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柯一梦:《夏洛特烦恼》中的“他”与“她”

2017-08-28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北京100089

名作欣赏 2017年24期
关键词:夏洛夏洛特现实

⊙刘 敏[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 北京 100089]

南柯一梦:《夏洛特烦恼》中的“他”与“她”

⊙刘 敏[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 北京 100089]

《夏洛特烦恼》是一部低成本的喜剧电影,但一上映就获得了观众的高口碑。影片改编自“开心麻花”同名经典舞台剧《夏洛特烦恼》,讲述了由沈腾主演的男主角在大闹初恋婚礼后意外地重返青春并最终领悟人生、找回真爱的故事。在为这部高票房高口碑的电影欢呼雀跃的同时,也不能忽视该影片背后折射出的文化意义。本文着重从社会性别叙事、想象性的救赎与和解、男权文化下的他者等方面来解读《夏洛特烦恼》,以此说明该片所反映的女性观、婚姻观等。透过这些方面的解读可以发现,《夏洛特烦恼》延续了传统社会对女性的忽视与歧视,强化了男性的“霸权”地位,凸显了女性的边缘化状态。

《夏洛特烦恼》 女性 男性

作为低成本的国产喜剧,《夏洛特烦恼》取得了高票房和高口碑的丰硕成果。在各大网站上的评分也居高不下,堪属2015年最好看的国产喜剧片。故事始于男主角夏洛(沈腾饰)参加学生时代校花秋雅(王智饰)的婚礼,靠着妻子马冬梅(马丽饰)养活的夏洛在婚礼上冒充成功人士却被识破,昔日的老同学也对他冷嘲热讽,还被妻子当场揭穿自己多年的无所作为。于是夏洛借着醉意大闹婚礼现场,不知不觉中在酒店的马桶上睡着了。梦中夏洛重回校园,得到了喜欢的秋雅,利用剽窃来的才华当上了大明星。梦醒之后,夏洛明白了最爱自己的人是马冬梅。

演员精湛的演技、影片十足的笑料、同名舞台剧积累的丰富的经验,再加上“自来水”的助推都是该片收获高票房高口碑的重要因素。面对“现象级”的盛赞,人们更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本文试从社会性别叙事、想象性的救赎与和解、男权文化下的他者等方面来解读《夏洛特烦恼》,以此来挖掘其背后的文化意义。

一、社会性别叙事

社会性别理论认为男性与女性的差异是后天的环境和文化等因素所影响的,以社会建构理论为基础。而生理性别(sex)与社会性别(gender)相对,认为男性与女性的差异是先天的,是无法改变的。社会性别关系关注两性之间的权力分配,在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时间地点,有着不同的表现。

作为一种分析方法,社会性别被应用到社会学、人类学、广告学、心理学等学科领域。下文试以电影《夏洛特烦恼》为研究对象,探讨其背后的社会性别叙事。

男性拥有特权。夏洛可以闲在家里无所事事,但有马冬梅养着他;瞒着妻子,去参加女神秋雅的婚礼;在梦中,大闹课堂、暴打老师、强吻校花、追求音乐梦;尤其是当夏洛利用自己“剽窃”来的才华当上了大明星之后,校花秋雅也成了自己的左膀右臂……但在一切都如所愿的时候,夏洛得知了马冬梅为夏洛的音乐梦做出的牺牲,也明白了秋雅喜欢的不是自己而是他的才华(秋雅也背叛了夏洛)。他想起了马冬梅,为了救他拍了那姐一板砖的马冬梅,一点不给他留面子的马冬梅。于是,夏洛要不顾一切地追回马冬梅,想要不顾一切地挽回马冬梅。回到现实,夏洛每时每刻守在马冬梅身旁。镜头里没有夏洛找工作、找寻梦想的镜头,一场梦过后什么都未曾解决,什么都未曾改变。唯一改变的只是夏洛接受了那个平凡的自己,选择了那个爱他的马冬梅。

无论是在现实中还是梦中,夏洛厌烦了马冬梅,便可以做梦回到过去和女神秋雅在一起;厌烦了秋雅,又可以醒来回到现实黏着马冬梅。所以有人说,整部电影不过是夏洛的一场换妻春梦。虽为loser(失败者),但夏洛的这种特权使得夏洛可以在现实与梦中穿越,体味不一样的人生。夏洛在穿越之后重新回到现实中时,重新选择了马冬梅。有人说夏洛只不过在最后找到了自己真正的爱情,其实他爱的终是自己。夏洛的特权并没有使夏洛变成更好的人,梦醒之后依然是马冬梅怀里的巨婴。同时,夏洛的特权也没有使马冬梅变成更好的人,她依然是那个一味付出的马冬梅。所以,在男权社会中所赋予男性的种种特权,从某种意义来讲是否真的能使男性受益值得商榷。

女性是男性的附庸。影片中对于女性的处理,显示了中国传统价值观对女性的态度。女性完全没有独立的人格,即便女性经济独立甚至要养活自己的丈夫,但在影片中女性还是要依附于男性,成为男性的附庸和标签。即便男性如何不堪,女性都要充当贤妻良母的角色,只能用隐忍和奉献来换取浪子回头的拥抱。离开并寻找自己的价值不是女性的“权利”,女性要随时待命成全男性。

毫无疑问,该影片的喜剧色彩和悲剧色彩很大程度是由女主角的自我牺牲式的付出和隐忍来体现的。在现实中,马冬梅需要白天拔火罐、晚上蹬三轮来养活“天天搁家躺着,四肢都要退化”的夏洛。即便这样,夏洛在梦中情人的婚礼上随了一个马冬梅梦寐以求的发动机的份子钱。在梦中,马冬梅是个十足的女汉子,在多次向夏洛表白未果后依然对夏洛百般爱慕。即便马冬梅知道夏洛喜欢的是秋雅而不是自己,依然能够为了夏洛和流氓打架,最后跟着流氓到小树林里去。以致将流氓捅伤,不得不变卖家里的房子赔偿,最后远走他乡默默忍受着远离夏洛的痛苦。即便在夏洛被诊断为艾滋病时,身为妻子的马冬梅陪伴夏洛走完了最后一刻。当重新回到现实中时,夏洛对马冬梅的“依赖”更加明显,夏洛在马冬梅做饭、看电影、打麻将时都要粘着马冬梅。看似爱意浓浓,却不禁让人心生疑问——这是爱吗?

就像有人说,马冬梅虽然就在夏洛身边,却一丝一毫也没有获得夏洛的爱,梦前是这样,梦后像胶水一样地粘着,依然是这样。影片似乎试图想要说明女性一定要为男性无条件地付出,这样男性才有可能回头。马冬梅就是这样,所以被人称赞;秋雅不是这样,却被人诟病。同时女性的完整性由婚姻来定义,一旦离开家庭与丈夫便成了破碎的人。

尽管电影的大部分叙事都是在梦中完成的,却有极强的现实意义。观众对夏洛并不陌生,在马冬梅身上也能找到自己的影子。大众对于夏洛与马冬梅之间暗含的权力关系太过熟悉,以至于误以为这一切都是正常的,所以才有部分观众被夏洛、马冬梅感动得流泪。

二、想象性的救赎与和解

男性无疑迷恋于这样的情感,既有一个对自己百依百顺无条件支持自己的妻子,又有一个可以去追求的心心念想的初恋或者情人。当然这二者是不可兼得的,在梦中如此,在现实中也如此。对于像夏洛这样的loser(失败者)来讲,在没有经过那场梦境之前,妻子与情人这两种身份是不可调和的。所以,是那场梦救赎了夏洛,让夏洛重新回到马冬梅的身边吗?严格说不是。从某种程度上讲,夏洛是一个弱者的形象。恰巧是马冬梅的那种付出与奉献救赎了夏洛,让夏洛在梦醒之后紧紧地拥抱着马冬梅。

结局似乎皆大欢喜,浪子回头终得谅解。但通过他者的救赎是否真的让夏洛得到了救赎?与其说夏洛懂得了马冬梅的付出,懂得了马冬梅付出的爱,倒不如说夏洛最后的选择是出于实用的目的。像秋雅这样的女神在现实中本来就得不到,而马冬梅至少是对自己效用最大的人。这也暗含了中国传统男性的婚配观,并非注重情感,而是着于一种需要,一种实用。所以这样的救赎本是一种想象性的、假想性的救赎,并非真正的救赎。而且直到结尾观众也没有看到夏洛重新回到现实中重新审视马冬梅的付出,夏洛依然是躺在马冬梅怀里的巨婴罢了。

与此同时,夏洛与自己也达成了和解,自己应该珍惜的是爱自己养活自己的马冬梅,而不是自己在现实中得不到的秋雅。因而就有了结尾处无论在车上、在警察局、看电影等场合夏洛都不愿意松开马冬梅的脖子。夏洛与自己的和解也被很多观众津津乐道,夏洛也从不理解马冬梅、在秋雅婚礼为秋雅唱歌的渣男摇身变成了回归家庭的“好男人”。这样的结局是很多观众愿意看到的,也是夏洛没有付出任何代价就被得到的认可:在功成名就时身旁有漂亮的女神相伴,在成为平凡之辈时有爱他的妻子相伴。但他在乎的究竟是自己,是让自己舒适的温存,这也是他与自身达成和解的根本之由。而这种和解也是建立在女性的不断付出的基础之上的,在背后隐含着传统意义上悲情女性的角色。女性在其中的隐忍与付出被湮没,男性的回头之路却被无限放大,以至于影片为观众营造出了一种浪子回头就有美好爱情的假象。

夏洛的救赎与和解其实质是男性在男权社会中重新获得合法性权利的一种途径和手段,也是试图与主流观众达成协商与谅解的方法。在这种想象性的救赎与和解中也充分显示了女性的边缘化形象,伤害与痛苦就这样被遮掩过去。

三、结语

①张世君:《从〈安东尼娅家族〉看电影的社会性别叙事》,《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期。

作 者:

刘 敏,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传播学硕士,研究方向:新媒体传播。

编 辑:

曹晓花 E-mail:erbantou2008@163.com

猜你喜欢

夏洛夏洛特现实
夏洛特烦恼
漫画:现实背后(上)
漫画:现实背后(下)
《夏洛的网》读后感
感人至深的《夏洛的网》
读《夏洛的网》有感
看不见的横杆
我的梦
7 Sci—Fi Hacks That Are Now a Reality 当黑客技术照进现实
Part 2 理财有道烦恼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