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信心的培养

2017-08-30刘静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2017年6期
关键词:自信心语文教学学生

刘静

摘要:基于目前学生学习中缺乏自信心的现状,谈了在多年语文教育教学中,特别是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如何培养学生学习自信心的几点尝试。旨在探讨语文教学中,在新的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学生自信心的培养。

关键词:语文教学 学生 自信心

在语文教学中,只有使学生认识到学习语文的实际意义与重要性,使他们确实感到学有所用,并能把真正的本领学到手,这才能产生自学学习的愿望,树立学习的信心。

然而,由于语文在运用上具有综合性,读一篇文章,写一段话,乃至讲一句话,往往需要综合运用各项语文知识以及其他有关的知识。就这一方面来说,单项知识的学习是不太可能“立竿见影”的,即不是每项知识学习了一点就立刻能在实际中加以运用的,有些是要在潜移默化中得到转化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应使学生懂得语文学习的这一特点,以免学生学了一些知识,一时用不上就感到沮丧,认为学了没有用或者学不会,丧失了学习的积极性。但学和用的种种情况还要作具体分析。

有些语文知识确实如此。比如:学习一些修辞格式,掌握了它们的特点,但运用它们还得有内容,还得有相应的词语来表现。作为一项练习,有可能当堂完成,但在实际需要时能有意识地运用,还需要其他条件的成熟。

有些语文知识还是能边学边用的。比如:学习了汉语拼音,就应能拼读汉字;学了标点知识,在写作时就可以初步运用。

在中学阶段,更多的情况是:学生已有了一些基础知识,并已能在实践中运用了,即学生已有了一般的读写能力。在此基础上,学到的新知识就能很快地融会贯通,综合运用。

总的来说,知识之用于实践,总有一个过程,需要大量的积累,反复的实践才能达到融会贯通;各个学生,各种知识转化的快慢也不同。但不论是哪种情况,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总应该使学生明确学习某项知识,某篇课文的目的要求,有什么用,并尽可能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到它的作用。我们引导学生学习,不能只是“使由之”,更要“使知之”,明确了学习某一课题的具体作用及目的要求,学习才有动力。

我们在引导学生学习语法知识时,不仅将划分句子成分的作用与剖析学生作业中病句联系起来,而且与学生学习数理化也联系起来,使学生收益很大,同学们体会到了学习语法不仅有助于表述的正确,有助于语文的读写,还有助于学习其他科目,因此,兴趣很浓。比如,我们在引导学生学习定语和状语知识时,联系物理学中的定义,定律,同学们发现,原来在科学概念里,定语和状语竟是关键所在。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引导学生认识学习课文,学习各项语文知识的作用,还要使学生学有所得,学习有信心。如果在教学中各个方面不能适应学生的实际,过难、过深、过多,学生就会望而生畏,感到难学;或几堂课下来,仍然朦朦胧胧,一无所得,作业难以完成或完成得不理想,学生就会大失所望,而且倍感困难,这些都会使学生丧失信心,影响积极性。有些课文确实比较艰深,与学生实际水平相差很大。教师讲解深入浅出,努力创造条件,给学生铺路架桥,舟楫之便,分解难点疏浚渠道,使学生易于接受;或长文短教,节选部分内容,删繁就简,使学生易于掌握,或辅之于内容或作法上较为浅易的作品等。

在练习的设计上同样要切合实际,并要有恰当有效的引导。例如,缩写练习对有些同学来说是有一定困难的,教师就可以根据提纲口述缩写的内容,相互交流,然后再要求学生动笔完成书面的缩写练习。这样就可以帮助学生克服初练缩写时容易出现的层次混乱,情节不完整的问题。使训练的进展较顺利,学生学习才有信心。

教学内容过深,学生难以接受、掌握,容易丧失兴趣和信心。但过易,过浅,过低,过少,学生不费力气就会完成,也会感到收获不大而乏味。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在教学中要力求“浅者深之”。“浅者深之”表现在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一篇课文的教学培养学生具有“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可以要求学生咬文嚼字,深刻体会作者遣词造句之妙;也可以联系前后一些课文,或同时组织几篇课文,培养学生“多方比较,评析鉴别”的能力。在读写教学中可以培养学生有“移花接木,灵活多变”的能力,这样学生学习才有信心。

要使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得到调动,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并能保持下去,教师必须根据新课标要求在新理念指导下精心设计每一堂课的教案,使学生每上一节课都能有所得。一定要克服语文教学中“上与不上一个样,教师指导下学习与学生自己学习一个样”的状况。学生上语文课获得了新的知识,听、读、写、说与思维能力得到培养与发展,内心就能充满喜悦,就会产生持续不断地探索语文知识宝库的求知欲。因此,语文课让学生有所得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自信心的重要基础,离开这一点,调动积极性,培养自信心就成为空中楼阁。

要使学生有所得,培养自信心,很重要的一环是要把教材实际和学生实际对上口,教师要做到:胸中有书,目中有人,讲究方法,掌握分寸。这里还值得注意的是:(1)教学要摆脱单调的重复,原地踏步。若单调的重复,就会使学生大脑皮层受到严重抑制。我们力求做到:引导学生学习新教材时,里面包含旧教材;做新练习时,里面包含着旧练习,这样,学生总觉得在已知基础上不断学到新知识,因而就能保持较高的学习兴趣,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如讲述记叙文知识,不宜经常重复几个要素,叙述方式之类。一篇作品总有它本身的特点,教学每篇课文要突出其特点,从中带动对旧知识的巩固和复习。(2)要有一定的难度,对学生的要求应该适度:是学生力所能及的,但又要付出一定努力,也就是有一定的难度,必须“跳一跳才能把果子摘下来”。为了使学生掌握丰富的知识,维持他们的强烈求知欲,使他们感到克服学习上的困难是一种精神上的满足,这只有当学生感到自己在理解教材上还有这样或那样的空白点,还有某些衔接不到的地方,感到要使知识彼此贯通并形成严整的体系还欠缺什么东西的时候,他们才会真正努力去掌握知识。然而由于全班学生水平的不均衡,因此,对不同水平的学生在难度的大小上就有区别,练习时在要求上能体现出一定幅度,以适应各类学生,给不同程度的学生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机会。(3)我们要引导学生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给予他们自行开启语文文字宝库的钥匙,实际上也就是培养学生具有自学的能力。语文学习具有社会性,学生有了自学的能力,就能在广阔的天地里发现许多有用的知识,遇到学习上的困难,也不再是一筹莫展,而是能寻求用相应的方法或创造相应的条件来解决。这样就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自信心。

另外,培养学生自信心,还应注意教师角色的转变及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教师应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由教学的管理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由孤军作战的闭关自守者转变为善于合作交流的“外交官”。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参与者。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应合作交流,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让学生真正体验到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人作用,尝試到学习的快乐。这样,学习才有信心。

综合所述,抓好学生自信心的培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应想方设法从多方面诱发学生的求知欲,以“新课标”、新的教学理念为指导,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应将教师的正确引导和学生的自觉努力结合起来,方能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参考文献:

[1]陈敬旭.要重视数理化中的语文知识教学[J].语文学习,1979,(01).

[2]谭麟.“怎样才算一堂好课”浅谈[J].长江大学学报,1981,(01):4-9.

猜你喜欢

自信心语文教学学生
赶不走的学生
学生写话
如何上好小学数学课
培养初中学生自信心与英语教学的相关性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
聪明的学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