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京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评价体系研究

2017-08-31李彦欣孙永波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17年3期
关键词:服务业北京市变量

李彦欣 孙永波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财务处,新疆 和田 848000)

北京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评价体系研究

李彦欣 孙永波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财务处,新疆 和田 848000)

近些年来,现代服务业作为一个新兴行业迅速崛起。但是,在其迅速崛起的过程中也伴随着许多的问题。本文在提出现代服务业内涵和回顾国内学术界研究的基础上,选取所需数据,利用因子分析法从所选取的十三个评价指标中得出规模因子、收入因子和增长速度因子三个评价因子,并集成评价体系。分析评价结果,得出北京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综合实力居于全国第一。但是,并不是所有因子评价结果都位于全国前列,说明其现代服务业发展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最后针对北京现代服务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培养引进服务业人才、加大服务业资金投入等对策。

现代服务业;评价体系;因子分析法

1 现代服务业的内涵和研究的现状

1.1 现代服务业内涵

截止到现在,从我们国家实行的统计制度以及服务业的划分情况来看,还未有“现代服务业”及与它对照的明确的划分类目,同时也没对整体“现代服务业”进行概念上的定义。

现代服务业从定义的角度上来讲,并非是相对静态的概念,因为它属于新兴的第三产业范畴,而且是在进一步发展着的第三产业。现代服务业是建立在传统商业、服务业的基础上的,同时进行着创新,以及靠着现代化的管理理念、运作手段和组织结构形式,凭借完善的信息科学技术等高科技产业而发展起的新型的服务业。现代服务业包含建立在信息技术行业基础之上的新兴的服务业,当然也包括进一步升级的经营方式方法、组织结构和经过现代技术改造的传统服务业。[1]

1.2 现代服务业研究现状

现在国内的学术界,对现代服务业的一些研究,主要针对现代服务业的内涵、现状,其进一步发展所需的条件和要解决必要问题的对策。相对来说,针对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水平的评价的研究基本空白。这方面,徐国祥和常宁就现代服务业的概念以及其分类进行过探究,何育静(2012年)设计了现代服务业的综合评价模型,并分析了相关研究的各城市的综合得分情况。[2]邓泽霖等(2012年)在诸位研究者定义的现代服务业概念的基础上,总结出了现代服务业的概念。[3]

鉴于各地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现状有很大差异,所以政府在针对各地区发展制定政策时,需要因地制宜,使其充分适用于该地区,坚持实事求是的正确指导方针。所以,在对某地区进行评价之前,当务之急是对这个地区服务业实地调研。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了解这个地区现代服务业真实的发展水平。

本论文依据《中国统计年鉴2013》的可靠数据材料,结合SPSS分析软件,构建了北京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的评价体系。

2 北京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评价体系的构建

本文在构建服务业发展水平的评价体系时,选取指标的原则主要有:科学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可获得性原则、指导性原则和可操作性原则。在现实中,这些原则不只是单独使用的,而是结合在一起使用的。使用的时候,既要坚持原则,又要灵活使用,做到因地制宜。在评价一个地区服务业的发展水平时,只有选取科学、全面的指标,才具有较高的可信度。而且,要构建服务业的发展评价体系,必须依据可获得性这一原则。因为虽然有些指标可以很好的反映服务业的发展,但是如果在现实中我们无法找到数据,那么也不能选取这个指标。所以,当选定指标时,应该参照上述的各原则。

2.1 评价指标的选取

参考上述的选取原则,本文在归纳国内外的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选定现代服务业的人均GDP(元)X1、城镇的现代服务业从业人员数(万人)X2、城镇现代服务业就业人员工资(元)X3、人均GDP(元)X4、固定资产投资额(亿元)X5、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可支配收入(元)X6、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消费性支出(元)X7和现代服务业人均GDP增加值(亿元)X8等十三个变量来对北京市的现代服务业进行评价分析。

2.2. 指标权重的确定

不同的指标对现代服务业的重要性是不一样的,所以要先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并以此来研究各个指标对于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程度。本文主要依靠主成分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指标权重确定公式如公式2.1所示,各个指标具体权重值参考表2.1。

W=Zi/∑13i=1 Zi(公式2.1)

其中,Zi表示各指标的初始特征值,∑13i=1 Zi表示13个指标的初始特征值的总和。

从SPSS主成分分析矩阵的得分情况来看,服务业人均GDP权重最大,其数值是0.532,因此,这一指标对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的理论贡献率处于第一位。这说明了,服务业人均GDP是现代服务业的基石,其对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处于具有最强的影响力。位于权重表第二位的是服务业从业人员数,其权重为0.226,对服务业发展水平的理论贡献率处于第二位,因此,这一指标也具有重要的地位作用。

表2.1 北京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权重表

二级指标权重城镇的现代服务业从业人员人均GDP(元)X10.532城镇现代服务业从业人员数(万人)X20.226城镇现代服务业就业人员工资(元)X30.116人均GDP(元)X40.046固定资产的投资额(亿元)X50.035居民家庭平均人均可支配收入(元)X60.015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消费性支出(元)X70.013现代服务业人均GDP增加值(亿元)X80.007现代服务业就业人员增加值(万人)X90.003现代服务业就业人员工资增加值(元)X100.003现代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额增加值(亿元)X110.002现代服务业就业人员工资增长速度(%)X120.002现代服务业的人均GDP占人均GDP的比重(%)X130.001

2.3 评价体系数据来源

参照现代服务业的内涵以及外延,本文选取的相关评价指标的统计数据涉及的相关行业有: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房地产行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等行业范围,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2013》[4]以及《中国统计年鉴2012》。[5]

其中,X1是金融业,房地产行业和其他行业之和。X2是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以及技术服务业等行业之和。X3是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房地产行业,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以及技术服务业等行业的平均值。

X4,X5,X6以及X7的数据直接来自《中国统计年鉴2013》。

X8,X9,X10以及X11这四个指标是2012年数据减去2011年数据所得。

X12由2012年的数据减去基期2011年数据再除以2011年数据所得;X13是服务业人均GDP与人均GDP的比值。

2.4 北京市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评价体系构建过程

针对一个对象进行评价时,因为评价指标的增多会增加问题的复杂性。而且因为这些指标是对同一事物的反映,所以难免会造成信息大量重复的情况。这种情况的出现有时甚至会掩盖事物的真正特征及其内部规律。

鉴于上面的问题,我们希望在定量研究中涉及的变量较少,相对地,我们希望得到的信息量能够比较充分。而主成分分析方法正是研究怎样通过原始变量的较少的几个线形组合,来分析原始变量的绝大多数信息的一种多元统计方法。本文选取了13个评价指标,变量比较多。所以,为了减少变量,又能最大限度地反映所有指标的信息,本文运用因子分析法,把13个变量归纳为3个主要因子,并构建评价体系。

2.4.1相关分析

在对指标进行分析之前,首先应该分析它们是否有线性相关关系,是否适用因子分析法。如果这些指标之间并不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那么就没办法把它们归纳成几个较少的,并且能够全面反映这些指标共同特征的因子。

1.初始变量的相关性检验

参照表2.2,现代服务业人均GDP与现代服务业从业人员数、现代服务业人均GDP增加值、现代服务业人均GDP占人均GDP的比重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现代服务业的从业人员在工资与人均的GDP、居民家庭人均的可支配收入、居民家庭人均年消费性支出上有较明显的相关性。同时,众多变量对应的sig值都较小,这说明,以上指标存在明显的相关性,适合采取因子分析法。

表2.2 相关矩阵

2.KMO检验和Bartlett球体检验

依靠KMO和Bartlett球体检验计算偏相关性时,因为减少了外部因素的干扰,所以,检验结果比相关系数小。参考表2.3,本文选定的13个指标分别作为了变量进行这一检验,结果显示,KMO度量数值是0.759,而Bartlett球体检验sig值是0.000。可见,本文选定的13个指标具有明显的相关性,适合采用因子分析法。

表2.3 KMO和Bartlett球体检验

表2.4 公因子方差

3.变量共同度

变量共同度反映的是公共因子对各变量信息的提取程度。变量共同度与公共因子提取的变量信息成正相关关系,也就是说,变量共同度越大越好。

参考表2.4,大多数原有变量的共同度都大于80%,甚至还有一半以上的原有变量的共同度达到90%以上。但是,还是有少数原有变量的共同度小于80%。不过,这并不影响公共因子对原有变量的解释力。所以,整体来看,公共因子对原始变量的解释力度很强,可以基本涵盖所有原有变量包含的信息。

通过相关性检验以及KMO和Bartlett球体检验的双重检验,再结合变量共同度的分析,我们能够得出一个相同结论:评价体系选定的评价指标的很有代表性,它们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适合采用因子分析法进行研究。

2.4.2 因子分析

1.根据特征值大于1的原则,从十三个指标中提取出了三个公共因子,它们的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了87.397%。所以,三个公共因子能够代表十三选定指标,反映它们的大部分信息。

2.对比表2.6和表2.7,可以看出旋转后的因子载荷图更能清晰的看出各个因子的分配情况。对表2.7中各个因子进行适当分配,将具有较高载荷系数的评价指标放一起,形成三个新的因子。

表2.5 解释的总方差

表2.6 旋转前的因子载荷矩阵

表2.7 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

参考表2.6和表2.7,十三个评价指标分为三个公共因子,因子1,因子2和因子3,参考表2.7所得,因子1在X5、X13、X2、X8、X11、X1和X9七个评价指标上的载荷系数最高,因子2在X3、X7、X6和X4四个评价指标上的载荷系数最高,因子3在X10和X12二个评价指标上的载荷系数最高。

因此,X5、X13、X2、X8、X11、X1和X9这7个评价指标归纳为一个新的公共因子,这七个评价指标都可以反映现代服务业发展规模,因此命名为“规模因子”(记为Y1)。

X3、X7、X6和X4这4个评价指标归纳为一个新的公共因子,这四个评价指标都可以反映现代服务业发展投入规模,因此命名为“收入因子”(记为Y2)。

X10和X12这2个评价指标归纳为一个新的公共因子,这二个评价指标都可以反映现代服务业发展增长速度,因此命名为“增长速度因子”(记为Y3)。

3.根据表2.9,我们可以分别算出3个因子的表达式:

Y1、Y2和Y3的表达式公式分别为:

Y1=0.135X1+0.184X2-0.093X3-0.059X4+0.224X5-0.033X6-0.052X7+0.141X8+0.139 X9-0.074X10+0.200X11-0.029X12+0.210X13(公式2.2)

Y2=0.058X1-0.035X2+0.261X3+0.233X4-0.077X5+0.225X6+0.236X7+0.040X8-0.002X9+0.109X10-0.119X11-0.074X12-0.073X13(公式2.3)

Y3=-0.035X1+0.005X2+0.027X3-0.028X4-0.100X5+0.017X6+0.072X7-0.009X8-0.026 X9+0.565X10+0.000X11+0.532X12-0.024X13(公式2.4)

表2.9 成份得分系数矩阵

4. 综合评价体系

参考表2.5中“旋转平方和载入”栏里的“合计”和“方差的%”两栏,可知,三个旋转后公因子的方差贡献率分别为40.14%、34.04%和13.22%,所以,可以得到综合评价模型为:

zY=40.14%*FAC1_1+34.04%*FAC2_1+13.22%*FAC3_1(公式2.5)

2.3 北京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评价体系评价结果以及相应对策建议

2.3.1 北京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三个因子评价结果

把有关的数据依次带入Y1、Y2、Y3的表达式,得到评价全国各省市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的3个因子的得分,如表3.1所示。

表3.1 各省市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3个主因子得分情况

因此可得,北京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三个主因子在全国各省市的得分及排名情况。如下表3.2所示。

表3.2 北京市三个主因子在全国的得分及排名情况

2.3.2 北京市现代服务业整体发展水平的评价结果

把对应的统计数据放进上述综合评价模型的表达式里,能衡量出各省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的综合主因子值,需要注意的是这个评价标准只是在本文构建的评价模型基础下的得分排名情况,如图3.1所示。

图3.1 全国各省份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的综合因子值

2.3.3 北京市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评价模型的结论及分析

1.如图3.1,综合因子的Y值呈现了各省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这其中,北京市现代服务业的Y值是1.19,位居全国第一。虽然北京市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很高,但也存在一些的问题。比如,北京的现代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额在全国居于较低的第14位,且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值排名更低,这又说明北京市对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依然有提升的空间。

2.从“北京市三个主因子在全国各省市的得分及排名情况”表中发展水平因子Y1的情况看,北京市的得分是0.059,居于全国第十二位,可以发现北京市现代服务业规模水平还有缺陷,这跟政府的重视程度有关。所以,建议政府增加北京市现代服务业固定资产的投资额,加大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力度。

3.从“北京市三个主因子在全国各省市的得分及排名情况”表中的发展水平因子Y2的情况看,北京市的得分是2.798,居于全国第二位,表明北京市现代服务业的收入水平很高,反映了北京市的金融业、物流业、旅游会展和信息咨询行业等现代服务业发展前景很好。

4.从“北京市三个主因子在全国各省市的得分及排名情况”表中的发展水平因子Y3的情况看,北京市的得分是1.629,处在全国首位,反映了北京市现代服务业在增长速度方面还是很快的,这是因为很多企业总部和全国的科研机构、技术服务部门大量汇集首都,因此,北京现代服务业可以增长迅速。北京市现代服务业也就拥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潜力以及广阔的发展前景。

2.3.4 北京市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对策及建议

1.加强政府政策倾斜力度,加大现代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

综合以上模型分析,北京市固定资产投资居于全国较低地位,这就使得北京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规模比较滞后。北京市当前的重要任务是扩大服务业发展规模,让服务业的发展提速。但是,重视规模的扩大及速度的增长的同时,还要注意保障服务业发展的经济效率。这个过程中,政府作为地区经济的引导者,要注意在服务业上的政策倾斜,在投资额、完善服务业相关基础设施等方面,促进服务业的发展。

2.重视人才培养,完善服务业人才引进制度。

从综合评价结果看,北京市服务业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水平并不是最高,说明北京市现代服务业对人才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发展规模受到限制。所以,北京市政府要抓紧实施服务业专业人才培养战略,完善服务业引进制度。在高校和职业学校,开设更多服务业相关的专业,培养对口人才。而对那些已经从业的服务业人员,要进一步强化专业层次的培训,举办职业资格考试,提升服务业人员的专业素质。此外,对信息技术、金融业和现代物流业等行业,要进一步开展人才引进工作,为北京市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人才上的保障。

3.重视居民收入,维持居民高收入水平。

有收入才有购买力,才可以消费。因此,居民收入水平也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本文将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全年消费性支出作为评价指标引进评价体系,分析结果也说明了其对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影响力。北京市在收入因子位于全国第二,具有一定的竞争力。所以,北京市政府应该继续积极增加就业,维持北京市居民较高的收入水平。

4.努力增加北京市人均GDP,提升北京市综合经济实力。

人均GDP作为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对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由分析可知,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与其地区经济发展综合实力具有明显的正相关性,换言之,只有当本地区经济水平达到一定程度之后,现代服务业才能发展起来。因此,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必须建立在地区经济实力的基础之上。缺少地区经济实力的支撑,现代服务业难以持续发展。北京市必须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本地区经济,才能保障现代服务业更好更快的发展。

5.重视科技力量,加大现代服务业相关科技投入。

高新科技行业能够快速带动现代服务业发展。从综合评价的结果也能发现,科技发达的地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水平较高。而且,从现代服务业的内涵中也体现了对高新科技的要求。所以,北京市只有重视科技的发展,加大信息技术、网络行业等高新行业的资金投入,现代服务业才能更好更快的发展。

[1]孙治宇,刘星,樊士德.江苏现代服务业发展综合竞争力评价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13,12:56-58.

[2]何育静,于彭涛.江苏省城市现代服务业综合评价[J].商业时代,2012,35:131-132.

[3]邓泽霖,胡树华,张文静.我国现代服务业评价指标体系及实证分析[J].技术经济,2012,10:60-63+105.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http://www.stats.gov.cn/中国统计年鉴2013.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http://www.stats.gov.cn/中国统计年鉴2012.

2017-04-20

李彦欣(1990-),女,河北省宁晋县人,北京工商大学商学院2012级企业管理研究生,研究方向:服务企业运营管理。孙永波(1970-),男,黑龙江省肇州县人,管理学博士。研究方向:服务企业运营管理。

[资金项目] 本文系北京教委人文社科重点项目“北京零售企业竞争力提升关键问题研究”(SZ201410011004)和长城学者培养计划资助“北京零售企业提升竞争力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项目编号:CIT&TCD20140307)的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服务业北京市变量
北京市:发布《北京市2022年能源工作要点》
北京市丰台区少年宫
北京市勘察设计研究院
北京市营养源研究所
抓住不变量解题
也谈分离变量
自动化正悄然无声地重塑服务业
服务业:从一二三到三二一
2014上海民营服务业50强
2014上海服务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