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喀什古街发展与变化之一瞥
——以安江阔恰巷和安江热斯塔为例

2017-08-31艾则孜伊德日斯

文化学刊 2017年7期
关键词:安江斯塔喀什

艾则孜·伊德日斯

(喀什大学人文学院,新疆 喀什 844006)

【文化产业研究】

喀什古街发展与变化之一瞥
——以安江阔恰巷和安江热斯塔为例

艾则孜·伊德日斯

(喀什大学人文学院,新疆 喀什 844006)

本文主要研究我国解放之前安江阔恰巷的历史条件与现代发展变迁,通过比较,我们可以充分认识我国党和政府推行的富民好政策及其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作用。最后,笔者又对安江阔恰巷的发展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安江热斯塔;安江阔恰巷;喀什的发展;改革开放

一、安江阔恰巷的位置与名称的由来

(一)安江阔恰巷的位置

作为我国丝绸之路上的重要交通枢纽,喀什位于新疆的西南部,是我国最西部的边疆城市。喀什市有许多历史悠久的文化遗迹和旅游景点,其中喀什艾提尕尔清真寺是最著名的旅游景点。安江阔恰巷位于艾提尕尔清真寺的北部,拥有采用了维吾尔族传统建筑艺术及欧洲风格的住宅形式,由不同大小的建筑构成。南从诺尔贝希街起,北至安江热斯塔(布局在市或者市场两旁的热闹的街道)结束,总长为350米,宽为3.5米,是由两个岔路和几个死胡同形成的街道,这条街上如今大概居住着150户人家。

(二)街道名称的由来

众所周知,安迪江是以安江的名称流传在维吾尔族中的中亚古城,历史上中亚的安江城与我国的喀什市同为国际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城市。此外,“安江”一词在现代维吾尔语里常与抓饭、墙、渡口、栅栏、斑鸠等名称结合在一起,被人民冠以独特的意思。

清朝时期,即1839年至1840年时,该地区还没有人居住,是一个被废弃的墓地,1865年至1878年一位名叫萨阿代提的乌兹别克斯坦富豪改变了这种状态,他用巨资将该废弃的墓地改造成了居住房,由此该村被称为“萨阿代提村”。俄国十月革命之后,我国与前苏联之间在经济、外交和其他方面的关系发生了根本的转变,为了加强文化交流与深化友谊,诸多来自前苏联的乌兹别克和塔塔尔等民族的知识分子和见多识广的商人聚集在新疆,并安居在喀什(现在的安江阔恰)。后来,他们以自己家乡“安江”的名称命名该街,由此形成了最初的安江街。

二、安江阔恰的变化

瑞典著名的维吾尔族研究者贡纳尔·雅林在《重返喀什噶尔》一书中记载:“在喀什有一个与别的地方不一样的,以乌兹别克斯坦安江城的名字命名的地方,那就是安江热斯塔,该地方的建筑有俄国建筑风格,你在该街能买到欧洲的产品,安江热斯塔是喀什美好未来的象征。”[1]除此以外,研究新疆文化、文学与社会问题的喀什大学教授姑丽娜尔·吾甫力与中国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王立胜先生在谈到当时的喀什现代文化时,在《关于新疆文化建设的对话》一文中举例说道:“安江热斯塔是当时喀什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当时该街的乌兹别克,塔塔尔族先进商人和知识分子为将这条街变成集生活用品、服装和丝绸布料的国际化大市场的同时,也给当地的人民带来了苏联许多新兴的文化,为喀什尤其是安江阔恰的发展和现代化打下了一定的基础。”[2]

由以上的研究成果不难看出,安江热斯塔和安江阔恰在当时也经历了与时俱进的发展变化,并与当时的其他街道一起进行着有区别的发展。如今安江阔恰的变化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一)建筑风格方面

建筑风格从总体上来说是指建筑表现的地方和民族特色及工匠们的独有创意,是表现工程科技风格的重要因素之一。[3]当时居住在该街的维吾尔族和乌孜别克商人邀请维吾尔族和乌兹别克的建筑设计师建造了热斯塔、仓库和居住房,形成了居住房和市场并存的街道,建造了适合当时时代发展且集合了乌兹别克和维吾尔族建筑艺术工艺的建筑,是将工艺和艺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建筑,与喀什的其他街道有明显区别,是欧洲建筑艺术与维吾尔族建筑艺术融合在一起的典型代表。

在改革开放与2010年提出的建设《安居富民工程》的政策引导下,该街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如今,遗留下来的融合维吾尔族建筑艺术与欧洲风格的两层建筑,吸取了中亚的建筑风格,且被改造成了防震牢固的由混凝土和钢筋建造成的建筑。装修方面,将传统与现代化融合在一起,兼具多种文化模式,具有设备齐全的现代化的套房和宾馆,形成了一条独具风格的、具有多种文化层次的、融合了维吾尔族、乌兹别克族、塔塔尔族等建筑风格的和谐街道。

(二)手工艺术方面

手工艺术是维吾尔族的传统工艺,尤其是珠宝业一直以来都与我国其他地区的手工艺术具有不同的风格,喀什生产的珠宝甚至成为全国人民尤其是维吾尔族妇女的首选。

根据调查,解放前在这条街上从事毛纺业、棉纺业的人的数量几乎等同于当时在喀什市其他街道上从事珠宝业的人数。但解放后尤其是在国家提出发展市场经济政策后,珠宝业的从业人数则超越了其他的手工艺术从业人数排在了喀什手工艺术的前列,由以前只有个位数的从业人数,且只能生产款式简单和劣质珠宝的工匠发展为如今200多名且具有高职业素质的行家。旧式的手工艺术品被摆在在小商店里,手工艺品的生产耗时较长,需用手工冶炼焊接金属,而现代的高科技生产技术缩短了生产时间,提高了质量和效率。从此也能看出,从事珠宝业的工匠们为促进安江热斯塔和安江阔恰周边的工匠艺术及喀什工匠艺术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三)教育与经济方面

教育是人类文化发展的重要标志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来源。作为我国与西部文化与经济交流的重要交通枢纽,喀什从来不缺教育场所。10世纪前后,喀什就有诸如沙启亚、马苏德亚和哈米德亚等学府,这些学校培养出了像玉苏音·依比尼·哈乐福、麻赫穆德·喀什噶里、玉素甫·哈斯·哈吉甫,阿合买提·玉格乃克等著名的学者和文学家,还培养出了依马米丁·喀什噶里等医学专家,此地还诞生了《福乐智慧》《突厥语大辞典》等永久之作,为世界文明做出了巨大贡献。生活在13世纪的伊朗思想家和诗人谢赫萨迪及闻名全球的旅行家马可波罗等学者也在自己的文章里谈及喀什的高等学府。[4]生活在14至19世纪的著名的学者、诗人鲁提菲、艾里希尔·纳瓦依、赫尔克提、阿布部热伊木·尼扎里等都是喀什培养出来的优秀人才,他们成为了喀什文化与教育不断发展的证明。19世纪末20世纪初,尤其在俄国十月革命后,一批思想开放、受到先进文化影响的爱国、爱知识的商人和教育家,比如巴吾东·穆萨巴耶夫将先进的文化模式带入了新疆,带到了喀什,前后在喀什和阿图什依克萨克村组建了维文和中文的学府[5],为渴望知识的人民送去了生命之水,促使喀什形成了新型的教育。认识到历史优势的当代爱国者、知识分子纳提万·哈利皮提穆为了培养人才,于1930年左右在安江阔恰建学校,培养学子。[6]后又在1936年提出了培养女生的重要性,所以该学校被改建成了女子学校。除此之外,属于维吾尔族文化启蒙协会的图书馆、维吾尔族文工团和教育局先后成立,1938年由中共中央选派的党员李云扬担任喀什教育局副局长,这些都推动了喀什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同时,把维吾尔族商人吾买尔巴依的茶馆当做办事处,协会会员的主要任务就是向群众募款,这对建造新型的文化教育学校发挥了重要作用。[7]当时维吾尔族著名的文学家巴吾东巴依、乌兹别克诗人和戏剧家吐尔洪江· 阿卜杜热依木等知识分子居住在安江阔恰[8],是该街发展新型教育文化最典型的例子。

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苏联友谊协会的指导下,喀什成立了苏联公民协会。当时的公民小学、公民电影院和公民文工团等文化组织都属于公民协会的管制,因此,当时的安江阔恰女子学校也要接受公民协会的管理,后来女子学校被改为公民学校。但中苏关系发生改变后,苏联公民陆续回到自己的国家,该学校由喀什市教育局接管,并改名为安江阔恰小学。虽然1956年至1978年社会发展较慢,人们受教育的意识较低,但因20世纪三四十年代受苏联科学文化及新中国成立后推行的一些好政策的影响,安江阔恰不断发展,安江阔恰巷更是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被人民称为“香港巴扎”。

整个20世纪,此街上先后建成了各种图书馆和书店,是当地人学习科技和知识的典型证明。前些年,生活在安江阔恰的喀孜(伊斯兰教教法执行官)、维吾尔族和乌兹别克的富豪的地位较高,而现在受到新型教育影响、为社会协调发展做出贡献的教师、医生、作家、行政官员和国际商人则逐渐取代了他们的地位。同时,生活在该街道上的人们在生活与经济发展方面也出现了繁荣景象。安江阔恰的商人以前只能将骆驼、马和驴作为代步工具,而如今他们以飞机、火车和公交车为交通工具,甚至拥有了自己的私家车。以前用信函传递信息,如今用电脑、手机,通过QQ和微信交流,见证着时代的发展。

三、发展建议

为了促使喀什及安江热斯塔和安江阔恰更好地发展,笔者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首先,新疆尤其是喀什经济特区要依据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带一路”发展策略,重新确立自己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位置,使其再次成为东西桥梁,充分利用其为丝绸之路上的“明珠城市”这一王牌,吸引更多的人才和企业家为喀什的发展注入资本。

其次,落实陈全国书记在中国共产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九次代表大会上提出的九项惠民政策,便民警务站也要充分发挥自己的职能,明确自己的目标和义务,对工作充满责任感,坚持全面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喀什的稳定协调发展提供人力支撑。

再次,喀什大学等高等学府要履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义务和责任,把学生培养成爱国、维护民族团结、发展自己专业、不断上进的人才,并为学生提供获取综合知识和为人民服务的条件。

[1]贡纳尔·雅林.重返喀什噶里[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8.118.

[2]王立胜,姑丽娜尔·吾甫力.关于新疆文化建设的对话[J].东岳论丛,2016,(7):5-18.

[3]阿布都克力木·热合曼.喀什噶尔建筑文化[M].喀什:喀什维吾尔出版社,2012.91-92.

[4][5][7]阿布都热依木·托合提.喀什噶尔近现代教育史[M].喀什:喀什维吾尔出版社,1986.1.26.59.

[6]吾斯曼·穆汗穆丁.喀什噶尔街道简介[J].喀什噶尔文艺,2015,(4):72

[8]喀德尔·艾克拜尔.新疆乌兹别克作家[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88.182-183.

【责任编辑:周 丹】

汉 日乐富昌

G127

A

1673-7725(2017)07-0099-04

2017-05-12

艾则孜·伊德日斯(1985-),男,新疆喀什人,主要从事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研究。

猜你喜欢

安江斯塔喀什
喀什城是座大巴扎
行走在广场上的“肌肉块猛男”
Stability and luminescence properties of CsPbBr3/CdSe/Al core-shell quantum dots
把失败晾出来晒晒
喀什,鲜艳的名片
板凳国的板凳事
我行我秀
我们的画
帕米尔高原的精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