入探讨3位幼儿园骨干教师“学习故事”行动研究中实践智慧生成的共性和差异。

二、研究设计

(一)抽样过程

本研究聚焦于幼儿园中青年骨干教师。为能抽取提供最大信息量的研究对象,研究者根据自己曾经在幼儿园担任教师和管理者的实践经验,以及前期与M幼儿园的W园长和个别骨干教师进行的初步沟通情况,采用目的性抽样方式初步筛选出9位老师,参与“学习故事”行动研究研讨。这9位教师均为他们所在班级的班长。在进一步筛选研究对象时,研究者遵循“同质性抽样”原则,本着强度抽样原则进行筛选,由于其中一位教师在“学习故事”行动研究过程中处于孕期,较少参加活动,后期去休产假,所以不作为考虑对象;另外研究者主动放弃了其中一位职业倦怠较明显的教师,被迫放弃了2位在行动研究过程中离职的教师。最终将研究对象从9位教师聚焦为年龄在28至33岁之间,幼儿教育经验丰富、工作态度积极、教龄在7-13年之间的3位个性特征鲜明、具有一定代表性的中青年骨干教师。

(二)研究对象

表1 个案研究对象基本信息表

在三位老师中,朱红和黄敏老师两人均毕业于学前教育专业,第一学历均为中专,后进修大专、本科;蓝静老师毕业于一所三本院校的英语专业;三人均在S省就读,毕业后都选择在S省省会城市X市择业。

(三)个案数据收集与分析

1.个案数据收集

个案研究的数据收集方式主要包括场地观察、访谈、文档实物收集与线上即时交流等类型(见表2)。

(1)访谈

本研究中的访谈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对3位研究对象的3次深度访谈。第一次访谈主要围绕内容是研究对象的求学、工作经历和家庭背景,了解研究对象的基本信息。第二次访谈是在进行教育活动观察和学习故事研讨活动观察后,通过针对其中的具体问题的讨论,提取研究初步聚焦的教师实践智慧水平等方面的数据。第三次访谈针对研究对象的实践智慧变化情况和学习故事行动研究中的体验,提取研究对象实践智慧提升方面的经历和体会。另一种访谈是对研究对象的同事和领导进行的验证性访谈。所有访谈均在征得访谈对象允许的情况下录音,并由研究者本人转写成逐字稿,请访谈对象核对无误并同意使用。

(2)观察

本研究现场是研究对象的工作场域,即3位老师所在的M幼儿园室内和户外教教育活动场所,以及教研活动场所等。征得W园长和研究对象的同意,研究期间研究者可以随时进入研究对象的教育活动现场观察与访谈,并全程录音或录像。每周五上午进行随班观察,下午进行“学习故事”行动研究研讨。研究者根据观察、研讨和访谈情况及时撰写研究札记和备忘录。

(3)实物文档

本研究中的实物文档主要包括教师撰写的“学习故事”文本、反思笔记、教育叙事,以及研究者与研究对象通过电话或网络进行的即时交流,如QQ、微信、百度云和短信聊天记录等。为了方便交流,建立了M园学习共同体QQ群,用来共享、传递和沟通“学习故事”行动研究中的信息与资料。

表2 个案研究数据收集类型汇总表

2.个案数据分析

第一步是情境分析。研究者尝试对原始资料数据进行开放性编码,并将已有的数据信息按照“学习故事”行动研究的时间顺序写成“教师的故事”,并进行简单情境分析。

第二步是隐喻归纳。通过反复阅读文献,研究者对研究的核心概念界定及其之间的联系有了较为深刻理解,如实践智慧、学习故事、实践智慧的表征与生成等,以便能在个案的描述和分析中准确的辨别和运用这些概念。通过在个案研究对象的“学习故事”文本、反思笔记文字、组织教育活动的声音和影像数据中的长期浸泡,研究者对个案研究对象的实践智慧生成在感性和理性方面都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当进一步聚焦于三位老师的实践智慧时,研究者的脑中浮现出这样的隐喻和意象,如“老师就像朋友”、“能看见孩子”、“要留白”“要敢吃螃蟹”,三人的隐喻分别指向师幼关系,幼儿行为观察、教育活动指导以及教师专业学习等方面。

第三步是特征归类。在不断阅读理论文献、分析个案研究数据和构建个案模型之间往复穿梭。不仅要分析三位教师的独特之处,还要结合概念框架,寻找统一的维度与标准,提取个案研究对象旳典型特征,体现三位研究对象的共同点与差异性,最大限度地回答研究问题。在对三位个案研究对象进行归类并做详细分析后,根据其各自的典型性格特点,研究者将三人命名为朱红、黄敏和蓝静。三位研究对象的命名分别使用了红、黄、蓝三色,喻指三人的实践智慧特征。朱红(热情、幽默)、黄敏(敏锐、孤傲)、蓝静(沉稳、理性)分别与三人的实践智慧特点归类有关。

三、研究结果

对比行动研究初期和后期的录像与文本,可以明显看出三位老师对幼儿游戏与学习活动的观察与指导,从认识、观念到行为都有了显著的提高和深化。从撰写的反思笔记来看,三位老师都认真地对自己在“学习故事”行动研究期间的收获、困惑和感受做了总结,对自己的变化与成长进行了思考,对参与行动研究的心情等做了真实的记录。在行动研究中期,黄敏老师作为教师代表在其幼儿园所属大学区介绍“学习故事”教研活动经验,内容翔实,条理清晰,获得在场园长和幼儿园老师们的一致好评,朱红老师、黄敏和蓝静老师撰写的“学习故事”分别在全国幼儿教师职业竞赛中获奖。一名优秀的幼教工作者一定是一名优秀的倾听者和观察者,倾听和观察是了解的前提。[2]在行动研究活动期间,三名老师表现积极并突出,每次研讨活动,她们都主动就“学习故事”行动研究中的收获、遇到的困惑和问题提出自己的意见、想法和建议。

(一)朱红老师:“有心”的教师

幼儿教育过程的复杂性、活动性和不确定性,要求教师更需要直觉智慧。[3]教师的教育行为是其实践智慧的外在表现。通过观察、访谈与文本分析可见,朱红老师热情、幽默、开朗、自信,热爱孩子、热爱幼儿教育。“热情是个体对人、事、物等肯定、强烈、稳固而深厚的情感体验。……热情是一种高级情感,对人的思想和行动巨大的推动作用,并在较长时间内决定着一个人的思想和行动方向。”[4]实践智慧的生成与发展离不开对幼儿教育工作的满腔热情。朱红老师对自己选择的职业生涯怀有信念,具有旺盛的精力和百折不挠的毅力。在“学习故事”行动研究中,从在教育活动中对幼儿高控,转变为静心观察,恰当引导。教师的教育意象是其实践智慧的内涵表征。在朱红老师眼里,幼儿园教师的角色是“朋友”,是幼儿的朋友,家长的朋友,映射着她关注良好关系的建立,善于与幼儿、家长及工作同伴建立和谐的互动关系。她认为智慧的教师是“有心”的教育者,尤其是面对幼小儿童幼儿园教师,要有爱心、耐心、细心、童心和责任心。朱红老师的教育哲学是在幼儿自主游戏活动和集体教学活动寻找一种平衡,不能顾此失彼,体现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教育本质。

(二)黄敏老师:“留白”的教师

通过观察、访谈与文本分析可见,黄敏老师思想独立、内心有强烈的目标趋向,敢于接受挑战,批判性强,行事作风明快,个性要强,不服输。黄敏老师具有敏锐的觉察力,保持着冷静的自我觉知;能细致入微、连续性地观察了解儿童;能恰当引导,通过家园合作支持儿童学习与发展,善于在行动研究中反思,善于发现和寻找自身教育实践中恰当的度。在黄敏老师眼里,“玩中学,学中玩”是幼儿园教育以及幼儿学习的本质特点。她认为智慧的教师是懂得“留白”的教育者,“留白”旨在避免儿童的学习、生活和发展空间变得逼仄、枯燥和乏味。留白不是放任自流,如何留,考验着教师的实践智慧。恰到好处的留白,有助于教师有效地、策略地实施教育,体现教师的实践智慧水平;有助于解放儿童的手和脑,激发儿童主动探究,用自身的操作和体验去“补白”、去探索、去创造和思考。黄敏老师认为,幼儿的自主游戏与教师组织的教学游戏共同构成幼儿园的基本活动,必须重视这两类活动对幼儿发展的不同价值,保证这两类活动在幼儿园的开展。

(三)蓝静老师:“吃蟹”的教师

通过观察、访谈与文本分析可见,蓝静老师责任心强,谨慎,冷静,深藏不露,高标准,追求完美,强调制度、程序、规范、细节和流程,做事严格按照计划去执行,喜欢探究,高度自律,尽忠职守。在蓝静老师看来,不能把幼儿园变成制造学习工具的工厂,而应让幼儿园成为小朋友和老师生活的乐园。幼儿园教育不是把孩子围成半圆教孩子知识,而是让孩子自主去探索。她认为智慧的教师首先是一个敢吃螃蟹的人,敢于吸纳新的教育理念;其次,是一个积极向上的人,能管理好自己的情绪;最后,是一个善于学习的人,一直有好奇心。蓝静老师认为,幼儿园教育中教师对孩子学习的有目的、有计划的支持非常重要,创设丰富环境,放手让孩子去游戏和探索,才能真正体现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教育本质。

四、分析与讨论

“‘个案’不仅仅是一个特殊的事件,而更是超越‘这个’去‘代表’‘一类’事件。通过对‘这一个’的细微描述、理解和解释,达到超越这一个案例并获得对‘这一类’事件的描述、理解和解释。[5]比较通常建立在事物的差异与联系之上,比较分析教师实践智慧类型与特点有着积极的意义。由于不同类型的教师有不同的教育表现,呈现出不同的教育风格,因此才有“这一个”与“那一个”的差异与特征。一方面,通过分析,幼儿园教师认识到自身实践智慧的类型与取向,从而进一步自觉发展、自主创新,不断超越和更新自我;另一反面,通过分析,教师的实践智慧被发现并表征,将被藏匿并湮没在教育行动中的实践智慧呈现并悬置,以此为范例予以引导,唤醒广大幼儿园教师不断提升和发展自身的实践智慧。三位个性不同的教师均拥有自身独具特色的实践智慧,以此为基础,形成了不同的教育风格。

(一)三位教师实践智慧的共性特征

首先,她们拥有成长型思维。成长型思维模式相信人的智慧是可以发展和提高的,通过学习,学习,再学习去提升。她们不甘于平庸,不止于眼前,不断学习、体验和反思,提升自己的实践智慧。

其次,她们是师德高尚的教师,令幼儿喜欢,家长信服;有职业理想,对个人的专业成长有规划,积极向上,怀有一颗上进的心,始终在成长,不断追求进步,不会取得一点儿成就便止步不前。

再次,她们致力于了解幼儿的心理特点、认知规律和幼儿的内在发展需求,并能够为幼儿提供有准备的环境,恰当地给与幼儿支持与回应,在行动研究中磨炼、丰富、提升自身实践智慧,以研究和探索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教育教学、保教及管理工作,在研究中学习,在研究中实践,在研究中生活,在研究中成长。[6]

最后,她们具备健康的人格特征、稳定的情绪状态,对生命有良好的认知和把控,能够引领并陪伴幼儿过美好的精神生活,并能“诗意的栖居”,享受自身的专业生活。她们拥有实践智慧的教师积极乐观、心态平和、富有正能量,善于平衡工作、学习与生活之间的关系。正如叶澜所讲:“教师的教育智慧使他的工作进入到科学和艺术结合的境界,充分展现出个性的独特风格,教育对于他而言,不仅是一种工作,也是一种享受。”[7]

(二)三位教师实践智慧的个性差异

1.朱红老师:热情型教师

实践智慧“是一种以儿童为指向的多方面的复杂的关心品质。”[8]12实践智慧不仅伴随有明确的为儿童学习与发展服务的目的,最重要的是能够体现教师与幼儿之间建立起来的和谐关系。实践智慧有多种表现形式,其中教师以深切的爱、细心、耐心与关心和儿童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是外现实践智慧的一个基本途径。从性格上看,红色类型的朱红老师个性热情开朗、活泼健谈、精力充沛、兴趣广泛、善于交往,行动力强,说话做事迅速。热爱孩子、热爱幼儿教育,在教育活动中从对幼儿高控,急于干预;转变为静心观察,不予干预到恰当引导,适时干预。其教育意象为教师是“朋友”,是幼儿的朋友,家长的朋友,关注与他人良好关系的建立,善于与幼儿、家长及工作同伴建立和谐的互动关系。

2.黄敏老师:理性型教师

“受过训练的园丁的工作是很小心的,因为他受过良好的教导,知道在什么地方去做,知道在什么时候去做,知道怎样去做,并且知道什么不必去做,自己才不至于失败。”[9]75-76具有丰富实践智慧的教师能及时把握好有利的教育时机,知道什么时候该出手,什么时候不该出手。黄色类型的黄敏老师理性独立,上进心强、好奇心强、爱好钻研,喜欢新鲜事物,喜欢自由自在,不愿受到束缚,是个挑战者和理想主义者。善于在行动研究中反思,发现和寻找自身教育实践中恰当的度。

3.蓝静老师:创新型教师

蓝静老师个性安静、善于思考、喜好宁静、判断力强、善于控制感情,富有见识、为人谦虚谨慎,在行动前会制定周密的计划,并严格遵守各种规则,自主学习各项专业知识和技能。善于创设丰富环境,有目的、有计划地支持儿童学习,放手让孩子去游戏和探索。她认为幼儿园不是制造学习工具的工厂,是小朋友和老师生活的乐园。幼儿园教育不是把孩子围成半圆教孩子知识,是让孩子自主去探索。

(三)结论

个案研究的结论可以看作诸多“同质化类型”教育事件的概括。[5]研究通过观察、访谈、文本收集与线上即时交流等多种数据收集方式,采集“学习故事”行动研究期间的多类个案数据,在初步构建的概念框架基础上,从幼儿园教师的本位视角和研究者视角,应用扎根理论方法,采用类型比较法,深入探讨三位幼儿园骨干教师实践智慧生成与表征的共性和差异(见表3)。

表3 个案研究对象实践智慧类型分析表

[1] 张亚妮,程秀兰.基于"学习故事"的行动研究对幼儿园教师实践智慧生成与发展的影响[J].学前教育研究,2016(6):50-59.

[2] 赵璐.关于新西兰早期教育课程中教师角色的启示[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6(4):95-98.

[3] 李远帆,宋广文.幼儿教师更需要直觉的智慧[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5(2):39-42.

[4] 梁宁建.心理学导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5] 张立昌,南纪稳."走出个案":含义、逻辑和策略[J].教育研究,2015(12):99-104.

[6] 禇远辉,辉进宇.有质量的学前教育的"应然状态"[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5(2):1-3.

[7] 叶澜.新世纪教师专业素养初探[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8(1):41-46.

[8] 马克斯·范梅南.教学机智一教育智慧的意蕴[M].李树英,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9]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M].傅任敢,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责任编辑 熊 伟]

A Case Study on the Improvement of Kindergarten Teachers’ Practical Wisdom Based on “Learning Stories”

ZHANGYa-ni

(DepartmentofPreschoolEducation,ShaanxiXueqianNormalUniversity,Xi’an,Shaanxi710100,China)

Practical wisdom is the core and scale of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In the context of "learning story" action research,the paper approaches the generation and representation of preschool teachers’ practical wisdom by case study.The study finds that similarities and dissimilarities exist in different kindergarten teachers’ practical wisdom.Three samples involved in the case study share three similar characteristics: 1) They are all of growth mindset and have professional ideals and development plans as well as noble ethics,who are beloved and accepted by both children and parents; 2) They are able to provide children with well-prepared environment,proper support and response to meet children’s development needs and satisfy their interests in accordance with children’s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cognition and development demands,meanwhile they are able to train,enrich and improve themselves in the study; 3) They have healthy personality and calm mood and enjoy their own professional lives.While they are of different types of practical wisdom: Zhu Hong,a bachelor majoring in preschool education,is a teacher of enthusiastic type belonging to Red Character; Huang Min,a bachelor majoring in preschool education,is a teacher of rational type who is good at providing children with broader imaginative space belonging to Yellow Character; Lan Jin,a bachelor majoring in English,is a teacher of creative type belonging to Blue Character.

kindergarten teachers;practical wisdom;case research

2017-04-09;

2017-05-16

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5N006)

张亚妮,女,陕西西安人,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前教育系副主任,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学前教育。

■教师成长与发展

G615

A

2095-770X(2017)08-0083-06

http://sxxqsfxy.ijournal.cn/ch/index.aspx

10.11995/j.issn.2095-770X.2017.08.019

猜你喜欢

学习故事个案研究智慧
小学课程整合模式的个案研究
ICF-CY在学前融合教育中的应用探索——个案研究
孤独症倾向儿童强化和示范作用的个案研究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
中共党史学个案研究的若干思考
智慧决定成败
智慧往前冲,统计百分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