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读为本 返璞归真

2017-08-29赖丽芳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28期
关键词:返璞归真以读为本语文教学

赖丽芳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大家逐步认识到 “读”在语文教学的重要作用。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应树立“以读为本”的思想,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感知内容,感悟语言,培养语感,升华情感。

【关键词】语文教学 以读为本 返璞归真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8-0059-02

阅读教学姓“读”,这是语文本位的回归。著名语文教育专家商友敬先生说:“文章的精华在句子之中,字句之中有声情,有气韵,有见识,有抱负,你不读,这一切精华就不会自己显露出来,而只是纸上的铅字符号,那是‘死的。要把‘死的变成‘活的,只有读,让它在你嘴里活起来,然后在你心里活起来。”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应树立以读为本的思想,在读中感悟语言,培养语感,升华情感。

一、自读——感知内容,触发情感。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文章不厌百遍读,记得于永正老师说过:“智慧在宁静中!”语文课最需要留时间让学生潜心静读。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自主读书的兴趣,创设情感体验的情境,引导学生走近作者心灵,溶入文本情节,在读中整体感知,受到情感的熏陶。《一个苹果》是北师大版语文五年级上册主题单元“水”中的一篇主体课文,本课围绕一个苹果展开,记叙了抗美援朝时期,防炮洞里的八位志愿军战士,尽管干渴得厉害,却舍不得吃完一个苹果的事情。故事发生在战争年代,距离学生比较遥远,在交流完故事发生的背景资料,理清文章的脉络层次后,以“战士们谁最需要这个苹果?”引导学生走进文本,静心阅读,圈点批画。“自从24日我连出击开始,只有前天晚上营长给了我一块两寸长的萝卜,我已经几天没喝过一口水,喉咙早就干得烟熏火燎似的。”佳琪抓住重点词句“几天没喝过一口水”、“ 烟熏火燎”等重点词句体会到连长焦渴难忍;佳佳和嘉恒则抓住步话机员小李和通讯员小蓝的神态、动作——“嘴唇干得裂了好几道口子。”“嘴唇干得发紫。”“拿起苹果张开嘴刚要吃……”读出了战士们干渴得厉害,干渴正威胁着他们年轻的生命;“不用说一个,就是十个、二十个,我也能一口气吃完。”这是佳怡的汇报……“明明都想吃,都需要吃,可谁都不吃,这究竟是为什么?”教师又在引语中巧妙设疑,引导学生再次走进文本,体会志愿军战士坚强的革命意志,以及相互关心,团结友爱的阶级友情。没有过多的条分缕析,学生在自读中感知内容,感悟人物,真正实现了教育是学生的教育,课堂是学生的课堂。

二、范读——体会情感,感受语言。

一节好的语文课离不开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小学阶段的学生具有很强的向师性,教师富有感染性的范读不仅可为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朗读榜样,更能让学生通过教师的范读深入地了解课文内容,体验课文的思想感情并引发共鸣。所以,在文章的启迪处,审美熏陶处,文句优美处,情感强烈处,教师的范读是启迪智慧,点燃情感的课堂点睛之笔。

2008年3月份,笔者有幸参加了在厦门举行的“相约名师 聚焦课堂”教学观摩活动,听取了王崧舟老师的一节课——《慈母情深》。“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是文中最能表现慈母情怀的一个片段。王老师紧紧抓住文章情感的灵魂,运用细腻、流畅的行腔,采用由慢到快,再由快渐慢的语速,通过朗读向同学们展现了母亲动作的一组慢镜头——“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 透过老师的范读,同学们仿佛身临其境,看到了母亲那疲惫的、弯曲的、佝偻的、瘦小的背;看到了母亲那干瘦的、枯黄的、没有光泽的脸;那疲倦的、灰暗的、布满血丝的眼睛……一次又一次的范读、引读、接读……仿佛一次又一次的慢镜头回放,在老师声情并茂,娓娓道来的朗读中,同学们体会、感悟、触摸到了慈母深情,与作品产生强烈的共鸣,与作者产生情感的交流。

三、品读——领悟情感,感悟语言。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一篇文章只读一两遍,未必理解得透,必须多揣摩。”课文中有些词句,特别是那些表现文章中心、表达情感的精妙传神的语句,往往具有“牵一发动全身”的作用,抓住这些具有感染意义的关键词句,引导学生“咬文嚼字”,进行推敲、揣摩,细细体会,会不断增强学生的语感。

还是以《慈母情深》这篇文章为例,课堂上王崧舟老师抓住了“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立刻又陷入了忙碌……”这组快镜头。首先通过引读,引导学生读出快镜头的感觉,然后让学生分别给每个“立刻”换一个近义词,学生一下子说出了20几个近义词,接着引导学生通过对比读发现,连用4个“立刻”是有深意的。请看部分学生的发言:学生1:连用4个立刻看出母亲多么忙碌!多么劳累!学生2:连用4个立刻好像这4个动作是在一瞬间完成的。学生3:分别用上不同的词,感觉这一连串的动作被用刀一刀一刀砍断了。

感悟了母亲挣钱非常辛苦,一天只能挣7、8毛钱以后,王老师又抓住母亲的一个特写镜头——“塞”钱。师:请给“塞”换个近义词。生1:放。生2:递。师:但能换吗?你得嚼那个味!生1:“塞”说明我看见母亲那么辛苦,不想拿钱,而母亲却硬塞给我!生2:“塞”的后面是母亲的心甘情愿!生3:“塞”看出母亲给这一毛五非常坚决,她希望儿子多看书。生4:“塞”看出母亲没有想过自己的辛劳,一心希望自己的儿子有出息!……学生虽坐在教室里却能身临其境,走进课文的生命,走进作者的心灵,与书中的人物进行对话交流,与他们进行思想、情感的交流。

四、美读——深化情感,积累语言。

朗读的最佳境界是美读。同是喜悦之情,有甜蜜、高兴之分,自豪、骄傲之分;同是悲伤,是哽咽难言还是声泪俱下……叶圣陶先生认为:“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了作者说了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通。”他指出了美读的要旨:“设身处地的,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个委婉……”《送元二使安西》是一首寓情于景的送别诗,一切景语皆情语,在引导学生抓住“朝雨、客舍、柳”等景物读出了细雨飘飞,临别赠柳,王维是多么伤感、不舍、忧愁以后,伴着哀怨忧伤的《阳关三叠》,老师通过语言创设情境,一次又一次引导学生披文入情,以声传情,在朗读中升华情感,积累语言。

师:自古多情伤离别,临别赠柳,诗人王维是多么不舍呀!

生: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師:小雨还在下着,是想挽留友人离去的脚步吗?而朋友终将将远离,怎不伤感别离?

生: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师:渭城这里有饮不尽的甜甜的家乡水,听不完的浓浓的家乡话,安西那儿确是举目无亲,乡音不再有哇!

生: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师:客中送客,今天好友又将远走他乡,怎不伤感别离?

生: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师:六年之后,王维去世,渭城之别竞成了千古诀别,这首诗也成了千古绝唱!

生: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此时教室里流淌的是浓浓的离别情愁,还有一种叫友谊的生命在滋长,在蔓延……慈母情深在老师诗意课堂的引领下,学生的情感、体验在步步提升。

朗读是一种语文教学手段,它对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的提高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成功的阅读教学的标志是真正落实以读为本,也是语文返璞归真,还真本来面目的必然结果。新课标提出的重视语文朗读教学是相当及时,也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趋势。我们切不可忽视语文朗读教学在新课程标准中的重要地位。

参考文献:

[1]李新平.返璞归真 蒙以养正——初中文言文教学谈[J].上海教育科研,2012,(9):87-89.

[2]连传杰,魏长富.返璞归真,让学生早日“开悟”[J].课外语文(教研版),2013,(9):13.

[3]张成立.返璞归真 读出语文——变革初中语文课堂教学[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5,(39):339.

猜你喜欢

返璞归真以读为本语文教学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以读为本”
返璞归真亲切自然
以读为本 关注生成
小学语文教学要返璞归真
如何让小学生写作返璞归真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对古诗词教学的几点思考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