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机质对水泥固化淤泥强度的影响

2017-08-28

山西建筑 2017年20期
关键词:胡敏淤泥黏土

郑 少 辉

(福建省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心有限公司,福建 福州 350028)

有机质对水泥固化淤泥强度的影响

郑 少 辉

(福建省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心有限公司,福建 福州 350028)

通过制作水泥固化有机质淤泥和非有机质淤泥试样,在不同养护温度下的恒温水箱中养护至不同龄期后,开展无侧限抗压试验,研究了有机质和养护温度对水泥固化淤泥强度的影响,并对其内在影响机理进行了分析。

水泥固化淤泥,有机质,养护温度,内在机理

0 引言

随着国内外港口建设、湖泊清淤等工程的发展,采用水泥固化淤泥技术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1]。土中有机质的存在会对水泥固化淤泥强度造成很大的影响。目前,已有大量学者研究了有机质对水泥固化淤泥强度发展的影响。刘叔灼等[2]通过调配不同有机质含量的两种淤泥土样,开展大量的室内试验,发现水泥土强度随着有机质含量的增加而降低,并提出了“有机质软化含量”概念。焦志斌等[3]对水泥加固有机质含量较高的淤泥质酸性土进行研究,得出结论:水泥固化淤泥质酸性土的前期强度增长较快,晚期强度增加则缓慢,一般选取28 d强度作为水泥固化黑土的设计值。然而,上述研究并未从有机质对水泥固化淤泥强度影响的内在机理进行分析。

本文通过大量的室内试验,测定水泥固化有机质淤泥在不同养护温度下的强度发展指标,引入既有文献的相关数据,进一步说明有机质对水泥固化淤泥强度发展的影响,初步分析了有机质对其强度影响的内在机理。

1 材料物理参数及室内试验

试验所用土样取自武汉某湖泊沉积淤泥质黏土,其基本物理性质指标见表1。将有机质通过550 ℃烧失量法烧去后,得到不含有机质的淤泥土。对比两者可发现,有机质对黏土的基本物理性质有显著影响,当黏土中存在较高含量的有机质,土的液限、塑限均会大幅增加。

表1 黏土基本物理性质指标

将上述两种土样按一定配合比(水泥剂量Aw为25%,含水率

W为200%)制作成水泥固化土试样,每组制作3个试样,共36组试样,制作过程如下,其中水泥采用标号为425的普通硅酸盐水泥:将淤泥—水—水泥按照一定的配合比混合,并放入搅拌机搅拌均匀后,分层装入圆柱形PVC试模(尺寸为内径50 mm×高100 mm),震荡均匀;待试样成型后,将试样装入密封袋中,并分别放入温度为20 ℃,40 ℃和60 ℃的恒温水槽中养护;养护至规定龄期(2 d,3 d,7 d,14 d,28 d和56 d)后,进行无侧限抗压试验。试样破坏为剪切破坏。取1组3个试样的平均值作为该工况下的强度值。

2 试验结果分析

2.1 水泥固化非有机质土的强度发展

图1为水泥固化非有机质土强度在不同养护温度条件下(20 ℃,40 ℃和60 ℃)的发展过程图。由图1可知,水泥固化淤泥试样的强度随养护时间的增加而增大,并且强度增长速率在试样的养护初期比较明显,随着龄期的增加其增长速率逐渐变缓;养护温度越高,水泥固化淤泥试样的强度明显越高,其56 d强度在60 ℃条件下的强度比20 ℃条件下提高了34.9%。

2.2 水泥固化有机质淤泥的强度发展

图2为水泥固化有机质淤泥强度在不同养护温度条件下(20 ℃,40 ℃和60 ℃)的发展过程图。由图2可知,水泥固化有机质淤泥的早期强度随着养护温度的增加而减小,以2 d养护龄期为例,20 ℃,40 ℃和60 ℃养护温度下的水泥固化有机质淤泥强度分别为41 kPa,39 kPa和32 kPa。与图1中的水泥固化非有机质淤泥对比,其2 d养护龄期下的强度分别为93 kPa,142 kPa和188 kPa,其前期强度随着养护温度的升高而明显增加。对比可以发现,提高养护温度会降低水泥固化有机质淤泥的早期强度。20 ℃养护温度条件下,养护初期水泥固化有机质淤泥强度随着养护龄期的增加而增加,然而到了养护后期其强度趋于平缓,甚至出现强度减小回降的现象;60 ℃养护温度条件下,虽然水泥固化有机质淤泥的初期强度会比低养护温度下的强度小,当其养护龄期到达某一值(t0)时,强度会大幅度增加,呈现一种陡增的现象,14 d强度比7 d强度提高了224%,该现象在40 ℃养护温度下也同样会出现,只是增加的幅度比较小,14 d强度比28 d强度提高了60%,且出现变化的龄期t0也比较长。

对比图1和图2可知,水泥固化有机质淤泥的强度明显比非有机质土的强度低,土中有机质的存在会极大程度上抑制水泥固化土强度的发展。

2.3 更高有机质含量对水泥固化淤泥的影响

为更好的分析土中有机质对水泥固化黏土强度的影响规律,引入文献[4]中水泥固化有机质淤泥在不同养护温度条件下强度发展的试验数据,材料参数如表2所示。

表2 既有文献相关参数

图3为文献[4]中两种水泥固化有机质黏土试样在不同养护温度条件下强度发展曲线。由图3可知,水泥固化有机质黏土的强度发展没有明显的规律;整体上说,高温养护条件下水泥固化有机质黏土的强度变化趋势较低温养护的平缓;水泥固化有机质黏土的强度随着养护温度的升高而减小,20 ℃养护条件下的强度比60 ℃的大约提高了1倍~2倍。这表明,土中有机质对水泥固化黏土的强度发展有显著影响,使得其强度随温度的发展规律与水泥固化淤泥的截然不同。

综上所述,土中有机质的存在对水泥固化淤泥的强度有显著影响,其影响规律对不同类型的土样也是各不相同的,但总体上起到了抑制水泥固化土强度增加的作用,且随着养护温度的增加,其抑制效果更明显。

3 有机质对水泥固化淤泥影响机理

土中有机质的成分主要包括富里酸、胡敏酸和胡敏素[5]。其中,富里酸拥有极其复杂的分子成分,可以溶解于酸性和碱性溶液中,具有多价酸根,是无定形胶体物质,其与矿物金属离子结合形成的一、二、三价盐类均能溶于水,且具有还原和络合能力,能与多价阳离子形成具有很强吸附性的络合物。胡敏酸是可以溶解于碱性溶液而不溶解于酸性溶液的高分子化合物,具有多价酸根,其与一价阳离子形成的盐类易溶于水,二价盐类难溶于水,三价盐类不溶于水。胡敏素既不溶于酸,又不溶于碱,化学性质稳定,对水泥固化淤泥强度的形成和发展几乎没有影响。

初步分析有机质对水泥固化淤泥强度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富里酸的影响。翟莹雪[6]假定富里酸可以为二元弱酸H2A,得出的滴定曲线可以很好地用该二元弱酸表征。同样,在富里酸溶液中加入Ca2+后,各离子或者基团发生以下反应:

qCa2++2HqAr⟺CaqA2r+2qH+

2rA-+qCa2+⟺CaqA2r

HqAr⟺qH++rA-

由以上化学反应式可看出,大量的H+被置换出来,且由于水泥水化产生大量的Ca(OH)2,电离形成的OH-与被置换出来的H+反应,H+浓度降低,上述的可逆反应向正反应进行,土中孔隙水的pH值降低。

另外,富里酸中含有大量的羧基、酚羟基、醇羟基和酮基,这些官能团的解离与溶液中的pH值有很大的关系。一般水泥固化淤泥中孔隙水的pH达到10~12。在高pH环境下,富里酸的酸性官能团(羧基、酚羟基和醇羟基)上的H+会逐渐解离,形成酸性基团(An-),与溶液中的Ca2+络合形成络合物。富里酸在水泥固化淤泥中,pH和Ca2+浓度均较高,大量的Ca2+会被富吸附形成吸附层,严重阻碍了水化反应的进一步进行。水泥水化反应产物C-S-H和C-A-H同样受富里酸的影响,富里酸的分解作用导致水泥固化淤泥的结构受到破坏,强度降低。

2)胡敏酸的影响。在水泥水化体系中,胡敏酸仅对钙离子具有敏感性。杨亚提等[7]通过滴定试验,发现胡敏酸(HA)为一种多元酸或混合酸,当供试HA(黑垆土)由两种一元酸组成时,胡敏酸的解离程度随pH的增加而大幅度增加。水泥固化淤泥由于水泥的水化反应使得溶液呈碱性,在此环境下胡敏酸会大幅度解离,并与Ca2+反应产生难溶于水的二价盐分布在黏土颗粒孔隙中,对土体结构的形成起到一定的作用。同时,由于胡敏酸存在更多的官能团,所以具备更强的交换能力。研究表明,胡敏酸在pH>5.0时羧基开始解离;当pH>6.0时,羧基已全部解离,较弱解离性酸基开始解离;pH>10时,酚羟基开始解离。胡敏酸与Ca2+的反应具备“两相反应”的特点,即反应不仅涉及表明结合位点与离子的反应,还包括金属离子扩散进入胡敏酸内部并与内部结合位点的反应。“两相反应”是胡敏酸—钙形成的重要反应机制,不仅需要更多的Ca2+参与反应,还能生成更稳定的络合物。因此,在水泥固化淤泥中,由于pH较高(一般大于10),胡敏酸能与更多的Ca2+反应生成络合物,延缓水泥水化的进程。

3)内部微观结构特征。有机质的颗粒一般较小(比大多数黏土矿物颗粒小),分子结构呈絮状结构,颗粒间会互相吸引而联结形成簇团。有机质的上述结构特性决定了其持水性和吸附性都很强,当采用水泥固化高有机质黏土时,有机质颗粒会迅速吸水并吸附于黏土颗粒簇表面,延缓水泥的水化反应,并阻碍水化产物与粘土颗粒间的胶结作用,导致水泥加固土的效果较差,水泥土的强度严重降低。

4 结语

本文通过大量的室内试验,并引入既有文献中水泥固化有机质淤泥的强度发展数据,分析了有机质对水泥固化淤泥强度发展的影响;从细观角度分析有机质对水泥固化淤泥强度影响的内在机理。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

1)土中有机质的存在会抑制水泥固化淤泥强度的发展。2)养护温度对水泥固化无有机质淤泥强度有明显的影响,养护温度越高,水泥固化土的强度越高。3)土中有机质对水泥固化淤泥强度影响机理主要表现在富里酸的影响、胡敏酸的影响和内部微观结构特征的影响。

[1] 朱 伟,张春雷,刘汉龙,等.疏浚泥处理再生资源技术的现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2,25(4):39-41.

[2] 刘叔灼,巴凌真,杨医博,等.有机质含量对水泥土强度影响的试验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9,31(7):40-43.

[3] 焦志斌,刘汉龙,蔡正银.淤泥质酸性土水泥土强度试验研究[J].岩土力学,2005,26(sup):57-60.

[4] Francisco G Hernandez-Martinez.Ground improvement of organic soil soils using wet deep soil mixing.Cambrige[D].UK:University of Cambrige,2006.

[5] 腐殖质化学[M].夏荣基,译.北京: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1994:64.

[6] 翟莹雪.富里酸与几种金属离子的相互作用及影响因素研究[D].重庆:西南农业大学,2003.

[7] 杨亚提,张一平.土壤胡敏酸的解离及其与Cu2+的络合特征[J].环境科学学报,2001,21(6):731-736.

The influence of organic to the strength development of cement stabilized clay

Zheng Shaohui

(FujianArchitecturalEngineeringQualityInspectionCenter,Fuzhou350028,China)

In this study, several sets of laboratory tests were conducted to acquire the unconfined compressive strengths of cement stabilized organic clay and clay at different curing temperature and curing age. Then, the effects of organic and curing temperature to the strength of cemented clay were investigated, and the internal influence mechanism analysis.

cement stabilized clay, organic, curing temperature, inner mechanisms

1009-6825(2017)20-0088-03

2017-04-19

郑少辉(1990- ),男,硕士,助理工程师

TU447

A

猜你喜欢

胡敏淤泥黏土
莲为何出淤泥而不染
不一般的黏土插画
黏土多肉植物
报纸“黏土”等
重视平面几何知识在解析几何中的应用
深厚淤泥爆炸挤淤填石围堤沉降分析
固化淤泥持水特性试验
淤泥固化填筑路基施工工艺与质量控制
铁氧化物-胡敏酸复合物对磷的吸附
保证期间已过保证人不再担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