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帮助学生理解语境

2017-08-29蔡峥嵘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28期
关键词:基本原则语境初中语文

蔡峥嵘

【摘要】所谓语境就是人们在语言学习和使用中所处的环境。在语文教学中,不管是对书面用语的言语理解教学,还是书面用语在实际中如何运用的教学,都与语境息息相关。对于许多初中生来说,语境是一个相对抽象的概念,帮助学生更加全面和深刻的理解语境,不仅是学好初中语文的基本条件,而且也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成长起到了一定支持。所以,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以学生为主,以学生的角度和思维为出发点,同时要巧妙运用科学的教学方式,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语境意识的培养,以此来提高学生熟练运用语境的能力。

【关键词】初中语文 语境 基本原则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8-0065-02

引言:要理解一个句子的全部含义,仅分析句子中各词语的组合意义是不够的,甚至会产生歧义和误解。因此,还必须要根据语言环境,对句子之外的潜在语义进行理解,从而更加准确的理解和解读句子含义。文章结合实际教学经验,首先对语文教学和语境之间的辩证关系进行了概述,随后分析了初中语文语境教学中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最后列举了几种常见的语境教学方法,以帮助初中生更好的理解和运用语境。

一、语文教学与语境的关系

1.语文教学中包含语境因素

在语文教学中,语境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书写和言谈。书写部分主要包括阅读、写作等,例如学生在阅读课文或是习题训练时,都需要联系上下文或是结合写作背景、社会环境等,以便于对课文中的某句话、某个段落有更好的理解与把握。言谈部分主要分为教师授课和学生之间的言语交流,主要形式为口语交际,其中包括教师授课时和学生之间相互交流时所运用的语气和讲话时的场景等。

2.语文教学依赖语境

语境在语文教学中能够对语言的运用起到制约的作用。换一种方式来讲,就是一个词语将其放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那么该词语所呈现出的含义和其具备的情感色彩会大不相同,需要学生根据具体的语境进行具体分析,从而把握词语的正确意思。如,在讲授《背影》时,在读到“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这句话时,如果只是将这句话单独拿出来读,通常我们会将“聪明”一此理解为作者的自夸。而事实上,通过结合上文语境就可以知道,这里的“聪明”其实有“聪明反被聪明误”的意思,是作者对自己的一种谴责。学生在学习课文时,只有通读上下文,才能够结合语境,对其中的细节性内容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正确的分析。

3.语境提升语文教学的艺术效果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教学是一门艺术”。有的教师善于利用诙谐幽默的话语,来营造活泼的课堂氛围,以此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热情;有的教师则保持严谨的教学态度,课堂上一丝不苟,给学生一种肃然起敬的感觉。因此,教师讲课过程中刻意营造的语境,也直接关系到语文教学的艺术效果。如:课堂上教师讲课时有两名学生在搞小动作,这时如果教师直接点名批评,这样很容易触碰到学生的自尊心,严重则会导致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但是如果教师对这一现象不加以制止,则会严重影响到课堂纪律。教师可以采用另一种表述方式:“某些同学,不要在私底下‘讨论问题,先认真听教师讲课。”通过这种旁敲侧击的形式,一方面能够提醒这两名学生遵守课堂纪律,认真听讲;同时又不会针对具体的哪位学生,也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

二、语境教学的实施原则

1.情境导入原则

在授课之前,教师可是先带领学生活跃课堂气氛,也可以将本节课要教授的内容导入情境中,这样有利于加强学生对语境的认知,便于之后的语境教学,通过教师创设的课堂气氛能够加深学生对语境的理解。从语文教学角度来说,语境相关知识的讲解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作为概念性的知识,包括语境的含义、作用等,为了方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教师可以通过简明易懂的语言来对其进行概括和总结;另一类是较为深奥的知识,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个人对语境的感知,实现对语境的驾驭和运用。

2.目标需要原则

我们之所以重视学生的语境教育,首先是考虑到语境在语文教学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希望以语境为载体,为学生提高语文学习成绩提供便利。因此,教师在开展语境教学时,必须要遵循目标需要原则,始终围绕着语文教学目标来开展语境教育。如,在《演讲:微笑面对生活》这部分内容中,教师可以首先要求学生回忆之前几节课所学内容,对于书信、演讲等语言形式有一个大体的了解,然后教师安排本节课的教学任务:以“微笑面对生活”为主题,编写一份演讲稿,并上台演讲。学生具备明确的学习目标之后,学生可以按照这一目标来确定演讲稿的主题,然后进行独立思考,整理语言,将演讲稿独立完成,在这一过程中能够有效加深学生对语境的理解。

三、语文教学中帮助学生理解语境的具体策略

作为一个高度抽象化的概念,如何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语境,成为初中语文教师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有些教师虽然尝试从专业化角度进行讲解,但是学生由于缺乏专业基础,因此理解起来相对困难,语境教学的效果不明显。因此,为了使学生能够在理解的基础上整体把握语境,教师还必须换位思考,从学生角度分析语境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在实际教学中采取科学的教学对策。提出了以下几种具有实际操作性的语境教学策略。

1.上下文联系法

某些课文的上下文之间具有較强的逻辑性,或是鲜明的对比,学生在阅读课文时,通过联系上下文语境,可以对文章主旨有一个全面且深刻的理解。教师在运用上下文联系法培养学生对语境的理解时,一方面可以要求学生先通读一遍课文,对课文结构、上下文联系有一个了解;另一方面也可以要求学生从细微处着手,对其中的某些词、句进行对比,从中也能够达到加深语境理解的效果。

通过联系上下文中胡屠户对范进的评价,将胡屠户这样一个见风使舵、尖酸刻薄的鲜明形象刻画了出来。

2.词语替换法

即用一个词来替换原有句子中的词语,目的是感受和探究语境所带来的词语的深义。因一个词在语境的作用下,会因语境而变得传神。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有这么一句:“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学生都知道作者抓住特征描写景物,对“光滑”的词义理解仅停留在字面意义上,这时教师启发学生探究,如把“光滑”替换成“坚固”好不好?石井栏不是很坚固吗?学生乍一听有理,细一想发现“光滑”一词隐含了丰富的含义,它让人产生无穷的联想:我经常在石井栏上嬉戏玩耍,翻滚爬行,天长日久,石井栏自然变得光滑,多么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多么天真活泼的个性……这个例子形象地告诉我们,替代法可以让我们更深的理解作者运用词语的独到。

3.背景解释法

背景解释法就是将所教授作品的背景资料融入到阅读中,使其形成背景语境,以此来帮助学生更好的解读文本。作者的生平经历、民族特点、文化差异等都可以作为背景语境来阐释,这种办法虽然被普遍运用在当前的教学中,但是仍旧存在很多不用语境理论来指导的教学现象,仅仅是将其作为背景知识来介绍。

结语: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语境教学使其必不可少的,初中语文教师要注重语境教学,掌握语境教学的技巧,结合初中语文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情况制定正确的教学方案,确保学生语境理解水平的提升,为更好把握课文主旨、提升教学质量提供有力的帮助。

参考文献:

[1]孔凡成.语文教学“必须把握语境这个背景”——严华银语境教学思想研究[J].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李霞.随风潜入夜润 物细无声——浅谈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功能[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

猜你喜欢

基本原则语境初中语文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语境与语境教学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主题语境八:语言学习(1)
主题语境九:个人信息(1)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关于创新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实践与探索
浅议小学语文作业优化设计
论网络言论自由的限度及其基本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