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文言文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2017-08-29葛艳丽

黑龙江教育·中学 2017年9期
关键词:孟郊母爱古诗文

葛艳丽

走上初中语文教学的讲坛已有10个年头,我送走了一批又一批的学生,几乎每届学生都会向我诉苦:“老师,文言文怎么那样生涩难懂呀?”“老师,我实在背不下来,我对文言文不感兴趣。”类似这样的问题经常会在我的耳边响起。实际上,这不仅说明了学生在古诗文学习中所遇到的困惑和疑难,也反映了我们的文言文教学还有许多问题要解决。这就向教师提出了一个很有挑战性的问题:如何让学生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有效、快乐地掌握相关的文言文知识,提升古文学习的能力,丰富个人的内涵,并且逐渐积累文学素养。在不断的学习与积累中,我也慢慢地总结出一些方法和策略,一方面在具体教学中应用,一方面在反思中改进。

一、重理解,抒真情,提升写作能力

孟郊的《游子吟》是一篇歌颂母爱的真挚感人的诗篇。在备课时,我觉得不能为了讲诗而讲诗,而要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渐理解诗的深刻内涵,提升学生的阅读感受能力。所以在讲这首诗时,我先让学生课后查找相关的资料,熟悉此诗创作的背景。布置完任务后,大部分学生通过网络、书籍查找了很多相关资料,为上好此课做了充分准备。

师:请大家交流一下课下所查找的有关此诗背景的资料。

生:孟郊常年颠沛流离、居无定所,最值得回忆的莫过于母子分离的痛苦时刻了,所以思念之情油然而生,创作了这首诗。

(了解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就是为了让学生深刻地感受到,母爱是发自内心的真挚情感,不含有任何杂质。为了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此诗,并能畅所欲言,我又让学生各抒己见,谈谈对这首诗的感受。)

生:喜欢“临行密密缝”,因为品读这句诗眼前仿佛一下子就浮现出一位母亲在煤油灯下为将要远行的儿子穿针引线,细心地缝补衣裳的场景。母亲仿佛把所有对儿子的牵挂和爱恋都缝在衣线中,唯恐出现纰漏,所以特别细心。虽无语却胜过千言万语,母爱就是这样,既平凡又感人。

师:好,理解得很透彻,你能够把诗词中关键的语句放在特定的情境中去理解,去感悟,这很棒。

生:喜欢“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一句,因为无论游子身在何处,穿着母亲亲手缝制的衣裳就会觉得母亲就在自己身边,无论身在何处都不孤独。

生:我喜欢诗的最后两句,因为它告诉我们要学会感恩,对于春日般的母爱,小草似的儿女虽报答不尽也要心怀感恩。

师:同学们,为什么在孟郊的这首诗里你能感受到这么多东西并且能够表达出来?

生:因为孟郊的这首诗,抓住了母亲给自己缝衣服的这样一件小事,以小见大,表现了浓浓的母爱。

生:因为此诗使用了如“密密缝”这样的关键词,母亲缝得那么认真仔细,体现了她内心的活动。比如“意恐”一词,一下子就把母亲担忧儿子远行,怕儿子迟迟不归的心境表达出来了。

师:同学们,你们说得太好了,我想大家一定都是有感而发。那么学完这一课,你们能不能也写一个小小的随笔,把母亲对你的爱表达出来呢?

(学生马上认真地投入到了写作中,教室里安静极了,只能听到沙沙的写字声。很快,学生完成了作品,且在全班面前展示。)

生:妈妈,为什么以前你对我的爱我都没有深切地感受到呢?记得开始学写字时,我怎么写都写不好,急得都快哭了,最后干脆把笔一扔,躺在床上。“不写了,练字太难了,就此罢工。”我泄气地说。这时,你轻轻来到我身边,用温柔亲切的目光看着我,握着我的手,和蔼地说:“没事,来,妈妈教你写。”我气呼呼地说:“写就写!”母亲握着我的手,一笔一画地写起来。那双手特别有力量,慢慢地,稳稳地一步一步地教我写着。一刹那,我感觉好像有股暖流涌上我的心头,有一种神奇的力量让我不知不觉就把字写好了。我热泪盈眶,眼泪顺着脸颊流了下来。母亲见我哭了,忙用她温暖的手帮我擦眼泪,嘴里还不停地说:“是妈妈把你的手弄疼了吧?真对不起!”我再也忍不住了,扑到妈妈的怀里,说:“妈妈,是我不好。”母亲默默地用她那雙温暖的手为我擦去了泪水……我原想收获一缕阳光,你却给了我整个春天!

学生通过体会与学习这首诗,把母亲关爱自己的最感人的情节表现了出来,品诗中激发出真情,并且用真挚的语言表达了出来。所以每次讲完有真挚情感的古诗,我都会抓住机会让学生练笔,学生都有很大进步。

二、重扩写,美语言,培养写作技巧

选入初中课本的很多古文,大都是文质兼美的,而且这些文章包含了许多语言运用方面的技巧,可以给学生写作提供借鉴。在讲九年级课文《岳阳楼记》时,我发现文章中写景的语段描写得非常好。所以设计此节课时,我就把写景的方法渗透在其中。但是单纯的方法渗透,学生并不是很愿意接受,用什么方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呢?经过了一番思考,我还是觉得要重视文本,抓住文中的精彩片段来讲授效果会更好。如何设置问题呢?经过一番思考,我设计了如下环节:在讲解第4段晴天的景色时,我先让学生谈谈读完“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这一段的感受是什么。学生纷纷举起手来,有的说,抓住了景物的特点;有的说,善于运用修辞,把美丽的景色表现得非常生动。我灵机一动,说:“同学们,假如你是岳阳楼的导游,正好赶上今天岳阳楼是晴好的天气,你会怎样向游客介绍此地的景色呢?请大家拿出手中的笔,来写一下你的导游词吧。”我临时为学生加了一个小练笔。学生根据刚才总结此段写景的方法开始创作。有学生这样写到:“欢迎大家来到岳阳楼,这里鱼跃鸟飞展生机,兰草幽香有新意;月光皎洁泻千里,明月倒影似玉璧;豁然开朗精神爽,身处其中乐开怀。”虽然学生的笔法还有些幼稚,但是我真切地感受到了,他们能从古文的学习中总结出方法,并且把这些方法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如抓住景物的特点,运用修辞,把握句式等。在此教学环节中,我又给学生留了一个小练笔:写一段介绍太阳岛的文字。作业交上来后,我发现学生写得都很好。通过这堂课的教学,我发现文言文也可以讲出新意,并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经典的篇目之所以能够流传下来,就是因为无论在语言还是写法上都堪称经典,这也为我的写作教学提供了新的素材与参考。

三、重积累,提升学生写作的内涵

通过不断地教学实践,我发现在古诗文的教学中,要想让学生写作能力有所提升,除了注重利用课文中文本的描写方法外,还要让学生多积累。“语文课,得法于课内,得益乃至成才于课外”。学生如果没有一定的诗词积累,对诗词的理解也不会透彻,教师强加给学生,也只会事与愿违。所以我会时时处处让学生积累课内的必备篇目,多次阅读,理解透、分析透,每学期我还为学生列出加背的篇目,在此基础上进行摘抄。我发现学生的作文慢慢就有了古诗词的身影,语言也更丰富了。学生只有积累,才能与诗人的情感产生共鸣,碰撞出精神的火花;也只有积累,才能厚积而薄发;只有不断解读、赏析、感悟,写作水平才会有更大的提高。现在学生的作文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内容:信念是什么?信念是李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执着坚定;信念是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忠贞报国;信念是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忧国情怀。学生在积累古诗文中实践;在积累古诗文中进步;在不断地写作中提高。

这是我在古诗文教学中的一些浅显的认识,还不够成熟,但是我相信,在不断的教学实践和积累中我会慢慢地提升,也会带动学生去提升。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还会积累更多的经验和方法,在反思中不断完善自己的古诗文及写作教学。

猜你喜欢

孟郊母爱古诗文
游子吟
母爱大于天
古诗文阅读备考指津
母爱
母爱的另一面
得意的孟郊
引领小学生诵读古诗文之妙招
对古诗文默写有效性的思考
初中古诗文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