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行走:闲暇教育的一部分

2017-08-30何美龙

中国德育 2017年16期
关键词:闲暇长城导师

文化行走,就是用学习的方式去旅行,因为以研究性学习为目的,所以它更具有教育意蕴。文化行走的过程,也是闲暇教育的过程。

今天的中小学生是忙的,校内忙课堂学习,校外忙辅导班学习,学习似乎是他们生活的全部。实际上,学生除了要学习,还要休闲。正式学习无法给予学生的东西,休闲可以弥补。

今天很多孩子是不善于休闲的,节假日中,不是看电视就是打游戏,有的甚至是睡大觉。我们亟须引导学生合理利用闲暇时间,抬起头来,把眼界打开,把目光放远,看我们的社会,看我们的生活,走出去积极体验,在体验中获取终身受益的素养。这就是闲暇教育。

行走,通常也称旅行。培根《论旅行》通篇都在谈旅行与教育的关系,开篇第一句话就是“旅行是年轻人教育的一部分”。文化行走,就是用学习的方式去旅行,因为以研究性学习为目的,所以它更具有教育意蕴。文化行走的过程,也是闲暇教育的过程。

文化行走,必须注意几个问题。

一、注重文化导航

文化行走需要文化导航。张家界很漂亮,到张家界看什么?看张家界独特砂岩地貌,看峰林、方形山、天生桥、岩溶峡谷,看岩石的沉积构造,看多变的气候景观……这需要具备跨学科的知识,需要文化导师指引。

文化导师,可以是学校教师,可以是地理、历史专业的专业人员,也可以是博物馆讲解员等。文化导师与一般导游是有区别的,比如面对张家界峰林、奇石,一般导游会讲这个像猴子、那个似企鹅,而文化导师会让孩子们停止喧闹,在那一刻、那个地点,闭上眼睛静静听一会儿,在听中感悟世界的奇妙。何广域同学就曾写道:

我们对面是万壑松林,只听到松声阵阵,如同浪涛拍岸一般,一波接一波,连绵不绝。在那松涛声中似是夹杂着布依族民歌,嘹亮悠长。许多诗人将琴声比作松声。这里的万壑松声同琴声的确很相似,一样悠远,却更自然、绵长。

文化导游这样引导是有深意的。

文化行走一定是有目标的,一定要让孩子带着任务去观察、思考。比如,在参观战争纪念馆中,如果没有文化导师有意识的设计,历史遗物就那样直白地呈现在眼前,孩子会当参观普通景点一样,漠然走过。而如果有了文化导师的设计,他就不会将目光局限于现场的说明文字,而是将目光投向历史的深处。比如,面对一个个烈士的名字,文化导师会引导学生读出烈士姓名,推测他们牺牲时的年龄,推测他们童年、少年的生活,以及他们父母、亲人的生活。文化导师挖掘历史背后的故事后,再把历史和今天相联系,如拿历史灾难事件和今天欧洲难民境遇做比较,会有力地激起学生对生命的尊重和理解、对和平的珍惜与热爱!

二、明确活动主题

文化行走一定要有明确的主题,围绕这个主题,要看什么、探究什么,一定要清楚,这样才能让孩子获得深度体验。

2016年7月,上海初一、初二小朋友和三位领队共计14人组成 “长城探索队”,将测量长城作为主题。在向雁门关进发途中,学生找来木板、铁锹和夯礅,在长城脚下做了个造夯土长城的实验,在老师指导下弄出了个稍微有点土墙样子的土墩子。孩子们把自己的劳动成果,与自己测量过的长城墩台的数据比较,最后算出:他们14个人,每天夯12小时,即便不考虑工程质量,1,000天才能建成一座墩台。通过开展主题活动,近距离触摸古长城、分析长城关隘的建筑结构、古法制作夯土墩,学生真切理解了长城工程的伟大。

一般来说,文化行走可以选择民俗、饮食、宗教、文学、历史等领域的一个主题,从小处切入,做深做细,制作一张行走地图,策划一个行走食谱,寻找一个文化故事,认识一个历史人物,参加一个风俗活动,体验一个美妙景色,这样会获得比一般旅游更多的认知与体验。如,春天去公园看樱花,就可做“樱花”主题探究活动:“识樱”“赏樱”“悟樱”,了解樱花生长习性、地域分布,品味樱花诗词文化,探究樱花的延伸品——香水、实物糕点、工艺品等。

按主题来开展文化行走,要把学生已有的知识融合起来,激活其多种感官,深度体验。今天有的孩子年纪不大就开始忧郁了,想不开。这是因为,他没有看到生命本身的过程:生命中会有饥饿,会有疼痛……这样的教育在我们学校生活当中很难得到,在家庭生活当中也很难得到。走出去,有主题行走,有深度设计,才能补上这节课。

三、突出深度体验

共青森林公园是上海学生喜欢的旅游点,“松涛幽谷” “丛林原野” “秋林爱晚” “水乡映秀”,因为“自然、野趣、宁静、粗犷”而声名远扬。欣赏了这么美的景致,回来多少能写出点儿新东西吧?看看学生的作文吧,一言以蔽之,“干涩”。学生们为什么没有感受?因为他们的兴奋点完全在玩上。他们关注的是谁带扑克、如何打游戏,而不是深入景点进行体验。这样的活动是行走,但绝非文化行走。文化行走一定是有意义的活动,学生必须进行深度体验,对世界拥有自己的解读。

“长城探索队”背着午饭和水,沿着野长城行走。回来后,他们写了很多随笔,其中一个人是这样写的:

自鸿蒙之始,天就一直在万物之上,注视着这世间的一切——只是注视着、注视着。苍凉、苍茫,在塞外的民族中,长生天是至高无上的存在,是他们精神的寄托。“苍”,这一个字,便能囊括整个塞外的风土人情。塞外,从古至今,都是苍凉且苍茫的。

没有深度体验,学生是无法获得这样的认识的。

“长城探索队”在行走中,还经历了很多城里人一辈子都无法经历的事儿:在武威山丹军马场,学生亲眼看到牧民驱赶几百匹骏马到水源地喝水,学生被那浩大的场面震撼了;在普洱茶产区,学生动手制茶,亲身体验做茶的工序,学生被茶工精湛的技艺所折服……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其本质意义都是一样的,在于自我的成长。在文化行走中,学生在深度体验中,对外看懂世界,对内明白自我。

四、加强管理与评价

文化行走既然有主题、有目标、有任务,自然也应该有管理和评价。

在一次集体行走中,两位初一小朋友早上赖床,不肯起来。领队老师当机把团队分成两组,准时起床的一组按计划行动,自己则陪同晚起的两位孩子在饭店附近小餐馆吃拉面。吃罢,老师问小朋友这样安排是否满意,他们本来就有些内疚,连连点头称好。两组汇合后,老师请另一组同学谈谈去当地著名羊肉面馆吃拉面的过程,这让两位小朋友后悔不已:假如自己不赖床,其实是有更独特的美味早餐的。从此,团队不再出现赖床现象。这是管理,也是评价。

管理包括安全管理、时间管理、纪律管理等。大家观察到一个现象:飞机飞行过程中,头等舱里的人习惯于读书,商务舱里的更多是看报或者使用笔记本工作,经济舱里的大多数人不是打盹就是在玩电子游戏。这是社会经济地位影响了人们的行为方式,反过来不同的行为方式也影响了人们的社會经济地位。为了让孩子闲暇生活过得有品位,在行走途中,不管是在机场还是在火车站,不妨给孩子一本书,而不是一部手机。可以引导孩子就本次文化行走开展相关阅读,而不是坐下打牌。晚上休息前,可以引导孩子回顾一下一整天的行程,写点什么;也可以为完成第二天的任务查些资料,做些功课。给孩子一本好书,会让孩子从不恰当的游戏当中转移出来。

文化行走的目标设定中应该包含意志、体质和体能等方面内容。这个过程当中一定要进行阶段评估。可以是导师评估,也可以是家长评估,看看学生每一段完成的质量如何,及时总结梳理和反思,适时做出调整和改变。

【何美龙,上海市闵行中学校长,中学高级教师,特级教师】

责任编辑︱刘 烨

猜你喜欢

闲暇长城导师
人在何时最清醒
导师的猫
登长城
广东鹤山实施新录用公务员双导师制
闲暇:教育蕴藏其中
我爱多姿多彩的长城
长城,长城
闲暇时间干点啥?
和谐秘诀
真正的爱是使人自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