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剂量环孢素联合左旋咪唑对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血清血小板水平变化的影响

2017-08-27刘俊兰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7年6期
关键词:环孢素障碍性左旋

刘俊兰

(河南省周口永兴医院神经内科 周口 461400)

小剂量环孢素联合左旋咪唑对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血清血小板水平变化的影响

刘俊兰

(河南省周口永兴医院神经内科 周口 461400)

目的:分析小剂量环孢素联合左旋咪唑对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血清血小板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100例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剂量环孢素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小剂量环孢素联合左旋咪唑进行治疗,观察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血小板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的血清血小板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观察组血清血小板升高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小剂量环孢素联合左旋咪唑治疗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可提高患者的血小板水平,促进患者的预后,效果优于采用常规剂量单一环孢素治疗。

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小剂量环孢素;左旋咪唑;血清血小板水平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一种较为复杂的贫血,对患者的危害较大,可造成患者出血和感染,严重的还会对患者的神经和心血管系统造成损害,在明确诊断后需及时治疗,降低再生障碍性贫血对患者造成的伤害[1]。本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比了小剂量环孢素联合左旋咪唑与常规剂量单一环孢素治疗对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血清血小板水平变化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2月~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100例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中男29例,女21例;年龄18~70岁,平均年龄(42.34.1)岁;病程3~22个月,平均病程(14.30.8)个月。对照组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16~72岁,平均年龄(42.54.0)岁;病程4~21个月,平均病程(14.50.7)个月。所有患者根据临床症状、血象、骨髓象等确诊为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环孢素(国药准字H10940007)治疗,用药剂量5 mg(/kg·d),2次/d,口服。观察组给予环孢素(国药准字H10940007)2 mg(/kg·d),2次/d,盐酸左旋咪唑颗粒(国药准字H12020340)100 mg/d,3次/d,口服。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6个月,在治疗期间做好临床护理。在治疗完成后于清晨空腹条件下抽取患者静脉血2 ml,及时加入乙二胺四乙酸二钾作为抗凝剂,充分摇匀后,使用美国BD公司生产的全自动流式细胞分析仪对血清血小板进行检测,记录患者的血小板含量。

1.3 观察指标 (1)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血清血小板水平;(2)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1.4 评价标准 将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显效:患者临床典型症状完全消失,血清相关检测指标恢复到正常水平;有效: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明显,血清相关指标有明显的改善;无效:患者临床症状和血清相关指标变化较小。显效+有效=总有效。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治疗效果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血清血小板水平以()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清血小板水平比较 治疗后,两组血清血小板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观察组升高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 1 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清血小板水平比较(×109/L,)

表 1 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清血小板水平比较(×109/L,)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 t P观察组 50 14.22.7 31.322 <0.05对照组 50 14.32.5 30.5 2.2 18.470 <0.05 t 0.204 25.692 P>0.05 <0.052.4 19.2

2.2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显效16例(32.0%)、有效22例(44.0%)、无效12例(24.0%),治疗总有效率为76.0%;对照组显效15例(30.0%)、有效21例(42.0%)、无效14例(28.0%),治疗总有效率为72.0%。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病因较为复杂,因而临床治疗难度较大,该病会对患者造成较大伤害,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主要采用免疫抑制剂治疗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2]。研究中采用的环孢素就属于一种免疫抑制剂,在治疗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该药物能够调节T细胞亚群比例,对T细胞表达白介素-Ⅱ受体产生抑制作用,对高粒单核细胞集落单位的生长发挥促进作用,通过有效的免疫调节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但是长时间使用可引起相关的不良反应,影响治疗效果。

左旋咪唑在临床上具有免疫调节和免疫兴奋的功能作用,对T淋巴细胞的成熟有较好的促进作用,可使患者机体内产生不同的淋巴因子,较好地调节患者出现的免疫紊乱[3~4]。

研究中对观察组患者采用了小剂量环孢素联合左旋咪唑治疗,减少环孢素治疗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用药剂量的同时,加入了左旋咪唑药物,这两种药物能够较好的发挥造血作用。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本身的血小板计数较低,通过这两种药物的造血作用,能够逐步提高血小板计数,改善患者的预后。相关研究结果表明[5],在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治疗中采用小剂量环孢素联合左旋咪唑治疗,能够增加血小板计数,调节患者的血清成分。综上所述,采用小剂量环孢素联合左旋咪唑治疗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可提高患者的血小板水平,促进患者预后,效果优于采用常规剂量单一环孢素治疗。

[1] 梁波.小剂量环孢素联合左旋咪唑治疗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疗效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7(18):3381-3382

[2] 李娟.小剂量环孢素联合左旋咪唑治疗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6,25(8):1463-1464

[3] 张晓南.小剂量环孢素联合左旋咪唑治疗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临床观察[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11):178-179

[4] 苏雁,郑杰,张利强,等.环孢素A治疗非输血依赖型儿童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疗效分析[J].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2015,20(1):27-31

[5] 李红艺,李金星,薛民栓,等.分析探讨小剂量环孢素A联合左旋咪唑治疗初治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疗效和安全性[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8(19):140-141

R556.5

B

10.13638/j.issn.1671-4040.2017.06.082

2017-04-02)

猜你喜欢

环孢素障碍性左旋
0.05%环孢素A纳米粒滴眼液治疗干眼症的实验研究
母牛繁殖障碍性疾病的发生原因、临床表现及防治
左旋的柳
HPLC法测定环孢素胶囊的含量及有关物质
猪繁殖障碍性病毒病鉴别诊断及综合防控
雄激素联合环孢素A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疗效分析
左旋肉碱对肥胖患者血脂水平影响的meta分析
罗哌卡因与左旋布比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效果比较
不同时间段服用左旋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非杓型高血压患者31例
任琢珊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经验